“這是,”雍正也看到了,麵色一沉,“他們怎麽也來了?”
“哎呀,”雲錦急著說道,“現在不是追究這個的時候,快派人去把他們帶過來啊。”
“快去!”雍正衝一旁的侍衛們命令著。
“嗻。”侍衛答應一聲,剛要退下,雍正又把他叫住了,“等等!”
“皇上,還等什麽?”雲錦看著下麵那些騷動的人群,再看看那幾個最大也不過是十幾歲的孩子們,急著催雍正道。
“派幾個人暗中保護著,”雍正吩咐侍衛道,“記著,絕對不能讓阿哥們有失。”
“皇上,您這是?”雲錦不解的看著雍正。
“哼!”雍正冷哼一聲,“朕倒要看看這幾個臭小子想做什麽?”
“他們能做什麽?”雲錦沒好氣的說道,“就是看到老十三被人圍了,想去幫忙罷了。”
“我就是要看看他們要如何幫忙,”雍正淡淡的說道,“如果他們隻是一逞匹夫之勇的話,那朕可就要好好的開導開導了。”
雲錦衝雍正翻了個白眼,不再說什麽了,隻是盯著下麵看。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如果隻有安之在的話,基本上就是匹夫之勇了,可是現在有元壽和弘晝在,就絕不可能會有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雍正那個要開導的話,並沒讓她擔心,她擔心的還是下麵的情況。
別看十三阿哥處在人群的中心,但畢竟這些人隻是要跟他告狀,所以危險雖危險,但隻要處置得當,穩住了這些人的情緒,再把那幾個挑撥的人控製住,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是現在這幾個孩子往裏擠就不好說了,現在不怕這些人知道他們的身份,隻怕他們不知道,知道了他們皇子的身份,大多數的百姓都會有所顧忌,可是如果不知道他們是誰,又再經過有心人的挑撥,會出現什麽結果就不好說了,如果人群再暴動起來,則會更加的可怕。
好在雍正派下去的侍衛們很是機警,迅速的擠到了孩子們的身邊,又使巧勁兒讓那些孩子們擠到了十三阿哥的轎旁,本來朝臣們上朝都是騎馬的,但因為十三阿哥要忙的事情太多,雍正為了讓他能夠抽空休息,特賜他一頂大轎上下朝,隻是十三阿哥在轎中休息不多,基本上都用來處理公務了,雖然在轎中不好寫字,但可以看啊。
可因為這頂大轎比較打眼,這些百姓們才能這麽方便的就找到了十三阿哥,當聽到自己的大轎被圍住之後,十三阿哥並不慌亂,先將重要的公文收好,然後從容的現身,耐心的聽取百姓們的請求,溫和卻不失威嚴的態度也讓激動的人群慢慢的平息下來。
正當十三阿哥在人群中搜尋著那些個別有用心的蠱惑之徒時,幾個孩子卻突然出現在他麵前,不禁嚇了他一跳。
“你們怎麽來了?”十三阿哥忙伸手把幾個孩子拽到身邊護起來,“這個時候你們跑到這裏來幹什麽?”
“十三叔,我們來幫你。”默之抬頭對十三阿哥甜甜的笑著。
“好默之,你長大了,能幫十三叔的忙了。”十三阿哥撫了撫默之的小臉,又抬頭四下觀看著。
剛才見到幾個孩子們的時候,十三阿哥就眼尖的發現有幾個雍正的侍衛在隱隱護著他們,現在再看之下,又發現了幾個,好象是奔著自己發現的那幾個蠱惑煽動百姓的人去的,十三阿哥知道這些人是雍正的隨身侍衛,看到了他們,就意味著雍正就在不遠處,於是不由得心下一驚,四處觀看之下,果然在不遠處的酒樓窗戶那兒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但卻不是雲錦又是哪個?雖然戴著帷帽,但那身形姿態卻是瞞不過十三阿哥的。
“被老十三看到了。”雲錦與十三阿哥目光相對之後,馬上將身子縮了回來,衝雍正吐了吐舌頭。
“你就是沒個老實氣。”雍正瞪了雲錦一眼,也將身形露出窗邊,對正向這邊看來的十三阿哥點了點頭。
十三阿哥見帝後都在附近,心下更是著急,可是眼前這個事兒也必須穩妥解決,否則引起暴亂可不是玩的。
“敢問王爺,”剛才向十三阿哥遞呈的一個姓楊的老者看了看幾個孩子,開口問道,“這幾個孩子是?”
“大膽!”這時站在十三阿哥身邊的一個侍衛打扮的人大聲嗬斥道,“貴人們的身份是你等可以隨便問的嗎?”
“無妨,”元壽微笑著衝那個侍衛揮了揮手,然後挺直著身子站在十三阿哥身邊,對著人群清朗的說道,“我是四皇子弘曆。”
“我是五皇子弘晝。”弘晝雖然臉上帶著笑,但卻一改往常的憊懶模樣,皇子的威儀也顯了出來。
“我是六皇子弘暥。”安之板著臉,用眼睛掃視著眾人。
“我是七皇子弘曈。”默之將雙手負在身後,挺直著小腰板。
“原來是諸位皇子殿下,恕草民無知,”姓楊的老者趕緊跪倒在地,“草民參見皇子殿下。”
“草民參見皇子殿下。”見姓楊的老者跪下了,近處的人也跟著跪了下來,後麵的人也跟著一撥一撥的跪了下來,其中有幾個人雖然有些猶豫,但還是跟著大家一起跪了下去。
這些百姓們會這麽做,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封建社會的教育,讓皇家的威儀已經牢牢的刻在他們的骨子裏,雖然一時激憤來京討說法,但真的見到了皇家中人,還是難免心存畏懼的,之前在十三阿哥麵前還有一股心氣撐著,但經過一番恩威並施的安撫之後,這股氣已經漸漸泄了,這時候再見到幾位皇子,再想到皇家尊嚴不可冒犯,心自然就虛了。
再說了,雖然十三阿哥也是皇室中人,聽說也很有權勢,但在一般百姓們看來,王爺雖大,比起皇子來還是有區別的,畢竟兄弟哪有兒子重要,再說了皇子是可以繼承皇位的,眼前這幾個孩子之中,說不定有一個就是將來的皇帝,如此一想,他們哪還有個不怕的。
“都起來吧。”弘曆麵帶微笑,揚聲說道。
“謝皇子殿下。”百姓們又重新站了起來。
“十三叔,”弘曆對十三阿哥行了一禮,“侄兒們隻是聽說這邊有百姓請願,所以特來一看,此事如何處置,還請十三叔定奪。”
那些百姓們見皇子居然對十三阿哥執禮甚恭,看著十三阿哥的眼中除了期待之外,畏懼又多加了幾分。
“我剛才說過了,”十三阿哥麵對人群,朗聲說道,“朝廷官員的任命自有法度,當然百姓們的意願也在考慮之中,所以你們的所求,我會跟皇上稟報的,皇上重才,如果查實李英確實是一個好官,自然會重新啟用。”
“謝王爺!”姓楊的老者帶頭跪了下去。
“隻是,”十三阿哥繼續說道,“京城中嚴禁聚集生事,你們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朝廷律法,國無法不立,雖然你們其心可憫,但其行卻還是要受到處罰的。”
“是朝廷先罷了李老爺的官在先,”一個聲音在人群裏響起,“錯也是朝廷的錯,憑什麽要處罰我們?”
“是哪位在說話?請出來我見見。”十三阿哥挑了挑眉。
“王爺不答問題,隻要見人,”另一個聲音又響了起來,“是要報複我等嗎?”
“幹什麽?”正在這時,人群中的一處有些騷亂,“你怎麽打人?”
“大家不要亂,”十三阿哥趕緊揚聲說道,“隻是我請剛才說話的兩位過來一見。”
“王爺,”姓楊的老者一聽十三阿哥這話,馬上站了起來,“您這是做什麽?可是在欺騙我等?”
“楊老者不要急,”十三阿哥說道,“我隻是要請他過來一見。”
“見就見了,”姓楊的老者麵上還有不豫之色,“為什麽要打人?”
“他如果肯乖乖的來見,”十三阿哥笑著說道,“自然就不會挨打了。”
“老人家,”弘曆看著那姓楊的老者,微笑著說道,“你不要急,十三叔既說了要將你們所求轉呈我皇阿瑪,自然就不會反悔,至於受罰一事,這也是朝廷律法規定的,既然那個人有不同意見,叫過來問問也是正常的。”
“是啊,”弘晝也笑著說道,“你們是到京城來討說法的,我十三叔自然是要當麵問清楚了。”
“敢作敢為方是大丈夫,”安之噴著怒氣說道,“那人剛才既然敢說話,難道就不敢露臉嗎?”
“就是,”默之也開了口,“有什麽話就大大方方的講,藏頭露尾的算什麽?是他的話禁不住人問,還是他的人見不了人?”
姓楊的老者聽到幾個孩子們的話,眉頭一皺,麵上現出疑惑之色,不再開言了。
“這算什麽?”姓楊的老者不講話了,卻有其他人又出聲了,“皇子就可以這麽欺負人嗎?饒打了人,還這麽振振有詞的。”
“一並帶過來。”十三阿哥麵色一沉,“再有出聲的,也都一樣。”
跟在姓楊的老者身邊的一些人當中,有幾個聽了十三阿哥這話,麵有不甘之色,剛要往前來,吃姓楊的老者一瞪眼,又都站住不動了。其他百姓們看他們不動,麵麵相覷之下,也都跟著不動。
過不多時,剛才出聲的那三個人都押到了十三阿哥身邊,隻是弘曆他們除了默之以外,見了那押人的侍衛,先是一愣,隨即竭力控製著情緒,開始偷偷的向四處張望著,隻是這回雍正和雲錦卻沒輕易讓他們瞧見。
“剛才說話的是你們幾個?”十三阿哥這時開始問起那幾個被押來的人。
“是又怎麽樣?”有一個人雖被按著,卻仰著頭大聲說道,“難道我們百姓連說話都不許了嗎?都說怡親王賢德,卻連百姓說話也要治罪嗎?”
“說話也分好多種,治不治罪也要看說的是什麽話,又是為了什麽說這個話,”十三阿哥淡淡的說道,然後又看向姓楊的老者,“我聽他們幾個的口音雖然與你們有些相似,但卻也有所不同,所以想請你老人家來認一認,他們可是你們那兒的人嗎?”
“這幾個人草民沒有見過,”姓楊的老者仔細看了看那三個人,然後對十三阿哥說道,“請容草民問問其他人。”
“請。”十三阿哥點了點頭。
姓楊的老者回過身來,對著人群問道,“你們都看這幾個人,可有人認識嗎?他們可是咱們薊州的人嗎?”
“把他們抬到高處,讓大家都認認。”十三阿哥吩咐侍衛道。
“嗻。”侍衛領命將侍衛們架了上去,那三個人卻全都將頭使勁兒往下低,侍衛們自然不會容他們如此,拔出刀來用刀背抵著他們下巴,將他們的頭抬了起來。
那些百姓們俱都抬頭向上看去,小聲的議論著。
“可有認識的嗎?”姓楊的老者問著那些百姓們。
那些百姓們俱都搖頭。
“還有幾個,”十三阿哥淡淡的看著人群中的幾個,“是自己站出來,還是要本王派人去請。”
人群中因為十三阿哥的視線所指,也發現了身邊的陌生人,本來還以為是鄰近其他地方的呢,可是現在卻知道不是那麽回事了,於是全都與他拉開了距離,這一下子,那幾個人就顯了出來。
“帶過來。”十三阿哥見那幾個人麵色灰敗的站在那裏,冷笑一聲。
“王爺,”姓楊的老者臉色很不好看,對著十三阿哥跪了下去,“草民無知,居然被歹人混了進來,請王爺治罪。”
“治罪是要治的,”十三阿哥看著姓楊的老者說道,“本來可以通過正當途徑進行的事兒,你們卻要做出此違法之行為,自然要治罪的,不過念在你們的心意是好的,又是卻被歹人蠱惑,本王會向皇上為你們求情的。”
“我們也會為你們求情的。”元壽那些孩子們也開口說道。
“草民謝過皇子殿下,謝過王爺。”姓楊的老者跪了下去。
“既如此,”元壽又說道,“還請老人家帶著眾人聽從九門提督的安排,靜候朝廷的處置。”
“是,草民遵命。”姓楊的老者又磕了個頭。
“九門提督大人,請過來吧,”元壽衝外麵一招手,隱在暗處的九門提督帶著人走了過來,對十三阿哥行了一禮,“給怡親王請安。”
“行了,”十三阿哥笑著說道,“帶著他們去吧,要好生安置。”
“走吧。”等人群散去之後,十三阿哥看了看元壽他們,又吩咐著押著那三個的侍衛,“帶上他們一起。”
“十三叔,”元壽看著十三阿哥,用手向上指了指,“可是......”
“是啊,”十三阿哥點了點頭,“沒想到他會出來了,怕還是為了你們幾個。”
“誰啊?”默之很疑惑。
“誰?”安之有些垂頭喪氣的說道,“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等等,”元壽叫住了十三阿哥,對著另一處叫道,“十六叔,十七叔,出來吧。”
“小十六、小十七,”十三阿哥看著走出來的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沒想到你們也來了。”
“是弘曆去找我們的,”十六阿哥笑著說道,“他可是生怕你這個十三叔會吃虧呢。”
“走吧,”十三阿哥以為這也是雍正的安排,所以也沒覺得意外,“先去見人。”
“阿瑪!”因為大家事先心裏有數,所以見到雍正之後,隻有默之非常的驚奇,而雲錦的在場,卻讓元壽他們也感到意外,“額娘,您怎麽也出來了?”
“你們幾個都出來了,我怎麽就不能出來。”雲錦淡淡的說道。
“怎麽?他們幾個不是皇兄皇嫂帶出來的?”十三阿哥雖然知道帝後全都在此,但卻另有驚訝之處。
“行了,這些等會兒再說,”雍正瞪了幾個孩子一眼,然後問十三阿哥道,“事兒都處理完了。”
“是,人已經交九門提督帶走了。”十三阿哥忙說道,“蠱惑煽動之人也帶過來了,還請皇兄親自審問。”
“嗯。”雍正點了點頭,“這些百姓不能留在京城民,著九門提督將為首者二三十名交五城兵馬司解送本省總督,其他人等登記之後,且先放其自行歸鄉,並著其本省總督審明,這些人是否在其本省處就有受人賄賂等情事,到時一並來報。”
“嗻。”一名侍衛雙手接過雍正剛剛寫好的手諭,快步退下去了。
“兒子給皇阿瑪請安,給皇額娘請安。”元壽這時候領著弟弟們上前給雍正和雲錦見禮。
“有你們這麽胡跑亂跑的兒子,”雍正看了看孩子們,淡淡的說道,“朕和你們的皇額娘哪裏還有的安?”
“兒子不孝,”元壽忙請罪道,“讓皇阿瑪和皇額娘擔心了。”
“說吧,你們為何今兒個跑出來了?”雍正繼續淡淡的問道,“朕許你們一個月出宮一次,不過好象你們昨兒個已經出來過了吧?”
“這個......”元壽看了看左右。
“你們到外麵去守著。”雍正皺皺眉,對屋裏的侍衛們吩咐著。
“好了,有什麽話,說吧。”侍衛們退出去之後,雍正看著元壽說道。
“兒子不敢欺瞞阿瑪,”元壽忙跪倒在地,向雍正稟報道,“兒子是聽說今兒個有人要對十三叔不利,這才出宮來的。”(未完待續)
“哎呀,”雲錦急著說道,“現在不是追究這個的時候,快派人去把他們帶過來啊。”
“快去!”雍正衝一旁的侍衛們命令著。
“嗻。”侍衛答應一聲,剛要退下,雍正又把他叫住了,“等等!”
“皇上,還等什麽?”雲錦看著下麵那些騷動的人群,再看看那幾個最大也不過是十幾歲的孩子們,急著催雍正道。
“派幾個人暗中保護著,”雍正吩咐侍衛道,“記著,絕對不能讓阿哥們有失。”
“皇上,您這是?”雲錦不解的看著雍正。
“哼!”雍正冷哼一聲,“朕倒要看看這幾個臭小子想做什麽?”
“他們能做什麽?”雲錦沒好氣的說道,“就是看到老十三被人圍了,想去幫忙罷了。”
“我就是要看看他們要如何幫忙,”雍正淡淡的說道,“如果他們隻是一逞匹夫之勇的話,那朕可就要好好的開導開導了。”
雲錦衝雍正翻了個白眼,不再說什麽了,隻是盯著下麵看。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如果隻有安之在的話,基本上就是匹夫之勇了,可是現在有元壽和弘晝在,就絕不可能會有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雍正那個要開導的話,並沒讓她擔心,她擔心的還是下麵的情況。
別看十三阿哥處在人群的中心,但畢竟這些人隻是要跟他告狀,所以危險雖危險,但隻要處置得當,穩住了這些人的情緒,再把那幾個挑撥的人控製住,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是現在這幾個孩子往裏擠就不好說了,現在不怕這些人知道他們的身份,隻怕他們不知道,知道了他們皇子的身份,大多數的百姓都會有所顧忌,可是如果不知道他們是誰,又再經過有心人的挑撥,會出現什麽結果就不好說了,如果人群再暴動起來,則會更加的可怕。
好在雍正派下去的侍衛們很是機警,迅速的擠到了孩子們的身邊,又使巧勁兒讓那些孩子們擠到了十三阿哥的轎旁,本來朝臣們上朝都是騎馬的,但因為十三阿哥要忙的事情太多,雍正為了讓他能夠抽空休息,特賜他一頂大轎上下朝,隻是十三阿哥在轎中休息不多,基本上都用來處理公務了,雖然在轎中不好寫字,但可以看啊。
可因為這頂大轎比較打眼,這些百姓們才能這麽方便的就找到了十三阿哥,當聽到自己的大轎被圍住之後,十三阿哥並不慌亂,先將重要的公文收好,然後從容的現身,耐心的聽取百姓們的請求,溫和卻不失威嚴的態度也讓激動的人群慢慢的平息下來。
正當十三阿哥在人群中搜尋著那些個別有用心的蠱惑之徒時,幾個孩子卻突然出現在他麵前,不禁嚇了他一跳。
“你們怎麽來了?”十三阿哥忙伸手把幾個孩子拽到身邊護起來,“這個時候你們跑到這裏來幹什麽?”
“十三叔,我們來幫你。”默之抬頭對十三阿哥甜甜的笑著。
“好默之,你長大了,能幫十三叔的忙了。”十三阿哥撫了撫默之的小臉,又抬頭四下觀看著。
剛才見到幾個孩子們的時候,十三阿哥就眼尖的發現有幾個雍正的侍衛在隱隱護著他們,現在再看之下,又發現了幾個,好象是奔著自己發現的那幾個蠱惑煽動百姓的人去的,十三阿哥知道這些人是雍正的隨身侍衛,看到了他們,就意味著雍正就在不遠處,於是不由得心下一驚,四處觀看之下,果然在不遠處的酒樓窗戶那兒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但卻不是雲錦又是哪個?雖然戴著帷帽,但那身形姿態卻是瞞不過十三阿哥的。
“被老十三看到了。”雲錦與十三阿哥目光相對之後,馬上將身子縮了回來,衝雍正吐了吐舌頭。
“你就是沒個老實氣。”雍正瞪了雲錦一眼,也將身形露出窗邊,對正向這邊看來的十三阿哥點了點頭。
十三阿哥見帝後都在附近,心下更是著急,可是眼前這個事兒也必須穩妥解決,否則引起暴亂可不是玩的。
“敢問王爺,”剛才向十三阿哥遞呈的一個姓楊的老者看了看幾個孩子,開口問道,“這幾個孩子是?”
“大膽!”這時站在十三阿哥身邊的一個侍衛打扮的人大聲嗬斥道,“貴人們的身份是你等可以隨便問的嗎?”
“無妨,”元壽微笑著衝那個侍衛揮了揮手,然後挺直著身子站在十三阿哥身邊,對著人群清朗的說道,“我是四皇子弘曆。”
“我是五皇子弘晝。”弘晝雖然臉上帶著笑,但卻一改往常的憊懶模樣,皇子的威儀也顯了出來。
“我是六皇子弘暥。”安之板著臉,用眼睛掃視著眾人。
“我是七皇子弘曈。”默之將雙手負在身後,挺直著小腰板。
“原來是諸位皇子殿下,恕草民無知,”姓楊的老者趕緊跪倒在地,“草民參見皇子殿下。”
“草民參見皇子殿下。”見姓楊的老者跪下了,近處的人也跟著跪了下來,後麵的人也跟著一撥一撥的跪了下來,其中有幾個人雖然有些猶豫,但還是跟著大家一起跪了下去。
這些百姓們會這麽做,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封建社會的教育,讓皇家的威儀已經牢牢的刻在他們的骨子裏,雖然一時激憤來京討說法,但真的見到了皇家中人,還是難免心存畏懼的,之前在十三阿哥麵前還有一股心氣撐著,但經過一番恩威並施的安撫之後,這股氣已經漸漸泄了,這時候再見到幾位皇子,再想到皇家尊嚴不可冒犯,心自然就虛了。
再說了,雖然十三阿哥也是皇室中人,聽說也很有權勢,但在一般百姓們看來,王爺雖大,比起皇子來還是有區別的,畢竟兄弟哪有兒子重要,再說了皇子是可以繼承皇位的,眼前這幾個孩子之中,說不定有一個就是將來的皇帝,如此一想,他們哪還有個不怕的。
“都起來吧。”弘曆麵帶微笑,揚聲說道。
“謝皇子殿下。”百姓們又重新站了起來。
“十三叔,”弘曆對十三阿哥行了一禮,“侄兒們隻是聽說這邊有百姓請願,所以特來一看,此事如何處置,還請十三叔定奪。”
那些百姓們見皇子居然對十三阿哥執禮甚恭,看著十三阿哥的眼中除了期待之外,畏懼又多加了幾分。
“我剛才說過了,”十三阿哥麵對人群,朗聲說道,“朝廷官員的任命自有法度,當然百姓們的意願也在考慮之中,所以你們的所求,我會跟皇上稟報的,皇上重才,如果查實李英確實是一個好官,自然會重新啟用。”
“謝王爺!”姓楊的老者帶頭跪了下去。
“隻是,”十三阿哥繼續說道,“京城中嚴禁聚集生事,你們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朝廷律法,國無法不立,雖然你們其心可憫,但其行卻還是要受到處罰的。”
“是朝廷先罷了李老爺的官在先,”一個聲音在人群裏響起,“錯也是朝廷的錯,憑什麽要處罰我們?”
“是哪位在說話?請出來我見見。”十三阿哥挑了挑眉。
“王爺不答問題,隻要見人,”另一個聲音又響了起來,“是要報複我等嗎?”
“幹什麽?”正在這時,人群中的一處有些騷亂,“你怎麽打人?”
“大家不要亂,”十三阿哥趕緊揚聲說道,“隻是我請剛才說話的兩位過來一見。”
“王爺,”姓楊的老者一聽十三阿哥這話,馬上站了起來,“您這是做什麽?可是在欺騙我等?”
“楊老者不要急,”十三阿哥說道,“我隻是要請他過來一見。”
“見就見了,”姓楊的老者麵上還有不豫之色,“為什麽要打人?”
“他如果肯乖乖的來見,”十三阿哥笑著說道,“自然就不會挨打了。”
“老人家,”弘曆看著那姓楊的老者,微笑著說道,“你不要急,十三叔既說了要將你們所求轉呈我皇阿瑪,自然就不會反悔,至於受罰一事,這也是朝廷律法規定的,既然那個人有不同意見,叫過來問問也是正常的。”
“是啊,”弘晝也笑著說道,“你們是到京城來討說法的,我十三叔自然是要當麵問清楚了。”
“敢作敢為方是大丈夫,”安之噴著怒氣說道,“那人剛才既然敢說話,難道就不敢露臉嗎?”
“就是,”默之也開了口,“有什麽話就大大方方的講,藏頭露尾的算什麽?是他的話禁不住人問,還是他的人見不了人?”
姓楊的老者聽到幾個孩子們的話,眉頭一皺,麵上現出疑惑之色,不再開言了。
“這算什麽?”姓楊的老者不講話了,卻有其他人又出聲了,“皇子就可以這麽欺負人嗎?饒打了人,還這麽振振有詞的。”
“一並帶過來。”十三阿哥麵色一沉,“再有出聲的,也都一樣。”
跟在姓楊的老者身邊的一些人當中,有幾個聽了十三阿哥這話,麵有不甘之色,剛要往前來,吃姓楊的老者一瞪眼,又都站住不動了。其他百姓們看他們不動,麵麵相覷之下,也都跟著不動。
過不多時,剛才出聲的那三個人都押到了十三阿哥身邊,隻是弘曆他們除了默之以外,見了那押人的侍衛,先是一愣,隨即竭力控製著情緒,開始偷偷的向四處張望著,隻是這回雍正和雲錦卻沒輕易讓他們瞧見。
“剛才說話的是你們幾個?”十三阿哥這時開始問起那幾個被押來的人。
“是又怎麽樣?”有一個人雖被按著,卻仰著頭大聲說道,“難道我們百姓連說話都不許了嗎?都說怡親王賢德,卻連百姓說話也要治罪嗎?”
“說話也分好多種,治不治罪也要看說的是什麽話,又是為了什麽說這個話,”十三阿哥淡淡的說道,然後又看向姓楊的老者,“我聽他們幾個的口音雖然與你們有些相似,但卻也有所不同,所以想請你老人家來認一認,他們可是你們那兒的人嗎?”
“這幾個人草民沒有見過,”姓楊的老者仔細看了看那三個人,然後對十三阿哥說道,“請容草民問問其他人。”
“請。”十三阿哥點了點頭。
姓楊的老者回過身來,對著人群問道,“你們都看這幾個人,可有人認識嗎?他們可是咱們薊州的人嗎?”
“把他們抬到高處,讓大家都認認。”十三阿哥吩咐侍衛道。
“嗻。”侍衛領命將侍衛們架了上去,那三個人卻全都將頭使勁兒往下低,侍衛們自然不會容他們如此,拔出刀來用刀背抵著他們下巴,將他們的頭抬了起來。
那些百姓們俱都抬頭向上看去,小聲的議論著。
“可有認識的嗎?”姓楊的老者問著那些百姓們。
那些百姓們俱都搖頭。
“還有幾個,”十三阿哥淡淡的看著人群中的幾個,“是自己站出來,還是要本王派人去請。”
人群中因為十三阿哥的視線所指,也發現了身邊的陌生人,本來還以為是鄰近其他地方的呢,可是現在卻知道不是那麽回事了,於是全都與他拉開了距離,這一下子,那幾個人就顯了出來。
“帶過來。”十三阿哥見那幾個人麵色灰敗的站在那裏,冷笑一聲。
“王爺,”姓楊的老者臉色很不好看,對著十三阿哥跪了下去,“草民無知,居然被歹人混了進來,請王爺治罪。”
“治罪是要治的,”十三阿哥看著姓楊的老者說道,“本來可以通過正當途徑進行的事兒,你們卻要做出此違法之行為,自然要治罪的,不過念在你們的心意是好的,又是卻被歹人蠱惑,本王會向皇上為你們求情的。”
“我們也會為你們求情的。”元壽那些孩子們也開口說道。
“草民謝過皇子殿下,謝過王爺。”姓楊的老者跪了下去。
“既如此,”元壽又說道,“還請老人家帶著眾人聽從九門提督的安排,靜候朝廷的處置。”
“是,草民遵命。”姓楊的老者又磕了個頭。
“九門提督大人,請過來吧,”元壽衝外麵一招手,隱在暗處的九門提督帶著人走了過來,對十三阿哥行了一禮,“給怡親王請安。”
“行了,”十三阿哥笑著說道,“帶著他們去吧,要好生安置。”
“走吧。”等人群散去之後,十三阿哥看了看元壽他們,又吩咐著押著那三個的侍衛,“帶上他們一起。”
“十三叔,”元壽看著十三阿哥,用手向上指了指,“可是......”
“是啊,”十三阿哥點了點頭,“沒想到他會出來了,怕還是為了你們幾個。”
“誰啊?”默之很疑惑。
“誰?”安之有些垂頭喪氣的說道,“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等等,”元壽叫住了十三阿哥,對著另一處叫道,“十六叔,十七叔,出來吧。”
“小十六、小十七,”十三阿哥看著走出來的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沒想到你們也來了。”
“是弘曆去找我們的,”十六阿哥笑著說道,“他可是生怕你這個十三叔會吃虧呢。”
“走吧,”十三阿哥以為這也是雍正的安排,所以也沒覺得意外,“先去見人。”
“阿瑪!”因為大家事先心裏有數,所以見到雍正之後,隻有默之非常的驚奇,而雲錦的在場,卻讓元壽他們也感到意外,“額娘,您怎麽也出來了?”
“你們幾個都出來了,我怎麽就不能出來。”雲錦淡淡的說道。
“怎麽?他們幾個不是皇兄皇嫂帶出來的?”十三阿哥雖然知道帝後全都在此,但卻另有驚訝之處。
“行了,這些等會兒再說,”雍正瞪了幾個孩子一眼,然後問十三阿哥道,“事兒都處理完了。”
“是,人已經交九門提督帶走了。”十三阿哥忙說道,“蠱惑煽動之人也帶過來了,還請皇兄親自審問。”
“嗯。”雍正點了點頭,“這些百姓不能留在京城民,著九門提督將為首者二三十名交五城兵馬司解送本省總督,其他人等登記之後,且先放其自行歸鄉,並著其本省總督審明,這些人是否在其本省處就有受人賄賂等情事,到時一並來報。”
“嗻。”一名侍衛雙手接過雍正剛剛寫好的手諭,快步退下去了。
“兒子給皇阿瑪請安,給皇額娘請安。”元壽這時候領著弟弟們上前給雍正和雲錦見禮。
“有你們這麽胡跑亂跑的兒子,”雍正看了看孩子們,淡淡的說道,“朕和你們的皇額娘哪裏還有的安?”
“兒子不孝,”元壽忙請罪道,“讓皇阿瑪和皇額娘擔心了。”
“說吧,你們為何今兒個跑出來了?”雍正繼續淡淡的問道,“朕許你們一個月出宮一次,不過好象你們昨兒個已經出來過了吧?”
“這個......”元壽看了看左右。
“你們到外麵去守著。”雍正皺皺眉,對屋裏的侍衛們吩咐著。
“好了,有什麽話,說吧。”侍衛們退出去之後,雍正看著元壽說道。
“兒子不敢欺瞞阿瑪,”元壽忙跪倒在地,向雍正稟報道,“兒子是聽說今兒個有人要對十三叔不利,這才出宮來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