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衛頓時有些發傻,楚楚道:
「還不謝恩,你可是萬歲爺親自封的官。」
那李衛這時才徹底明白過來,眼前的老爺就是高在九重的皇帝,那兩個少爺不就是真真的皇阿哥了,那賬房和管家不用說,肯定是朝廷上的一品大員啊,就是哪個十六七的丫頭猜不出身份,大驚之下頓時愣在那裏。
十三推了他一把,他才清醒急忙跪下三拜九叩,康熙道:
「這治大國如烹小鮮,小鮮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過來、翻過去,就會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國也不能來回折騰,你要謹記。」
李衛叩頭答應,康熙道:
「光地你的門生故舊眾多,給李衛指一個明白的師爺幫著他」。
李光地連忙答應暗道:
「這李衛可是個奇人,冒充欽差倒有理了,入了萬歲爺的眼,親口封了個正縣,雖然七品小官,可是天子親封,可比四品五品的那些體麵多了」。
眼看著天色已是大亮,領了萬歲爺的聖旨親自送這李衛上任去了,李衛千恩萬謝激動的出去,楚楚悄悄跟了出去,到了客棧外,楚楚對李光地笑道:
「李大人奴婢有話和李衛說,您行個方便」。
「格格客氣請。」
李衛才明白這個丫頭原來竟是個格格,連忙見禮,楚楚瞪了他一眼,把他拽到一邊低聲道:
「恭喜你啊,」
說著從隨身的荷包裏拿出個玉扳指給他道:
「這當官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這個是四阿哥的物件,當官的大多都認識,你到了任上,若有上麵的刁難,你就拿出這個說你是四阿哥門下的奴才也就是了,待得三年任滿回京述職,記得先去四阿哥府拜見主子,到時把這個扳指還是要還給我的,切記切記」。
李衛本就是個異常聰明的,當然明白眼前的格格這是幫了自己的大忙,待要道謝,楚楚已經回去了,李衛暗暗納罕,把扳指仔細端詳了片刻,見是一個極好的翡翠材質,通體透亮有絲絲的金線隱隱流動,內側有一行滿文,不知啥意思,遂套在拇指上。
李光地過來瞧見大驚道:
「這可是四爺的信物,佟格格怎的給你了」?
李衛搔搔頭道:
「格格說暫時借給我的,三年後去京城要還給她的」
李光地不覺失笑,心道這個佟格格就是古怪,既然有心幫這小子,又舍不得那上好的扳指,真真沒法說。似笑非笑的瞧了李衛幾眼道:
「到不知你這小子是不是祖墳冒了青煙,竟有這麽大的造化,走吧,你小子如今算是四爺門下了,四阿哥是個一絲不苟眼裏不揉沙子的爺,你掂量著幹吧,先把你那高青縣治理好了在說」。
兩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大道上,康熙等人在客棧呆了兩天,一邊等候李光地,一邊命張廷玉去調查那個姚世通,果真如那個茶館大爺所說,這姚世通讓兗州府百姓恨得不行,聽了張廷玉的回報,楚楚覺得黃世仁和這位姚世通一比也不能算太壞的。
這個姚世通欺男霸女搶奪財產欺壓百姓,那真是頭頂長瘡腳底流膿壞透膛了,康熙爺大怒,命張廷玉連夜去直隸山東的總督府衙門調來了官兵,把兗州府衙團團圍住,炒了姚世通的家,竟然抄出幾百萬兩銀子和無數的珠寶,這都不算稀奇,還有一本記錄詳盡的送禮賬本,裏麵竟然涉及山東大大小小的官員達六十名之多。
甚至還有給太子孝敬的禮單,康熙爺大怒,把那姚世通立斬,凡是賬冊中涉及的受賄官員,一概罷免,情節嚴重的斬立決,一時直隸山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康熙爺一番大手筆的殺罰,果然山東各州縣均開倉放糧,百姓得到了暫時的救濟。
三天後康熙和楚楚等人已經到了位於濟南的總督府,濟南雖然在山東境內,卻一點也不旱甚至雨水有些多,淅淅瀝瀝的春雨連著下了幾天不晴。康熙爺皺著眉靠在暖塌上聽著張廷玉和李光地關於山東旱情的匯報,楚楚和十三十四在一側候著,楚楚覺得康熙朝的抗旱措施已經很完美了。令她沒想道。
基本已經形成了很係統的抗旱減災的流程,關於旱災長伴著煌災以及瘟疫都有比較全麵的預防措施,可是對於根本的旱情卻是沒有辦法,楚楚想想現代時,突然眼中一亮,在十三耳邊嘀咕幾句,康熙爺瞧見道:
「楚楚別在朕麵前弄鬼,有什麽話說大聲點兒」?
楚楚嘿嘿一笑道:
「師傅您老人家的耳朵真是靈啊,弟子還沒說啥呢,您就聽見了」。
被楚楚這一打岔,緊張的氣氛頓時和緩了一些,楚楚道:
「弟子倒是有個解決的法子,不過就看萬歲爺肯不肯了」。
高青縣楚楚顯才能
康熙道:
「隻要能緩解旱情朕都是肯的,莫要賣關子快說」。
楚楚道: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山東各省的飲用水和糧食,先運過去一些能維持老百姓生活保障的水糧,在想辦法人工增雨,到可以試試」。
十四道:
「你糊塗了,這送水糧倒還可能,可是你說的增雨,又不是神仙怎麽增,你會啊」。
楚楚瞪了他一眼道:
「對我就會,隻要找來奴婢要的東西,奴婢就能讓老天下雨」
屋裏的大臣包括康熙都都倒抽了一口涼氣,康熙想了片刻道:
「洋人的典籍上早就有所記錄,說這下雨完全和神仙龍王沾不上邊,原是一種什麽來著,」
「化學反應,」楚楚接道,
康熙點點頭道:
「對,洋人的東西你比朕熟悉,可是也沒說怎麽下雨啊」
楚楚暗暗佩服: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這位康熙當之無愧為千古一帝,並不迷信鬼神,站在一種科學實際的立場,看待處理問題,這是多難能可貴的態度。
楚楚道:
「奴婢也是在一本書上,粗略的看過一個法子,管不管用可沒試過,若是師傅想試試奴婢倒是可以出力一試,」
康熙道:「你講」
楚楚道:
「說穿了,下雨實際就是地麵的水蒸氣在天空中遇冷所呈現的反應,那旱災是越旱越缺水,沒有水,植物就不能生長,也就產成不了新的水蒸氣,所以千裏赤地當然越來越嚴重,我們可以人為的製作一些蒸汽,找個製高點送入空中,聚集雲層,再用紅衣大炮向雲層打炮,應該能做到人工增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南水北調,山東大旱,江淮卻在築堤防洪,可以調動各防區的軍隊和災民一起用各種交通工具向北調水,這是最笨但是最簡便的方法」。
屋中的大臣都是一驚,十三忙道:
「軍隊是用來打仗抵禦外敵的,哪能用來做這些事情,你這丫頭胡說,」
楚楚道:
「打仗抵禦外敵,你不覺得旱災和洪澇災害才是最強大的外敵嗎,如果長此下去,南澇北旱,師傅肯定要免稅撫恤,打仗軍隊以至於內務府的全部花銷,都來自於戶部的稅銀,稅銀的來源不還是下麵的百姓,來源斷了,何以維持,」
張廷玉暗暗點頭他管著戶部,早就撓頭了,現在的國庫不過拆東牆補西牆的維持,如果這樣的災害在繼續兩年,國庫可就難以支撐了,到時真的是一點銀子都拿不出了
暗自打量楚楚心道:
「可惜是個女子,不然倒是個當官的奇才,眼光獨到,對大局把握的準確明白,這是一個高位者必備的素質,卻被一個女子擁有不知是幸事還是遺憾,不過若這樣的女人能成了一國之母,時時在旁輔佐,大清幸甚百姓幸甚啊」。
康熙莫測的眼光盯了楚楚好一會兒才道:
「你這個法子倒是可以考慮,用軍隊的力量運水還說的過去,可是朕的紅衣大炮是陣前的火器,怎麽可能降雨呢」。
楚楚想了想道:
「不如這樣,奴婢先在小地方試試如果管用,您在掂量如何」。
康熙道:
「準了,咱們就去哪李衛的那個高青縣試試,那裏不遠就是張廣泗的軍營,倒是有十門紅衣大炮在哪裏,倒也便利,你還要什麽東西?」
楚楚仔細想想問濟南府的總督額倫特道:
「府中可有冰窖地窖?」
那總督額倫特原是個武將出身的封疆大吏,對這位十六七的小格格的下雨論,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但是有萬歲爺的支持也隻能配合,回道:
「府中有很大的冰窖地窖,格格有什麽用?」
「還不謝恩,你可是萬歲爺親自封的官。」
那李衛這時才徹底明白過來,眼前的老爺就是高在九重的皇帝,那兩個少爺不就是真真的皇阿哥了,那賬房和管家不用說,肯定是朝廷上的一品大員啊,就是哪個十六七的丫頭猜不出身份,大驚之下頓時愣在那裏。
十三推了他一把,他才清醒急忙跪下三拜九叩,康熙道:
「這治大國如烹小鮮,小鮮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過來、翻過去,就會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國也不能來回折騰,你要謹記。」
李衛叩頭答應,康熙道:
「光地你的門生故舊眾多,給李衛指一個明白的師爺幫著他」。
李光地連忙答應暗道:
「這李衛可是個奇人,冒充欽差倒有理了,入了萬歲爺的眼,親口封了個正縣,雖然七品小官,可是天子親封,可比四品五品的那些體麵多了」。
眼看著天色已是大亮,領了萬歲爺的聖旨親自送這李衛上任去了,李衛千恩萬謝激動的出去,楚楚悄悄跟了出去,到了客棧外,楚楚對李光地笑道:
「李大人奴婢有話和李衛說,您行個方便」。
「格格客氣請。」
李衛才明白這個丫頭原來竟是個格格,連忙見禮,楚楚瞪了他一眼,把他拽到一邊低聲道:
「恭喜你啊,」
說著從隨身的荷包裏拿出個玉扳指給他道:
「這當官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這個是四阿哥的物件,當官的大多都認識,你到了任上,若有上麵的刁難,你就拿出這個說你是四阿哥門下的奴才也就是了,待得三年任滿回京述職,記得先去四阿哥府拜見主子,到時把這個扳指還是要還給我的,切記切記」。
李衛本就是個異常聰明的,當然明白眼前的格格這是幫了自己的大忙,待要道謝,楚楚已經回去了,李衛暗暗納罕,把扳指仔細端詳了片刻,見是一個極好的翡翠材質,通體透亮有絲絲的金線隱隱流動,內側有一行滿文,不知啥意思,遂套在拇指上。
李光地過來瞧見大驚道:
「這可是四爺的信物,佟格格怎的給你了」?
李衛搔搔頭道:
「格格說暫時借給我的,三年後去京城要還給她的」
李光地不覺失笑,心道這個佟格格就是古怪,既然有心幫這小子,又舍不得那上好的扳指,真真沒法說。似笑非笑的瞧了李衛幾眼道:
「到不知你這小子是不是祖墳冒了青煙,竟有這麽大的造化,走吧,你小子如今算是四爺門下了,四阿哥是個一絲不苟眼裏不揉沙子的爺,你掂量著幹吧,先把你那高青縣治理好了在說」。
兩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大道上,康熙等人在客棧呆了兩天,一邊等候李光地,一邊命張廷玉去調查那個姚世通,果真如那個茶館大爺所說,這姚世通讓兗州府百姓恨得不行,聽了張廷玉的回報,楚楚覺得黃世仁和這位姚世通一比也不能算太壞的。
這個姚世通欺男霸女搶奪財產欺壓百姓,那真是頭頂長瘡腳底流膿壞透膛了,康熙爺大怒,命張廷玉連夜去直隸山東的總督府衙門調來了官兵,把兗州府衙團團圍住,炒了姚世通的家,竟然抄出幾百萬兩銀子和無數的珠寶,這都不算稀奇,還有一本記錄詳盡的送禮賬本,裏麵竟然涉及山東大大小小的官員達六十名之多。
甚至還有給太子孝敬的禮單,康熙爺大怒,把那姚世通立斬,凡是賬冊中涉及的受賄官員,一概罷免,情節嚴重的斬立決,一時直隸山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康熙爺一番大手筆的殺罰,果然山東各州縣均開倉放糧,百姓得到了暫時的救濟。
三天後康熙和楚楚等人已經到了位於濟南的總督府,濟南雖然在山東境內,卻一點也不旱甚至雨水有些多,淅淅瀝瀝的春雨連著下了幾天不晴。康熙爺皺著眉靠在暖塌上聽著張廷玉和李光地關於山東旱情的匯報,楚楚和十三十四在一側候著,楚楚覺得康熙朝的抗旱措施已經很完美了。令她沒想道。
基本已經形成了很係統的抗旱減災的流程,關於旱災長伴著煌災以及瘟疫都有比較全麵的預防措施,可是對於根本的旱情卻是沒有辦法,楚楚想想現代時,突然眼中一亮,在十三耳邊嘀咕幾句,康熙爺瞧見道:
「楚楚別在朕麵前弄鬼,有什麽話說大聲點兒」?
楚楚嘿嘿一笑道:
「師傅您老人家的耳朵真是靈啊,弟子還沒說啥呢,您就聽見了」。
被楚楚這一打岔,緊張的氣氛頓時和緩了一些,楚楚道:
「弟子倒是有個解決的法子,不過就看萬歲爺肯不肯了」。
高青縣楚楚顯才能
康熙道:
「隻要能緩解旱情朕都是肯的,莫要賣關子快說」。
楚楚道: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山東各省的飲用水和糧食,先運過去一些能維持老百姓生活保障的水糧,在想辦法人工增雨,到可以試試」。
十四道:
「你糊塗了,這送水糧倒還可能,可是你說的增雨,又不是神仙怎麽增,你會啊」。
楚楚瞪了他一眼道:
「對我就會,隻要找來奴婢要的東西,奴婢就能讓老天下雨」
屋裏的大臣包括康熙都都倒抽了一口涼氣,康熙想了片刻道:
「洋人的典籍上早就有所記錄,說這下雨完全和神仙龍王沾不上邊,原是一種什麽來著,」
「化學反應,」楚楚接道,
康熙點點頭道:
「對,洋人的東西你比朕熟悉,可是也沒說怎麽下雨啊」
楚楚暗暗佩服: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這位康熙當之無愧為千古一帝,並不迷信鬼神,站在一種科學實際的立場,看待處理問題,這是多難能可貴的態度。
楚楚道:
「奴婢也是在一本書上,粗略的看過一個法子,管不管用可沒試過,若是師傅想試試奴婢倒是可以出力一試,」
康熙道:「你講」
楚楚道:
「說穿了,下雨實際就是地麵的水蒸氣在天空中遇冷所呈現的反應,那旱災是越旱越缺水,沒有水,植物就不能生長,也就產成不了新的水蒸氣,所以千裏赤地當然越來越嚴重,我們可以人為的製作一些蒸汽,找個製高點送入空中,聚集雲層,再用紅衣大炮向雲層打炮,應該能做到人工增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南水北調,山東大旱,江淮卻在築堤防洪,可以調動各防區的軍隊和災民一起用各種交通工具向北調水,這是最笨但是最簡便的方法」。
屋中的大臣都是一驚,十三忙道:
「軍隊是用來打仗抵禦外敵的,哪能用來做這些事情,你這丫頭胡說,」
楚楚道:
「打仗抵禦外敵,你不覺得旱災和洪澇災害才是最強大的外敵嗎,如果長此下去,南澇北旱,師傅肯定要免稅撫恤,打仗軍隊以至於內務府的全部花銷,都來自於戶部的稅銀,稅銀的來源不還是下麵的百姓,來源斷了,何以維持,」
張廷玉暗暗點頭他管著戶部,早就撓頭了,現在的國庫不過拆東牆補西牆的維持,如果這樣的災害在繼續兩年,國庫可就難以支撐了,到時真的是一點銀子都拿不出了
暗自打量楚楚心道:
「可惜是個女子,不然倒是個當官的奇才,眼光獨到,對大局把握的準確明白,這是一個高位者必備的素質,卻被一個女子擁有不知是幸事還是遺憾,不過若這樣的女人能成了一國之母,時時在旁輔佐,大清幸甚百姓幸甚啊」。
康熙莫測的眼光盯了楚楚好一會兒才道:
「你這個法子倒是可以考慮,用軍隊的力量運水還說的過去,可是朕的紅衣大炮是陣前的火器,怎麽可能降雨呢」。
楚楚想了想道:
「不如這樣,奴婢先在小地方試試如果管用,您在掂量如何」。
康熙道:
「準了,咱們就去哪李衛的那個高青縣試試,那裏不遠就是張廣泗的軍營,倒是有十門紅衣大炮在哪裏,倒也便利,你還要什麽東西?」
楚楚仔細想想問濟南府的總督額倫特道:
「府中可有冰窖地窖?」
那總督額倫特原是個武將出身的封疆大吏,對這位十六七的小格格的下雨論,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但是有萬歲爺的支持也隻能配合,回道:
「府中有很大的冰窖地窖,格格有什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