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按理來說,作為胡夫人的義女秦明月,也該去周家露個麵。
秦明月並沒有拒絕,不管願不願意,哪怕是為了擺個姿態,這個場麵也必須走過去。他為了兩人之事費盡心機,她也該做些事情才是。
倒是寶兒露出了一些不情願的樣子,但也未說出不去的話,等祁煊走了,秦明月問他怎麽了。他猶豫了一下,才低聲道:「我不喜歡他們。」
秦明月輕蹙柳眉,莫不是這裏頭還有她不知道的事,不過還是安撫他道:「他們畢竟是你娘的親人,是你外祖外祖母舅舅舅母。你即不喜,咱們去走個過場就是,但若是不去,恐怕會受人指摘。」
大抵是經曆得夠多,所以寶兒年紀雖小,但卻比尋常同齡幼童成熟也穩重得多。他點點頭,道:「月兒姐,我去就是。」
次日,兩人就讓祁煊特意派來保護他們的護衛,護著往周家去了。
周家在南城一個叫做細米胡同的地方,這裏住的大多都是京城裏一些品級較低的官員。與尋常老百姓家沒什麽區別,偌長一條胡同住了幾十戶人家,房子挨著房子,看得出住在這裏的住戶家裏都不算寬敞。
因為胡同裏有沿街擺攤的小販,再加上胡同太窄,馬車進出不方便,所以到了胡同口,兩人便棄車步行。
還沒到周家,遠遠就見一戶人家門口站了幾個人,領頭的是個老太太,站在她身後的是兩個中年婦人。
大抵是胡同裏的人家還沒見過這種陣勢——幾個人高馬大身穿安郡王府府衛服的護衛,護持著兩個衣著打扮鮮亮的少女和幼童,麵容冷肅,嚴正以待。一看就不是會住在這胡同裏的人家,俱都站在門裏往外看。
還有些和周家人熟悉的人家,大抵也是見過寶兒的。走出門外,隔著老遠就在和周老太太說:「周老太太,您家外孫回來啦,這真個是……」
連連咂嘴,好像是周家來了什麽不得了的人物,那口氣中既有欽羨,又有看笑話的意思。
周老太太是個臉頰消瘦的老婦人,因為臉瘦,所以眼角和嘴角都往下耷拉,看起來有些刻薄。聽到這話,她當即瞪了那人一眼,皮笑肉不笑的:「毛監事家的,你家老爺今日不在?」
這毛太太一聽這話,當即麵上露出幾分尷尬來。
她慣是個喜歡走家串戶道人長短的性子,因為此事,她家老爺揍過她好幾次。這胡同裏的住戶家門淺,又是一家挨一家,哪家要是發生點兒事,第二天整個胡同裏的人都知道了。
為此,她沒少被外人笑話,此番被周老太太當眾點明,當即覺得臉都沒了。
她年紀比周老太太小,輩分也小上一輩,自然不敢與之當麵爭執,隻是裝作往家門裏一看,就立即喊道:「福兒你這個小蹄子又給老娘偷懶,老娘三天不打你,你就上房子揭瓦了是不?」嘴裏罵著,她就轉身進了家門。
福兒是毛家的丫頭,剛被毛監事開臉做了通房。因為這事毛太太沒少和她家老爺鬧,可她半輩子就生了兩個丫頭片子,毛監事一句不能無後,就將她堵了回去。管不住自己男人,她就隻能日日作天作地折騰福兒,因為這事毛家最近都成了細米胡同裏的笑話了。
周老太太雖懟走了毛太太,卻也被氣得不輕,因為毛太太方才那話頗有指桑罵槐之意。可此時的她可顧不得生氣,因為眼見秦明月一行人已經走近了。
秦明月萬萬沒想到這剛到,就看了這麽一場戲。此時的她總算明白寶兒為何會說不喜歡這家人了,怎麽說呢?就是有些不好說,給她的第一觀感就不好。
一行人剛走到近前,周老太太就撲了過來,一把抱住寶兒,哭了起來:「我可憐的孫孫啊,我可憐的女兒啊……」
一旁站著的兩個中年婦人麵色有些尷尬,其中一個身穿薑黃色半舊長襖的圓臉婦人走上前來,勸道:「娘,還是進去說吧,這還在門口呢。」
周老太太當即也不哭了,摟著寶兒帶頭就往裏頭走。
大家都似乎把秦明月給忘了,不過寶兒可沒忘記,從周老太太懷裏鑽了出來,跑過來拉著秦明月的手。
「姐。」他本是慣性叫月兒姐的,不知為何這次竟叫的姐。
秦明月知道他為什麽這麽做,不外乎在對外宣召她是他的姐姐。內心的感動自然無法形容,她打算即使為了寶兒,哪怕這些人故意給她冷臉,她也要將這個過場給圓過去。
於是便仿若無事地笑著低頭問他:「怎麽了?走,快進去吧。」
周家人這才好似發現了秦明月一般,方才那個插話的圓臉婦人走上前來,笑得十分和藹,又帶了些許歉意,「這是月兒吧,長得真水靈。看我們光顧上寶兒這孩子了,竟把你給忘了。快跟舅母進去,娘她老人家知道你們今日要來,可是一大早就起來等著了。」
對方的手有些幹燥,骨節也有些大,上麵有薄薄的繭子。見這婦人如此熱情,秦明月也入境隨俗地與她低頭羞澀一笑,便拉著寶兒進去了。
周家的房子並不大,隻是個一進一出的小宅子,有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倒座房及後罩房。
周家的人丁旺盛,周老太太育有兩子一女,女兒自然就是胡夫人了。胡夫人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大弟周文庭,娶妻葉氏,生有兩子兩女。二弟周文昌娶妻喬氏,生有一子兩女。
加上周老太太和周清,一共十幾口人,就住在這座不算寬敞的宅子裏。
周家似乎沒有下人,反正打從秦明月進來後,就見端水倒茶拿果子點心這種雜務活,都是周家兩個兒媳婦在做。
與大家見了禮,剛坐下,周老太太又摟著寶兒哭了起來。
哭自己苦命的女兒,哭女婿,順道還哭外孫可憐,哭自己白發人送黑發人……
周老太太一把年紀了,頭發都白了,這番老淚橫流,著實讓人心酸不已。還是葉氏和喬氏兩個兒媳婦再三勸說,她才止住眼淚。
秦明月並沒有拒絕,不管願不願意,哪怕是為了擺個姿態,這個場麵也必須走過去。他為了兩人之事費盡心機,她也該做些事情才是。
倒是寶兒露出了一些不情願的樣子,但也未說出不去的話,等祁煊走了,秦明月問他怎麽了。他猶豫了一下,才低聲道:「我不喜歡他們。」
秦明月輕蹙柳眉,莫不是這裏頭還有她不知道的事,不過還是安撫他道:「他們畢竟是你娘的親人,是你外祖外祖母舅舅舅母。你即不喜,咱們去走個過場就是,但若是不去,恐怕會受人指摘。」
大抵是經曆得夠多,所以寶兒年紀雖小,但卻比尋常同齡幼童成熟也穩重得多。他點點頭,道:「月兒姐,我去就是。」
次日,兩人就讓祁煊特意派來保護他們的護衛,護著往周家去了。
周家在南城一個叫做細米胡同的地方,這裏住的大多都是京城裏一些品級較低的官員。與尋常老百姓家沒什麽區別,偌長一條胡同住了幾十戶人家,房子挨著房子,看得出住在這裏的住戶家裏都不算寬敞。
因為胡同裏有沿街擺攤的小販,再加上胡同太窄,馬車進出不方便,所以到了胡同口,兩人便棄車步行。
還沒到周家,遠遠就見一戶人家門口站了幾個人,領頭的是個老太太,站在她身後的是兩個中年婦人。
大抵是胡同裏的人家還沒見過這種陣勢——幾個人高馬大身穿安郡王府府衛服的護衛,護持著兩個衣著打扮鮮亮的少女和幼童,麵容冷肅,嚴正以待。一看就不是會住在這胡同裏的人家,俱都站在門裏往外看。
還有些和周家人熟悉的人家,大抵也是見過寶兒的。走出門外,隔著老遠就在和周老太太說:「周老太太,您家外孫回來啦,這真個是……」
連連咂嘴,好像是周家來了什麽不得了的人物,那口氣中既有欽羨,又有看笑話的意思。
周老太太是個臉頰消瘦的老婦人,因為臉瘦,所以眼角和嘴角都往下耷拉,看起來有些刻薄。聽到這話,她當即瞪了那人一眼,皮笑肉不笑的:「毛監事家的,你家老爺今日不在?」
這毛太太一聽這話,當即麵上露出幾分尷尬來。
她慣是個喜歡走家串戶道人長短的性子,因為此事,她家老爺揍過她好幾次。這胡同裏的住戶家門淺,又是一家挨一家,哪家要是發生點兒事,第二天整個胡同裏的人都知道了。
為此,她沒少被外人笑話,此番被周老太太當眾點明,當即覺得臉都沒了。
她年紀比周老太太小,輩分也小上一輩,自然不敢與之當麵爭執,隻是裝作往家門裏一看,就立即喊道:「福兒你這個小蹄子又給老娘偷懶,老娘三天不打你,你就上房子揭瓦了是不?」嘴裏罵著,她就轉身進了家門。
福兒是毛家的丫頭,剛被毛監事開臉做了通房。因為這事毛太太沒少和她家老爺鬧,可她半輩子就生了兩個丫頭片子,毛監事一句不能無後,就將她堵了回去。管不住自己男人,她就隻能日日作天作地折騰福兒,因為這事毛家最近都成了細米胡同裏的笑話了。
周老太太雖懟走了毛太太,卻也被氣得不輕,因為毛太太方才那話頗有指桑罵槐之意。可此時的她可顧不得生氣,因為眼見秦明月一行人已經走近了。
秦明月萬萬沒想到這剛到,就看了這麽一場戲。此時的她總算明白寶兒為何會說不喜歡這家人了,怎麽說呢?就是有些不好說,給她的第一觀感就不好。
一行人剛走到近前,周老太太就撲了過來,一把抱住寶兒,哭了起來:「我可憐的孫孫啊,我可憐的女兒啊……」
一旁站著的兩個中年婦人麵色有些尷尬,其中一個身穿薑黃色半舊長襖的圓臉婦人走上前來,勸道:「娘,還是進去說吧,這還在門口呢。」
周老太太當即也不哭了,摟著寶兒帶頭就往裏頭走。
大家都似乎把秦明月給忘了,不過寶兒可沒忘記,從周老太太懷裏鑽了出來,跑過來拉著秦明月的手。
「姐。」他本是慣性叫月兒姐的,不知為何這次竟叫的姐。
秦明月知道他為什麽這麽做,不外乎在對外宣召她是他的姐姐。內心的感動自然無法形容,她打算即使為了寶兒,哪怕這些人故意給她冷臉,她也要將這個過場給圓過去。
於是便仿若無事地笑著低頭問他:「怎麽了?走,快進去吧。」
周家人這才好似發現了秦明月一般,方才那個插話的圓臉婦人走上前來,笑得十分和藹,又帶了些許歉意,「這是月兒吧,長得真水靈。看我們光顧上寶兒這孩子了,竟把你給忘了。快跟舅母進去,娘她老人家知道你們今日要來,可是一大早就起來等著了。」
對方的手有些幹燥,骨節也有些大,上麵有薄薄的繭子。見這婦人如此熱情,秦明月也入境隨俗地與她低頭羞澀一笑,便拉著寶兒進去了。
周家的房子並不大,隻是個一進一出的小宅子,有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倒座房及後罩房。
周家的人丁旺盛,周老太太育有兩子一女,女兒自然就是胡夫人了。胡夫人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大弟周文庭,娶妻葉氏,生有兩子兩女。二弟周文昌娶妻喬氏,生有一子兩女。
加上周老太太和周清,一共十幾口人,就住在這座不算寬敞的宅子裏。
周家似乎沒有下人,反正打從秦明月進來後,就見端水倒茶拿果子點心這種雜務活,都是周家兩個兒媳婦在做。
與大家見了禮,剛坐下,周老太太又摟著寶兒哭了起來。
哭自己苦命的女兒,哭女婿,順道還哭外孫可憐,哭自己白發人送黑發人……
周老太太一把年紀了,頭發都白了,這番老淚橫流,著實讓人心酸不已。還是葉氏和喬氏兩個兒媳婦再三勸說,她才止住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