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箏拉著安雅公主的手從梅林中走出來,笑意盈盈地將手中的梅花遞給肉包子,「你跑得快,先替姐姐將這些花送過去。」
肉包子聽話地接過,一溜煙地便往水榭裏跑。
安雅公主羨慕地說道,「你弟弟真聽話,我也想有個這麽聽話的弟弟。」
顏箏吐了吐舌頭,「他才不聽話呢,你都不曉得他前幾天是個什麽模樣……」
但心裏卻在想,這個小霸王本性不壞,先前隻是被廖氏教養壞了才那樣囂張跋扈,可你看,不過數日光景,他卻已經像換了一個人,可見孺子可教,若有人肯悉心教導,循循善誘,這孩子必當能成大器。
比起陰冷刻薄遇事逃避的顏朝,顏夕顯然更能堪當大任。
她們回到水榭時,人俱都已到齊了,梅花鹿肉的香味撲鼻,調動了味蕾和食欲,景王率先撕下一塊鹿肉放入口中,「哇,真是人間美味,來來來,大家快嚐嚐!」
安雅公主一邊吃著鹿肉,一邊小聲地問顏箏,「你怎麽不吃?」
顏箏壓低聲音道,「不是說陛下要來嗎?我們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大合適?」
安雅公主輕輕笑了起來,「我父皇最喜歡搞突襲,他可能要到宴席中途才來,也可能等我們都吃完了再出現,甚至還有可能他已經來過了,別人是猜不透他行蹤的。所以,你不用將這件事放在心上,該怎麽吃就怎麽吃,不礙的。」
果然,一直到烤肉宴結束各家公子都散了,永帝都不曾出現。
回侯府的馬車上,安烈侯一副誌得意滿的模樣,他笑著對顏箏說,「箏箏,你不是想當安雅公主的伴讀嗎?不日就有旨意下來,圓了你夙日心願。」
顏箏一愣,「啊?」
安烈侯笑著拍了拍她肩膀,「傻丫頭,陛下今日來過了,他看見了你和安雅公主玩得甚是愉快,便允了你的請求,這難道不是一樁好事嗎?」
他頓了頓,又道,「宮裏頭雖然也不是什麽太平地,但你是我唯一的女兒,旁人就是想動你也要掂量幾分。何況,公主的性子溫和,賢嬪娘娘素來也是好性子的人,隻要你自個機靈一些,不會有事的。總比在外頭要安全……」
顏箏眉頭一跳,連忙問道,「最近皇城是要出什麽事嗎?為什麽父親會這樣說?」
安烈侯對女兒的超快反應非常欣慰,當即點了點頭道,「龍騎找到了洛王的屍首,聽說是安王做下的。陛下痛失愛子,怎麽肯善罷甘休,借著二月十六皇後的生日,一紙詔書,便將四位藩王都宣入皇城。」
他輕輕地閉上了眼,「我估摸著,陛下這是要撤藩了。你說,那些藩王能束手就擒嗎?」
當然不能。
藩王雖然沒有旨意不得隨意出藩,但有自己的領地,有自己的王府,有自己的私軍,隻要不離開自己的藩地,他簡直可以為所欲為。可一旦撤了藩,就什麽都沒有了。
回到皇城王府,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討生活,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連最起碼的自由都沒有,還要隨時擔心抄家滅族的危險。
過慣了山高皇帝遠土皇帝生活的這幾位王爺,怎麽能受得了?
受不了,必然要傾力反抗,皇城怕是要遭遇一番危機了。
顏箏驚訝極了,「二月十六?」
在她的記憶裏,永德十四年的二月十六是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除了皇後娘娘的誕辰之外,沒有一絲一毫多餘的記錄。再往前或者往後數日也是如此。一直要到四月,才是永帝選妃,景王求賜繆蓮。
至於撤藩,那是子虛烏有的事。至少,永德十六年韓王謀逆時,他仍是北府的藩王。
可是,安烈侯的政治敏感度很高,他素來擅長揣摩君意,不會無緣無故地提撤藩的事。
那這究竟是怎麽回事?是她的記憶出了錯,還是許多事已經開始發生改變,不再按著前世的路按部就班地前行了?
飛馳的馬車裏,顏箏的臉色越來越白……
翌日,鹹寧長公主派人來請顏箏過府去玩,廖氏曉得這個消息,心中氣得不行,但長公主的麵子,她卻不得不給,隻能陪著笑臉將人送上了車。一轉身,就派人去了秦月娘處挑撥離間,希望能利用秦月娘,打壓顏箏。
顏箏無心搭理廖氏,一門心思都是撤藩的事。
她原本以為,上天讓她回到過去的時光裏,是為了修複錯誤,撥亂反正。但她沒有想到,隨著她和司徒錦隨手一點微小的改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和事也開始發生變化了,整個時局開始往不一樣的地方發展,局麵,開始變得不可控製。
一直以來,她所倚仗的不過是那點對曆史的先知,假若連這個都沒有了,她還何談什麽改變未來?
顏箏驚慌失措了。
這些事情,是不能跟阿雲說的,一個字都不行。唯獨有司徒錦,才能理解她此刻的害怕和惶恐。對,司徒錦!她必須盡快找到他,和他商議一下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
就在她腦子裏恍恍惚惚的時候,婆子笑著掀開馬車的門簾,「顏二小姐,到了。」
車子停在了鹹寧長公主的院子門口,顏箏被婆子扶著下了馬車,跟著便往裏麵走。
長公主倚在炕上,端坐著姿勢,一動不動地對著伏案作畫的人,時不時催問道,「阿雲,好了嗎?我可以動了嗎?還要多久才好?哎呀,我的腰酸!」
原來,元湛也伏在炕上,正在給長公主畫像。
恰好這時,婆子掀了珠簾請顏箏進去,長公主見著了救星,忙道,「客人來了,不畫了不畫了。」
肉包子聽話地接過,一溜煙地便往水榭裏跑。
安雅公主羨慕地說道,「你弟弟真聽話,我也想有個這麽聽話的弟弟。」
顏箏吐了吐舌頭,「他才不聽話呢,你都不曉得他前幾天是個什麽模樣……」
但心裏卻在想,這個小霸王本性不壞,先前隻是被廖氏教養壞了才那樣囂張跋扈,可你看,不過數日光景,他卻已經像換了一個人,可見孺子可教,若有人肯悉心教導,循循善誘,這孩子必當能成大器。
比起陰冷刻薄遇事逃避的顏朝,顏夕顯然更能堪當大任。
她們回到水榭時,人俱都已到齊了,梅花鹿肉的香味撲鼻,調動了味蕾和食欲,景王率先撕下一塊鹿肉放入口中,「哇,真是人間美味,來來來,大家快嚐嚐!」
安雅公主一邊吃著鹿肉,一邊小聲地問顏箏,「你怎麽不吃?」
顏箏壓低聲音道,「不是說陛下要來嗎?我們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大合適?」
安雅公主輕輕笑了起來,「我父皇最喜歡搞突襲,他可能要到宴席中途才來,也可能等我們都吃完了再出現,甚至還有可能他已經來過了,別人是猜不透他行蹤的。所以,你不用將這件事放在心上,該怎麽吃就怎麽吃,不礙的。」
果然,一直到烤肉宴結束各家公子都散了,永帝都不曾出現。
回侯府的馬車上,安烈侯一副誌得意滿的模樣,他笑著對顏箏說,「箏箏,你不是想當安雅公主的伴讀嗎?不日就有旨意下來,圓了你夙日心願。」
顏箏一愣,「啊?」
安烈侯笑著拍了拍她肩膀,「傻丫頭,陛下今日來過了,他看見了你和安雅公主玩得甚是愉快,便允了你的請求,這難道不是一樁好事嗎?」
他頓了頓,又道,「宮裏頭雖然也不是什麽太平地,但你是我唯一的女兒,旁人就是想動你也要掂量幾分。何況,公主的性子溫和,賢嬪娘娘素來也是好性子的人,隻要你自個機靈一些,不會有事的。總比在外頭要安全……」
顏箏眉頭一跳,連忙問道,「最近皇城是要出什麽事嗎?為什麽父親會這樣說?」
安烈侯對女兒的超快反應非常欣慰,當即點了點頭道,「龍騎找到了洛王的屍首,聽說是安王做下的。陛下痛失愛子,怎麽肯善罷甘休,借著二月十六皇後的生日,一紙詔書,便將四位藩王都宣入皇城。」
他輕輕地閉上了眼,「我估摸著,陛下這是要撤藩了。你說,那些藩王能束手就擒嗎?」
當然不能。
藩王雖然沒有旨意不得隨意出藩,但有自己的領地,有自己的王府,有自己的私軍,隻要不離開自己的藩地,他簡直可以為所欲為。可一旦撤了藩,就什麽都沒有了。
回到皇城王府,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討生活,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連最起碼的自由都沒有,還要隨時擔心抄家滅族的危險。
過慣了山高皇帝遠土皇帝生活的這幾位王爺,怎麽能受得了?
受不了,必然要傾力反抗,皇城怕是要遭遇一番危機了。
顏箏驚訝極了,「二月十六?」
在她的記憶裏,永德十四年的二月十六是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除了皇後娘娘的誕辰之外,沒有一絲一毫多餘的記錄。再往前或者往後數日也是如此。一直要到四月,才是永帝選妃,景王求賜繆蓮。
至於撤藩,那是子虛烏有的事。至少,永德十六年韓王謀逆時,他仍是北府的藩王。
可是,安烈侯的政治敏感度很高,他素來擅長揣摩君意,不會無緣無故地提撤藩的事。
那這究竟是怎麽回事?是她的記憶出了錯,還是許多事已經開始發生改變,不再按著前世的路按部就班地前行了?
飛馳的馬車裏,顏箏的臉色越來越白……
翌日,鹹寧長公主派人來請顏箏過府去玩,廖氏曉得這個消息,心中氣得不行,但長公主的麵子,她卻不得不給,隻能陪著笑臉將人送上了車。一轉身,就派人去了秦月娘處挑撥離間,希望能利用秦月娘,打壓顏箏。
顏箏無心搭理廖氏,一門心思都是撤藩的事。
她原本以為,上天讓她回到過去的時光裏,是為了修複錯誤,撥亂反正。但她沒有想到,隨著她和司徒錦隨手一點微小的改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和事也開始發生變化了,整個時局開始往不一樣的地方發展,局麵,開始變得不可控製。
一直以來,她所倚仗的不過是那點對曆史的先知,假若連這個都沒有了,她還何談什麽改變未來?
顏箏驚慌失措了。
這些事情,是不能跟阿雲說的,一個字都不行。唯獨有司徒錦,才能理解她此刻的害怕和惶恐。對,司徒錦!她必須盡快找到他,和他商議一下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
就在她腦子裏恍恍惚惚的時候,婆子笑著掀開馬車的門簾,「顏二小姐,到了。」
車子停在了鹹寧長公主的院子門口,顏箏被婆子扶著下了馬車,跟著便往裏麵走。
長公主倚在炕上,端坐著姿勢,一動不動地對著伏案作畫的人,時不時催問道,「阿雲,好了嗎?我可以動了嗎?還要多久才好?哎呀,我的腰酸!」
原來,元湛也伏在炕上,正在給長公主畫像。
恰好這時,婆子掀了珠簾請顏箏進去,長公主見著了救星,忙道,「客人來了,不畫了不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