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惦記,連酒席的事也想到了前頭。」大姐笑說著走了。


    就這樣寧婉訂了親,正是六月二十六,十分吉利的日子,大家也都說事事順利極了。


    如此的一件大事兒,可她心裏始終有些恍惚,總覺得這兩天不似真的,仿佛做夢一般,甚至還沒有她曾經的夢清晰。


    眼下還有些迷糊的寧婉被娘拉到正屋的炕上坐下,看著盧家的聘禮一樣樣地從箱子裏拿出來,又聽娘在一旁解釋,「一對龍鳳梳子,結發相隨;兩把尺子,百子千孫,源遠流長;一雙繡花鞋,長相廝守,白頭偕老;一對銅鏡,圓滿無缺;兩個都鬥,日後家境富裕、豐衣足食……」


    在經曆過富貴的寧婉看來,盧家聘禮的物件離貴重還差了些,但不可否認的是樣樣都十分精美,大姑是娶過兩個兒媳的,不禁歎道:「吳夫人整日病歪歪的,不想心裏也有數,早早為兒子準備下這許多的東西。」很顯然聘禮裏的物件都非臨時買的,這些精挑細先的東西就是有錢也決非臨時能湊上,應該是平日裏一點點攢起來的,有的物件看起來已經放了許久了。


    娘就點頭說:「先前總覺得吳夫人心狠,如今看來她其實也是極愛兒子的。就是平日萬事不理,也悄悄給兒子攢了這許多聘禮,沒少費心思。」


    大姑就笑,「這兩年我看你也給婉兒攢了些嫁妝,如今也到了用上的時候。」


    寧婉倒不知道,就瞧著娘,於氏搖頭笑著說:「也沒有太多,但是手裏既然寬鬆些了,看到好的總要買回來的。」說著又看聘禮。


    除了那些充滿了吉祥意味兒的小東西,還有綢緞、布匹、金銀首飾等等,又有幾箱子銅錢,一共一百六十貫,也合吳夫人能拿出來的數目。在此之外錢箱子上麵又有十個五十兩的元寶,皆是足兩的細絲紋銀,每個上麵攔腰都係了根紅絲帶,還打著十分好看整齊的花結。


    於氏對幺女的親事十分滿意,因此看什麽都是好的,「吳夫人果真細心,這一百六貫錢都是全新的,又用了紅繩著著,看著就喜慶!尤其是這十個大元寶,上麵的花結打得真好看呢!」


    這銀子應該是盧鐵石聽了自己的要求才特別添上的,吳夫人恐怕還不知道呢。是以這整齊好看的花結,肯定不是吳夫人結的。


    難道是盧鐵石自己結的?


    寧婉立即被自己突然冒出來的這個想法嚇得哆嗦了一下,盧鐵石會做這樣的事?當然不可能了!他應該會把這樣的事當成極其無聊的俗事小事吧,根本不屑一顧。


    可是,她還是覺得有可能就是盧鐵石,不知為什麽,寧婉與他接觸越多,越覺得他他固然還是十分勇猛,還是功成名就,但渾身上下卻少了些冷漠,多了點溫情,說不準還真會靜下心來用紅絲線在銀錠上麵打了花結再放到箱子裏呢。


    而且,寧婉完全相信,盧鐵石一定能打出這樣好看的花結,畢竟他的一筆字那樣的秀麗整齊,自己根本寫不出。


    娘哪裏想到這些彎彎繞繞,隻笑道:「我還沒見過誰家聘禮中又送些錢又送銀子的呢,銅錢上堆著元寶,倒是看起來十分氣派。」將各色聘禮都瞧了個遍,於氏就又盤算,「我們家也打幾隻一樣的箱子,也漆了紅色,等送嫁時與這些箱子一起抬出去一定體麵極了!」


    大姑十分讚同,「這兩年我跟著婉兒竟也掙了不少錢,到時候我給婉兒添一對箱子做陪嫁!」


    大姐就說:「我跟大姑一樣。」


    寧婉見大家一直議論著自己成親的事,心裏總是有些不自在,就轉了話頭問:「大姑,你和大姐商量要開小吃店的事怎麽樣了?大姑父、大姐夫還有家裏人可願意?」


    自德聚豐搬到了虎台縣裏,大姑和大姐就一直在鋪子裏做些麵食生意,竟十分紅火,於是她們最初的擔憂和膽怯早已經不見了,近日一直商量著要在外麵買一處房舍開個小吃店,把生意做大些。


    寧婉一向是讚成的,許久前就是她勸大姑和大姐賣麵食的,本錢小,回錢快,她們兩人做麵食的手藝又好,掙錢還不是一定的!如今大姑和大姐嚐到了甜頭,幹勁越發地足了,而且她們也已經認識到了,借著德聚豐的鋪子做生意固然能省很多事兒,但其實又反限製了生意不能做大。如果一直靠著德聚豐,她們便隻能賣些做成的饅頭包子之類的,哪裏有自己開一處小吃店有前景?


    隻是寧婉雖然與大姑和大姐都好,但卻不能主動勸她們離開德聚豐,這種事總要她們自己想通了才好。是以,一兩個月前大姑和大姐終於有了出去開小吃店的主意,她讚同之餘又勸她們一定要與家裏人商量好,畢竟要開小吃店需要把先前掙的錢都拿出來做本錢,而且也不是隻她們兩個女人就能撐起來的。


    「你大姑夫、大姐夫不但都同意了,而且他們也要搬到虎台縣裏幫忙一起打點生意呢!我們家的老大一家還有賢兒的公婆、太公太婆還留在梨樹村裏,守著家和地。」大姑笑著說:「我本也要告訴你,看你這兩天也沒心思聽這些。」


    於氏也笑,「以後大家都在虎台縣裏住著,有什麽事就方便多了。」


    寧婉就又問:「那房舍可看好了?」


    「還是前幾天你陪我們去看那處,我想著倒也可以,雖然略偏了點,但是房價不高,院子又大,正能擺下幾張桌子。」


    其實寧婉倒沒看上那房子,她自己買鋪子一向要挑最好的地段,從不怕貴,因為這錢不是白白花的,貴總有貴的道理,德聚豐眼下生意紅火就少不了與占據縣城裏極好的地段有關。但是她又想了想,大姑和大姐初做生意謹慎些也平常,而且她們的小生意又是主要麵對縣城裏的兵士和住戶的,地段略差些也不十分要緊。而且據她所知,虎台縣的房價一直在漲,所以她們先買那處也好,將來有了錢再換,不管怎麽樣也虧不了。


    「也好,那就買下來吧,虎台縣的房子是不愁賣的,再多等些時候也許被旁人買了呢。」寧婉說著又笑道:「大姑,不足的錢我幫你補上。」


    大姑果然也是因為銀錢有些不夠才舍不得買好房舍的,現在就笑道:「也好,等我掙了錢還你,也一樣給你算利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財閨女 卷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波並收藏生財閨女 卷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