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婉就瞧著未來的中極殿大學士笑嘻嘻地跟著娘去了廚房,一路上甜甜地叫著,「嬸,謝謝了。」
娘就笑著說:「什麽謝不謝的,我們畢竟是老鄉嘛。」看寧婉要過來就趕緊擺手說:「有洛冰幫忙就不用你了!」
寧婉留在院子中間心裏頗有些無語,再看爹和幾個兵士正在說話,竟不知是不是招呼盧鐵石進屋子裏為好,正在這時石頭自學堂裏回來,就趕緊上前接了他的書問:「今天先生教新字了嗎?」
石頭點了點頭,「學新字了。」說著先向院子裏眾人問了好,又去給娘問好,回來站在寧婉身邊瞧著盧鐵石眼睛一眨一眨的,「盧大哥比過去變白了。」
誰也想不到石頭能說出這樣一句話,因此滿院子的人都哈哈笑了。盧鐵石也笑了,「我們在密林裏住了一個多月,那裏太陽照不進去,自然就變白了!」說著從院子裏那株楊樹上摘下一個鳥籠子,遞給石頭,「這對百靈是給你帶的。」
石頭原本與盧鐵石因著那些黑天天什麽的早熟識了,眼下提著這對好看的百靈鳥,又聽鳥兒清脆的叫聲就更開心了,眯著眼睛笑著嘬起嘴來「啾啾」地逗鳥,親昵地笑道:「謝謝盧大哥!」
寧梁就熱情地讓大家,「我們都到屋子裏炕上坐吧。」又叫夥計倒茶,最後又將石頭也拉到了屋裏,隻把寧婉和盧鐵石留在外麵。
爹娘這樣刻意倒讓寧婉覺得尷尬了,想了一想才說出一句話來,「你還真周到。」
盧鐵石就降低了聲音說:「其實那木頭還有百靈都是洛冰提醒我的。」
寧婉原見他竟然給家裏送了木頭,給自己帶了山丁子樹枝,又給石頭帶了一對百靈就覺得不可思議,眼下聽了他的話倒覺得正常些了,畢竟盧鐵石並不是一個十分細心體貼的人,他的心思原本就應該都放在軍中的。但是她還是有些不甘心,指了那山丁子問:「這是誰出的主意?」
「這真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看盧鐵石急忙辯駁,寧婉就笑了,「若是軍務繁忙忘記了也沒什麽。」
「是挺忙的,伐了木頭還要燒磚呢。不過我看到這山丁子就覺得給你帶回來一枝正合適。」
「是不錯,又好看又能吃。」寧婉說著從那樹枝上摘下來一個放到口中,她一向能吃酸的,「等再放些日子還能釀酒呢。」
「早知道有這麽多用處我多摘些回來好了。」
「這已經夠了!」寧婉趕緊搖頭,盧鐵石帶著兵士們要將木頭運到虎台縣裏並不容易,卻還要顧著這枝山丁子,一定很麻煩的,再讓他帶一包山丁子回來,豈不為難?
盧鐵石就似看出她的心思似地說:「我們找了一處有山溪的地方伐木,然後借著秋汛時漲起來的山溪水將木頭送下山,一直走水路到縣城外麵,並不辛苦。」
他就是不知道辛苦!寧婉就說:「不辛苦也要好好歇一歇,你去屋裏炕上坐會兒!」拿眼睛盯著盧鐵石進了屋自己則去了廚房,她對洛冰能給娘幫忙根本不信,而娘一個人做這麽多人的飯會很累的。
不料她到了廚房裏就見洛冰竟然熟練地和著麵,真的很像一個夥頭軍,嘴裏還說著,「我才知道原來蕎麥麵要摻上白麵和雞蛋才能各成形擀麵條呢!」
「可不是?如果隻用蕎麵做麵下到鍋裏就散了。」娘看看麵和好了就拿出一塊放在麵板上擀成大薄片,上麵灑了幹麵自兩邊向中心卷起來,寧婉就接過來用刀將麵切成細細的條,這時拎起中心一抖就成了一根根長長的麵條了。
洛冰在一旁瞧著就笑著讚道:「寧姑娘,你該不是學過刀法吧,明明是軟軟的麵,可是切下去卻沒有變形,而且還都是一樣的粗細!」
寧婉就笑了,「我哪裏學過什麽刀法?不過是切得多了就熟了而已。」她果真曾在麵館裏擀麵條切麵條掙過錢呢。
「無怪六一居士曾言‘唯手熟爾!’」洛冰就笑言,「我瞧寧姑娘這快刀竟不遜於軍中宿將呢。」
寧婉就哈哈笑了起來,又悄悄打量洛冰。這個傳奇人物在虎台縣裏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就是自己也是自盧鐵石口中得知他的一些事情,但那時早已經想不起他是什麽樣子的了。當年名滿天下的榜眼中等身材,十分瘦削,但後背還是挺撥的;他的臉與軍中大多數人一樣曬得黝黑,上麵早早地長出了幾道深刻的皺紋,但卻清瞿而寧靜;而他的那雙眼睛,不大卻極為明亮,發現寧婉在看他便立即轉了過來,鋒利的光一閃又消失了,謙和地笑問:「寧姑娘有什麽事?」
寧婉曾聽過韓信能忍跨下之辱,眼下的洛冰自然也是個能屈伸的人物,曾經登過天子殿堂的他現在屈居最尋常的民房裏和麵,與娘和自己說話十分地投緣,正所謂的潛龍在淵,不知道什麽時候會一飛衝天。
寧婉就笑著問:「嗯,我沒什麽事,就是在想六一居士是誰?」
「是前朝的一代文學大家,名為歐陽修,六一居士是他的號。這個人寫過許多文章,其中就有一段說一個賣油翁的故事……」
寧婉雖然識字,可是哪裏讀過這些文章?因此與娘一起聽了榜眼給他們講了歐陽修的幾篇文章,特別是聽洛冰給她們讀《醉翁亭記》時,兩人都不覺得十分入迷,娘就問:「洛冰,你不是小時候學廚師的,怎麽會講這麽多書的呢?」
「我的廚藝是跟著祖父學的,可是跟著父親時卻是要讀書的,因此曾經也勉強算得上上讀書人。」
娘就笑著說:「什麽謝不謝的,我們畢竟是老鄉嘛。」看寧婉要過來就趕緊擺手說:「有洛冰幫忙就不用你了!」
寧婉留在院子中間心裏頗有些無語,再看爹和幾個兵士正在說話,竟不知是不是招呼盧鐵石進屋子裏為好,正在這時石頭自學堂裏回來,就趕緊上前接了他的書問:「今天先生教新字了嗎?」
石頭點了點頭,「學新字了。」說著先向院子裏眾人問了好,又去給娘問好,回來站在寧婉身邊瞧著盧鐵石眼睛一眨一眨的,「盧大哥比過去變白了。」
誰也想不到石頭能說出這樣一句話,因此滿院子的人都哈哈笑了。盧鐵石也笑了,「我們在密林裏住了一個多月,那裏太陽照不進去,自然就變白了!」說著從院子裏那株楊樹上摘下一個鳥籠子,遞給石頭,「這對百靈是給你帶的。」
石頭原本與盧鐵石因著那些黑天天什麽的早熟識了,眼下提著這對好看的百靈鳥,又聽鳥兒清脆的叫聲就更開心了,眯著眼睛笑著嘬起嘴來「啾啾」地逗鳥,親昵地笑道:「謝謝盧大哥!」
寧梁就熱情地讓大家,「我們都到屋子裏炕上坐吧。」又叫夥計倒茶,最後又將石頭也拉到了屋裏,隻把寧婉和盧鐵石留在外麵。
爹娘這樣刻意倒讓寧婉覺得尷尬了,想了一想才說出一句話來,「你還真周到。」
盧鐵石就降低了聲音說:「其實那木頭還有百靈都是洛冰提醒我的。」
寧婉原見他竟然給家裏送了木頭,給自己帶了山丁子樹枝,又給石頭帶了一對百靈就覺得不可思議,眼下聽了他的話倒覺得正常些了,畢竟盧鐵石並不是一個十分細心體貼的人,他的心思原本就應該都放在軍中的。但是她還是有些不甘心,指了那山丁子問:「這是誰出的主意?」
「這真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看盧鐵石急忙辯駁,寧婉就笑了,「若是軍務繁忙忘記了也沒什麽。」
「是挺忙的,伐了木頭還要燒磚呢。不過我看到這山丁子就覺得給你帶回來一枝正合適。」
「是不錯,又好看又能吃。」寧婉說著從那樹枝上摘下來一個放到口中,她一向能吃酸的,「等再放些日子還能釀酒呢。」
「早知道有這麽多用處我多摘些回來好了。」
「這已經夠了!」寧婉趕緊搖頭,盧鐵石帶著兵士們要將木頭運到虎台縣裏並不容易,卻還要顧著這枝山丁子,一定很麻煩的,再讓他帶一包山丁子回來,豈不為難?
盧鐵石就似看出她的心思似地說:「我們找了一處有山溪的地方伐木,然後借著秋汛時漲起來的山溪水將木頭送下山,一直走水路到縣城外麵,並不辛苦。」
他就是不知道辛苦!寧婉就說:「不辛苦也要好好歇一歇,你去屋裏炕上坐會兒!」拿眼睛盯著盧鐵石進了屋自己則去了廚房,她對洛冰能給娘幫忙根本不信,而娘一個人做這麽多人的飯會很累的。
不料她到了廚房裏就見洛冰竟然熟練地和著麵,真的很像一個夥頭軍,嘴裏還說著,「我才知道原來蕎麥麵要摻上白麵和雞蛋才能各成形擀麵條呢!」
「可不是?如果隻用蕎麵做麵下到鍋裏就散了。」娘看看麵和好了就拿出一塊放在麵板上擀成大薄片,上麵灑了幹麵自兩邊向中心卷起來,寧婉就接過來用刀將麵切成細細的條,這時拎起中心一抖就成了一根根長長的麵條了。
洛冰在一旁瞧著就笑著讚道:「寧姑娘,你該不是學過刀法吧,明明是軟軟的麵,可是切下去卻沒有變形,而且還都是一樣的粗細!」
寧婉就笑了,「我哪裏學過什麽刀法?不過是切得多了就熟了而已。」她果真曾在麵館裏擀麵條切麵條掙過錢呢。
「無怪六一居士曾言‘唯手熟爾!’」洛冰就笑言,「我瞧寧姑娘這快刀竟不遜於軍中宿將呢。」
寧婉就哈哈笑了起來,又悄悄打量洛冰。這個傳奇人物在虎台縣裏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就是自己也是自盧鐵石口中得知他的一些事情,但那時早已經想不起他是什麽樣子的了。當年名滿天下的榜眼中等身材,十分瘦削,但後背還是挺撥的;他的臉與軍中大多數人一樣曬得黝黑,上麵早早地長出了幾道深刻的皺紋,但卻清瞿而寧靜;而他的那雙眼睛,不大卻極為明亮,發現寧婉在看他便立即轉了過來,鋒利的光一閃又消失了,謙和地笑問:「寧姑娘有什麽事?」
寧婉曾聽過韓信能忍跨下之辱,眼下的洛冰自然也是個能屈伸的人物,曾經登過天子殿堂的他現在屈居最尋常的民房裏和麵,與娘和自己說話十分地投緣,正所謂的潛龍在淵,不知道什麽時候會一飛衝天。
寧婉就笑著問:「嗯,我沒什麽事,就是在想六一居士是誰?」
「是前朝的一代文學大家,名為歐陽修,六一居士是他的號。這個人寫過許多文章,其中就有一段說一個賣油翁的故事……」
寧婉雖然識字,可是哪裏讀過這些文章?因此與娘一起聽了榜眼給他們講了歐陽修的幾篇文章,特別是聽洛冰給她們讀《醉翁亭記》時,兩人都不覺得十分入迷,娘就問:「洛冰,你不是小時候學廚師的,怎麽會講這麽多書的呢?」
「我的廚藝是跟著祖父學的,可是跟著父親時卻是要讀書的,因此曾經也勉強算得上上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