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三個人是一夥兒的,寧婉心裏再明白不過,她迅速掃了一眼牌便全攏到手中,笑吟吟地看著大家,就是再想作弊也不好在她麵前說話換牌吧,而使眼色,她也看著呢,能有什麽用!
見小丫頭子將鐵石贏的銀錁子都送了過來,寧婉就笑,「大家見我新來的,一起讓著我,所以我也贏呢。」說著自錢堆裏抓了幾把給那丫頭,「你們也辛苦了,散給大家吧。」又因她對自己殷勤,又獨給她兩個銀錁子。
三個牌搭子便也有些不好意思了,盧鐵垣的生母二姨娘就笑著說:「輸贏又算什麽呢,不過一個玩意兒。倒是二夫人若是能給二爺添丁進口才是真正的喜信兒呢!」
毫無疑問,鐵石實在是太出色了,引起了別人的嫉妒。他憑著戰功年輕輕地就成了從五品副千戶,如此的經曆在整個遼東都是很少見的。相形之下,盧鐵城雖然將來可以襲公公的武職,但眼下他沒有戰功,隻勉強在安平衛軍械庫裏任著總旗,就算等到公公百年他能襲得四品衛指揮僉事一職,與鐵石的從五品副千戶也沒有相差許多,且看盧鐵城文弱的模樣料也未必有再上進的可能。而三爺盧鐵垣現在還是一個白丁,每日隻在家裏胡混呢!
三兄弟年齡相差並不多,這種差別就顯得更加突出,盡管公公和鐵石之間有著深刻的矛盾,現在也為這個兒子的光華所吸引,不得不說,在鐵石成親時周老夫人所說他是公公最重視的兒子一語,就算先前不是真的,現在卻極有可能不假。
如今住在老宅的三口人主動來到指揮僉事府裏,未免讓大家以為鐵石是向父親屈服了,公公看起來越發地開心,而其他人難免就沒有什麽小心思了。
但這些人就是再輕視老宅的人,也不得不正視鐵石的出色,而這種出色就是在博戲這些小事上也能清楚地看出,讓他們再也忍不住嫉妒了,因此就想拿孩子來打壓自己。
寧婉聽了這話兒就笑了,「二姨娘說得很是,大嫂生了玉哥兒,正是我們家的功臣呢!」玉哥兒正是盧鐵城的現在唯一的的孩子,也是由大夫人所出,因此寧婉笑就問大夫人,「玉哥兒今年有一歲了吧?」
明明剛剛見麵時已經說過玉哥兒多大了,如今寧氏再問一次,大夫人隻當她忘記了,就笑道:「還差一個月就過生日了。」
二姨娘就將話接過來來,「不知道二夫人什麽時候也能生個哥兒?」
寧婉就對根本沒有聽懂自己話的人隻能輕蔑地一笑,原來盧府內竟多是蠢材,她先前太高看這些人了!
周老夫人趕緊喝住了二姨娘,「才成親的新媳婦,就算是著急,也沒有剛成親就問什麽時候生兒子的!」要知道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媳婦成親三年多了才有了孩子,當初自己也沒有催促過,寧氏很明顯正在暗示這一點,偏偏蠢材根本聽不出話音兒,就連自己的兒媳也是一樣,相差實在太遠了!
但說過之後,周老夫人才覺出自己失態了,畢竟大過年的,就是有什麽也不好在這個時候發作,倒讓人將自己看輕了。可是寧氏那輕描淡寫的神態就是能讓她心裏原本壓得好好的無名業火猛地拱了起來!
如果沒有身份、地位、兒子等等的牽袢,她真恨不得上前將寧氏的臉抓破!她一個年輕媳婦,怎麽就能這樣出色這樣穩得住?三個人暗算她都能贏錢,隻這份心機誰能比得了?更可恨的是吳氏和盧鐵石都肯聽她的,變著法兒與自己作對!
而且,自己這邊好幾個人加起來還都不是寧氏的對手!可周老夫人還要在指揮僉事麵前維持著體麵!
二姨娘被主母責斥了,臉上訕訕的,這才想得明白。不說大夫人嫁過來三年才有了了兒子,就是自己的兒媳婦比二媳婦還要早進門,現在肚子裏也沒有消息,可見自己這話是問得不好。但是說什麽才能下老宅那邊的麵子,且又讓夫人滿意呢?
一時間卻想不出。不隻是她,眾人聽了周老夫人斥責二姨娘的話心思都在轉著,明明周老夫人喜歡大家有意無意地暗諷老宅那邊幾句的,但是今天屢屢處了下風不算,就連周老夫人也公開偏向那邊了。
許多人突然覺出了屋子裏陡然添了冷意,也不大敢說話了。
好在家宴結束時就已經很晚,大家玩樂了一回就快到了午夜,便將紙牌棋局全都放下,下人們重新擺了席,送上了餃子。指揮僉事府裏的餃子也如宴會一般,從蒸餃、煮餃、煎餃到各式樣大小不同的餃子林林總總地擺了一桌,比起尋常人家隻煮一鍋自是不同。隻是生長在這高門之家的人見了如此精巧餃子宴,卻也都沒有什麽胃口,每人隻應景吃上一個半個的。
接著放鞭炮,大家也不過披了披風站到了門口,自有下人擺好了點火。因此盡管放了許多極好看的花炮,但亦沒有前幾日寧婉與鐵石親手放鞭炮來得有趣。
正是滿天煙花之時,洪亮的鍾聲響起,竟然壓過劈啪亂響的鞭炮,雄壯而悠揚,一直打了一百零八下,大家就都聽住了。原來安平衛中心鼓樓裏有一口大鍾,平日晨時敲響不過數聲,唯有除夕半夜不同常時。
大家議論了幾句又回花廳裏說了一回話,寧婉見婆婆早已經倦了,隻是強撐著,就笑道:「不如大家坐著,我陪著婆婆先去休息。」
周老夫人就道:「房舍早已經收拾好了。」說著令人帶了她們過去。
除夕的夜晚十分漆黑,一幢幢房舍在搖晃的燈籠光下隻能勉強看到輪廓,更不用提牌匾上的字了,根本看不清。寧婉自然不認得指揮僉事府裏的道路,但是她先前對虎台縣衙十分熟悉,又曾與趙太太出入過安平衛指揮同知府上,早知道各類官衙皆十分相似,因此心裏估算著下人帶她們所行之路和所到之院,就猜到竟真是正房。
不論大小,通常一處宅子裏隻有一個是正房,不想周老夫人竟然留給了婆婆。然後寧婉就突然想了起來,她恍惚聽人聽說這麽多年周老夫人一直避開正房,住在盧府最偏僻的佛堂裏,難道是真的?
在寧婉的心裏,早就先入為主地把周老夫人當成一個偽善的女人,她搶去了建功立業了的公公,將婆婆推到了痛苦的深淵之中,然後又為自己謀得了好名聲。這樣的女人世上並不少有,她也不是沒有見過,但這些日子裏親眼見到周老夫人的言行,她越發想不通了,周老夫人應該並非如此簡單的人。
寧婉陪婆婆過來,初心隻是為了讓她老人家高興,周老夫人於她本是路人,但如今,她竟對周老夫人有了些許好奇之心。
正房平日裏顯然是沒有人住的,雖然陳設不差,但還是難免有些蕭索,又見婆婆對此處頗為熟悉,便知道她每次過來都在這院子裏歇著。寧婉也不用這裏的下人,親自服侍婆婆躺下,便讓白氏在外間炕上陪著,自己退到廂房歇下,她其實也很累了。
沒一會兒鐵石就回來了,進了屋子先湊過來看看她,「怎麽還不睡?」
見小丫頭子將鐵石贏的銀錁子都送了過來,寧婉就笑,「大家見我新來的,一起讓著我,所以我也贏呢。」說著自錢堆裏抓了幾把給那丫頭,「你們也辛苦了,散給大家吧。」又因她對自己殷勤,又獨給她兩個銀錁子。
三個牌搭子便也有些不好意思了,盧鐵垣的生母二姨娘就笑著說:「輸贏又算什麽呢,不過一個玩意兒。倒是二夫人若是能給二爺添丁進口才是真正的喜信兒呢!」
毫無疑問,鐵石實在是太出色了,引起了別人的嫉妒。他憑著戰功年輕輕地就成了從五品副千戶,如此的經曆在整個遼東都是很少見的。相形之下,盧鐵城雖然將來可以襲公公的武職,但眼下他沒有戰功,隻勉強在安平衛軍械庫裏任著總旗,就算等到公公百年他能襲得四品衛指揮僉事一職,與鐵石的從五品副千戶也沒有相差許多,且看盧鐵城文弱的模樣料也未必有再上進的可能。而三爺盧鐵垣現在還是一個白丁,每日隻在家裏胡混呢!
三兄弟年齡相差並不多,這種差別就顯得更加突出,盡管公公和鐵石之間有著深刻的矛盾,現在也為這個兒子的光華所吸引,不得不說,在鐵石成親時周老夫人所說他是公公最重視的兒子一語,就算先前不是真的,現在卻極有可能不假。
如今住在老宅的三口人主動來到指揮僉事府裏,未免讓大家以為鐵石是向父親屈服了,公公看起來越發地開心,而其他人難免就沒有什麽小心思了。
但這些人就是再輕視老宅的人,也不得不正視鐵石的出色,而這種出色就是在博戲這些小事上也能清楚地看出,讓他們再也忍不住嫉妒了,因此就想拿孩子來打壓自己。
寧婉聽了這話兒就笑了,「二姨娘說得很是,大嫂生了玉哥兒,正是我們家的功臣呢!」玉哥兒正是盧鐵城的現在唯一的的孩子,也是由大夫人所出,因此寧婉笑就問大夫人,「玉哥兒今年有一歲了吧?」
明明剛剛見麵時已經說過玉哥兒多大了,如今寧氏再問一次,大夫人隻當她忘記了,就笑道:「還差一個月就過生日了。」
二姨娘就將話接過來來,「不知道二夫人什麽時候也能生個哥兒?」
寧婉就對根本沒有聽懂自己話的人隻能輕蔑地一笑,原來盧府內竟多是蠢材,她先前太高看這些人了!
周老夫人趕緊喝住了二姨娘,「才成親的新媳婦,就算是著急,也沒有剛成親就問什麽時候生兒子的!」要知道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媳婦成親三年多了才有了孩子,當初自己也沒有催促過,寧氏很明顯正在暗示這一點,偏偏蠢材根本聽不出話音兒,就連自己的兒媳也是一樣,相差實在太遠了!
但說過之後,周老夫人才覺出自己失態了,畢竟大過年的,就是有什麽也不好在這個時候發作,倒讓人將自己看輕了。可是寧氏那輕描淡寫的神態就是能讓她心裏原本壓得好好的無名業火猛地拱了起來!
如果沒有身份、地位、兒子等等的牽袢,她真恨不得上前將寧氏的臉抓破!她一個年輕媳婦,怎麽就能這樣出色這樣穩得住?三個人暗算她都能贏錢,隻這份心機誰能比得了?更可恨的是吳氏和盧鐵石都肯聽她的,變著法兒與自己作對!
而且,自己這邊好幾個人加起來還都不是寧氏的對手!可周老夫人還要在指揮僉事麵前維持著體麵!
二姨娘被主母責斥了,臉上訕訕的,這才想得明白。不說大夫人嫁過來三年才有了了兒子,就是自己的兒媳婦比二媳婦還要早進門,現在肚子裏也沒有消息,可見自己這話是問得不好。但是說什麽才能下老宅那邊的麵子,且又讓夫人滿意呢?
一時間卻想不出。不隻是她,眾人聽了周老夫人斥責二姨娘的話心思都在轉著,明明周老夫人喜歡大家有意無意地暗諷老宅那邊幾句的,但是今天屢屢處了下風不算,就連周老夫人也公開偏向那邊了。
許多人突然覺出了屋子裏陡然添了冷意,也不大敢說話了。
好在家宴結束時就已經很晚,大家玩樂了一回就快到了午夜,便將紙牌棋局全都放下,下人們重新擺了席,送上了餃子。指揮僉事府裏的餃子也如宴會一般,從蒸餃、煮餃、煎餃到各式樣大小不同的餃子林林總總地擺了一桌,比起尋常人家隻煮一鍋自是不同。隻是生長在這高門之家的人見了如此精巧餃子宴,卻也都沒有什麽胃口,每人隻應景吃上一個半個的。
接著放鞭炮,大家也不過披了披風站到了門口,自有下人擺好了點火。因此盡管放了許多極好看的花炮,但亦沒有前幾日寧婉與鐵石親手放鞭炮來得有趣。
正是滿天煙花之時,洪亮的鍾聲響起,竟然壓過劈啪亂響的鞭炮,雄壯而悠揚,一直打了一百零八下,大家就都聽住了。原來安平衛中心鼓樓裏有一口大鍾,平日晨時敲響不過數聲,唯有除夕半夜不同常時。
大家議論了幾句又回花廳裏說了一回話,寧婉見婆婆早已經倦了,隻是強撐著,就笑道:「不如大家坐著,我陪著婆婆先去休息。」
周老夫人就道:「房舍早已經收拾好了。」說著令人帶了她們過去。
除夕的夜晚十分漆黑,一幢幢房舍在搖晃的燈籠光下隻能勉強看到輪廓,更不用提牌匾上的字了,根本看不清。寧婉自然不認得指揮僉事府裏的道路,但是她先前對虎台縣衙十分熟悉,又曾與趙太太出入過安平衛指揮同知府上,早知道各類官衙皆十分相似,因此心裏估算著下人帶她們所行之路和所到之院,就猜到竟真是正房。
不論大小,通常一處宅子裏隻有一個是正房,不想周老夫人竟然留給了婆婆。然後寧婉就突然想了起來,她恍惚聽人聽說這麽多年周老夫人一直避開正房,住在盧府最偏僻的佛堂裏,難道是真的?
在寧婉的心裏,早就先入為主地把周老夫人當成一個偽善的女人,她搶去了建功立業了的公公,將婆婆推到了痛苦的深淵之中,然後又為自己謀得了好名聲。這樣的女人世上並不少有,她也不是沒有見過,但這些日子裏親眼見到周老夫人的言行,她越發想不通了,周老夫人應該並非如此簡單的人。
寧婉陪婆婆過來,初心隻是為了讓她老人家高興,周老夫人於她本是路人,但如今,她竟對周老夫人有了些許好奇之心。
正房平日裏顯然是沒有人住的,雖然陳設不差,但還是難免有些蕭索,又見婆婆對此處頗為熟悉,便知道她每次過來都在這院子裏歇著。寧婉也不用這裏的下人,親自服侍婆婆躺下,便讓白氏在外間炕上陪著,自己退到廂房歇下,她其實也很累了。
沒一會兒鐵石就回來了,進了屋子先湊過來看看她,「怎麽還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