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杜大人不由的搖頭。
他也算是個精明人了,卻不知道自己的妹妹竟然已經蠢成這樣了。她現在是個寡婦,四房已經得罪了,二房和五房不頂用,現在還要去罵三房,是想讓她自己在雲家眾叛親離,無人理會,成為孤家寡人麽?
武氏看看杜大人的臉色,低聲道:「咱們是被請來給妹妹和四房評理的,妹妹現在又攀扯三房,豈不是越來越麻煩了?」
杜大人目光陰沉,「先和四房鬧僵,再辱罵三房,樹敵太多,愚蠢不堪。」
武氏柔聲道:「老爺說的對,妹妹是有些過份了。唉,這不是讓咱們這做哥嫂的為難麽?」
杜大人和武氏也隻不過是尋常夫妻罷了,情份並不深厚,這時兩人卻是心意相通,不約而同想道:「早知如此,便不管她的閑事,不把她從鄉下接出來了。」
武氏又道:「雲翰林是雲家的人,他都知道躲起來,咱們這外姓人倒是不辭辛苦,來為大房和四房說合,偏偏沒一個人領情。」
杜大人心煩意亂,「我一堆公務等著處理,忙的很,妹妹若再三再四這樣,我也沒辦法了。」
武氏便知道杜大人是什麽意思了,心中竊喜,柔聲道:「老爺愛護妹妹,我如何不知?不過妹妹的事到底是雲家的事,咱們外姓人不好多管,隻怕管多了,反對妹妹不利。」
說著話,這夫婦二人定了主意,以後錦繡裏的事少攙和,杜氏再要找他們,便學學雲翰林,閉門不見吧。
杜氏一直在罵雲翰林,罵雲翰林對雲儀不聞不問,沒一絲一毫的情意,這還真是冤枉他了。他聽到雲儀的死訊之後愕然落淚,要過問此事,卻被何方洲、韓厚樸一起給攔住了,「雲儀現在已是宣王府的人,應該由夫家做主。況且中間又牽涉到於家、胡家,事態複雜,非你我所知。宣王、太後、宣王太妃、於太尉、胡總督這些人哪一個是吃素的,你一個文弱翰林能將他們如何了?」
何氏勸他卻是另一番說詞了,「儀兒若是正正經經出嫁的,她在夫家出了事,娘家人自然要出麵為她主持公道,天經地義。可她是一乘小轎抬進宣王府的,咱們和宣王並不是親戚,對不對?你現在要出麵,拿什麽身份去質問宣王?」
雲翰林無言以對。
是啊,如果雲儀是明媒正娶嫁過去的,雲翰林這娘家叔叔自然是以親戚、親家的身份上門。但雲儀不過是個侍妾,雲翰林現在若要為她出麵,以什麽樣的身份麵對宣王?這事若要深究,可就讓人為難了。
雲儀的不自愛,固然讓她自己得到了一個難堪的身份,也讓她的娘家人陷入尷尬的境地。不為她出頭吧,好像很是冷酷無情;為她出頭吧,難道讓雲翰林這稟性清高之人以一個小妾娘家叔叔的身份去見宣王麽?殺了他都做不到。
雲翰林到了這時還是有些猶豫的,雲傾牽他的衣襟,輕聲道:「爹爹,我不想和雲儀扯上幹係。有她這種身份的堂姐,我會被人笑話的呀,也會被人看不起。」
雲傾是真心不想讓父親卷進這樣的爭端中,才會有此一說,雲翰林卻被她的話打動了,「我家小阿稚被人看不起哪行?萬萬不可以。」
雖然雲傾和他的對話很簡短,但雲翰林以後不再提雲儀的事了。
何氏、雲傾都長長鬆了口氣。
錦繡裏鬧得不可開交,何氏隻當不知道,依舊有條不紊的操辦著雲佩的婚事。
雲儀死了,宣王不過為她歎息幾聲而已。他就要迎娶王妃了,雖然對張英黎並沒有多少情意,但太後把張英黎慨然同意為他衝喜、殉葬的事說了,宣王深受感動,覺得張英黎可以和他同生共死,也便對張英黎生出敬重之心。
杜氏和程氏的廝打最後也爭不出什麽,不過是不了了之。杜氏還在鬧,但雲儀的死改變不了什麽。她死了,娘家和夫家都有喜事,宣王隆重迎娶興國公的愛女張英黎為妃,雲佩如期嫁到西涼侯府,成為王亮的新婦。
兩樁喜事,映得雲儀的身後事愈發淒涼。
杜氏把定國公府拉下水之後,胡家趁機落井下石,定國公惱怒之下對塗府尹提起往事,「小婿當年曾目睹胡不竭因在花街柳巷胡作非為慘遭毒打,胡家因此記恨上了他。他出使高麗,中途受傷折返,傳言便是胡家做的手腳。塗大人怕是要盯緊胡家了,我懷疑是胡不竭還記恨著當年之事,想借雲儀之死來報複小婿,但他時運不濟,遇到硬手,反倒把他自己的命送了。」
「國公爺說的有理,有理。」塗府尹額頭冒汗,唯唯答應。
順天府又開始調查胡家。
定國公還不肯就這麽算了,自己雖不便開口,卻暗中命人放出風聲,「順天府欺軟怕硬啊,刀上有個定字,便要查定國公府了。那胡不竭身上還有十幾道飛刀的傷口呢,為什麽不查於家?還不是怕了於太尉麽?」
這流言傳開了之後,胡家屢屢催逼,塗府尹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去了於府。
於太尉位高權重,塗府尹連他的麵也見不著,隻見著於家九爺,就是當年曾向程氏求婚,程氏嫌醜不肯下嫁的那位。於九爺度量不大,還記恨著定國公府不肯許親的事,樂得看定國公府的熱鬧,堅持不肯交出高師父,「明明是胡家和定國公府鬧別扭,不知怎地鬧大了,出了人命,這和我於家有何相幹?高師父確是會飛刀絕技,但他當天在府裏沒出去,根本不可能是他做的。」
塗府尹再三央求,於九爺隻是不允。
直到塗府尹第四次登門央求,於九爺才算開恩讓高師父出來了。高師父不過是名武師,塗府尹卻不敢怠慢,問話格外客氣,「請問高師父,案發當天,你可曾出城?」
高師父人到中年,高高瘦瘦,目光極為敏銳,聽了塗府尹的問話皺起眉頭,神色勉強的道:「不曾。」
塗府尹道:「高師父可知道這世上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會這飛刀絕技麽?」
高師父有些苦惱,「我師父早年間便去世了,又沒有別的師兄弟,我真的不知道這世上還有誰會。」
塗府尹深表同情,「這可真是奇怪之極了。高師父,例行公事,我能借你的飛刀看一看麽?」
高師父隨身便攜帶有飛刀,取出來交給塗府尹一把。塗府尹將飛刀帶回順天府,忤作拿了飛刀在別的屍體上試了,傷口和胡不竭身上的傷口完全吻合,一模一樣。
這就有點說不清楚了。
高師父說他當天不曾出城,但塗府尹卻接到一封沒署名的告密信,信中說高師父撕謊,他當天明明是到山裏會朋友去了,那朋友住在七星村,村裏許多人當天都見過他。那告密者還聲稱他便是見過當天在七星村見過高師父的人之一,若官府有需要,可以出麵作證。
塗府尹拿著這封信又去找高師父,高師父有些驚慌,「我……或許去過吧,我忘了。不過我真的沒殺人。我和胡不竭、雲儀素不相識,殺他們做甚?」
他也算是個精明人了,卻不知道自己的妹妹竟然已經蠢成這樣了。她現在是個寡婦,四房已經得罪了,二房和五房不頂用,現在還要去罵三房,是想讓她自己在雲家眾叛親離,無人理會,成為孤家寡人麽?
武氏看看杜大人的臉色,低聲道:「咱們是被請來給妹妹和四房評理的,妹妹現在又攀扯三房,豈不是越來越麻煩了?」
杜大人目光陰沉,「先和四房鬧僵,再辱罵三房,樹敵太多,愚蠢不堪。」
武氏柔聲道:「老爺說的對,妹妹是有些過份了。唉,這不是讓咱們這做哥嫂的為難麽?」
杜大人和武氏也隻不過是尋常夫妻罷了,情份並不深厚,這時兩人卻是心意相通,不約而同想道:「早知如此,便不管她的閑事,不把她從鄉下接出來了。」
武氏又道:「雲翰林是雲家的人,他都知道躲起來,咱們這外姓人倒是不辭辛苦,來為大房和四房說合,偏偏沒一個人領情。」
杜大人心煩意亂,「我一堆公務等著處理,忙的很,妹妹若再三再四這樣,我也沒辦法了。」
武氏便知道杜大人是什麽意思了,心中竊喜,柔聲道:「老爺愛護妹妹,我如何不知?不過妹妹的事到底是雲家的事,咱們外姓人不好多管,隻怕管多了,反對妹妹不利。」
說著話,這夫婦二人定了主意,以後錦繡裏的事少攙和,杜氏再要找他們,便學學雲翰林,閉門不見吧。
杜氏一直在罵雲翰林,罵雲翰林對雲儀不聞不問,沒一絲一毫的情意,這還真是冤枉他了。他聽到雲儀的死訊之後愕然落淚,要過問此事,卻被何方洲、韓厚樸一起給攔住了,「雲儀現在已是宣王府的人,應該由夫家做主。況且中間又牽涉到於家、胡家,事態複雜,非你我所知。宣王、太後、宣王太妃、於太尉、胡總督這些人哪一個是吃素的,你一個文弱翰林能將他們如何了?」
何氏勸他卻是另一番說詞了,「儀兒若是正正經經出嫁的,她在夫家出了事,娘家人自然要出麵為她主持公道,天經地義。可她是一乘小轎抬進宣王府的,咱們和宣王並不是親戚,對不對?你現在要出麵,拿什麽身份去質問宣王?」
雲翰林無言以對。
是啊,如果雲儀是明媒正娶嫁過去的,雲翰林這娘家叔叔自然是以親戚、親家的身份上門。但雲儀不過是個侍妾,雲翰林現在若要為她出麵,以什麽樣的身份麵對宣王?這事若要深究,可就讓人為難了。
雲儀的不自愛,固然讓她自己得到了一個難堪的身份,也讓她的娘家人陷入尷尬的境地。不為她出頭吧,好像很是冷酷無情;為她出頭吧,難道讓雲翰林這稟性清高之人以一個小妾娘家叔叔的身份去見宣王麽?殺了他都做不到。
雲翰林到了這時還是有些猶豫的,雲傾牽他的衣襟,輕聲道:「爹爹,我不想和雲儀扯上幹係。有她這種身份的堂姐,我會被人笑話的呀,也會被人看不起。」
雲傾是真心不想讓父親卷進這樣的爭端中,才會有此一說,雲翰林卻被她的話打動了,「我家小阿稚被人看不起哪行?萬萬不可以。」
雖然雲傾和他的對話很簡短,但雲翰林以後不再提雲儀的事了。
何氏、雲傾都長長鬆了口氣。
錦繡裏鬧得不可開交,何氏隻當不知道,依舊有條不紊的操辦著雲佩的婚事。
雲儀死了,宣王不過為她歎息幾聲而已。他就要迎娶王妃了,雖然對張英黎並沒有多少情意,但太後把張英黎慨然同意為他衝喜、殉葬的事說了,宣王深受感動,覺得張英黎可以和他同生共死,也便對張英黎生出敬重之心。
杜氏和程氏的廝打最後也爭不出什麽,不過是不了了之。杜氏還在鬧,但雲儀的死改變不了什麽。她死了,娘家和夫家都有喜事,宣王隆重迎娶興國公的愛女張英黎為妃,雲佩如期嫁到西涼侯府,成為王亮的新婦。
兩樁喜事,映得雲儀的身後事愈發淒涼。
杜氏把定國公府拉下水之後,胡家趁機落井下石,定國公惱怒之下對塗府尹提起往事,「小婿當年曾目睹胡不竭因在花街柳巷胡作非為慘遭毒打,胡家因此記恨上了他。他出使高麗,中途受傷折返,傳言便是胡家做的手腳。塗大人怕是要盯緊胡家了,我懷疑是胡不竭還記恨著當年之事,想借雲儀之死來報複小婿,但他時運不濟,遇到硬手,反倒把他自己的命送了。」
「國公爺說的有理,有理。」塗府尹額頭冒汗,唯唯答應。
順天府又開始調查胡家。
定國公還不肯就這麽算了,自己雖不便開口,卻暗中命人放出風聲,「順天府欺軟怕硬啊,刀上有個定字,便要查定國公府了。那胡不竭身上還有十幾道飛刀的傷口呢,為什麽不查於家?還不是怕了於太尉麽?」
這流言傳開了之後,胡家屢屢催逼,塗府尹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去了於府。
於太尉位高權重,塗府尹連他的麵也見不著,隻見著於家九爺,就是當年曾向程氏求婚,程氏嫌醜不肯下嫁的那位。於九爺度量不大,還記恨著定國公府不肯許親的事,樂得看定國公府的熱鬧,堅持不肯交出高師父,「明明是胡家和定國公府鬧別扭,不知怎地鬧大了,出了人命,這和我於家有何相幹?高師父確是會飛刀絕技,但他當天在府裏沒出去,根本不可能是他做的。」
塗府尹再三央求,於九爺隻是不允。
直到塗府尹第四次登門央求,於九爺才算開恩讓高師父出來了。高師父不過是名武師,塗府尹卻不敢怠慢,問話格外客氣,「請問高師父,案發當天,你可曾出城?」
高師父人到中年,高高瘦瘦,目光極為敏銳,聽了塗府尹的問話皺起眉頭,神色勉強的道:「不曾。」
塗府尹道:「高師父可知道這世上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會這飛刀絕技麽?」
高師父有些苦惱,「我師父早年間便去世了,又沒有別的師兄弟,我真的不知道這世上還有誰會。」
塗府尹深表同情,「這可真是奇怪之極了。高師父,例行公事,我能借你的飛刀看一看麽?」
高師父隨身便攜帶有飛刀,取出來交給塗府尹一把。塗府尹將飛刀帶回順天府,忤作拿了飛刀在別的屍體上試了,傷口和胡不竭身上的傷口完全吻合,一模一樣。
這就有點說不清楚了。
高師父說他當天不曾出城,但塗府尹卻接到一封沒署名的告密信,信中說高師父撕謊,他當天明明是到山裏會朋友去了,那朋友住在七星村,村裏許多人當天都見過他。那告密者還聲稱他便是見過當天在七星村見過高師父的人之一,若官府有需要,可以出麵作證。
塗府尹拿著這封信又去找高師父,高師父有些驚慌,「我……或許去過吧,我忘了。不過我真的沒殺人。我和胡不竭、雲儀素不相識,殺他們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