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天下紛紜,有曹氏子,名操,字孟德,乃乘群雄大亂之秋,集眾用武。”


    “承皇天後土之眷,六年以定九州,祈請天知,地知,人知。”


    鄭玄拿出聖人級的神棍水準,稟告天地,然後開始天氣預報:


    “既天地人皆知,當天起祥瑞,破定無災,佑天下糧豐,民有耕作以安居,四時順遂…”


    他這次幫曹操吹的很賣力氣。


    說曹操六年定九州,天地皆見,當有祥瑞降世。


    此後九州無大災,民眾豐衣足食。


    這段祭告天地的說辭,隱含的意思,是推崇指出曹操得到天運庇佑,為他即將到來的稱王鋪路。


    鄭玄話罷,伸手一指,融合手中聖人簡卷,乃至身旁張仲景,華佗的氣機。


    天空上雲層翻湧,如江傾河泄。


    這雲層像是攜帶著天地祥瑞,從天上垂落到地麵。


    一時間,以曹府為中心,鄴城仿佛被雲層鋪蓋,飄逸如仙。


    城內有民眾發現異狀,驚喜交加,議論紛紛。


    鄭玄探手取出一麵巴掌大,墨綠色的小巧龜甲,從手裏的聖人手卷中一引,以聖人氣息灌入龜甲。


    那龜甲上頓時浮現出一縷縷卦紋。


    鄭玄將龜甲遞給曹操:


    “請魏王起一靈卦。”


    儒家六經之一便是《易》,有對應的卜卦手段,可測諸事,合天地氣運。


    但凡大型的禮儀祭祀,祭告天地,封禪等等,多數都是飽學大儒來主持。


    起卦更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鄭玄遞上龜甲,以起卦,是在求問上蒼,曹操什麽時候稱王最合適。


    卦象所顯,便是老天爺給的吉日。


    曹操接過龜甲,低頭看了眼。


    小巧精致的龜甲上,諸般卦象流轉。


    普通的龜甲卦,是後天卜卦,需用銀錢,塞到龜殼裏搖晃,形成天地混沌數,而後倒出來成卦。


    眼前這個是先天卦數,很簡單,誰起卦,誰將龜甲扔出去,就有對應卦象出現。


    周邊一眾文武,皆是屏息而視。


    “起出來的卦,日子若應在數年後,才能稱王,該如何?”曹操以密語術傳聲詢問鄭玄。


    事前鄭玄曾跟他簡單溝通過,但沒提及細節。


    鄭玄也以密語術回應:


    “魏王盡管起卦,必能得良卦,我剛才求問諸天,雲氣垂落乃瑞兆,足見魏王運數之厚。”


    又道:“萬一出錯,魏王也不需擔心。全看我怎麽說,若日子不對,我也能給它說對了,且保證聽起來毫無差錯。”


    曹操莞爾。


    這老儒生,一本正經的作弊!


    他把手裏的龜殼一扔,龜殼在天空滾了三圈,對應陰、陽、人和。


    落地後,龜背朝上。


    其背部甲殼上祭刻的諸多卦象中,有一個卦紋,閃爍出微光。


    鄭玄一看,當即稱善:


    “此為陽卦,用六進九之象,得之大吉!”


    “九月三日,九月六日,九月九日,皆應卦象。可稱王以告天下,行祭祀禮。”


    鄭玄話罷,給曹操傳聲:


    “稱王禮,需傳告幾位重要之人來觀禮,要時間等候,定在九月。魏王覺得可倉促否?”


    與此同時,天空上雲層交錯,竟變化出剛才所得卦象,懸在空中。


    鄴城民眾,連見異象,已經沸騰起來。


    鄭玄卻是見到,曹操拿起那個先天靈卦的龜甲,又往地上一扔。


    鄭玄愣了下,居然多扔了一次。


    這次是另一個卦象浮現,鄭玄忙道:


    “卦象應合天數,若用六進九過於急切,九月三十日,亦可應九,與前卦相合,同為吉日。”


    曹操又拿起龜甲,往地上一扔。


    “十月是圓滿之月,用十,亦為大吉佳數!”


    這一次,鄭玄一邊解釋,一邊搶先上前,將地上的龜殼撿起來,揣到了袖子裏。


    他差點伸手抹了把額頭的冷汗。


    曹操要再扔,他就有些接不住了。


    連起三卦。


    這先天易數,要用儒家修行,交感天地才行,日起三卦是極限。


    曹操要再扔,鄭玄就要當眾翻車。


    “魏王為何連扔三次?”鄭玄低聲問。


    曹操:“籌備封王期間,我有些事要處理,包括去北部戍邊,封賞眾軍。多得幾個日子,若錯過了有個補救。”


    之後數日,曹操會見眾人,處理諸事。


    然後與妻妾兒女,短暫告別,啟程往北,親自去巡邊。


    籌備稱王的事情,已全麵展開,鄴城輕騎四出,傳告各方。


    鄴城的一棟小院。


    杜夫人仰著頸子,從窗口探頭,看見一隻木鳶,從空中飛來。


    她這段時間,常能收到那個‘飛賊’,用木鳶送來的信。


    當她把信拿下來,木鳶會自行飛走。


    木鳶偶爾還會給她帶些東西。


    比如一顆藍色的蚌殼,信簡上說取自東海。


    蚌殼不大,背上盤繞的螺紋,卻多達二十一圈,說明它有二十一歲。


    曹操偶爾送幾件小東西,並不貴重。但來自天南海北,次次新奇,把杜繡娘的期待感拉滿了。


    收了幾次東西後,不覺的便有些盼望那飛賊再送東西來。


    這次飛賊送來一顆種子。


    信上告訴杜繡娘,他有事要離開鄴城。


    種子入土後長勢會很快,她種下去,種子出土長成幼苗時,他就會回來。


    想到一段時間不會再有那飛賊送東西來,杜繡娘居然有些失落。


    ……


    得涼州,幽州後,多次篩選兵源,目前曹操的親軍重騎,已增加到四十八人。


    他的車駕,在親軍護持下,連日北上,很快接近北部邊關。


    車上。


    一襲月白長袍的姚敬,在低頭看簡卷。


    但他能感覺到魏王,正目光炯炯的打量自己。


    一縷緋色,悄然攀上了姚敬的耳輪。


    “你演奏的朝鳳引,能祛蝗災,做的不錯。”


    姚敬瞥了眼曹操:“原來魏王早知道了。”


    “你師尊告訴我的,他還告訴了我一個秘密。”曹操把自己的猜測,扔給鄭玄背鍋。


    這是一種話術,引著交談的人,往自己構建的話題上聊。


    想不到姚敬相當精明,沒按曹操扔出的鉤子回應,反問道:“師尊也告訴我一個魏王的秘密。”


    有點意思…曹操心忖。


    倆人在車上,暗藏機鋒的閑聊。


    車駕沿路北上,經過一條河渠時,曹操下車查看。


    沿岸人員奔走,忙著搬運土石,卻是在往北挖掘,要貫通往幽州方向的運河渠段。


    那河渠內,還有一根根巨木,順水而下,從北往南運輸。


    各地也都有類似的木材,在運往鄴城,為的是建造銅雀台宮。


    八月下旬。


    曹操來到北境,代郡的一座邊城。


    在北線戍邊的將領,張遼,趙雲都聞訊聚集過來。


    剛回鄴城的太史慈,也被曹操點名,跟著一起回到了北境。


    曹操過來論功行賞,各級將領都有對應的受封。


    三天後的上午,曹操舉目北望。


    一隻大鳥在他兩三百裏外的草原上,俯瞰著下方的馬群。


    那馬群數量龐大,綿延數裏,在草原上休息吃草。


    為首的馬王,鬃毛飛揚,獨自待在一處斜坡上,機警的掃視著周圍的動靜。


    就在次日中午,一望無垠的草原上,馬群在往西運動。


    跑在最前方的馬王,倏地扭頭看去。


    遠處,一條火焰般的細線,飛速逼近。


    還有另一匹壯碩雄健的巨馬,跑起來如飛逝的閃電,蹄子落在地上,地麵必炸出一個淺坑。


    其力量之驚人,可見一斑。


    兩匹馬,來勢洶洶的往馬王衝來。


    紅色的烈焰是赤兔。


    它唏律律的發出一聲馬鳴,如同邀戰!


    馬王瞪著接近的赤兔和爪黃。


    這是兩匹來挑戰馬王地位的‘大敵’。


    突地,馬王迎向赤兔。


    兩匹馬,對衝靠近。雙雙人立而起,前蹄蹬踏。


    砰!砰砰!


    低沉的聲響,如擂重鼓。


    另一側,爪黃陡然增速,從側翼靠近,給了馬王一蹄子。


    二打一。


    馬王待要戰術後退,突然大驚,自己背上居然多出一個人。


    它在對方落到背上的刹那,全力縱起,想將對方甩下去。


    曹操在旁邊觀察片刻,抓住機會登上馬背。


    他如今的手段,即便是馬王,也不難對付,在馬背上坐得穩如山巒。


    曹操探手,掌心化出一條盤繞的氣運之龍,顏色幽紫,內蘊神魂相。


    他探手虛壓在馬王額頭。


    矯健如龍,一心要將曹操翻下來的馬王,迅速停止了躁動。


    曹操借助神魂相,和它產生了神魂層麵,玄之又玄的聯係,對其進行安撫。


    那馬王偏著大頭,驚疑不定的看背上的曹操。


    它很快便消去了對曹操的敵意,隻是不太適應背上有人,肌肉抽動,顯得有些緊張。


    稍遠處的一座高地周圍,是散開的四十八重騎,還有五大將,張遼,趙雲,典韋,許褚,太史慈。


    幾人興致勃勃的旁觀。


    “魏王剛才縱身而起那一瞬,快的連我也沒看清。”太史慈說。


    其他幾人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他們短暫交談,曹操已騎著新得的馬王,從遠處緩步馳騁過來。


    【你新得坐騎,萬馬之王,請為它命名】


    【你新得一支野馬群,其中上等戰馬5139匹,母馬3227匹,幼馬215匹…】


    “名字,絕影。”


    曹操帶人回到北部邊關時,驕陽西落。


    有親軍迎上來:“魏王,鮮卑又派使節南來。這次是剛戰敗的東鮮卑派的人。”


    曹操心忖這時候來,必是想求和,好極了。


    他此次北上,不單是犒賞兵將和抓馬,更重要的是為了配合稱王,要宣軍功。


    ps: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告並收藏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