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衝在最前邊,一路殺到城下。


    徐奕是益州參曹,也是曹魏在益州的內應之一。


    曹軍來攻,就是徐奕給開的城門。


    馬超衝過來,徐奕現身領路道:“劉玄德在城內中央的院落,我引眾軍過去。”


    他一邊跟馬超說話,一邊打量曹軍,暗感驚歎。


    如果說虎豹騎是曹營麾下五十萬帶甲精銳的輕騎之王。


    曹操的親軍,是重騎之王。


    那陷陣營,就是步戰之王。


    他們這次過來,總兵力其實遠比看見的為多,達兩千人。


    不過有一大半是輔兵,相當於陷陣營的後備兵源,不用直接參戰。


    因為要翻山越嶺,陷陣營沒騎馬。


    輔兵就負責背負重甲。


    主戰部隊則輕裝而行,節省體力。


    到了作戰地點,主戰的近千人,在輔兵幫助下,披甲換裝備,進入戰鬥狀態。


    輔兵仍躲在遠處的山裏,沒跟上來。


    這些主戰的甲士,和重騎一樣,連麵龐也覆甲。


    他們分別執三種兵器,即巨矛,重盾,長柄戰錘。


    如果是短途作戰,能騎乘戰馬時,人均左盾右矛。


    如果是下馬步戰,全靠自身體力負重,便將盾和矛,分成兩部分。


    也就是三三陣型。


    以三人成隊,一個執盾,負責防護。


    一個用重錘,負責近戰破甲。


    一個執巨矛,遠距離拒敵。


    這支陷陣營,身經百戰,攻城拔寨。


    高順平素看不出多厲害。


    但若和陷陣營合為一體,戰力暴漲。隻有他能讓陷陣營,八百軍伍齊心協力如一人。


    他在呂布麾下時,就攜兵戰敗過關、張,遑論現在。


    不過他聚兵加持己身,最多隻能承受千人內的兵力。


    這也是陷陣營,加入曹魏後,仍舊不足千人的原因。


    此時,高順帶陷陣營,殺入城內,若一陣強猛的風暴。


    蜀軍迅速殺上來,與陷陣營交鋒。


    鏘!


    有蜀軍接近,以兵器撥擋陷陣營用來拒敵的大矛。


    陷陣營的執矛士,紋絲不動。


    蜀軍的感覺,像是在撼動一座山巒。


    砰!


    攔路的蜀軍,旋即被重錘轟擊,連身上的輕甲一起內凹,瞬間斃命。


    陷陣營的戰錘,有些像狼牙棒,重量則尤為驚人。


    不論攻擊什麽位置,都能造成強大的殺傷力。


    其推進起來,基本沒有軍伍能正麵阻擋他們。


    除非是曹軍自己的重騎。


    轟隆隆!


    千軍推進,鐵甲落在地麵上。


    整座小城,似乎都在晃動。


    城中央,劉備很快收到消息。


    “主公,有曹軍來攻!”


    劉備在等前線的消息,本就沒睡。


    法正,張飛也在。


    劉備聞訊,和法正對了下眼神。


    兩人很淡定。


    法正的謀算頗為厲害,慮人先要慮己。


    曹營勢力最強,各方都以曹操為假想敵,研究過他的作戰風格。


    法正提醒過劉備,我們能用內應奪陽平關,曹魏也有可能襲我之中腹。


    劉備此次來平原縣邑,動用的兵馬,足數萬眾。


    他聽聞魏軍來襲,半點不懼,隻因並非毫無防備。


    倒是張飛聽到魏軍來攻,第一時間說:


    “大哥,曹軍既來,我們先退出這城邑,以策安全。”


    劉備沉聲道:“為兄豈能置部眾於不顧,遇到稍許危險,便先退走,隻顧自身?”


    法正也道:“翼德將軍盡可放心,我方欲破敵,敵自也可能來攻我。


    而曹魏勢大,我益州說不得也有人為曹軍所用。


    此役,我們戰前便有判斷,多有布置,借曹營的手,來清理內外,使我益州更為強大。”


    “這城中,我軍精銳足有六千,周邊城鎮,至多兩個時辰便可來援,短時間內聚兵可達三萬。


    反觀曹魏,來者必然數量不多,不然斷無瞞過我們的道理。


    既如此,我方何懼之?”


    按常理來說,法正的分析沒錯。


    包括他之前說漢中之戰,天時、地利,曹魏一樣不占,也沒錯。


    法正預判敵我,慮人慮己,都應驗了,可見其謀略。


    但有些事,很難用客觀條件,來推斷結果。


    此時,劉備,法正指揮若定,安排兵馬,去阻截來襲的曹軍。


    但很快他們就收到接踵而至的奏報。


    “……報,城內衛軍出擊阻敵,被曹軍擊潰。


    已查明為曹軍打開城門的是參曹徐奕。”


    第一個士卒報告過,法正從容道:


    “果如我們所料,曹營在我方也有內應。趁機將人排查出來,對我們有利無害。”


    劉備微微點頭。


    隨後,士卒又來報:


    “城西匯聚的我軍千人隊,與敵接戰,被潰。敵軍推進至城內主街…”


    “報——我軍八百士卒,列陣阻敵,被潰。


    曹軍距離主公府邸,隻剩兩條長街。請主公速退…”


    劉備,法正心頭一跳。


    曹軍來的好快。


    往昔數年,劉備和曹操,有過幾次小規模接戰。


    他自詡對曹軍的戰力,還算清楚。


    但眼前這支曹軍的推進速度,顯然出乎他的判斷。


    兩隊蜀軍,接戰即潰。


    “曹軍傷亡如何?”法正皺眉問。


    “曹軍入城千餘…沒有明顯傷亡!”士卒回。


    “沒有傷亡?”


    劉備和法正有一種不太好的感覺。


    張飛第二次催促:“大哥,我護你離開。”


    劉備仍有些猶豫,第三波士卒來報:


    “——我軍白鋒營,前去阻敵,帶隊將領胡佑,臨陣投敵。其麾下部眾,讓出戰馬,給了敵軍。”


    什麽?


    劉備,法正再抑製不住心頭的寒意。


    兩人料到曹軍可能來襲,也想到曹軍同樣有人安插在他們這邊。


    但絕沒想到會有將領,臨陣倒戈。


    能被劉備帶在身邊,作為護軍的兵馬,必然是他認為忠誠上沒有問題的部眾。


    居然臨陣倒戈!


    曹操很生動的給劉備上了一課。


    不管是曹操,還是賈詡,郭嘉。


    他們做事,底牌絕不會隻有一個。


    曹操派出馬超,高順,帶陷陣營過來。


    雖然知道其戰力強大,掃擊益州軍,不成問題。


    但想萬無一失,快速鎖定勝局,就要有其他安排。


    劉備掌益州時間短,有人投效,他不可能逐一排查。


    其中最早投他的一批人,就有這個將領胡佑。


    劉備征益州,打劉璋的人時,數次用兵,胡佑頗有立功表現,斬殺劉璋的人,毫不手軟,逐漸取得劉備信任。


    沒想到問題就出在胡佑身上。


    他是曹營的人!


    胡佑倒戈,給劉備帶來的衝擊,留下的心裏陰影之大,難以估量。


    關鍵是誰能保證胡佑是最後一個?


    劉備騰的一下站起來,在張飛護持下往外走,再不敢多待。


    法正也跟在其後。


    三人出府,便聽到震耳的馬蹄聲。


    長街彼端,出現一支軍伍。


    馬超手握大槍,呼叱如雷:“劉備休走!”策馬追上來。


    陷陣營在高順帶領下,隨後逼近。


    “大哥,你先去!”


    張飛執丈二蛇矛,與殺上來的馬超對壘。


    這一幕似曾相識。


    兩人上回在荊州,也是類似的情況,有過短暫交手。


    “大眼賊,又是你,可識得我手中長槍?”馬超道。


    兩人接戰,頃刻交鋒十餘合。


    轟隆!


    高順在一側,忽然執重錘,擂擊地麵。


    地皮崩裂,周邊如同地震。


    益州軍的一些士卒,立足不穩,遂被陷陣營衝潰。


    高順大步靠前,一錘砸向張飛的戰馬,與馬超合戰張飛。


    張飛虛晃一矛,撥馬便走。


    前方,劉備策騎疾行,心裏的酸楚卻是無人能知。


    他用年餘時間,便掌握益州之地,並手握半壁荊州,雄心壯誌油然而生。


    本以為至少在益州,他已有了和曹軍一戰的實力。


    然而事不如所期。


    即便是在益州,遇上曹操,依然要敗退。


    這時,後方的張飛炸雷般大喝:“大哥,小心。”


    劉備在馬上的身形一側。


    他反應非常快,臨危避禍,卻是仍感覺腰肋處,火辣辣的疼。


    後方的馬超,殺紅了眼,一心想立功。


    他有一半羌人血統,騎術,射術都很好。


    眼見劉備遠去,馬超隔空射出一箭,灌注了全部的武運兵鋒。


    劉備躲得及時,仍被箭矢擦掃,腰上多出一道血痕,險險墜馬。


    ……


    漢中城內。


    曹操,郭嘉,賈詡,程昱等幾人齊聚,在研判當前局勢。


    “把劉備打狠了,他才能聽話。”


    “他打不過我們,就得盡快對益州周邊部族,以及益州內部的士族下手,來壯大自身。”


    此番漢中之戰,不僅要大潰益州軍,還要加快劉備整合益州的速度。


    另有一點曹操沒說,就是劉備和諸葛亮之間,其實有一個很長的磨合期。


    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是一開始就信任。


    他在掌握益州後,更信任的是法正,走哪帶哪,非常倚重。


    後來他才逐漸信任諸葛亮,直至托孤,成就千古佳話。


    但曹操想讓劉備快速整合益州,還要整合好,單靠法正,遠遠不夠。


    重創劉備,則劉備就會意識到自己依然遠不足以抗衡曹操,勢必要進一步倚重諸葛亮。


    他用諸葛亮,才能把益州快速整合好,對付周邊部族,吞並內部士族。


    所以曹操這一戰,多重意圖,不僅要擊潰劉備。


    還要讓他聽話,按自己預想的道路推進。


    指揮戰鬥的最高水準,不是指揮兵馬獲得勝利,而是連對手一起指揮。


    劉備把曹操,當成最大的對手。


    但在如今的曹操眼裏,沒把任何人,當成真正的對手。


    他隻是在按照自己的謀劃,一步步推進。


    他的著眼點,是鯨吞四方沃土,一統天下,掃平諸敵。


    劉備,包括諸葛亮,也隻是其中的組成部分,是相對重要的‘棋子’罷了。


    此時,有親軍從外邊進來。


    眾人一見便知,戰事有了結果,都看向進來傳訊的親軍。


    ps: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告並收藏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