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上次和曹操請戰後,離開鄴城,過河西,經西域,月前才到達烏孫。
經過河西的時候,徐晃也從高原下來和張遼匯合,為副將。
大魏收服烏孫後,在烏孫坐鎮的將領是魏延。
張遼帶徐晃過來,與魏延合兵,一主兩副,兵馬齊備。
收到曹操開戰的命令,張遼放下訊珠,便開始安排。
烏孫往西,比鄰的就是康居國。
其原本和貴霜是敵對關係。但大魏西擴,同時給雙方帶來威脅。
於是兩方暗中聯係,共同謀劃大魏。
曹操傳令的當天夜裏,張遼就展開了行動。
……
草原。
皎月初升。
步六孤又一次來見軻比能。
兩人秘密碰麵。
半個時辰後,步六孤離開。
她出了軻比能的王帳,帶人往西去。
直到翌日下午,步六孤來到一處草原上的小部落,走進了一座帳幕。
阿伏於在這裏等她。
“師尊,我試探過軻比能,他確實有問題。”
阿伏於的麵容古井不波,早有所料:
“他可曾察覺你的試探?”
步六孤:“沒有,我將試探的消息,夾在其他真實的消息中說出來。那是當年我們認識時,經曆的一些事情。
其中有真有假,他聽後卻沒發現有異常。
可見師尊所料不差,他根本不是軻比能。”
“魏人行此偷天之策,來控製我草原百部。”
“徒兒此前就在疑惑,魏人用了什麽手段,能這麽快控製草原,一點動蕩都沒有。
原來他們是利用軻比能的身份,蒙騙各方,當真可恨。”
阿伏於道:
“他們利用軻比能和你接觸,無非是想傳遞假消息,誘貴霜進入他們的圈套。”
步六孤哂道:“徒兒已傳遞了一條假消息,給那冒充軻比能的人。
若魏人依照假消息進行布置,必招來一場大敗。”
“師尊,我們能不能揭穿軻比能的身份?以便於聯係更多的部族反魏?”
“事多不密。”
阿伏於搖頭道:“暫時不要這麽做,無非給大魏帶來些動蕩,對我們不會有多少實際好處。
不能這麽輕易揭穿他。”
“魏人假扮軻比能,我們正可加以利用,益處更大。”
“你可曾通過軻比能,探到有用的消息?”
步六孤答道:“他說魏人正蓄謀在烏孫一帶興兵。
但他既然是假冒的,傳遞給我的,顯然是假消息。”
“魏軍真正的圖謀,應該是其他方向,而不是烏孫。”
“魏人當下正與天竺聯合。
徒兒判斷,魏人會從天竺攻上來打貴霜。”
阿伏於點點頭。
他也有相同的考慮。
此前魏軍數次從貴霜東側的高原殺下來。
波調在東線,已重重防備。
魏人若仍從東側攻下來,阻力會很大。
所以排除了軻比能的假消息,不會是北線,也不是東側,最大的可能隻剩下貴霜以南的天竺。
夕陽下。
一頭雄鷹展翅遠飛,那是阿伏於傳遞消息用的訊鷹。
……
三日後,貴霜。
波調展開阿伏於傳回來的消息,陷入沉思。
他下首位坐著剛從貴霜南部回來的軍務大臣塞瑟斯。
其五十餘歲,留著棕黑色短須,一身暗銀甲胄。
他是波調的武道授業之師。
當年波調能掌握貴霜大權,亦有他的功勞。
兩人多年以來,相互倚重。
波調看完阿伏於傳回來的消息,把秘訊遞給塞瑟斯。
塞瑟斯看罷,道:
“我們在天竺也收到消息,魏軍從北部高原,派兵南下增援天竺。我們和天竺交鋒,近來幾次都遇到魏軍參戰。”
波調:“幾方麵的消息連起來,說明魏軍在天竺,增派了大量兵馬。
看來他們要從南側興兵,與我貴霜開戰,是不會錯的。”
塞瑟斯說:
“我從南部回來前,和鮮卑的阿伏於,還有普哲斯,聚集商議。
我詳細問過阿伏於,鮮卑落敗的原因。”
“從他口中聽來,魏人的最高統帥,就是他們的皇帝。
阿伏於說那位魏皇,用兵靈活善變,難以判斷虛實。”
“而魏人往昔和我們接戰,也曾虛實並用,突襲過我貴霜國都。
可見魏人用兵,確是善於隱藏意圖,暗中用奇決勝。”
波調皺眉:“你是說魏軍要從南側的天竺攻過來,意圖太明顯,反而不是他們的真實目的?”
塞瑟斯:“陛下睿智。
臣判斷,魏軍是在以南側的天竺駐兵,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實則仍想從東側的高原來攻。
我們即便在高原對應的方向,有重兵防衛。
但魏人自詡強大,最可能的還是從正麵衝擊我們的防線。”
波調以指肚磨蹭著長案上的白銀筆杆。
塞瑟斯分析的有道理。
若其判斷沒錯,就要增強貴霜東側的布防。
防備黃忠,太史慈從高原殺下來。
波調瞄了眼塞瑟斯稍後位置的另一人。
那是個四十上下的中年人。
他是新晉提拔上來,補缺四大名將位置的塞柯·托比斯。
其長方臉,有些早禿,腦門鋥亮,眼神陰沉。
托比斯原是貴霜六大軍團長之首,身經百戰。
“陛下,臣想去東線迎擊魏軍!”托比斯請戰。
波調搖頭:“不妥,魏人兵鋒極盛。還是派塞瑟斯過去更穩妥。”
托比斯上前一步,急聲道:
“臣多年領兵,大戰三十餘,小戰更多,從未有一敗。臣有把握擊潰魏軍,否則願受任何責罰。”
塞瑟斯坐在一旁,勾起嘴角笑了笑。
他知道波調是在故意激將。
即便魏軍強勢,貴霜從上到下,卻沒因此而懼戰。
波調,塞瑟斯,都想和魏軍打對攻。
托比斯主動請戰,波調以退為進,在其數次請戰的情況下,才勉強答應。
以此來刺激托比斯,爆發出全部的勇武。
等托比斯得了命令離開,波調對塞瑟斯道:
“魏軍往昔幾次和我們交手,占了些上風,卻不知這次我們匯聚全力,本王已有了擊潰他們的把握。”
塞瑟斯肅容道:“願聽陛下號令。”
波調:“本王令你再統一隊兵馬,隨行在托比斯後方。
托比斯新晉四大將之位,又被本王壓了壓,一旦登上戰場,必急於建功。
若魏將看出他的急切,抓住機會破其防線,往我貴霜深入,到時塞瑟斯你便可成為伏兵,痛擊魏軍。”
塞瑟斯讚道:“陛下知兵善戰,可與迦德菲塞斯陛下比肩。”
迦德菲塞斯是貴霜的開國之主,一手奠定了貴霜的根基。
波調亦隨之起身,道:
“此戰,本王不僅要你擊潰魏軍,還要在擊敗魏軍後,領軍東進,占領高原。”
“本王要叫魏人慘敗而歸。”
塞瑟斯高聲領命,大步去了。
七月。
雙方兵馬調動。
魏軍從河西,西域提供糧草,多支大軍開拔,增援前線。
在幾條主戰線上,魏軍的兵馬從各方匯聚,旗旌獵動如浪潮。
貴霜內部也有針對性調動。
魏軍的動向,與貴霜分析的一樣。
七月中,魏軍先從南部的天竺,往北用兵。
統兵將領是關羽,張飛。
他們的兵馬,是數月來從高原南下所聚,為一支萬人隊。
兵馬糧草,由天竺提供。
此外,黃忠,太史慈也統兵從高原殺下來。
他們這一路,兵馬眾多,其中藏著一支王牌隊伍,足三萬軍,為首的是麹義。
他率領的三萬大弩士。
大弩士滿編達到三萬人,一直是麹義的夢想。
這個夢想,延續了十幾年,終於在大魏的國力連年遞增後,一批批篩選,優中選優,達到了三萬大弩士的數量,馬匹,和弓弩。
而原本在西域駐紮的陷陣營,則被黃忠調派,由高順統領,回歸到張遼麾下,位於貴霜以北。
波調和塞瑟斯的分析沒錯。
魏軍確實從南和東,兩個方向用兵打了過來。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如今的曹魏,兵多將廣到了讓人發指的地步。
貴霜的三個方向,皆有猛將強兵聚集。
貴霜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被包圍了。
曹魏這次用兵,根本不分虛實強弱。
三個方向都是主力,形成碾壓之勢,靠硬實力破敵。
窮則一點突破,富則火力覆蓋。
曹操現在手下的兵將,足可硬幹直推。
首戰在七月中打響。
太史慈提兵從高原下來,由東往西,攻貴霜。
而貴霜人反應奇快,駐軍營地內,戰號作響,迅速列陣備戰。
上午,豔陽高照。
貴霜在其國境東側,囤駐有兩大軍團,兵員數量比魏軍隻多不少。
他們的戰陣,吸收了西方人的方陣特點,步兵位於中央,長矛斜指前方。
貴霜此次亦動用全力,陣地戰,步兵才是王道。
貴霜以兩萬步兵精銳,列方陣,騎兵為輔,兵鋒森嚴。
對麵。
觀察敵勢之後,可把麹義樂壞了。
兩萬步兵方陣,以魏軍此刻的弓弩威力,不得把他們當成活靶子來射?
眼見貴霜兵匯集,越來越多,前排的方形大盾林立,後排甲胄鮮明,長矛以萬計。
麹義全身的血都在沸騰。
咚咚咚!
戰鼓擂動。
太史慈一聲令下。
魏軍前陣的兵馬側分,頓時讓出了後陣的弩軍。
麹義興奮之極:“眾軍,強弩齊射!揚我大魏國威!”
“放箭!”
“放!”
ps:求票
經過河西的時候,徐晃也從高原下來和張遼匯合,為副將。
大魏收服烏孫後,在烏孫坐鎮的將領是魏延。
張遼帶徐晃過來,與魏延合兵,一主兩副,兵馬齊備。
收到曹操開戰的命令,張遼放下訊珠,便開始安排。
烏孫往西,比鄰的就是康居國。
其原本和貴霜是敵對關係。但大魏西擴,同時給雙方帶來威脅。
於是兩方暗中聯係,共同謀劃大魏。
曹操傳令的當天夜裏,張遼就展開了行動。
……
草原。
皎月初升。
步六孤又一次來見軻比能。
兩人秘密碰麵。
半個時辰後,步六孤離開。
她出了軻比能的王帳,帶人往西去。
直到翌日下午,步六孤來到一處草原上的小部落,走進了一座帳幕。
阿伏於在這裏等她。
“師尊,我試探過軻比能,他確實有問題。”
阿伏於的麵容古井不波,早有所料:
“他可曾察覺你的試探?”
步六孤:“沒有,我將試探的消息,夾在其他真實的消息中說出來。那是當年我們認識時,經曆的一些事情。
其中有真有假,他聽後卻沒發現有異常。
可見師尊所料不差,他根本不是軻比能。”
“魏人行此偷天之策,來控製我草原百部。”
“徒兒此前就在疑惑,魏人用了什麽手段,能這麽快控製草原,一點動蕩都沒有。
原來他們是利用軻比能的身份,蒙騙各方,當真可恨。”
阿伏於道:
“他們利用軻比能和你接觸,無非是想傳遞假消息,誘貴霜進入他們的圈套。”
步六孤哂道:“徒兒已傳遞了一條假消息,給那冒充軻比能的人。
若魏人依照假消息進行布置,必招來一場大敗。”
“師尊,我們能不能揭穿軻比能的身份?以便於聯係更多的部族反魏?”
“事多不密。”
阿伏於搖頭道:“暫時不要這麽做,無非給大魏帶來些動蕩,對我們不會有多少實際好處。
不能這麽輕易揭穿他。”
“魏人假扮軻比能,我們正可加以利用,益處更大。”
“你可曾通過軻比能,探到有用的消息?”
步六孤答道:“他說魏人正蓄謀在烏孫一帶興兵。
但他既然是假冒的,傳遞給我的,顯然是假消息。”
“魏軍真正的圖謀,應該是其他方向,而不是烏孫。”
“魏人當下正與天竺聯合。
徒兒判斷,魏人會從天竺攻上來打貴霜。”
阿伏於點點頭。
他也有相同的考慮。
此前魏軍數次從貴霜東側的高原殺下來。
波調在東線,已重重防備。
魏人若仍從東側攻下來,阻力會很大。
所以排除了軻比能的假消息,不會是北線,也不是東側,最大的可能隻剩下貴霜以南的天竺。
夕陽下。
一頭雄鷹展翅遠飛,那是阿伏於傳遞消息用的訊鷹。
……
三日後,貴霜。
波調展開阿伏於傳回來的消息,陷入沉思。
他下首位坐著剛從貴霜南部回來的軍務大臣塞瑟斯。
其五十餘歲,留著棕黑色短須,一身暗銀甲胄。
他是波調的武道授業之師。
當年波調能掌握貴霜大權,亦有他的功勞。
兩人多年以來,相互倚重。
波調看完阿伏於傳回來的消息,把秘訊遞給塞瑟斯。
塞瑟斯看罷,道:
“我們在天竺也收到消息,魏軍從北部高原,派兵南下增援天竺。我們和天竺交鋒,近來幾次都遇到魏軍參戰。”
波調:“幾方麵的消息連起來,說明魏軍在天竺,增派了大量兵馬。
看來他們要從南側興兵,與我貴霜開戰,是不會錯的。”
塞瑟斯說:
“我從南部回來前,和鮮卑的阿伏於,還有普哲斯,聚集商議。
我詳細問過阿伏於,鮮卑落敗的原因。”
“從他口中聽來,魏人的最高統帥,就是他們的皇帝。
阿伏於說那位魏皇,用兵靈活善變,難以判斷虛實。”
“而魏人往昔和我們接戰,也曾虛實並用,突襲過我貴霜國都。
可見魏人用兵,確是善於隱藏意圖,暗中用奇決勝。”
波調皺眉:“你是說魏軍要從南側的天竺攻過來,意圖太明顯,反而不是他們的真實目的?”
塞瑟斯:“陛下睿智。
臣判斷,魏軍是在以南側的天竺駐兵,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實則仍想從東側的高原來攻。
我們即便在高原對應的方向,有重兵防衛。
但魏人自詡強大,最可能的還是從正麵衝擊我們的防線。”
波調以指肚磨蹭著長案上的白銀筆杆。
塞瑟斯分析的有道理。
若其判斷沒錯,就要增強貴霜東側的布防。
防備黃忠,太史慈從高原殺下來。
波調瞄了眼塞瑟斯稍後位置的另一人。
那是個四十上下的中年人。
他是新晉提拔上來,補缺四大名將位置的塞柯·托比斯。
其長方臉,有些早禿,腦門鋥亮,眼神陰沉。
托比斯原是貴霜六大軍團長之首,身經百戰。
“陛下,臣想去東線迎擊魏軍!”托比斯請戰。
波調搖頭:“不妥,魏人兵鋒極盛。還是派塞瑟斯過去更穩妥。”
托比斯上前一步,急聲道:
“臣多年領兵,大戰三十餘,小戰更多,從未有一敗。臣有把握擊潰魏軍,否則願受任何責罰。”
塞瑟斯坐在一旁,勾起嘴角笑了笑。
他知道波調是在故意激將。
即便魏軍強勢,貴霜從上到下,卻沒因此而懼戰。
波調,塞瑟斯,都想和魏軍打對攻。
托比斯主動請戰,波調以退為進,在其數次請戰的情況下,才勉強答應。
以此來刺激托比斯,爆發出全部的勇武。
等托比斯得了命令離開,波調對塞瑟斯道:
“魏軍往昔幾次和我們交手,占了些上風,卻不知這次我們匯聚全力,本王已有了擊潰他們的把握。”
塞瑟斯肅容道:“願聽陛下號令。”
波調:“本王令你再統一隊兵馬,隨行在托比斯後方。
托比斯新晉四大將之位,又被本王壓了壓,一旦登上戰場,必急於建功。
若魏將看出他的急切,抓住機會破其防線,往我貴霜深入,到時塞瑟斯你便可成為伏兵,痛擊魏軍。”
塞瑟斯讚道:“陛下知兵善戰,可與迦德菲塞斯陛下比肩。”
迦德菲塞斯是貴霜的開國之主,一手奠定了貴霜的根基。
波調亦隨之起身,道:
“此戰,本王不僅要你擊潰魏軍,還要在擊敗魏軍後,領軍東進,占領高原。”
“本王要叫魏人慘敗而歸。”
塞瑟斯高聲領命,大步去了。
七月。
雙方兵馬調動。
魏軍從河西,西域提供糧草,多支大軍開拔,增援前線。
在幾條主戰線上,魏軍的兵馬從各方匯聚,旗旌獵動如浪潮。
貴霜內部也有針對性調動。
魏軍的動向,與貴霜分析的一樣。
七月中,魏軍先從南部的天竺,往北用兵。
統兵將領是關羽,張飛。
他們的兵馬,是數月來從高原南下所聚,為一支萬人隊。
兵馬糧草,由天竺提供。
此外,黃忠,太史慈也統兵從高原殺下來。
他們這一路,兵馬眾多,其中藏著一支王牌隊伍,足三萬軍,為首的是麹義。
他率領的三萬大弩士。
大弩士滿編達到三萬人,一直是麹義的夢想。
這個夢想,延續了十幾年,終於在大魏的國力連年遞增後,一批批篩選,優中選優,達到了三萬大弩士的數量,馬匹,和弓弩。
而原本在西域駐紮的陷陣營,則被黃忠調派,由高順統領,回歸到張遼麾下,位於貴霜以北。
波調和塞瑟斯的分析沒錯。
魏軍確實從南和東,兩個方向用兵打了過來。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如今的曹魏,兵多將廣到了讓人發指的地步。
貴霜的三個方向,皆有猛將強兵聚集。
貴霜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被包圍了。
曹魏這次用兵,根本不分虛實強弱。
三個方向都是主力,形成碾壓之勢,靠硬實力破敵。
窮則一點突破,富則火力覆蓋。
曹操現在手下的兵將,足可硬幹直推。
首戰在七月中打響。
太史慈提兵從高原下來,由東往西,攻貴霜。
而貴霜人反應奇快,駐軍營地內,戰號作響,迅速列陣備戰。
上午,豔陽高照。
貴霜在其國境東側,囤駐有兩大軍團,兵員數量比魏軍隻多不少。
他們的戰陣,吸收了西方人的方陣特點,步兵位於中央,長矛斜指前方。
貴霜此次亦動用全力,陣地戰,步兵才是王道。
貴霜以兩萬步兵精銳,列方陣,騎兵為輔,兵鋒森嚴。
對麵。
觀察敵勢之後,可把麹義樂壞了。
兩萬步兵方陣,以魏軍此刻的弓弩威力,不得把他們當成活靶子來射?
眼見貴霜兵匯集,越來越多,前排的方形大盾林立,後排甲胄鮮明,長矛以萬計。
麹義全身的血都在沸騰。
咚咚咚!
戰鼓擂動。
太史慈一聲令下。
魏軍前陣的兵馬側分,頓時讓出了後陣的弩軍。
麹義興奮之極:“眾軍,強弩齊射!揚我大魏國威!”
“放箭!”
“放!”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