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半個月前太後娘娘薨逝,舉國上下三個月不能嫁娶宴樂,所以洗三那一天顧家並沒有大操大辦,隻顧家人在一起給新生的小嬰兒小小的慶賀了一番。
二月之後,便陽春暖暖令人昏昏欲睡,春風陣陣吹開了新亮的柳枝,春意濃濃,天氣一天暖似一天。
眨眼間就到了五月,顧家大夫人於五月中誕下顧家的五少爺,老侯爺為其取名顧琰。小家夥白白胖胖,很討人喜歡,眉眼與老侯爺非常相似。
顧家大夫人以三十六歲的高齡產下健康的男嬰,這令顧家上下都很高興,顧老夫人就決定洗三宴的時候大辦一場。
到了洗三的那一天,陶太太也來了。她跟人湊趣說了幾句好話,就安安靜靜地坐在一邊,與她之前行事大有不同。不過當天人很多,也沒有人會刻意關注她。
她沒有心思與那些人應酬,她在關注著顧婉容的一舉一動,並根據顧婉容說的話,做的事,來判斷顧婉容人品如何。說到底,她還是不相信顧婉容是個規規矩矩的女孩子。
這一會的時間打量下來,她看顧婉容行事得體,進退有禮,言談舉止見落落大方,端的是大家閨秀的磊落氣質。
陶太太暗中點了點頭。她在娘家的時候,母親身邊的一個老嬤嬤是宮裏放出來的,她在宮裏的時候幹的是為皇帝檢查秀女的身子,因此她對於看人很有一套。一眼就能看出一個女子是否是處子之身,是否天性風流。
那個老嬤嬤將這看人的一套手段交給了她。她也看過許多人,幾乎沒有走眼過。
顧婉容是典型的北方姑娘,個子高挑,身材健美勻稱,就像是早春的山茶花一樣朝氣蓬勃,這樣的身材,是典型的好生養,宜男之相。鵝蛋臉,杏仁目,笑起來臉上有酒窩,肉嘟嘟的櫻桃口紅潤有光澤。
就算陶太太心中是存著偏見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兒子的確有眼光,像顧婉容這樣顧盼生輝的大姑娘,娟麗明媚讓人一看就不挪不開眼光,誰不喜歡呢?
顧家二太太身子不好,洗過三之後就要坐軟兜回去休息,陶太太就趁機跟她一起。
陶太太娘家世代耕讀,婆家更是書香門第,因此她深信「喪婦長女無教戒,不可娶」這句話。
可是顧婉容是宜男之相啊,想到自己生育艱難,陶孜隻有他一個,並無一奶同胞的兄弟幫扶,她的心就動搖了。若是顧婉容能為她們陶家多多誕育子嗣,也不是不能讓她進門。
「小姑,你知不知道容姐兒的娘為什麽要跟你們家四老爺和離?」
二太太聽了,就十分驚訝,當年張家女跟顧家和離的事情可是鬧得整個京城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的啊。
「二嫂嫂你不知道?」
陶太太一臉疑問:「我怎麽會知道呢?你知道的,這些糟心的事情我向來不摻合的。」
陶太太一幅我跟你們俗人不一樣的表情讓二太太心中直歎氣,這些年二嫂嫂過得太滋潤了,生活順風順水,一直被人捧著,就養成了這麽個嘴上不饒人的性子。
二太太就將張景英的事情講了一遍。
「……都是妯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英娘性子活潑又外向,她與四弟又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性子雖然倔了一些,在顧家,都把她當做小姑娘來看待,所以大家都寵著她。誰也沒有想到那個春日撲蝶夏日吟詩整天不知憂愁的人居然有那麽的魄力,也是她紅顏薄命,若是再熬幾個月好日子就到了……」
說起這個弟妹,二太太既讚歎又感慨。
陶太太聽了卻沉思了很久,若是張景英這樣的女子,她的確是佩服的。作為女兒出嫁之後還不忘與娘家榮辱與共,寧願和離也要與父母承擔風雨同舟,別說是女子,就是這世上的男子又有幾人能做到這個地步呢?
怪不得顧婉容性格堅韌,不驕不躁,她還以為是顧老夫人的功勞,現在看來,容姐兒還是繼承了她生母的性子的。
這樣的女子,她自然要豎大拇指,可是若要是娶這樣的女子為兒媳婦,卻是需要好好斟酌一番的。俗話說出嫁從夫,張景英的性子未免也太剛烈了,剛極易折。這樣的人做姑娘自然是好的,若是做了媳婦,婆婆能拿捏的住她嗎?
陶太太心中打起了退堂鼓:「小姑,你先歇著吧,我去看看老太太。」
二太太見她一來就打量顧婉容,後來又打聽顧婉容生母的事情,她還以為陶太太看上了顧婉容。顧婉容可是老太太的心頭肉,她真怕自己這個不著調的嫂子會讓自己從中間拉線做媒。沒有想到嫂子沒有找自己,卻提出要去看老太太。
難道她要親自跟老太太說嗎?二嫂嫂心高氣傲,萬一老太太不同意,那這親戚以後還要不要做了,自己夾在中間怎麽做人啊?
二太太想著頭皮就直發麻:「二嫂嫂,你打聽容姐兒的事情做什麽?老太太最疼愛的就數容姐兒了……」
「哦,我就是無意中聽說了張景英的事情,就隨口問問罷了,跟容姐兒沒關係。」陶太太一幅雲淡風輕的樣子。
陶太太見二嫂嫂先是一臉急切要打聽情況,現在又一臉的寡淡,想勸她又不知道如何開口,最終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家嫂子出了門。
可是她終究放心不下,於是就對身邊的丫鬟吩咐道:「去,你去老太太院子裏跟你幹娘說會話,順便聽聽舅太太去老太太那裏說什麽。」
二月之後,便陽春暖暖令人昏昏欲睡,春風陣陣吹開了新亮的柳枝,春意濃濃,天氣一天暖似一天。
眨眼間就到了五月,顧家大夫人於五月中誕下顧家的五少爺,老侯爺為其取名顧琰。小家夥白白胖胖,很討人喜歡,眉眼與老侯爺非常相似。
顧家大夫人以三十六歲的高齡產下健康的男嬰,這令顧家上下都很高興,顧老夫人就決定洗三宴的時候大辦一場。
到了洗三的那一天,陶太太也來了。她跟人湊趣說了幾句好話,就安安靜靜地坐在一邊,與她之前行事大有不同。不過當天人很多,也沒有人會刻意關注她。
她沒有心思與那些人應酬,她在關注著顧婉容的一舉一動,並根據顧婉容說的話,做的事,來判斷顧婉容人品如何。說到底,她還是不相信顧婉容是個規規矩矩的女孩子。
這一會的時間打量下來,她看顧婉容行事得體,進退有禮,言談舉止見落落大方,端的是大家閨秀的磊落氣質。
陶太太暗中點了點頭。她在娘家的時候,母親身邊的一個老嬤嬤是宮裏放出來的,她在宮裏的時候幹的是為皇帝檢查秀女的身子,因此她對於看人很有一套。一眼就能看出一個女子是否是處子之身,是否天性風流。
那個老嬤嬤將這看人的一套手段交給了她。她也看過許多人,幾乎沒有走眼過。
顧婉容是典型的北方姑娘,個子高挑,身材健美勻稱,就像是早春的山茶花一樣朝氣蓬勃,這樣的身材,是典型的好生養,宜男之相。鵝蛋臉,杏仁目,笑起來臉上有酒窩,肉嘟嘟的櫻桃口紅潤有光澤。
就算陶太太心中是存著偏見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兒子的確有眼光,像顧婉容這樣顧盼生輝的大姑娘,娟麗明媚讓人一看就不挪不開眼光,誰不喜歡呢?
顧家二太太身子不好,洗過三之後就要坐軟兜回去休息,陶太太就趁機跟她一起。
陶太太娘家世代耕讀,婆家更是書香門第,因此她深信「喪婦長女無教戒,不可娶」這句話。
可是顧婉容是宜男之相啊,想到自己生育艱難,陶孜隻有他一個,並無一奶同胞的兄弟幫扶,她的心就動搖了。若是顧婉容能為她們陶家多多誕育子嗣,也不是不能讓她進門。
「小姑,你知不知道容姐兒的娘為什麽要跟你們家四老爺和離?」
二太太聽了,就十分驚訝,當年張家女跟顧家和離的事情可是鬧得整個京城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的啊。
「二嫂嫂你不知道?」
陶太太一臉疑問:「我怎麽會知道呢?你知道的,這些糟心的事情我向來不摻合的。」
陶太太一幅我跟你們俗人不一樣的表情讓二太太心中直歎氣,這些年二嫂嫂過得太滋潤了,生活順風順水,一直被人捧著,就養成了這麽個嘴上不饒人的性子。
二太太就將張景英的事情講了一遍。
「……都是妯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英娘性子活潑又外向,她與四弟又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性子雖然倔了一些,在顧家,都把她當做小姑娘來看待,所以大家都寵著她。誰也沒有想到那個春日撲蝶夏日吟詩整天不知憂愁的人居然有那麽的魄力,也是她紅顏薄命,若是再熬幾個月好日子就到了……」
說起這個弟妹,二太太既讚歎又感慨。
陶太太聽了卻沉思了很久,若是張景英這樣的女子,她的確是佩服的。作為女兒出嫁之後還不忘與娘家榮辱與共,寧願和離也要與父母承擔風雨同舟,別說是女子,就是這世上的男子又有幾人能做到這個地步呢?
怪不得顧婉容性格堅韌,不驕不躁,她還以為是顧老夫人的功勞,現在看來,容姐兒還是繼承了她生母的性子的。
這樣的女子,她自然要豎大拇指,可是若要是娶這樣的女子為兒媳婦,卻是需要好好斟酌一番的。俗話說出嫁從夫,張景英的性子未免也太剛烈了,剛極易折。這樣的人做姑娘自然是好的,若是做了媳婦,婆婆能拿捏的住她嗎?
陶太太心中打起了退堂鼓:「小姑,你先歇著吧,我去看看老太太。」
二太太見她一來就打量顧婉容,後來又打聽顧婉容生母的事情,她還以為陶太太看上了顧婉容。顧婉容可是老太太的心頭肉,她真怕自己這個不著調的嫂子會讓自己從中間拉線做媒。沒有想到嫂子沒有找自己,卻提出要去看老太太。
難道她要親自跟老太太說嗎?二嫂嫂心高氣傲,萬一老太太不同意,那這親戚以後還要不要做了,自己夾在中間怎麽做人啊?
二太太想著頭皮就直發麻:「二嫂嫂,你打聽容姐兒的事情做什麽?老太太最疼愛的就數容姐兒了……」
「哦,我就是無意中聽說了張景英的事情,就隨口問問罷了,跟容姐兒沒關係。」陶太太一幅雲淡風輕的樣子。
陶太太見二嫂嫂先是一臉急切要打聽情況,現在又一臉的寡淡,想勸她又不知道如何開口,最終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家嫂子出了門。
可是她終究放心不下,於是就對身邊的丫鬟吩咐道:「去,你去老太太院子裏跟你幹娘說會話,順便聽聽舅太太去老太太那裏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