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在書法成就上鍾紹京的地位絕對是不可撼動的,可他書法上的造詣與在政治上的灼見卻顯然是成反比,當初韋後一事時,他是聽從著他夫人王氏的建議選擇了暗中投靠當時的臨淄王李隆基,可真當事發之時,他卻又因韋後的勢大而惶恐退卻,險些造成了臨淄王的功虧一簣。
便就是這麽一個立場不夠堅定主見不夠鮮明的人,卻能夠主動冒著泄露機密之風險將春闈試題送給張宏,這當然是頗為令人詫異的一點。這點原因再加上高不危所分析的,他這一年裏在平王李隆基手下過的並不太好,便直接讓張宏對他的動機產生了懷疑。
之所以會懷疑鍾紹京,一是因為張宏很了解鍾紹京此人的性格,二則是因為張宏很清楚隻是依賴京城那些大人物寵信的他確實沒有太多資本能夠讓鍾紹京這位五品大臣投靠於他,他身上也跟本不可能有那些懾人的王霸之氣。所以他當然會去分析鍾紹京的意圖。
既然鍾紹京不是簡單的要投靠張宏,那他在春闈之前的一夜送來這試題為的是什麽?當然是給張宏一個犯錯誤的機會,而他要張宏犯錯誤的目的又是什麽?不外乎是要張宏失去參加大考的資格,從而再不能入朝為官。這麽一路分析下來,張宏便不得不去考慮鍾紹京為何會阻止他入朝為官。
他與鍾紹京並無深交,鍾紹京也實在沒有必要陷害於他,那他既然這麽做了,便也隻可能是因為他是受了人的迫使,他也隻能這麽做來陷害張宏。分析到了這一層,再結合高不危的那些猜測,已經是足夠說明,這一年多來過的並不好的宮苑總監鍾紹京投靠了他人。
至於他背後那人,也不難猜的出來。隻須想清楚現如今的京城究竟有誰會冒著違背太平公主殿下,皇帝陛下等人的意思來阻止張宏入朝為官便可。或許對張宏有敵意的人並不在少數,可細算下來有這麽大膽量的肯定也是與張宏有著不可化解之仇怨的,再加上那封春闈考題始終不是一般人所能輕易搞到,如此一來,這兩個條件都極為符合的人,禮部尚書崔緹無疑便最為惹眼。
……
在崔緹看來,這兩年來都是輾轉忙碌根本沒有時間研讀經書的張宏若是想要考中則必然會要借他這個考題,而鍾紹京送考題的時間卻也剛好把握在春闈之前的深夜,本身也沒有留下太多時間讓張宏去刻意背下,那擁有著太平公主皇帝陛下等人寵信的張宏自然也會明目張膽的夾帶著考題前來應試。這便最終趁了崔緹的心願。
然而,他終究是不能想到張宏其實一開始便沒有想過要作弊,他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大唐的這些考題對於有著前世記憶的張宏來說其實並不太難。因此,這位一向都是攀附女人裙角而往上爬的崔尚書所布下的這一局,便顯得實在不堪,他在政治上玩弄些陰謀詭計的手段也確實是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
當然不可能會對掙紮在太平公主等人強悍手段間整整兩年的張宏帶來任何危險。
……
這個猜測在張宏由那圓門處進來時已成事實,張宏也根本沒有去理會那時的崔尚書麵上神色是如何的精彩難看,他施施然走入考場依著圓內禮部小吏的指派走向左側一小屋時,也再沒有理會他那張改動之後的紙薄會讓崔尚書是如何的憤怒。
大唐科考並不森嚴的另一種體現形式便就是這夾帶紙薄的要求,似張宏所帶這種與大考無關的紙薄留在了外,便也無甚重要。
坐在了小屋內,透過這青竹卷簾,張宏望向兩排小屋最前所站著的那兩位身著朝上從四品禮部侍郎一職服飾的兩位大人,其中有一位張宏並不陌生,但也談不上熟悉,隻是打量著那位留著長冉一臉威儀的大人,張宏依稀記得他好象便是尚書左仆射張說的另一位好友,粱年。
張說三人可謂都是受了張宏的引薦之恩,所以後來發跡後的張說依舊與張宏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而馬周則更是在張宏的一力促使下成為了江南道的總管。麵前的這位禮部侍郎粱年雖說是三人中品階最低的,但好歹也是位朝堂重臣,此次能夠監考大考也足以說明皇帝陛下對他的信任。
不過,也是張宏在打量著粱年之時,卻見那位侍郎不動聲色的向他施了個眼色,這讓張宏一時間有些不解,但很快他便明白了這位粱侍郎的暗示。因此,張宏心底確實是鬆了口氣,心想著平王殿下果然是安排了人在內照應著他,他也果真是無論如何都會高中進士。
粱年的暗示轉瞬即逝,在粱年轉過身了後張宏忍不住又去打量另一位侍郎,隻是看著對白略顯發白的胡須,微眯著的眼睛,一副昏昏入睡的模樣卻是張宏如何都認不得的,這讓他有些奇怪,京城五品以上官員高不危也早便幫他整理過了,至於這等四品侍郎他更是大概都能知道,可眼前這位禮部侍郎卻又是誰?
張宏有些疑惑,心想著莫不是剛剛上任的?隻是即便是剛剛上任的高不危也應當告之於他,怎的完全沒有印象?
這般思量間,圓門外的考生學子也紛紛入了場,先前的搜身甚嚴也隻是崔尚書為了等候張宏,那在張宏入場之後,剩下的便鬆懈了不少,大約不到半個時辰,這所有的考生學子便分散而坐在了這一片諾大的由小屋構成的空地之上。
……
圓門外鼓聲再響,預示著大唐這一年的大考便正式開始。
二位侍郎在那位臉色明顯不太好看的崔尚書點頭示意後為身旁的小吏分發著試卷,小吏很快逐一而走到各個考生的小屋之前派送著。這場間也再無任何聲息,隻有陣陣的颯颯試卷之聲無端端的便讓整個氣氛凝重了起來。
三張試卷,張宏不慌不忙先看了頭一張,他這幾個月來明裏是在家中研讀,其實也實在是沒看幾頁書,所以難免會有些陌生。即便他也是繼承了這一世少年的記憶,卻依舊沒有把握能夠盡善盡美的答完這第一張試卷。
試卷內容大約應是‘大學’一書中的內容,所謂貼經其實類似於張宏前一世的填空對答題,隻不過這世的題目卻是須要考生能夠完全將可能考到的書籍全部背下來,這便有了相當的難度。因為可能考到的畢竟十分廣泛,四書五經基本上都得背下來。
自然,第一張試卷不是張宏所能回答的。他歎了口氣,將這第一卷放在了一旁,身旁的卷簾早已放下,他雖是看不到其他考生學子,卻也能聽到他人的研磨之聲,這顯然是說明第一試卷對於別人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第二張試卷,一片空白,張宏想了想,也知道這是一張無命題試卷。通常來說第二張考的便是詩,要自由發揮,極為重要考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第二張第三張才是最為困難的。
可張宏恰恰相反,他想了想,便伸手開始研磨,也是這時卻聽見身旁有陣微輕的腳步聲。根本不用抬頭,張宏便輕揚了嘴角,他知道來人肯定是那位崔尚書,也猜得出崔尚書此時一臉的怨恨神情。可他根本不在意,隻是自顧自的研了磨,便拿起毫筆落筆成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這是一首宋時婉約女詩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張宏覺得既然皇帝陛下與太平公主肯定會親自查閱他的試卷,那他便很有必要表露些心跡在內,那些不管出於何種目的而將他抬到現如今這等高度的人,想必都十分的不願意他如同尋常考生一般作一些辭藻華麗優美動人的詩句,他必須得讓那些大人物知道他這個少年是有些血性的,他也並不會輕易按照那些人的意圖如同一個傀儡木偶。
當然,表露心跡也須要有個尺度,不能太過,否則讓皇帝陛下,太平公主那些人對他產生了忌諱便絕對是太過了。因此想來想去,張宏在考試之前還是覺得這一首絕句最為恰當。
……
門外的崔尚書斜著眼睛看著這少年的落筆,他確實是如張宏所想那般根本不認為這少年會有何等大才,他也確實是認為這少年即便不是不學無術也肯定會在這兩年之下將學業荒廢,所以他在這張宏這小屋門前,等的便是看這少年的笑話。
能夠玩出那麽一手,很幹脆的嘲諷了他一番,這些膽識底氣他佩服,可僅僅有底氣是不夠的,接下來他所要看的,便正是在沒有了那張紙薄之後,這少年該如何來完成大考,又該如何晉身進士。
不過,他的心思注定隻能是一個空想。
當他看著少年落筆字字生出之時,他原本憤怒中帶著戲謔的神情便再也不能鎮定,緩緩而張大了嘴巴的他也確實是感到了極度的震撼……
他居然真能寫出來也真是有著真才實學……
……
崔緹接著往下看,滿是不敢相信的看著少年拿起第三張試卷根本沒有半分猶豫筆筆落下。
第三張便是賦一首。
當崔緹看到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時,他便終於明白,為何皇帝陛下,太平公主那些人都是那般的寵信這少年……(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便就是這麽一個立場不夠堅定主見不夠鮮明的人,卻能夠主動冒著泄露機密之風險將春闈試題送給張宏,這當然是頗為令人詫異的一點。這點原因再加上高不危所分析的,他這一年裏在平王李隆基手下過的並不太好,便直接讓張宏對他的動機產生了懷疑。
之所以會懷疑鍾紹京,一是因為張宏很了解鍾紹京此人的性格,二則是因為張宏很清楚隻是依賴京城那些大人物寵信的他確實沒有太多資本能夠讓鍾紹京這位五品大臣投靠於他,他身上也跟本不可能有那些懾人的王霸之氣。所以他當然會去分析鍾紹京的意圖。
既然鍾紹京不是簡單的要投靠張宏,那他在春闈之前的一夜送來這試題為的是什麽?當然是給張宏一個犯錯誤的機會,而他要張宏犯錯誤的目的又是什麽?不外乎是要張宏失去參加大考的資格,從而再不能入朝為官。這麽一路分析下來,張宏便不得不去考慮鍾紹京為何會阻止他入朝為官。
他與鍾紹京並無深交,鍾紹京也實在沒有必要陷害於他,那他既然這麽做了,便也隻可能是因為他是受了人的迫使,他也隻能這麽做來陷害張宏。分析到了這一層,再結合高不危的那些猜測,已經是足夠說明,這一年多來過的並不好的宮苑總監鍾紹京投靠了他人。
至於他背後那人,也不難猜的出來。隻須想清楚現如今的京城究竟有誰會冒著違背太平公主殿下,皇帝陛下等人的意思來阻止張宏入朝為官便可。或許對張宏有敵意的人並不在少數,可細算下來有這麽大膽量的肯定也是與張宏有著不可化解之仇怨的,再加上那封春闈考題始終不是一般人所能輕易搞到,如此一來,這兩個條件都極為符合的人,禮部尚書崔緹無疑便最為惹眼。
……
在崔緹看來,這兩年來都是輾轉忙碌根本沒有時間研讀經書的張宏若是想要考中則必然會要借他這個考題,而鍾紹京送考題的時間卻也剛好把握在春闈之前的深夜,本身也沒有留下太多時間讓張宏去刻意背下,那擁有著太平公主皇帝陛下等人寵信的張宏自然也會明目張膽的夾帶著考題前來應試。這便最終趁了崔緹的心願。
然而,他終究是不能想到張宏其實一開始便沒有想過要作弊,他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大唐的這些考題對於有著前世記憶的張宏來說其實並不太難。因此,這位一向都是攀附女人裙角而往上爬的崔尚書所布下的這一局,便顯得實在不堪,他在政治上玩弄些陰謀詭計的手段也確實是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
當然不可能會對掙紮在太平公主等人強悍手段間整整兩年的張宏帶來任何危險。
……
這個猜測在張宏由那圓門處進來時已成事實,張宏也根本沒有去理會那時的崔尚書麵上神色是如何的精彩難看,他施施然走入考場依著圓內禮部小吏的指派走向左側一小屋時,也再沒有理會他那張改動之後的紙薄會讓崔尚書是如何的憤怒。
大唐科考並不森嚴的另一種體現形式便就是這夾帶紙薄的要求,似張宏所帶這種與大考無關的紙薄留在了外,便也無甚重要。
坐在了小屋內,透過這青竹卷簾,張宏望向兩排小屋最前所站著的那兩位身著朝上從四品禮部侍郎一職服飾的兩位大人,其中有一位張宏並不陌生,但也談不上熟悉,隻是打量著那位留著長冉一臉威儀的大人,張宏依稀記得他好象便是尚書左仆射張說的另一位好友,粱年。
張說三人可謂都是受了張宏的引薦之恩,所以後來發跡後的張說依舊與張宏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而馬周則更是在張宏的一力促使下成為了江南道的總管。麵前的這位禮部侍郎粱年雖說是三人中品階最低的,但好歹也是位朝堂重臣,此次能夠監考大考也足以說明皇帝陛下對他的信任。
不過,也是張宏在打量著粱年之時,卻見那位侍郎不動聲色的向他施了個眼色,這讓張宏一時間有些不解,但很快他便明白了這位粱侍郎的暗示。因此,張宏心底確實是鬆了口氣,心想著平王殿下果然是安排了人在內照應著他,他也果真是無論如何都會高中進士。
粱年的暗示轉瞬即逝,在粱年轉過身了後張宏忍不住又去打量另一位侍郎,隻是看著對白略顯發白的胡須,微眯著的眼睛,一副昏昏入睡的模樣卻是張宏如何都認不得的,這讓他有些奇怪,京城五品以上官員高不危也早便幫他整理過了,至於這等四品侍郎他更是大概都能知道,可眼前這位禮部侍郎卻又是誰?
張宏有些疑惑,心想著莫不是剛剛上任的?隻是即便是剛剛上任的高不危也應當告之於他,怎的完全沒有印象?
這般思量間,圓門外的考生學子也紛紛入了場,先前的搜身甚嚴也隻是崔尚書為了等候張宏,那在張宏入場之後,剩下的便鬆懈了不少,大約不到半個時辰,這所有的考生學子便分散而坐在了這一片諾大的由小屋構成的空地之上。
……
圓門外鼓聲再響,預示著大唐這一年的大考便正式開始。
二位侍郎在那位臉色明顯不太好看的崔尚書點頭示意後為身旁的小吏分發著試卷,小吏很快逐一而走到各個考生的小屋之前派送著。這場間也再無任何聲息,隻有陣陣的颯颯試卷之聲無端端的便讓整個氣氛凝重了起來。
三張試卷,張宏不慌不忙先看了頭一張,他這幾個月來明裏是在家中研讀,其實也實在是沒看幾頁書,所以難免會有些陌生。即便他也是繼承了這一世少年的記憶,卻依舊沒有把握能夠盡善盡美的答完這第一張試卷。
試卷內容大約應是‘大學’一書中的內容,所謂貼經其實類似於張宏前一世的填空對答題,隻不過這世的題目卻是須要考生能夠完全將可能考到的書籍全部背下來,這便有了相當的難度。因為可能考到的畢竟十分廣泛,四書五經基本上都得背下來。
自然,第一張試卷不是張宏所能回答的。他歎了口氣,將這第一卷放在了一旁,身旁的卷簾早已放下,他雖是看不到其他考生學子,卻也能聽到他人的研磨之聲,這顯然是說明第一試卷對於別人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第二張試卷,一片空白,張宏想了想,也知道這是一張無命題試卷。通常來說第二張考的便是詩,要自由發揮,極為重要考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第二張第三張才是最為困難的。
可張宏恰恰相反,他想了想,便伸手開始研磨,也是這時卻聽見身旁有陣微輕的腳步聲。根本不用抬頭,張宏便輕揚了嘴角,他知道來人肯定是那位崔尚書,也猜得出崔尚書此時一臉的怨恨神情。可他根本不在意,隻是自顧自的研了磨,便拿起毫筆落筆成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這是一首宋時婉約女詩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張宏覺得既然皇帝陛下與太平公主肯定會親自查閱他的試卷,那他便很有必要表露些心跡在內,那些不管出於何種目的而將他抬到現如今這等高度的人,想必都十分的不願意他如同尋常考生一般作一些辭藻華麗優美動人的詩句,他必須得讓那些大人物知道他這個少年是有些血性的,他也並不會輕易按照那些人的意圖如同一個傀儡木偶。
當然,表露心跡也須要有個尺度,不能太過,否則讓皇帝陛下,太平公主那些人對他產生了忌諱便絕對是太過了。因此想來想去,張宏在考試之前還是覺得這一首絕句最為恰當。
……
門外的崔尚書斜著眼睛看著這少年的落筆,他確實是如張宏所想那般根本不認為這少年會有何等大才,他也確實是認為這少年即便不是不學無術也肯定會在這兩年之下將學業荒廢,所以他在這張宏這小屋門前,等的便是看這少年的笑話。
能夠玩出那麽一手,很幹脆的嘲諷了他一番,這些膽識底氣他佩服,可僅僅有底氣是不夠的,接下來他所要看的,便正是在沒有了那張紙薄之後,這少年該如何來完成大考,又該如何晉身進士。
不過,他的心思注定隻能是一個空想。
當他看著少年落筆字字生出之時,他原本憤怒中帶著戲謔的神情便再也不能鎮定,緩緩而張大了嘴巴的他也確實是感到了極度的震撼……
他居然真能寫出來也真是有著真才實學……
……
崔緹接著往下看,滿是不敢相信的看著少年拿起第三張試卷根本沒有半分猶豫筆筆落下。
第三張便是賦一首。
當崔緹看到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時,他便終於明白,為何皇帝陛下,太平公主那些人都是那般的寵信這少年……(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