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定風堂,陸明玉拿出給楚行做了一半的玉青色緙絲料子,繼續縫製。這是要穿在外麵的袍子,針腳繡樣必須講究,陸明玉做大男人衣袍又不太熟練,半個多月浪費了兩塊好料子,還都被楚行撞見。楚行大概覺得她女紅不怎麽樣,體貼地勸她休息,交給府裏的繡娘做。陸明玉不甘心,就趁楚行不在家偷偷地縫,楚行一回來她就藏起來,等著做好了給他一個驚喜。
這邊她專心縫衣,那邊太夫人與楚二夫人翻翻黃曆,發現後天便是個黃道吉日,故早早叫了媒人上門,做了一番安排,日子一到,媒人就去承恩侯府提親了。
萬姝得到消息,高興地不得了,恨不得馬上就要母親答應。承恩侯夫人嫌棄女兒不矜持,對媒人隻說再考慮幾日,上午送走媒人,下去就去宮裏知會萬皇後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承恩侯夫人心裏已經同意了,但誰讓小姑子是皇後呢,哪怕做做樣子,她也得進宮提一聲。
萬皇後的寢宮陳設十分清雅,她素來也以勤儉賢淑被百姓們稱讚,招待娘家人,萬皇後隻穿了一身石青色的家常衣衫,頭上簡單別了一支羊脂玉簪子。聽聞承恩侯夫人有意把侄女許配給楚隨,萬皇後暗暗彎了彎小手指。
但她知道侄女早就心屬楚隨,也猜到承恩侯夫人隻是來知會一聲,便笑著誇了楚隨一番。
承恩侯夫人滿意地走了。
萬皇後望著空蕩蕩的門口,唇角漸漸抿緊,許久之後,她忽然又笑了笑,派人去問問明惠帝的行蹤。得知明惠帝批完奏折去了禦花園,萬皇後便帶上兩個宮女,閑庭散步般朝禦花園走去,遠遠看見明惠帝與自家的老三、四皇子坐在涼亭裏,萬皇後心情更好了。
她比皇上大三歲,進宮時就沒指望皇上會喜歡上一個老女人,皇上第一次選秀,萬皇後多多少少都有些吃味兒,但她很快就發現了,皇上對後宮每個女人都一樣,不曾特別偏愛任何人,萬皇後就徹底放鬆了下來,一心撫養兩個皇子。
明惠帝在檢查兩個兒子的功課,見皇後來了,猜到皇後有事,他提前打發了兩個兒子。
「皇上,爍兒最近功課如何?」萬皇後行禮落座,笑著問。
明惠帝扯了扯嘴角,老三都封王了,還得他這個父皇檢查功課,有進步又如何?
萬皇後自討沒趣,端起茶碗品茶,掩飾了尷尬,她繼續道:「皇上,剛剛承恩侯夫人進宮了,說是楚國公府的二公子登門提親,想娶姝兒,她來問問我的意思。皇上,姝兒這孩子也算您看著長大的,您覺得如何?」
明惠帝在看亭外的風景,聞言慢慢轉過來,思忖片刻道:「時謙是朕欽點的探花郎,才德兼備,與姝兒郎才女貌,堪稱佳配。」
萬皇後笑了,「既然皇上也誇二公子好,我馬上派人去跟承恩侯夫人說一聲,叫她別猶豫了。」
明惠帝點點頭。
萬皇後這便告辭走了。
明惠帝望著她的背影,想到外麵那個文不成武不就的長子慶王,沒來由一陣心煩。
而就在萬皇後派人去承恩侯府傳達聖意時,一個穿布衣的中年男子趕著驢車,慢悠悠隨其他百姓走出了南城門。他容貌普通,驢車上擺著賣炊餅所用的一應物件兒,混在其他小販裏並不顯眼,出了城門,一路朝西南方而去。
日落之時,驢車駛進了十二裏外的一個小鎮,最後穩穩停在鎮北一座兩進的宅院前。
門房聽到驢車的動靜,早就打開了門。
中年男子牽著驢車進門,進去後,把驢車交給門房,中年男人快步去了上房。
這座宅院十分幽靜,上房廳堂裏,麵朝南慵懶地坐著一個一身灰袍的男人,三旬左右的年紀,膚色白皙,容貌整體來說還是很清俊的,可惜他左眼眼角到臉頰中央有道十分醜陋的疤痕,乍一看十分地可怖。
看到中年家仆,疤臉男人麵無表情,繼續把玩手裏的一把桃木梳。
「東家,今日楚國公府托媒人去承恩侯府提親了,應該是楚二爺求娶萬姑娘。」
疤臉男人眉峰微挑,「此言當真?」
中年家仆再三保證消息屬實。
疤臉男人意味不明地笑笑,示意家仆下去,他負手站了起來,走出堂屋,閑庭散步般去了後院。
後院,一對兒母子正在澆花,母親一襲水綠裙子,腰肢纖細背影婀娜,她身邊的男娃看身形隻有六七歲的模樣,手裏拿著一個小葫蘆瓢,有模有樣地從木桶裏舀水,再認真地潑灑在月季花根部。剛要再舀一瓢,忽然瞥見疤臉男人,男娃鳳眼微眯,雀躍地大聲喊人:「周叔!」
周叔笑著點點頭,抬眼看向那少婦。
董月兒見到他,同樣喜上眉梢,美麗的眼睛含羞帶怯地望著來人。
周叔走到她身邊,糊弄男娃繼續澆水,他低聲對董月兒道:「楚隨要成親了。」
董月兒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等她記起楚隨是誰,立即僵在了那兒,隻有目光,緩緩地移向了不遠處的兒子。
男娃蹲在花壇前,心無旁騖地澆花,又澆好了一朵,他高興地站直腰,瞧見娘親在看他,男娃朝娘親咧嘴一笑,狹長的鳳眼彎成了兩弦新月。
董月兒忽然淚如雨下。
楚隨,楚隨,她的時謙哥哥,好狠的心啊!
夜漸漸黑了,床上的男娃玩了一天,在娘親溫柔的聲音裏,很快就睡著了,嘴角掛笑。
董月兒坐在床側的椅子上,看著酣睡的兒子,腦海裏卻浮現出另一張麵孔。七年不見,那人的模樣有些模糊了,隻剩一雙鳳眼,或溫柔或嫌棄,或憐惜或狠辣地看著她,交替出現,她能記住,也是因為兒子的眼睛太像他。
這邊她專心縫衣,那邊太夫人與楚二夫人翻翻黃曆,發現後天便是個黃道吉日,故早早叫了媒人上門,做了一番安排,日子一到,媒人就去承恩侯府提親了。
萬姝得到消息,高興地不得了,恨不得馬上就要母親答應。承恩侯夫人嫌棄女兒不矜持,對媒人隻說再考慮幾日,上午送走媒人,下去就去宮裏知會萬皇後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承恩侯夫人心裏已經同意了,但誰讓小姑子是皇後呢,哪怕做做樣子,她也得進宮提一聲。
萬皇後的寢宮陳設十分清雅,她素來也以勤儉賢淑被百姓們稱讚,招待娘家人,萬皇後隻穿了一身石青色的家常衣衫,頭上簡單別了一支羊脂玉簪子。聽聞承恩侯夫人有意把侄女許配給楚隨,萬皇後暗暗彎了彎小手指。
但她知道侄女早就心屬楚隨,也猜到承恩侯夫人隻是來知會一聲,便笑著誇了楚隨一番。
承恩侯夫人滿意地走了。
萬皇後望著空蕩蕩的門口,唇角漸漸抿緊,許久之後,她忽然又笑了笑,派人去問問明惠帝的行蹤。得知明惠帝批完奏折去了禦花園,萬皇後便帶上兩個宮女,閑庭散步般朝禦花園走去,遠遠看見明惠帝與自家的老三、四皇子坐在涼亭裏,萬皇後心情更好了。
她比皇上大三歲,進宮時就沒指望皇上會喜歡上一個老女人,皇上第一次選秀,萬皇後多多少少都有些吃味兒,但她很快就發現了,皇上對後宮每個女人都一樣,不曾特別偏愛任何人,萬皇後就徹底放鬆了下來,一心撫養兩個皇子。
明惠帝在檢查兩個兒子的功課,見皇後來了,猜到皇後有事,他提前打發了兩個兒子。
「皇上,爍兒最近功課如何?」萬皇後行禮落座,笑著問。
明惠帝扯了扯嘴角,老三都封王了,還得他這個父皇檢查功課,有進步又如何?
萬皇後自討沒趣,端起茶碗品茶,掩飾了尷尬,她繼續道:「皇上,剛剛承恩侯夫人進宮了,說是楚國公府的二公子登門提親,想娶姝兒,她來問問我的意思。皇上,姝兒這孩子也算您看著長大的,您覺得如何?」
明惠帝在看亭外的風景,聞言慢慢轉過來,思忖片刻道:「時謙是朕欽點的探花郎,才德兼備,與姝兒郎才女貌,堪稱佳配。」
萬皇後笑了,「既然皇上也誇二公子好,我馬上派人去跟承恩侯夫人說一聲,叫她別猶豫了。」
明惠帝點點頭。
萬皇後這便告辭走了。
明惠帝望著她的背影,想到外麵那個文不成武不就的長子慶王,沒來由一陣心煩。
而就在萬皇後派人去承恩侯府傳達聖意時,一個穿布衣的中年男子趕著驢車,慢悠悠隨其他百姓走出了南城門。他容貌普通,驢車上擺著賣炊餅所用的一應物件兒,混在其他小販裏並不顯眼,出了城門,一路朝西南方而去。
日落之時,驢車駛進了十二裏外的一個小鎮,最後穩穩停在鎮北一座兩進的宅院前。
門房聽到驢車的動靜,早就打開了門。
中年男子牽著驢車進門,進去後,把驢車交給門房,中年男人快步去了上房。
這座宅院十分幽靜,上房廳堂裏,麵朝南慵懶地坐著一個一身灰袍的男人,三旬左右的年紀,膚色白皙,容貌整體來說還是很清俊的,可惜他左眼眼角到臉頰中央有道十分醜陋的疤痕,乍一看十分地可怖。
看到中年家仆,疤臉男人麵無表情,繼續把玩手裏的一把桃木梳。
「東家,今日楚國公府托媒人去承恩侯府提親了,應該是楚二爺求娶萬姑娘。」
疤臉男人眉峰微挑,「此言當真?」
中年家仆再三保證消息屬實。
疤臉男人意味不明地笑笑,示意家仆下去,他負手站了起來,走出堂屋,閑庭散步般去了後院。
後院,一對兒母子正在澆花,母親一襲水綠裙子,腰肢纖細背影婀娜,她身邊的男娃看身形隻有六七歲的模樣,手裏拿著一個小葫蘆瓢,有模有樣地從木桶裏舀水,再認真地潑灑在月季花根部。剛要再舀一瓢,忽然瞥見疤臉男人,男娃鳳眼微眯,雀躍地大聲喊人:「周叔!」
周叔笑著點點頭,抬眼看向那少婦。
董月兒見到他,同樣喜上眉梢,美麗的眼睛含羞帶怯地望著來人。
周叔走到她身邊,糊弄男娃繼續澆水,他低聲對董月兒道:「楚隨要成親了。」
董月兒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等她記起楚隨是誰,立即僵在了那兒,隻有目光,緩緩地移向了不遠處的兒子。
男娃蹲在花壇前,心無旁騖地澆花,又澆好了一朵,他高興地站直腰,瞧見娘親在看他,男娃朝娘親咧嘴一笑,狹長的鳳眼彎成了兩弦新月。
董月兒忽然淚如雨下。
楚隨,楚隨,她的時謙哥哥,好狠的心啊!
夜漸漸黑了,床上的男娃玩了一天,在娘親溫柔的聲音裏,很快就睡著了,嘴角掛笑。
董月兒坐在床側的椅子上,看著酣睡的兒子,腦海裏卻浮現出另一張麵孔。七年不見,那人的模樣有些模糊了,隻剩一雙鳳眼,或溫柔或嫌棄,或憐惜或狠辣地看著她,交替出現,她能記住,也是因為兒子的眼睛太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