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聽他今兒回來說道的事兒,崔玉又覺得自個太自信了,也太看輕趙二石了。這個漢子滿身的憨厚傻呆勁兒,似乎隻是在家裏,在外頭辦事兒時候那心思也不少啊。
心裏踏實了,就又該忙活起來了。
周氏自然幫不上忙,所以每日就是在家裏照看著天天,好在家裏各種雜活如今也有來做工的婦人搭手,倒也不至於忙亂了。
河灘地那邊的大水汪是按著崔玉的標準修的,土壩加高壘起來,隻在邊上開了兩個口子放水換水。口子裏,都還用好幾層的紗布固定上。
大夥兒不知道是個什麽緣故,但隻要能掙到錢,自然也不好追著非要問個明白。
餘下的薄地,崔玉也按著片讓人修成了田地,因為有淤泥,所以倒也不急著追肥。在進山的那塊平整處,趙二石也帶了人開始蓋起簡單的小木屋來。
對於這個小木屋,趙二石是格外上心,從地基到木材全是他一手安排的。做工算不上多精致巧妙,但絕對安全結實,隻要不著火,住個十年八年的卻是沒問題的。
期間,趙二石還抽了三天空,跟著趙小山和崔虎子去縣城參加了院試。
院試是州衙的提督學政主持的,也是考取秀才功名的最後一場了。一般寒門子弟極少能走到這一場的,大多都是那些打小有西席先生或是上家學的富貴人家子弟或是官家子弟,所以村裏不少人對趙小山跟崔虎子的這次考試都極為看重。
就連早就離了陳河溝村的李氏,都招待了幾次專門去探望崔虎子的陳裏正。
院試三年才進行兩次,所以這會兒趙家全家最主要的事兒可就是陪著趙小山二人去縣裏了。
臨走的時候,除了筆墨紙硯全部備了新的,衣衫帽子還有各種吃食,能帶的崔玉都給帶了個齊全。就連水壺,都每人帶了兩個,生怕倆人在下場的三日裏饑了渴了引得難受。
當然,看著日頭越來越毒辣,天氣越來越熱,崔玉還專門熬了酸梅湯跟罐頭給倆人帶上。更是提前囑咐了倆人,去了縣城進場前一定要喝一碗避暑湯,免得進了場人多天熱的鬧難受。
原本一家人誰都沒去參加過考試,更不知道裏麵的道道,哪個知道準備那麽細致?尤其是周氏,早些時候還以為隻要帶了幹糧跟衣裳去就行,如今才知道下場考試竟然這般難。
尤其是等趙二石回來以後說,場上許多人受不得熱昏了過去,還有脫水的有鬧肚子的,隻進行了半場,就由許多學子被拖了出來。
這時候,周氏才念叨了許多阿彌陀佛,又念了幾聲祖宗保佑。若是沒有玉娘,隻怕自己這個傻老婆子就要耽擱了小山那孩子了。
這件事過了,小山跟虎子也跟學院請了假。隻是這次,虎子隻來趙家村看望了一下,然後就回去幫著李氏忙活了。他嘴上不說,但崔玉看得出,他對陳木匠的態度軟化了不少,說不得這次就是為了倆人的好事兒呢。
說起來,等結果的日子總歸是心急焦躁的,許多人受不住壓力總覺得抓肝撓肺的難受。不過上次的事兒之後,崔玉很是注重引導趙小山跟崔虎子的心態,加上倆孩子心思沉穩也不是那種沒個心性的人,所以倒也沒太多異常。
又過了半個月,河灘地跟山頭的改造就完工了。同時,院試放榜也差不多是時候了。
這一次在崔玉的催促下,一家人可是天不亮就去了鎮上衙門口。等了許久,才見人群後頭有人喊道:「都讓個道,貼榜的官爺出來了……」
人群中一陣騷動,接著就生生擠出一條小道來讓人過。等榜一放出來,認識字不認識字兒的可就都轟的一下子又擠上來。
小山跟虎子這會兒也顧不上別的了,隻貓著腰找自個的名字。碰上幾個來看熱鬧的同窗,隻管匆忙打個招呼。
最後終是找到了倆人的名字,雖說在榜尾的位置,但到底是過了。隻讀了一年有餘的書,能得了如此成績,除了家裏的支持跟倆人的勤奮,可見天賦也很是重要的。
對於這個結果,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接下來自然是滿意的東奔西走相互告知了。
趙家村跟陳河溝,幾輩子不出個讀書人,一出就是個秀才爺,怎麽能不讓人欣喜?尤其是李氏,更是覺得自家揚眉吐氣了,連帶了孩子們去給崔大郎磕頭時候紅眼掉淚都帶了笑。
崔家跟趙家如今好的跟一家人似的,心思透亮的人誰不知道,那是因為崔家孤兒寡母的在陳河溝被傷透了心啊。
瞧瞧,如今崔家小子一過了院試,可就帶了東西先來了趙家村。
知道這個消息後,陳河溝的裏正沉默了許久。心裏也有些埋怨當初挑事兒的那些娘們來。又想起趙家村人念叨的,趙小山跟崔虎子每每回了村,都會教村裏的孩子們識些簡單的字兒,當下更是後悔當初沒有給崔家做主了。
其實他這裏正說好當也好當,說難當也難當,遇見村裏人吵鬧扯皮時候,大多都是和稀泥馬馬虎虎過去的。誰知道崔家性子看著是個柔軟的,但做事兒竟然那般果斷,說丟下村裏的生意就丟下了。
當真是……
想來想去的,他還是決定尋一日帶了自家婆娘去一趟鎮上,就算不能把人勸回村子來,也要給個態度。至少日後,他發達了,不會尋了陳河溝的麻煩。
且說趙家村裏這會兒可是熱鬧的不行,一路上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還有趙家門楣上那大紅的綢緞布,何止是喜慶啊,說一句氣派也不為過。
這些也不隻是趙家自個準備的,還有村裏鄰裏跟裏正準備的。村裏出了這麽個有出息的人,又是本家姓的,說出去誰都覺得臉上有光。
這不一大早就有許多人來串門了,好在趙家現在的屋子大,倒也容得下一批一批的來人。
除了跟趙二石家鬧不對的趙方昌一家子,幾乎村裏的老老少少都來了個遍。最後還是裏正跟趙家老族長出麵,張羅了開祠堂要給祖宗磕頭,大夥兒才離了趙家。
考上秀才可是大事兒,所以在一番敲鑼打鼓之後,祠堂的門可就開了。因為女子不能進祠堂,所以崔玉就沒跟著過去湊熱鬧,倒是朵兒跟周氏,非要去祠堂外頭瞧瞧。
祠堂裏,趙小山端端正正的跪下磕頭,在老族長教誨之後又恭敬的給祖宗上了香。
上告祖宗之後,裏正就招呼著大夥兒去他家吃酒了。這是前一日他決定下的,當時崔玉還專門讓趙二石去給裏正家送了一趟銀子。隻是裏正趙德發說什麽都不肯收,還說這事兒是整個趙家的喜事兒,哪有讓他們自己出錢的理兒啊。
最後趙二石拗不過去,隻得緊趕慢趕的去鎮上買了半頭豬,又準備了酒水直接拉到裏正家。
院子裏擺了四大桌,幾乎桌桌都坐滿了人。整個村裏,也沒幾家不來的,倒是比哪家娶媳婦還熱鬧許多。
趙小山一家到的時候,酒菜都準備的差不多了。正席自然是還給趙小山跟趙二石留著空的,而女眷席麵上,崔玉跟周氏也被推著上了正席麵上。
心裏踏實了,就又該忙活起來了。
周氏自然幫不上忙,所以每日就是在家裏照看著天天,好在家裏各種雜活如今也有來做工的婦人搭手,倒也不至於忙亂了。
河灘地那邊的大水汪是按著崔玉的標準修的,土壩加高壘起來,隻在邊上開了兩個口子放水換水。口子裏,都還用好幾層的紗布固定上。
大夥兒不知道是個什麽緣故,但隻要能掙到錢,自然也不好追著非要問個明白。
餘下的薄地,崔玉也按著片讓人修成了田地,因為有淤泥,所以倒也不急著追肥。在進山的那塊平整處,趙二石也帶了人開始蓋起簡單的小木屋來。
對於這個小木屋,趙二石是格外上心,從地基到木材全是他一手安排的。做工算不上多精致巧妙,但絕對安全結實,隻要不著火,住個十年八年的卻是沒問題的。
期間,趙二石還抽了三天空,跟著趙小山和崔虎子去縣城參加了院試。
院試是州衙的提督學政主持的,也是考取秀才功名的最後一場了。一般寒門子弟極少能走到這一場的,大多都是那些打小有西席先生或是上家學的富貴人家子弟或是官家子弟,所以村裏不少人對趙小山跟崔虎子的這次考試都極為看重。
就連早就離了陳河溝村的李氏,都招待了幾次專門去探望崔虎子的陳裏正。
院試三年才進行兩次,所以這會兒趙家全家最主要的事兒可就是陪著趙小山二人去縣裏了。
臨走的時候,除了筆墨紙硯全部備了新的,衣衫帽子還有各種吃食,能帶的崔玉都給帶了個齊全。就連水壺,都每人帶了兩個,生怕倆人在下場的三日裏饑了渴了引得難受。
當然,看著日頭越來越毒辣,天氣越來越熱,崔玉還專門熬了酸梅湯跟罐頭給倆人帶上。更是提前囑咐了倆人,去了縣城進場前一定要喝一碗避暑湯,免得進了場人多天熱的鬧難受。
原本一家人誰都沒去參加過考試,更不知道裏麵的道道,哪個知道準備那麽細致?尤其是周氏,早些時候還以為隻要帶了幹糧跟衣裳去就行,如今才知道下場考試竟然這般難。
尤其是等趙二石回來以後說,場上許多人受不得熱昏了過去,還有脫水的有鬧肚子的,隻進行了半場,就由許多學子被拖了出來。
這時候,周氏才念叨了許多阿彌陀佛,又念了幾聲祖宗保佑。若是沒有玉娘,隻怕自己這個傻老婆子就要耽擱了小山那孩子了。
這件事過了,小山跟虎子也跟學院請了假。隻是這次,虎子隻來趙家村看望了一下,然後就回去幫著李氏忙活了。他嘴上不說,但崔玉看得出,他對陳木匠的態度軟化了不少,說不得這次就是為了倆人的好事兒呢。
說起來,等結果的日子總歸是心急焦躁的,許多人受不住壓力總覺得抓肝撓肺的難受。不過上次的事兒之後,崔玉很是注重引導趙小山跟崔虎子的心態,加上倆孩子心思沉穩也不是那種沒個心性的人,所以倒也沒太多異常。
又過了半個月,河灘地跟山頭的改造就完工了。同時,院試放榜也差不多是時候了。
這一次在崔玉的催促下,一家人可是天不亮就去了鎮上衙門口。等了許久,才見人群後頭有人喊道:「都讓個道,貼榜的官爺出來了……」
人群中一陣騷動,接著就生生擠出一條小道來讓人過。等榜一放出來,認識字不認識字兒的可就都轟的一下子又擠上來。
小山跟虎子這會兒也顧不上別的了,隻貓著腰找自個的名字。碰上幾個來看熱鬧的同窗,隻管匆忙打個招呼。
最後終是找到了倆人的名字,雖說在榜尾的位置,但到底是過了。隻讀了一年有餘的書,能得了如此成績,除了家裏的支持跟倆人的勤奮,可見天賦也很是重要的。
對於這個結果,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接下來自然是滿意的東奔西走相互告知了。
趙家村跟陳河溝,幾輩子不出個讀書人,一出就是個秀才爺,怎麽能不讓人欣喜?尤其是李氏,更是覺得自家揚眉吐氣了,連帶了孩子們去給崔大郎磕頭時候紅眼掉淚都帶了笑。
崔家跟趙家如今好的跟一家人似的,心思透亮的人誰不知道,那是因為崔家孤兒寡母的在陳河溝被傷透了心啊。
瞧瞧,如今崔家小子一過了院試,可就帶了東西先來了趙家村。
知道這個消息後,陳河溝的裏正沉默了許久。心裏也有些埋怨當初挑事兒的那些娘們來。又想起趙家村人念叨的,趙小山跟崔虎子每每回了村,都會教村裏的孩子們識些簡單的字兒,當下更是後悔當初沒有給崔家做主了。
其實他這裏正說好當也好當,說難當也難當,遇見村裏人吵鬧扯皮時候,大多都是和稀泥馬馬虎虎過去的。誰知道崔家性子看著是個柔軟的,但做事兒竟然那般果斷,說丟下村裏的生意就丟下了。
當真是……
想來想去的,他還是決定尋一日帶了自家婆娘去一趟鎮上,就算不能把人勸回村子來,也要給個態度。至少日後,他發達了,不會尋了陳河溝的麻煩。
且說趙家村裏這會兒可是熱鬧的不行,一路上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還有趙家門楣上那大紅的綢緞布,何止是喜慶啊,說一句氣派也不為過。
這些也不隻是趙家自個準備的,還有村裏鄰裏跟裏正準備的。村裏出了這麽個有出息的人,又是本家姓的,說出去誰都覺得臉上有光。
這不一大早就有許多人來串門了,好在趙家現在的屋子大,倒也容得下一批一批的來人。
除了跟趙二石家鬧不對的趙方昌一家子,幾乎村裏的老老少少都來了個遍。最後還是裏正跟趙家老族長出麵,張羅了開祠堂要給祖宗磕頭,大夥兒才離了趙家。
考上秀才可是大事兒,所以在一番敲鑼打鼓之後,祠堂的門可就開了。因為女子不能進祠堂,所以崔玉就沒跟著過去湊熱鬧,倒是朵兒跟周氏,非要去祠堂外頭瞧瞧。
祠堂裏,趙小山端端正正的跪下磕頭,在老族長教誨之後又恭敬的給祖宗上了香。
上告祖宗之後,裏正就招呼著大夥兒去他家吃酒了。這是前一日他決定下的,當時崔玉還專門讓趙二石去給裏正家送了一趟銀子。隻是裏正趙德發說什麽都不肯收,還說這事兒是整個趙家的喜事兒,哪有讓他們自己出錢的理兒啊。
最後趙二石拗不過去,隻得緊趕慢趕的去鎮上買了半頭豬,又準備了酒水直接拉到裏正家。
院子裏擺了四大桌,幾乎桌桌都坐滿了人。整個村裏,也沒幾家不來的,倒是比哪家娶媳婦還熱鬧許多。
趙小山一家到的時候,酒菜都準備的差不多了。正席自然是還給趙小山跟趙二石留著空的,而女眷席麵上,崔玉跟周氏也被推著上了正席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