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眼紅的眾人聽到這個消息,大多都抱著期望的心態來簽了契約。隻是有些不看好而且小心眼的人,覺得趙家不可能真心教她們養蠶掙錢,所以撇了撇嘴說了幾句酸話就走了。
不管怎麽說,由石嫂子那批人開始,趙家可真正的熱鬧起來了。對於來請教的人,崔玉也不說不耐煩,除了她講解,索性還把這個人情送給了石嫂子跟大菊倆人。
等秋季的蠶絲出來,那些跟著養蠶的人可以說大多都豐收了,就算是中間有差池,蠶絲質地不好的,也都掙了一兩多銀子呢。
別看一兩銀子不多,卻比種一季的地強得多。種一季麥子,收獲也不過二石,賣給糧行,可是連一兩都劃不下來的。
而崔玉也趁機賣桑葉,倒賣蠶種掙了七八兩銀子。加上趙二石打的繅絲車,又是一筆進項。
至於水汪裏的魚苗,如今雖說大了,但卻還不足以賣呢。其實最初放魚苗時候,成活率並不高,來回折騰了兩次還是損失了許多。本來崔玉都要放棄了,畢竟她的專業也並不是養魚。
誰知道,林大海卻說出了養魚的關鍵。原來林大海兩口子本來就是南方人,他們接觸魚的時候要多得多,便是稻田裏也是會養魚的。
崔玉也是聽說過那種「稻底魚」的,當時知道的時候還忍不住感歎古人偉大的智慧呢。卻不想,這會倒是幫了自家。
有了養魚專業戶的指導,水汪裏的草魚跟黑魚成活率自然高了許多。崔玉也不是吝嗇的人,跟趙二石商量過以後,就決定給林大海幾個人漲工錢,每個月三百文漲到了三百五十文。
如此,又是得了一番感激。
且不說家裏的日子過得如何紅火,就說現在李氏可就關了一日店鋪帶了三妮兒,同趙小山跟崔虎子一塊來了趙家村。
王秀和跟如燕剛做上晌午飯,就見李氏幾個人乘著牛車來了。奶奶周氏聽到響動,趕緊讓朵兒去迎迎,自個也把天天放到了炕上準備下地。
李氏幾個也不是矯情的人,被朵兒迎著進了屋,趕緊止了周氏的動作。邊上本來準備去蠶房的如燕,也很有眼力勁的倒了些糖水來。
「如燕,你跑的快,趕緊去看看你玉娘嫂子他們回來了沒,就說她娘跟兄弟來了。」周氏跟李氏說了幾句閑話,一邊逗弄著咿呀呀手舞足蹈的天天,一邊抽空跟如燕交代了一句。
也是幾個人來的是時候,崔玉兩口子剛到門口,瞧見有牛車,又看出卸車套的是陳木匠,當下也就尋思著是不是李氏來了。
因為正屋裏現在都是孩子跟婦人,陳木匠跟趙二石倒不好多呆,所以見過了老太太就找了個由頭出了門。
「玉娘,娘這次是聽虎子跟小山說,他倆想重考童生試。這三年才兩次,錯過了這次去官學,下回可就得兩年以後了……」見自家閨女回來,李氏也顧不得逗孩子了,眉宇間也有些猶豫擔心。
崔玉挑眉,似是沒想到這麽一出,自然就把目光落到了崔虎子跟趙小山身上。
「大姐,這件事是先生提醒以後,我跟小山商量了許多次。」崔虎子畢竟比趙小山大一輩,雖說年紀相仿,但若論起關係來趙小山也該叫他一聲舅舅叔叔的。所以現在該開口的時候,也是以他為先。
「雖說考過了童生試,得了秀才的功名,可我跟小山到底是擦底兒過得。說起來,運氣還是大於學識的,我倆到底底子還不牢靠,隻怕去了官學也是白花錢。」崔虎子抿著嘴說道,隻是眼神卻有些飄忽。
崔玉一聽他最後一句,心裏就有些明白了。她也是才聽說的,秀才也就是生員分廩生、增生、附生這麽三等。
「廩生」是每次童生試的前三甲,除去考試還能自公家領取廩米津貼。「增生」雖然沒有了津貼也沒有了糧食供給,但卻不用額外繳付束修,如此也能為家裏省下一大筆開銷。
隻是附生,作為生員最後幾名,待遇就極差了。雖然能上的官學,但花銷卻是很大的。按著趙小山跟崔虎子倆人的年齡跟學識,帶到足夠參加下次科舉考試,隻怕還要等四年。不論筆墨紙硯跟書籍,就算是束修可也是一大筆。
「玉娘,你說這該怎麽辦?眼看虎子跟小山都要過十三了,也是定親的時候了,要是這麽一耽擱……」李氏欲言又止,她私心裏是不想兒子重新參加童生試的,畢竟耽誤工夫不說,指不定還要把親事再往後拖許多年呢。
李氏倒不是非要兒子考個舉人狀元的,但是在她心裏,兒子過了十五就該成親生孩子了。這也是要給崔家留下血脈啊。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人的思想就是如此,覺得無論男女就得生個兒子才能圓滿。
周氏一聽,心裏也有些著急了。怎得明明自家小山都成了秀才,還要重新下場考試?若是下次沒有考過,那不是壞了名聲麽?
崔玉先安慰了眼巴巴看著自個的倆人,然後細細問了幾句。到底是成年人又經曆了許多,三言兩語的就探出虎子跟小山是不忍那官學的花銷,寧可耽擱幾年也不願意讓家裏跟著辛苦。
「小山,虎子,但凡你們想讀書,家裏自然都會支持。至於束修跟銀錢,雖說來之不易卻也不能跟你們的前程相比。」
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尤其是寒門子弟,能在讀書上有一番作為的人極少極少。所以崔玉的意思,也是寧可花錢也要供著倆人學下去,哪怕就是在官學裏長見識也好。
雖說他們有意在鎮上書院繼續呆著,可說到底跟官學相比,兩邊就好似小私塾跟公立重點學院。再者,去州縣的衙官學不僅能得了大儒指點教導,還能接觸到更多的資源。
「大姐……」「嬸娘……」
這件事最終沒有說個透徹,但大夥兒心裏也都明白了,兩個孩子去官學的事兒已經算是定下來了。隻等秋收以後,送了人去縣城。
說好了正事兒,崔玉讓趙二石去割了六斤豬肉,然後就張羅著大夥兒剁肉和麵準備加餐。倒不是要包餃子,畢竟王秀和已經做好了晌午的主食。
如今崔玉不過是想弄個紅燒獅子頭來給大夥兒嚐嚐,也解解自個的饞。這幾日也不知怎麽的,她很是饞各種肉食,尤其是流油香嫩的,簡直是一想起來就必須要做。
把帶了肥膘子的豬肉洗幹淨,讓趙二石來剁碎,然後和著用開水泡過的已經切碎的野生幹木耳跟蘑菇,又攪了些糖跟醬油,撒了鹽用雞蛋清抓起來。
想著獅子頭要有彈性,自然少不得一頓摔打攪拌,所以崔玉又叫了一直在邊上躍躍欲試的幾個孩子洗幹淨手,在盆子裏摔打那些肉餡。瞧著黏黏糊糊了,這才教著幾個人捏成丸子形。
王秀和如今是趙家抗灶台的,但是嚐過幾次崔玉的手藝後,也覺得自個該再好生學學。所以這會兒除了打小手之外,心裏自然是默默的記著這肉食的做法。
等丸子以下鍋,香味可就散出來了。等都炸好了,她才用小砂鍋裏吊著的雞湯燉上,又勾了芡澆進去。先炸後煮的肉丸子,帶著蘑菇跟木耳的野生香味,噴香撲鼻光聞起來就引動的人食欲大動了。
不管怎麽說,由石嫂子那批人開始,趙家可真正的熱鬧起來了。對於來請教的人,崔玉也不說不耐煩,除了她講解,索性還把這個人情送給了石嫂子跟大菊倆人。
等秋季的蠶絲出來,那些跟著養蠶的人可以說大多都豐收了,就算是中間有差池,蠶絲質地不好的,也都掙了一兩多銀子呢。
別看一兩銀子不多,卻比種一季的地強得多。種一季麥子,收獲也不過二石,賣給糧行,可是連一兩都劃不下來的。
而崔玉也趁機賣桑葉,倒賣蠶種掙了七八兩銀子。加上趙二石打的繅絲車,又是一筆進項。
至於水汪裏的魚苗,如今雖說大了,但卻還不足以賣呢。其實最初放魚苗時候,成活率並不高,來回折騰了兩次還是損失了許多。本來崔玉都要放棄了,畢竟她的專業也並不是養魚。
誰知道,林大海卻說出了養魚的關鍵。原來林大海兩口子本來就是南方人,他們接觸魚的時候要多得多,便是稻田裏也是會養魚的。
崔玉也是聽說過那種「稻底魚」的,當時知道的時候還忍不住感歎古人偉大的智慧呢。卻不想,這會倒是幫了自家。
有了養魚專業戶的指導,水汪裏的草魚跟黑魚成活率自然高了許多。崔玉也不是吝嗇的人,跟趙二石商量過以後,就決定給林大海幾個人漲工錢,每個月三百文漲到了三百五十文。
如此,又是得了一番感激。
且不說家裏的日子過得如何紅火,就說現在李氏可就關了一日店鋪帶了三妮兒,同趙小山跟崔虎子一塊來了趙家村。
王秀和跟如燕剛做上晌午飯,就見李氏幾個人乘著牛車來了。奶奶周氏聽到響動,趕緊讓朵兒去迎迎,自個也把天天放到了炕上準備下地。
李氏幾個也不是矯情的人,被朵兒迎著進了屋,趕緊止了周氏的動作。邊上本來準備去蠶房的如燕,也很有眼力勁的倒了些糖水來。
「如燕,你跑的快,趕緊去看看你玉娘嫂子他們回來了沒,就說她娘跟兄弟來了。」周氏跟李氏說了幾句閑話,一邊逗弄著咿呀呀手舞足蹈的天天,一邊抽空跟如燕交代了一句。
也是幾個人來的是時候,崔玉兩口子剛到門口,瞧見有牛車,又看出卸車套的是陳木匠,當下也就尋思著是不是李氏來了。
因為正屋裏現在都是孩子跟婦人,陳木匠跟趙二石倒不好多呆,所以見過了老太太就找了個由頭出了門。
「玉娘,娘這次是聽虎子跟小山說,他倆想重考童生試。這三年才兩次,錯過了這次去官學,下回可就得兩年以後了……」見自家閨女回來,李氏也顧不得逗孩子了,眉宇間也有些猶豫擔心。
崔玉挑眉,似是沒想到這麽一出,自然就把目光落到了崔虎子跟趙小山身上。
「大姐,這件事是先生提醒以後,我跟小山商量了許多次。」崔虎子畢竟比趙小山大一輩,雖說年紀相仿,但若論起關係來趙小山也該叫他一聲舅舅叔叔的。所以現在該開口的時候,也是以他為先。
「雖說考過了童生試,得了秀才的功名,可我跟小山到底是擦底兒過得。說起來,運氣還是大於學識的,我倆到底底子還不牢靠,隻怕去了官學也是白花錢。」崔虎子抿著嘴說道,隻是眼神卻有些飄忽。
崔玉一聽他最後一句,心裏就有些明白了。她也是才聽說的,秀才也就是生員分廩生、增生、附生這麽三等。
「廩生」是每次童生試的前三甲,除去考試還能自公家領取廩米津貼。「增生」雖然沒有了津貼也沒有了糧食供給,但卻不用額外繳付束修,如此也能為家裏省下一大筆開銷。
隻是附生,作為生員最後幾名,待遇就極差了。雖然能上的官學,但花銷卻是很大的。按著趙小山跟崔虎子倆人的年齡跟學識,帶到足夠參加下次科舉考試,隻怕還要等四年。不論筆墨紙硯跟書籍,就算是束修可也是一大筆。
「玉娘,你說這該怎麽辦?眼看虎子跟小山都要過十三了,也是定親的時候了,要是這麽一耽擱……」李氏欲言又止,她私心裏是不想兒子重新參加童生試的,畢竟耽誤工夫不說,指不定還要把親事再往後拖許多年呢。
李氏倒不是非要兒子考個舉人狀元的,但是在她心裏,兒子過了十五就該成親生孩子了。這也是要給崔家留下血脈啊。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人的思想就是如此,覺得無論男女就得生個兒子才能圓滿。
周氏一聽,心裏也有些著急了。怎得明明自家小山都成了秀才,還要重新下場考試?若是下次沒有考過,那不是壞了名聲麽?
崔玉先安慰了眼巴巴看著自個的倆人,然後細細問了幾句。到底是成年人又經曆了許多,三言兩語的就探出虎子跟小山是不忍那官學的花銷,寧可耽擱幾年也不願意讓家裏跟著辛苦。
「小山,虎子,但凡你們想讀書,家裏自然都會支持。至於束修跟銀錢,雖說來之不易卻也不能跟你們的前程相比。」
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尤其是寒門子弟,能在讀書上有一番作為的人極少極少。所以崔玉的意思,也是寧可花錢也要供著倆人學下去,哪怕就是在官學裏長見識也好。
雖說他們有意在鎮上書院繼續呆著,可說到底跟官學相比,兩邊就好似小私塾跟公立重點學院。再者,去州縣的衙官學不僅能得了大儒指點教導,還能接觸到更多的資源。
「大姐……」「嬸娘……」
這件事最終沒有說個透徹,但大夥兒心裏也都明白了,兩個孩子去官學的事兒已經算是定下來了。隻等秋收以後,送了人去縣城。
說好了正事兒,崔玉讓趙二石去割了六斤豬肉,然後就張羅著大夥兒剁肉和麵準備加餐。倒不是要包餃子,畢竟王秀和已經做好了晌午的主食。
如今崔玉不過是想弄個紅燒獅子頭來給大夥兒嚐嚐,也解解自個的饞。這幾日也不知怎麽的,她很是饞各種肉食,尤其是流油香嫩的,簡直是一想起來就必須要做。
把帶了肥膘子的豬肉洗幹淨,讓趙二石來剁碎,然後和著用開水泡過的已經切碎的野生幹木耳跟蘑菇,又攪了些糖跟醬油,撒了鹽用雞蛋清抓起來。
想著獅子頭要有彈性,自然少不得一頓摔打攪拌,所以崔玉又叫了一直在邊上躍躍欲試的幾個孩子洗幹淨手,在盆子裏摔打那些肉餡。瞧著黏黏糊糊了,這才教著幾個人捏成丸子形。
王秀和如今是趙家抗灶台的,但是嚐過幾次崔玉的手藝後,也覺得自個該再好生學學。所以這會兒除了打小手之外,心裏自然是默默的記著這肉食的做法。
等丸子以下鍋,香味可就散出來了。等都炸好了,她才用小砂鍋裏吊著的雞湯燉上,又勾了芡澆進去。先炸後煮的肉丸子,帶著蘑菇跟木耳的野生香味,噴香撲鼻光聞起來就引動的人食欲大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