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六奶奶這樣的法子,更沒有人想到。若是果真如此辦了,所有的銀子都清清楚楚地擺在了表麵,就是管家的夫人亦不能私留一分了。
大家之所以都願意管家,除了有權威,其實也是因為管家並不是白管的,大筆的銀子從手中過去時,哪裏會不漏下一些?盡管侯府裏都要麵子,看起來不把銀錢當成一回事兒,但其實暗地裏誰不知道銀子多了的好處?
否則,大奶奶為什麽怎麽也不肯交出管家大權呢?
現在,也不必細算,每人大約都知道領了銀錢更劃算,畢竟不管是小小的脂粉采買,還是大份的四季衣裳,經過府裏過了幾手,處處免不了處處克扣一些,最終真正送進來的東西要比自己拿銀錢去買差了好幾檔。
況且,若是按份例時,也不論這東西是不是能用得上,便都一股腦兒地買來發下去,任最後黴了也罷,扔了也罷,銀錢也看不到的,現在何不拿了銀錢隻買些用得上的,再餘下些做別的呢。
府裏各房的主子雖然都不窮,但是真正大富大貴的還是長房,特別是西院裏庶出的幾房,大都隻是靠著侯府裏過日子,手中的家私也未必豐厚,所以倒有好些人立即就拿定了主意,想要領了銀子自己置辦東西。
隻是大家都是高門大家出身的,說起話也都周全,便各有理由,「六奶奶既然要行這樣的規矩,我們自然讚同。正好我一向隻穿房裏丫頭們做的衣裳,如今不如將這項銀子關了去,也省得針錢房上太忙太累。」
「我們爺生母姨娘已經過了六十,早就斷紅斷綠了,每日裏隻念經誦佛的,那些脂粉都白放著壞了,不如我領了將銀子給老人家收著呢。」
雲娘聽了,一一點頭,便笑道:「大家想怎麽樣,並不急於眼下一日半日的,到了二十五日一總到這裏報上一回,我讓人做了冊子登記,每個月重新登上一次,若覺得想改,盡可以再改的。」
「但我也事先說明,到了那一日,若是不來報的,再不能因為一房一人而讓整個府裏所有人等著,因此過了酉時之後便不再登了,隻當不來的願意與過去一般。」
大家便紛紛道:「六奶奶果然想得十分周全,我們這些人捆起來也想不到這些,這法子又果然好,於府裏於每一房都十分地便捷。」
雲娘見第一則便很是成功,心裏越發有了底氣,不管哪一處的人,想法大致都是一樣的,誰又願意眼看著自己的份例被別人取巧弄去了呢,因笑著截斷了大家的溢美之辭,又道:「除了這些日常供應,各房裏丫頭婆子等一幹下人也都要重新核了人數,由各房統一領了月例銀子,若是按家裏規矩房裏人多的便各自拿錢,人少的也不扣下。」
「還有,各房裏若有不想再用的下人,便可以送出來,先放到官中,想進府裏的人,也可以在這個機會報了上來,放在一處,以備有缺人的來挑。」
這個道理其實與方才的一樣,而且細論起來,真正人多的又都在長房,庶房便是想多要些下人,原來也要管家的人答應,又是挑剩下不好的才分過去,現在倒是可以考慮再減些人,或者換上一兩個能幹的。
因此,先前借著關係硬派去的不好的下人,大家亦沒有什麽法子,如今便可以退了回去。而挑剩下的人,將來要麽出府,要麽派到更不好的差使,才能讓下人們用心做事。
反之,各房主子有這個心思,下人豈能沒有,誰不願意跟著寬厚仁慈的好主子呢?是以真到了挑選的時候,就是主子挑下人,卻也是雙方互選對方呢。
這個法子大家最初聽了都十分喜悅,但是略過了一會想透了便不免喜憂參半,隻是並沒有人反對,畢竟比起先前隻能收下硬派來的下人,又無法管教要好得多吧,是以雲娘又說了具體的法子,「今後便定下來,三個月選一回,中間實在缺人手的也隻有各房自想法子,隻是小子們二十五娶親,丫頭們十八出嫁,五十歲榮養還都依過去的規矩,如果有特殊的,也都在我這裏登記。」
「此番不隻將大家的份例分了下去,隻除了請大夫人看病抓藥,房舍損壞修繕等事還有公中管著,別的項銀子再不能自公中領了,」雲娘見大家個個盤算著,便將最難的一處說了出來,「先前各房的姨娘通房丫頭也都俱按原來的例,但而今之後,各房男人再收姨娘、丫頭公中俱不管了,隻各房自出銀子養。」
話音一落,滿廳的人便都不響了,隻看著雲娘。
雲娘便似玩笑般地道:「我們府裏再富貴,也不可能每房隨意養姨娘丫頭,若是每房養上幾十個,再加上配丫頭婆子的,真就揭不開鍋了,且在這上頭花錢最是沒法子限定的,買個人進來,貴的有好幾千兩銀子的,少的有幾十兩的。因此隻除了男子娶親、女子嫁人是官中的,其餘便一概不管,各自花各自的銀子,各自看著辦吧。」
大家依舊不言語,雲娘覷著沒有人嚷出來反對,便起身道:「既然大家都覺得還好,就如此定下來,待二十五那天,我們再到花廳來,將這些事情都一一辦理清楚。」說著便環視一周,施施然地走了。
一頭走,倒一頭尋思,大家為什麽皆一聲也不響呢?也許因為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兩個祖父派來的老嬤嬤,也許未必果真不願意,隻是為了裝賢良不好說什麽吧。
其實武定侯府是從軍功起家的,家裏的男子從小皆習武,因此家裏倒也不許養一群大小老婆的掏空了身子,且湯家門第頗高,想進門當姨娘並不容易。除了世子和一兩個人未免濫情之外,祖父和父親也隻各有幾房妾室,比起別府要少些。
但是雲娘依舊決定砍下這塊開支,一是她果真覺得添置姨娘的花費太多,數目又不定,不好控製,二就是她確實不喜歡,一夫一妻正經過日子多好,非要弄個旁人摻上來,再攪出一大堆的是非。
依她之見,侯府裏最應該節省的支出就是這塊了,所以不惜冒了大不韙定了這個規矩。而且,她又沒有說不許納妾,隻是讓大家自己負擔這份銀子而已。
且雲娘在思謀此項時已經細想過,如今府裏的男子,祖父已年過古稀,房裏有兩個姨娘打理雜事,不可能再納妾了;大哥跟著東海王走了,平日不用府裏的用度,每年送一次銀兩東西就可以,而大嫂房裏的姨娘丫頭們已經放出去一些,現在剩下的也是先前收的,隻按過去的份例就成;玉瀚早說沒有納妾的打算,當然自己也不許;因此長房嫡支便不會有人反對。
現在能出麵反對此事的,隻能是庶支的人了,若是這些人因為沒有銀子納妾來找自己,自己也有許多話駁回去,府裏幫著娶了親,難道還要管買小妾嗎?畢竟理在自己一方,誰又能說出什麽!
其實,雲娘有時倒替那些庶房的人發愁。侯府不同民間,隻要是兒子便都一樣養著,而是重嫡輕庶。畢竟在爵位傳承上,如果不是嫡子,很難得到允許襲爵,所以嫡庶之分一向十分明晰。也因著出身的不同,庶支注定不能得到太多的家產,那些自己肯上進謀份差使的還好些,而到了三五十歲還隻在家裏白吃飯的人,他們到底是怎樣想的呢?
大家之所以都願意管家,除了有權威,其實也是因為管家並不是白管的,大筆的銀子從手中過去時,哪裏會不漏下一些?盡管侯府裏都要麵子,看起來不把銀錢當成一回事兒,但其實暗地裏誰不知道銀子多了的好處?
否則,大奶奶為什麽怎麽也不肯交出管家大權呢?
現在,也不必細算,每人大約都知道領了銀錢更劃算,畢竟不管是小小的脂粉采買,還是大份的四季衣裳,經過府裏過了幾手,處處免不了處處克扣一些,最終真正送進來的東西要比自己拿銀錢去買差了好幾檔。
況且,若是按份例時,也不論這東西是不是能用得上,便都一股腦兒地買來發下去,任最後黴了也罷,扔了也罷,銀錢也看不到的,現在何不拿了銀錢隻買些用得上的,再餘下些做別的呢。
府裏各房的主子雖然都不窮,但是真正大富大貴的還是長房,特別是西院裏庶出的幾房,大都隻是靠著侯府裏過日子,手中的家私也未必豐厚,所以倒有好些人立即就拿定了主意,想要領了銀子自己置辦東西。
隻是大家都是高門大家出身的,說起話也都周全,便各有理由,「六奶奶既然要行這樣的規矩,我們自然讚同。正好我一向隻穿房裏丫頭們做的衣裳,如今不如將這項銀子關了去,也省得針錢房上太忙太累。」
「我們爺生母姨娘已經過了六十,早就斷紅斷綠了,每日裏隻念經誦佛的,那些脂粉都白放著壞了,不如我領了將銀子給老人家收著呢。」
雲娘聽了,一一點頭,便笑道:「大家想怎麽樣,並不急於眼下一日半日的,到了二十五日一總到這裏報上一回,我讓人做了冊子登記,每個月重新登上一次,若覺得想改,盡可以再改的。」
「但我也事先說明,到了那一日,若是不來報的,再不能因為一房一人而讓整個府裏所有人等著,因此過了酉時之後便不再登了,隻當不來的願意與過去一般。」
大家便紛紛道:「六奶奶果然想得十分周全,我們這些人捆起來也想不到這些,這法子又果然好,於府裏於每一房都十分地便捷。」
雲娘見第一則便很是成功,心裏越發有了底氣,不管哪一處的人,想法大致都是一樣的,誰又願意眼看著自己的份例被別人取巧弄去了呢,因笑著截斷了大家的溢美之辭,又道:「除了這些日常供應,各房裏丫頭婆子等一幹下人也都要重新核了人數,由各房統一領了月例銀子,若是按家裏規矩房裏人多的便各自拿錢,人少的也不扣下。」
「還有,各房裏若有不想再用的下人,便可以送出來,先放到官中,想進府裏的人,也可以在這個機會報了上來,放在一處,以備有缺人的來挑。」
這個道理其實與方才的一樣,而且細論起來,真正人多的又都在長房,庶房便是想多要些下人,原來也要管家的人答應,又是挑剩下不好的才分過去,現在倒是可以考慮再減些人,或者換上一兩個能幹的。
因此,先前借著關係硬派去的不好的下人,大家亦沒有什麽法子,如今便可以退了回去。而挑剩下的人,將來要麽出府,要麽派到更不好的差使,才能讓下人們用心做事。
反之,各房主子有這個心思,下人豈能沒有,誰不願意跟著寬厚仁慈的好主子呢?是以真到了挑選的時候,就是主子挑下人,卻也是雙方互選對方呢。
這個法子大家最初聽了都十分喜悅,但是略過了一會想透了便不免喜憂參半,隻是並沒有人反對,畢竟比起先前隻能收下硬派來的下人,又無法管教要好得多吧,是以雲娘又說了具體的法子,「今後便定下來,三個月選一回,中間實在缺人手的也隻有各房自想法子,隻是小子們二十五娶親,丫頭們十八出嫁,五十歲榮養還都依過去的規矩,如果有特殊的,也都在我這裏登記。」
「此番不隻將大家的份例分了下去,隻除了請大夫人看病抓藥,房舍損壞修繕等事還有公中管著,別的項銀子再不能自公中領了,」雲娘見大家個個盤算著,便將最難的一處說了出來,「先前各房的姨娘通房丫頭也都俱按原來的例,但而今之後,各房男人再收姨娘、丫頭公中俱不管了,隻各房自出銀子養。」
話音一落,滿廳的人便都不響了,隻看著雲娘。
雲娘便似玩笑般地道:「我們府裏再富貴,也不可能每房隨意養姨娘丫頭,若是每房養上幾十個,再加上配丫頭婆子的,真就揭不開鍋了,且在這上頭花錢最是沒法子限定的,買個人進來,貴的有好幾千兩銀子的,少的有幾十兩的。因此隻除了男子娶親、女子嫁人是官中的,其餘便一概不管,各自花各自的銀子,各自看著辦吧。」
大家依舊不言語,雲娘覷著沒有人嚷出來反對,便起身道:「既然大家都覺得還好,就如此定下來,待二十五那天,我們再到花廳來,將這些事情都一一辦理清楚。」說著便環視一周,施施然地走了。
一頭走,倒一頭尋思,大家為什麽皆一聲也不響呢?也許因為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兩個祖父派來的老嬤嬤,也許未必果真不願意,隻是為了裝賢良不好說什麽吧。
其實武定侯府是從軍功起家的,家裏的男子從小皆習武,因此家裏倒也不許養一群大小老婆的掏空了身子,且湯家門第頗高,想進門當姨娘並不容易。除了世子和一兩個人未免濫情之外,祖父和父親也隻各有幾房妾室,比起別府要少些。
但是雲娘依舊決定砍下這塊開支,一是她果真覺得添置姨娘的花費太多,數目又不定,不好控製,二就是她確實不喜歡,一夫一妻正經過日子多好,非要弄個旁人摻上來,再攪出一大堆的是非。
依她之見,侯府裏最應該節省的支出就是這塊了,所以不惜冒了大不韙定了這個規矩。而且,她又沒有說不許納妾,隻是讓大家自己負擔這份銀子而已。
且雲娘在思謀此項時已經細想過,如今府裏的男子,祖父已年過古稀,房裏有兩個姨娘打理雜事,不可能再納妾了;大哥跟著東海王走了,平日不用府裏的用度,每年送一次銀兩東西就可以,而大嫂房裏的姨娘丫頭們已經放出去一些,現在剩下的也是先前收的,隻按過去的份例就成;玉瀚早說沒有納妾的打算,當然自己也不許;因此長房嫡支便不會有人反對。
現在能出麵反對此事的,隻能是庶支的人了,若是這些人因為沒有銀子納妾來找自己,自己也有許多話駁回去,府裏幫著娶了親,難道還要管買小妾嗎?畢竟理在自己一方,誰又能說出什麽!
其實,雲娘有時倒替那些庶房的人發愁。侯府不同民間,隻要是兒子便都一樣養著,而是重嫡輕庶。畢竟在爵位傳承上,如果不是嫡子,很難得到允許襲爵,所以嫡庶之分一向十分明晰。也因著出身的不同,庶支注定不能得到太多的家產,那些自己肯上進謀份差使的還好些,而到了三五十歲還隻在家裏白吃飯的人,他們到底是怎樣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