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對味的大會
四合院:在火紅年代奮鬥 作者:藕圓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了晚飯,大院裏的眾人不用人叫,都早早的聚集到了前院,往常三位大爺的專屬寶座也被劉海忠的兩個兒子抬來放好了,其他人有的站在回廊上,有的帶了凳子圍著寶座坐著,都在等著王幹事來開會。
陳家一家四口都來了。
陳大頭因為上午那一嗓子,鬧得院裏的人都不太想搭理他,於是夫妻兩個就坐在一張長板凳上,低聲聊著最近家裏有什麽需要添置的。
陳光宗最近被人偷襲怕了,也依偎在父母身邊,手裏拿著幾根紅薯幹,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
陳招娣站在穿堂這邊,遠遠的看著,尤其是看著劉家兩個小子搬來了三位大爺的專屬寶座,閆家的閆解成站在旁邊,並沒有動手。
她心想,這個專屬寶座,估計易中海和閆埠貴不知道被劉海忠給搬過來了,如果知道了,估計要吐血吧。
所以,今天很顯然會有大熱鬧,她個子矮,就不湊上前了。
人越來越多,很快,她身邊也站了個人。
陳招娣偏頭一看,原來是何雨水。她禮貌的喊了聲:“雨水姐好。”
何雨水也點點頭:“招娣好。”
兩個人差了三歲,一個住中院,一個住後院,一個上六年級,一個從沒上過學,平時生活上沒有交集,也是真的不熟。
何雨水家裏唯一的哥哥平時都在外麵學廚,自己每天上學,對於院子裏的事情實在不是很了解,這次被通知要開大會,都不知道大會的內容,想找人問問,中院的那些人她也不知道誰會跟她說真話,其他人她也不熟。
這會見到陳招娣,覺得她年紀小,應該會跟她說點真的。
於是就開口問:“招娣妹妹,今天這大會都開點什麽啊?怎麽三個大爺還不來?”
陳招娣被她問了,還驚了一下,兩人話都沒說過幾句啊。
不過何雨水是電視劇裏的女配,她還是回答了。
“昨天賈家賈婆婆偷了小李哥哥兩盤肉不肯賠,小李哥哥鬧著要報公安,晚上開大會一大爺偏袒賈家,責怪小李哥哥不顧大院的利益,小李哥哥生氣了,今天早上就報了公安,公安要求賈家賠錢,街道辦王幹事認為三個大爺沒有權力禁止小李哥哥去報公安,就讓晚上開大會。”
這番話太過簡潔,何雨水聽了還是一頭霧水,剛想問清楚點,王幹事與三個大爺已經進了前院,大會正式開始了。
劉海忠搶先上前,弓著腰,謙卑的說:“歡迎王幹事光臨,請上座。”邊說,邊把王幹事往寶座那裏引,也沒看見閆埠貴和易中海兩個人拚命往後縮,恨不得離寶座十萬八千裏遠的樣子。
這一沒招呼到,劉海忠就給捅婁子了啊。
陳招娣心裏想笑,劉海忠這是從哪裏學的詞啊,這是多大的膽子還敢把王幹事往寶座那裏引啊。
果然王幹事臉色黑了,瞪著寶座怒氣直衝。
小李在旁邊補刀:“王幹事,那邊的寶座可是每次開大會才會搬出來的,三位大爺一人一個位置,手端茶杯,高高在上,其他人要麽在下麵坐著,要麽在後麵站著,你看這架勢是不是跟舊時代官老爺上堂判案很像?”
劉海忠大冷的天,額頭上冒冷汗了,易中海和閆埠貴也不敢再躲了,急忙上前來解釋。
“沒有的事,沒有的事,小李這才來幾天,就昨天開了個大會,那不是這幾天廠裏加工工件忙,太累了,又要開大會,就想著邊開大會邊歇一歇,兩邊都不耽誤,沒想到讓小李誤會了。”
易中海上前分辨,閆埠貴也跟著解釋:“我這不是開大會得做記錄麽,總不能站著一手拿筆一手拿本子吧,為了方便記錄,大家就商議著端了個桌子過來。”
劉海忠回過神,也連忙附和:“是啊,是啊,我腰疼,就坐著歇歇。”
小李“嗬嗬”一笑,沒再繼續說,不過那“嗬嗬”聲,可就足夠了。
而三個大爺趕緊讓人把桌子都搬走,他們陪著王幹事一起站著。
王幹事也知道現在的國情,就沒有再糾葛,而是對著大院眾人開口。
“大家晚上好,耽誤大家休息時間了,今天來開這個會,主要是因為,你們大院裏有人反應,不清楚大院裏麵通訊員有什麽職能和責任,所以,現在,我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以後,大家也能對這個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陳招娣仔細的聽著。
對於這個時代,她知道的隻是看小說的時候捎帶的介紹,其他的,一抹黑,而這種街道辦幹事講解的才是最貼合時代的,也是她了解時事的途徑,能夠讓她避免想當然的做出一些在這個時代人眼裏,莫名其妙的事情。
等到解釋完了通訊員的事情之後,王幹事繼續開口:“除了這個之外,你們院子裏麵,還有人反應,你們院子裏的交通員自稱管事大爺,什麽事情都要管,還都要順著你們來是吧,易中海,你來說說,是不是有這個事?”
陳招娣覺得不對勁,上午不是說要宣讀對通訊員的處理意見麽?怎麽這會兒,讓易中海自己上去解釋了?這自己上去解釋,能解釋個什麽鬼,我理解文件不透徹,我年齡大,跟小年輕想不到一處去,我都是為了大院所有人好,什麽理由不能扯?
再想到上午偷聽聾老太太和易中海談話,確實,兩個人話語裏麵都沒有什麽緊張急迫的感覺,所以,這是知道,這次的事情不會有大問題?
那麽,到底是跟王幹事本人有關,還是跟王幹事上級有關?
易中海走上前,對著大院眾人鞠了一躬,開口說:“對不起大家,因為我本人文化有限,在理解街道辦文件精神上麵,有了點偏差,導致大家受了委屈,對不起。”
閆埠貴也跟著上前,同樣也是鞠了一躬:“對不起大家,因為咱們院子裏麵大多是小年輕,我們這幾個老頭子跟年輕人想法可能有點不一樣,難免有點管的寬了,還請各位海涵。”
劉海忠遲了一步,最後上前,吭哧了半天,也鞠了一躬,說道:“大家對不住了,以後做的不對的,大家就當麵說出來,可別憋著啊。”
大家在低下麵麵相覷,這是什麽解釋?
陳家一家四口都來了。
陳大頭因為上午那一嗓子,鬧得院裏的人都不太想搭理他,於是夫妻兩個就坐在一張長板凳上,低聲聊著最近家裏有什麽需要添置的。
陳光宗最近被人偷襲怕了,也依偎在父母身邊,手裏拿著幾根紅薯幹,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
陳招娣站在穿堂這邊,遠遠的看著,尤其是看著劉家兩個小子搬來了三位大爺的專屬寶座,閆家的閆解成站在旁邊,並沒有動手。
她心想,這個專屬寶座,估計易中海和閆埠貴不知道被劉海忠給搬過來了,如果知道了,估計要吐血吧。
所以,今天很顯然會有大熱鬧,她個子矮,就不湊上前了。
人越來越多,很快,她身邊也站了個人。
陳招娣偏頭一看,原來是何雨水。她禮貌的喊了聲:“雨水姐好。”
何雨水也點點頭:“招娣好。”
兩個人差了三歲,一個住中院,一個住後院,一個上六年級,一個從沒上過學,平時生活上沒有交集,也是真的不熟。
何雨水家裏唯一的哥哥平時都在外麵學廚,自己每天上學,對於院子裏的事情實在不是很了解,這次被通知要開大會,都不知道大會的內容,想找人問問,中院的那些人她也不知道誰會跟她說真話,其他人她也不熟。
這會見到陳招娣,覺得她年紀小,應該會跟她說點真的。
於是就開口問:“招娣妹妹,今天這大會都開點什麽啊?怎麽三個大爺還不來?”
陳招娣被她問了,還驚了一下,兩人話都沒說過幾句啊。
不過何雨水是電視劇裏的女配,她還是回答了。
“昨天賈家賈婆婆偷了小李哥哥兩盤肉不肯賠,小李哥哥鬧著要報公安,晚上開大會一大爺偏袒賈家,責怪小李哥哥不顧大院的利益,小李哥哥生氣了,今天早上就報了公安,公安要求賈家賠錢,街道辦王幹事認為三個大爺沒有權力禁止小李哥哥去報公安,就讓晚上開大會。”
這番話太過簡潔,何雨水聽了還是一頭霧水,剛想問清楚點,王幹事與三個大爺已經進了前院,大會正式開始了。
劉海忠搶先上前,弓著腰,謙卑的說:“歡迎王幹事光臨,請上座。”邊說,邊把王幹事往寶座那裏引,也沒看見閆埠貴和易中海兩個人拚命往後縮,恨不得離寶座十萬八千裏遠的樣子。
這一沒招呼到,劉海忠就給捅婁子了啊。
陳招娣心裏想笑,劉海忠這是從哪裏學的詞啊,這是多大的膽子還敢把王幹事往寶座那裏引啊。
果然王幹事臉色黑了,瞪著寶座怒氣直衝。
小李在旁邊補刀:“王幹事,那邊的寶座可是每次開大會才會搬出來的,三位大爺一人一個位置,手端茶杯,高高在上,其他人要麽在下麵坐著,要麽在後麵站著,你看這架勢是不是跟舊時代官老爺上堂判案很像?”
劉海忠大冷的天,額頭上冒冷汗了,易中海和閆埠貴也不敢再躲了,急忙上前來解釋。
“沒有的事,沒有的事,小李這才來幾天,就昨天開了個大會,那不是這幾天廠裏加工工件忙,太累了,又要開大會,就想著邊開大會邊歇一歇,兩邊都不耽誤,沒想到讓小李誤會了。”
易中海上前分辨,閆埠貴也跟著解釋:“我這不是開大會得做記錄麽,總不能站著一手拿筆一手拿本子吧,為了方便記錄,大家就商議著端了個桌子過來。”
劉海忠回過神,也連忙附和:“是啊,是啊,我腰疼,就坐著歇歇。”
小李“嗬嗬”一笑,沒再繼續說,不過那“嗬嗬”聲,可就足夠了。
而三個大爺趕緊讓人把桌子都搬走,他們陪著王幹事一起站著。
王幹事也知道現在的國情,就沒有再糾葛,而是對著大院眾人開口。
“大家晚上好,耽誤大家休息時間了,今天來開這個會,主要是因為,你們大院裏有人反應,不清楚大院裏麵通訊員有什麽職能和責任,所以,現在,我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以後,大家也能對這個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陳招娣仔細的聽著。
對於這個時代,她知道的隻是看小說的時候捎帶的介紹,其他的,一抹黑,而這種街道辦幹事講解的才是最貼合時代的,也是她了解時事的途徑,能夠讓她避免想當然的做出一些在這個時代人眼裏,莫名其妙的事情。
等到解釋完了通訊員的事情之後,王幹事繼續開口:“除了這個之外,你們院子裏麵,還有人反應,你們院子裏的交通員自稱管事大爺,什麽事情都要管,還都要順著你們來是吧,易中海,你來說說,是不是有這個事?”
陳招娣覺得不對勁,上午不是說要宣讀對通訊員的處理意見麽?怎麽這會兒,讓易中海自己上去解釋了?這自己上去解釋,能解釋個什麽鬼,我理解文件不透徹,我年齡大,跟小年輕想不到一處去,我都是為了大院所有人好,什麽理由不能扯?
再想到上午偷聽聾老太太和易中海談話,確實,兩個人話語裏麵都沒有什麽緊張急迫的感覺,所以,這是知道,這次的事情不會有大問題?
那麽,到底是跟王幹事本人有關,還是跟王幹事上級有關?
易中海走上前,對著大院眾人鞠了一躬,開口說:“對不起大家,因為我本人文化有限,在理解街道辦文件精神上麵,有了點偏差,導致大家受了委屈,對不起。”
閆埠貴也跟著上前,同樣也是鞠了一躬:“對不起大家,因為咱們院子裏麵大多是小年輕,我們這幾個老頭子跟年輕人想法可能有點不一樣,難免有點管的寬了,還請各位海涵。”
劉海忠遲了一步,最後上前,吭哧了半天,也鞠了一躬,說道:“大家對不住了,以後做的不對的,大家就當麵說出來,可別憋著啊。”
大家在低下麵麵相覷,這是什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