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弘智寫了檄文。


    檄文的內容沒法看,顏昭甫想留下來記錄於史書都沒法落筆。


    陰弘智把李二寫成了一個昏庸無道的暴君。


    可能造自己父親的反有點說不過去。


    可能陰弘智也覺得把權萬紀肢解過於殘忍。


    陰弘智怕自己等人真的造反成功後會不得民心,會讓讀書人詬罵。


    於是,陰弘智就把李祐塑造成了一個飽受壓迫,不得皇帝看重,悲切苦悶卻有一顆願為天下蒼生的悲情皇子形象。


    齊王李祐的造反不是自願的,而是被如今的皇帝逼迫的。


    他們都是受害者。


    他們這群人在順天道。


    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陰弘智把山東道的所有豪族都舔了一遍。


    諂媚之詞不僅是誇張,看完後讓人覺得隻想嘔吐。


    此時,李績還未到齊州。


    青、淄等數州的折衝府已經不聽從齊州大都督的命令。


    而是按照兵部的軍文。


    按兵不動。


    先前打完遼東後,被李二安排在山東道做官的那些學子已經在組織人手。


    他們速度很快,治下百姓老老實實的呆在自己家裏。


    如果不是兵部的軍文壓著他們,這些人在李績來之前就能把李祐按死在齊州。


    可他們接到兵部侍郎顏白的命令就是按兵不動。


    除非親眼見到李績大總管的調令。


    或是事態已經到了不可控製的地步。


    “先生這是真狠,連我們都不相信了麽!”


    “譚均,嘴裏少嘟囔兩句,還沒看出來麽,各州府不動,山東道這灣水就是清的,若是各州府動了,宵小就動了,水就混了!”


    “這是造反,當給以雷霆之擊!”


    徐永良無奈道:“雷霆之擊?你覺得齊王他能成事?


    他手底下是有蓋世的奇人,還是有絕世的猛將,又或是有無數錢財的支持?”


    “陰弘智先是吏部侍郎,後又禦史中丞,在朝中能與司空長孫無忌分庭抗禮,與之交攀的勳貴弟子無數……”


    徐永良擺擺手打斷道:“是與他交攀麽?


    沒有陰貴妃,他算個狗屁,樹倒猢猻散,這時候都避之不及,誰願意跟著他。”


    譚均癟癟嘴:“我這不是擔心麽?對了,齊州有咱們書院出來的師兄或是師弟麽?”


    “有!”


    “誰?”


    “杜行敏!”


    譚均想了想,搖搖頭:“不認識。”


    隨後低聲道:“我猜,要麽是前幾屆讀了一兩年就參加考試的,要麽就是某家弟子半途插班進來的。”


    徐永良笑了笑:“今後你就會認識他了!”


    譚均抿了口茶,低聲羨慕道:“好運的家夥。”


    徐永良喝了一口茶,無奈道:


    “心裏羨慕就行,管好自己的手,顏昭甫來了,他每日都會有寫日誌的習慣。”


    “他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五年。


    這五年裏麵發生的任何事情隻要他知道的,他都寫下來了……”


    譚均歎了口氣:“早知道我也該堅持的!”


    “現在也不晚啊!”


    檄文很快就傳達到齊州諸縣,山東道各州府。


    山東豪族不但不動,反而約束手下,跟各縣官員一起協防。


    豪族不動,其餘州府無一例外的沒有一個人跟從。


    也在這時候,陰弘智和李祐才發覺。


    事情從開始到現在,沒有一件是按照他們心意走的。


    連他們認為百分百會舉大旗的山東豪族,現在也走到了對立麵。


    如此……


    陰弘智自以為是的後手都沒了。


    最讓陰弘智覺得恐怖的是杜行敏已經掌握了齊州折衝府的三千府兵。


    顏昭甫不光給李祐帶來了書信。


    還帶來了皇帝命令齊州折衝府便宜行事的旨意。


    現在的齊州城馬上就會變成一座孤城,進不去,也出不來。


    “陛下,臣下建議咱們帶著城中百姓,帶好輜重錢財,去豆子岡暫避風頭。”


    李祐已經亂了分寸,看著燕弘信不解道:


    “去豆子崗做什麽?那裏是深山,再說了,齊州百姓世世代代住在這裏,他們願意跟我們走麽?”


    燕弘信索性直言道:


    “陛下,我們是要擄走城中百姓,裹挾著他們衝出城。


    待到深山,敵明,我暗,到時候聯絡長安諸王,大旗一豎,我等可圖謀後事!”


    “入山為盜匪?”


    “不是,陛下,這叫以圖後事,等諸王起兵!”


    燕弘信的話說的鏗鏘有力,似乎此事已經是十拿九穩,就差振臂一呼了。


    可現在,無論是長安王宅裏麵的諸王,還是躲在封地裏過土皇帝生活的諸王,身邊突然就冒出來一個禦史。


    別說聯絡諸王了,他們現在連大門都不敢出。


    諸王裏麵,唯一活的瀟灑點的也隻有李愔了。


    借著清明節的假期,給顏老爺子添墳土。


    他在旁邊指揮,禦史幹活。


    把禦史戚禾累的腰都要斷了。


    墳土填完了戚禾就跑回長安了,折子裏給李愔的評價是“孝”。


    戚禾覺得自己要是再不跑,他就要累死在先生的草廬裏。


    蜀王李愔已經準備開始放水,說要幫先生挖塘泥。


    李泰和李恪哥倆帶著小兕子和李治去了樓觀道院。


    大肥守門,四個人準備把先祖老子的石刻像好好地清洗一番。


    老子的刻像三丈多高,需要搭架子。


    這是一個長久的活兒。


    樓觀書院府庫錢財大權交給了顏師古,騎射課也暫時停了。


    馬夫開始挨個給每一匹馬檢查身體。


    然後統一換馬掌。


    無功先生說,這個活要做的細一點,不要怕耽誤時間。


    馬匹的健康很重要,學子的安全更重要,可不敢馬虎。


    就在李祐還在猶豫要不要聽燕弘信的擄走城中的百姓躲入豆子岡時。


    齊州兵曹杜行敏已經開始組織人手破城了。


    先前他很擔心自己這邊沒有能率領兵馬的將領。


    自己雖然懂一些,但一看眼前三千多密密麻麻的人頭。


    杜行敏覺得頭皮發麻。


    怎麽安排都是一個大問題。


    而且,到時候一邊破城,一邊還要注意齊王的突然襲擊,他覺得他做不來。


    如今,杜行敏不怕了。


    李景仁來了,韓王李元嘉也來了。


    領兵作戰自己不行,但這兩位行啊!


    一個經曆過赤海城之戰,一個經過在遼東的和泉蓋蘇文之戰。


    現在,這兩人都聽自己的命令,受自己指揮。


    書院的格言是要做自己所擅長的。


    杜行敏覺得,在英國公沒來之前,齊州之禍就可以落下帷幕了。


    杜行敏一邊派人喊話勸降齊州城內的官吏,製造恐慌,讓他們心不齊,讓他們不能為齊王所用。


    一邊指揮人手開始挖城牆。


    齊州城的城牆比不上長安城。


    多年的風吹日曬,加上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雖然沒有垮塌,但也經不起多大波折了。


    難度不大,眾人商議後都覺得這個法子比強行攻城要好。


    挖城牆的兵士二十人一組,每一組一炷香的時間,衝上去就拚命挖,時間到了之後立刻撤回,下一組接著上。


    等一個輪回下來,開始上的第一組已經吃飽喝足,接著再上。


    短短的半日,就已經快鑿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喜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的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的薇並收藏喜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