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至此,柳茵也落了淚,「我也有私心的……我知你一腔熱血,卻沒有伯樂出現,懷才不遇最是難忍。可如今伯樂來了,你卻視為仇敵,我看著難受,不願你錯失良機。我總覺得這是個大好機會,可以讓你施展抱負。國家未定,蠻族未除,你如何能忍心離去?」
孫韜一時無話。
永王起兵,是時勢所逼,也是為保性命。孫韜不信他沒有一點稱王的私心,可都為凡人,這點私心卻可以被家國大義給掩蓋。他的心願,不就是百姓過得好,如果永王是個好皇帝,比起太後厲太師之流來,卻不知好了多少。
他也是想過安定日子的人,可如今這安定日子,卻被厲家攪和得天翻地覆。追究到底,永王起兵的內幕,不就是太後奪權嗎?先皇之死,他不敢妄言與誰有關,但太後之舉,縱容外戚,卻是大錯特錯,已是罔顧天下蒼生。
那投永王陣營,姑且一試真偽,又有何妨?
若是發現他私心甚重,倒是還有機會將他斬殺,同歸於盡,也賺了,總比現在白死得好。
萬一……他是賢明君王,自己也不負大央,不負朝廷,更不負妻子。
沉思許久,孫韜長歎,「且試試吧。」
☆☆☆
孫韜願降的消息傳來,眾人皆是一振,立刻過去迎他。孫韜心中不安,想回家歇一晚,明日會如期去軍營。
永王略有遲疑,還是允了。也是秉持那句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親自將孫韜夫妻送出大門,眾人才回來。永王問許廣,「軍中職位可都安排好了?」
許廣答道,「隻需將將軍一位寫上孫韜的名字,就可以明日授命了。」
冀州起兵時太匆忙,官職還是如往常一樣,當時也不知能否成功,更沒那心思去安排。如今局勢稍定,考慮的自然是重新編排軍隊,明日正式起兵,宣戰京師。
永王還沒攜眾人入內,大門急停馬蹄聲,正是敏感之際,下意識就停了步子,往後麵看去,一人被攔在門口,氣喘籲籲,許是瞧見了自己,當即單膝一跪,朗聲,「聞永王爺領兵除奸臣,清君側,羽州眾將願聽命王爺,歸入大軍,望王爺收下我們三萬將士。」
眾人一頓,片刻回過神來,這是聞訊趕來投奔的軍隊啊!永王大喜,急忙過去將他扶起,請入裏麵,問他詳細。
到了下午,陸續有人過來,皆是遠近一地聽見永王天降奇兵,大獲全勝趕來投奔的。又陸續有百姓過來參軍,大多是為了能吃口飯,衝著錢來的。隊伍不斷壯大,喜得永王更是心定。
謝崇華去外頭為妻女和姐姐王妃三家人安排住處回來,見府衙門口排起千人隊伍登記姓名,往前走去,從他們的三言兩語中已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也覺欣喜,步子更快。進了府衙之中,正見永王他們在大廳商議。
永王見了他,麵上喜色仍未消失半分,「義弟,快快過來。」他將在座的七八人一一介紹,又道,「這位是我的義弟,文武皆有才華,眾位日後有什麽事,可以尋他決議。」
幾人看看謝崇華,不過是個文弱書生,便笑問,「這樣細胳膊細腿的白麵書生,可會騎馬?」
語氣裏已有挑釁,謝崇華說道,「文官出身,哪裏敢在武將麵前班門弄斧。」
他不說他不會,也不說他會,那幾人也猜不出他到底會不會,這或許又隻是謙虛罷了。沒探到虛實,也不好多加挑釁,就將話收下了。
隻是他們眼底的不服氣,謝崇華都看在眼裏。
永王讓人送走他們,待走遠了,才說道,「他們每人手中都有幾萬的兵,其中剛才問你話的人,更是一府將軍,坐擁十萬大軍,骨子裏有傲氣,義弟不要見怪。」
謝崇華擰了擰眉頭,「王爺,到底不是自己的兵,難以馴服。而且如今四麵八方都有人投靠,如今若不整治,日後更難收他們這些野馬。就算是有十萬的兵,不能好好為我所用,最後也隻會添亂,還會影響士氣。」
許廣也道,「我也這樣以為,那人如今還沒有收了野心,從他對謝大人的態度就可看出來。連王爺的義弟都不放在眼裏,對王爺也不過是表麵客氣,我想,他是想借王爺羽翼庇佑他壯大軍隊,時機成熟,他遲早會走。」
永王點頭說道,「本王也知道他身在曹營心在漢,遲早是要外逃的。隻是如今利安剛定,他率眾前來,我們若和他翻臉,他惱羞成怒轉而攻打我們,最後也不過是鬥得兩敗俱傷。」
一時沒有想到好的法子,又因還有其他要事要處理,準備明日起兵一事,便暫且擱下。
到了半夜,謝崇華收到趙守備快馬加鞭趕到的口信,說王妃他們將要進城,他也顧不得休息,披上衣服就往外走,又問府衙的人,「我五哥還沒回來嗎?」
「徐二爺還在利安商行辦事,說今晚不回來。」
孫韜一時無話。
永王起兵,是時勢所逼,也是為保性命。孫韜不信他沒有一點稱王的私心,可都為凡人,這點私心卻可以被家國大義給掩蓋。他的心願,不就是百姓過得好,如果永王是個好皇帝,比起太後厲太師之流來,卻不知好了多少。
他也是想過安定日子的人,可如今這安定日子,卻被厲家攪和得天翻地覆。追究到底,永王起兵的內幕,不就是太後奪權嗎?先皇之死,他不敢妄言與誰有關,但太後之舉,縱容外戚,卻是大錯特錯,已是罔顧天下蒼生。
那投永王陣營,姑且一試真偽,又有何妨?
若是發現他私心甚重,倒是還有機會將他斬殺,同歸於盡,也賺了,總比現在白死得好。
萬一……他是賢明君王,自己也不負大央,不負朝廷,更不負妻子。
沉思許久,孫韜長歎,「且試試吧。」
☆☆☆
孫韜願降的消息傳來,眾人皆是一振,立刻過去迎他。孫韜心中不安,想回家歇一晚,明日會如期去軍營。
永王略有遲疑,還是允了。也是秉持那句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親自將孫韜夫妻送出大門,眾人才回來。永王問許廣,「軍中職位可都安排好了?」
許廣答道,「隻需將將軍一位寫上孫韜的名字,就可以明日授命了。」
冀州起兵時太匆忙,官職還是如往常一樣,當時也不知能否成功,更沒那心思去安排。如今局勢稍定,考慮的自然是重新編排軍隊,明日正式起兵,宣戰京師。
永王還沒攜眾人入內,大門急停馬蹄聲,正是敏感之際,下意識就停了步子,往後麵看去,一人被攔在門口,氣喘籲籲,許是瞧見了自己,當即單膝一跪,朗聲,「聞永王爺領兵除奸臣,清君側,羽州眾將願聽命王爺,歸入大軍,望王爺收下我們三萬將士。」
眾人一頓,片刻回過神來,這是聞訊趕來投奔的軍隊啊!永王大喜,急忙過去將他扶起,請入裏麵,問他詳細。
到了下午,陸續有人過來,皆是遠近一地聽見永王天降奇兵,大獲全勝趕來投奔的。又陸續有百姓過來參軍,大多是為了能吃口飯,衝著錢來的。隊伍不斷壯大,喜得永王更是心定。
謝崇華去外頭為妻女和姐姐王妃三家人安排住處回來,見府衙門口排起千人隊伍登記姓名,往前走去,從他們的三言兩語中已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也覺欣喜,步子更快。進了府衙之中,正見永王他們在大廳商議。
永王見了他,麵上喜色仍未消失半分,「義弟,快快過來。」他將在座的七八人一一介紹,又道,「這位是我的義弟,文武皆有才華,眾位日後有什麽事,可以尋他決議。」
幾人看看謝崇華,不過是個文弱書生,便笑問,「這樣細胳膊細腿的白麵書生,可會騎馬?」
語氣裏已有挑釁,謝崇華說道,「文官出身,哪裏敢在武將麵前班門弄斧。」
他不說他不會,也不說他會,那幾人也猜不出他到底會不會,這或許又隻是謙虛罷了。沒探到虛實,也不好多加挑釁,就將話收下了。
隻是他們眼底的不服氣,謝崇華都看在眼裏。
永王讓人送走他們,待走遠了,才說道,「他們每人手中都有幾萬的兵,其中剛才問你話的人,更是一府將軍,坐擁十萬大軍,骨子裏有傲氣,義弟不要見怪。」
謝崇華擰了擰眉頭,「王爺,到底不是自己的兵,難以馴服。而且如今四麵八方都有人投靠,如今若不整治,日後更難收他們這些野馬。就算是有十萬的兵,不能好好為我所用,最後也隻會添亂,還會影響士氣。」
許廣也道,「我也這樣以為,那人如今還沒有收了野心,從他對謝大人的態度就可看出來。連王爺的義弟都不放在眼裏,對王爺也不過是表麵客氣,我想,他是想借王爺羽翼庇佑他壯大軍隊,時機成熟,他遲早會走。」
永王點頭說道,「本王也知道他身在曹營心在漢,遲早是要外逃的。隻是如今利安剛定,他率眾前來,我們若和他翻臉,他惱羞成怒轉而攻打我們,最後也不過是鬥得兩敗俱傷。」
一時沒有想到好的法子,又因還有其他要事要處理,準備明日起兵一事,便暫且擱下。
到了半夜,謝崇華收到趙守備快馬加鞭趕到的口信,說王妃他們將要進城,他也顧不得休息,披上衣服就往外走,又問府衙的人,「我五哥還沒回來嗎?」
「徐二爺還在利安商行辦事,說今晚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