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豆豆獨家連載vip作品,以下章節設置了防盜,閱讀中遇到亂碼漏字等,請聯係豆豆客服。】
當然擔心男人胳膊還沒有複原是一個事兒,另一個則是林青婉不想讓楊鐵柱再去種地。
不是說種地不好,而是現在的條件限製。
林青婉是知道一般骨頭出了問題的人,拆了繃帶以後都是要複健一段時間的。她上輩子雖說沒有受過這樣的罪,但是她有認識的人胳膊骨折過。拆了石膏以後,根本不能動,因為長時間的僵化,肌肉都萎縮了不少,胳膊一直保持同樣的動作,裏麵的筋骨都硬化了,還需要不停的運動才能複原。
楊鐵柱好強,估計前麵把繃帶一拆,後麵他就下地去了。哪怕是疼,他估計也不會吭聲。古代的醫療技術不好,林青婉才不想楊鐵柱以後落了暗傷。
另一個則是因為林青婉覺得種地實在是不賺錢,兩畝地一年到頭累死累活,交完稅也就落了個口糧,剩下的一些糧食根本賣不了幾個錢。而且他們每年還要給楊老爺子奉養,光指望地裏的那點出息估計全家都要餓死。
她和楊鐵柱手裏還有些銀子撐著,三房兩口子可就辛苦了。與其累死累活還不夠這幾樣支出,還不如把地佃給別人,每年收6層的租子拿來交稅剩下的吃,其他的自己找點門路賺錢來貼補。
林青婉把自己的想法對三房兩口子一說,旁邊聽的楊鐵柱倒是聽懂了,但是三房兩口子似乎還沒有聽懂。
「可是二嫂,那我們每年要有吃的口糧,每年還要給爹一石糧食一兩銀子,如果不種地從哪裏來呢?」姚氏發愁的說道。
林青婉歎了一口氣說道:「我這樣給你算吧,兩畝地就說全部種小麥,小麥一畝地產出一石多一點不到兩石的小麥……」
是的,林青婉了解了以後才知道這裏種地有多麽坑爹,上輩子的畝產幾千斤在這裏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落峽村水土算不錯的了,就是氣候冷一點做不到像南方一樣一年兩熟,每年隻能種一季莊稼。一畝地種小麥的話,也就畝產兩百多斤的樣子,兩石左右的樣子,這還是風調雨順的季節。兩畝地精心調弄一番,也就能收個4石左右的糧食。一石120斤,4石就算400多斤。沒有去殼的麥子賣6、7文一斤不等,400多斤也就是三兩銀子左右。
當然落峽村很多村民都是把細糧換粗糧吃的,然後把稅子一交,一年的口糧一留,其實也不剩下多少了。
換念一想,把地佃出去,每年收6層的租子,也就是200多斤的樣子。把稅子一交,還能剩個百十斤的樣子。然後把時間空出來幹別的,一年下來林青婉不相信弄不到那少少的三四兩銀子。
當然這種想法對於一直靠種田為生農民是很不好理解的,因為他們一直沒有那個意識。包括楊鐵根和姚氏幫著林青婉做些臘味鮮拿些分紅,也隻以為是農閑的時候才會做了貼補家裏進項,根本沒有那種靠做小生意養家糊口的念頭。
林青婉給他們用很通俗的說法解釋了一遍,兩人不由都沉思了。楊鐵柱在一旁也沉思起來,不過他每次幫家裏種地也就是跟著楊老爺子一起種習慣了,在他想來哪怕是不種地他也能養活婉婉,差別就是自己平時勤快些多上山弄些東西回來。
既然婉婉現在不想種地,那就不種吧。二十四孝好老公楊鐵柱可是從來媳婦兒說啥就是啥的。
姚氏想了一會兒後,率先開口,「相公,我覺得二嫂說的很有道理,有那些時間哪怕不種地,你去鎮上做工一年也不止那幾兩銀子。」
楊鐵根去鎮上做工當苦力,一個月到頭怎麽也能弄個一兩銀子左右,當然人是會累一些的。
楊鐵根當然也會算這個帳,隻是二嫂的說法顛覆了他以往所有的思想理論,讓他有一些無所適從起來。
農民不種地,那還是農民嗎?
林青婉也沒打算能一下把三房兩口子的思想扭轉過來,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她也不能替三房做決定。
不過她還是把她的打算還有對楊鐵柱傷的顧慮說了一遍,還有對臘味鮮生意的一些考慮,並對三房兩口子說了隻要他們還能跟著她幹臘味鮮這個生意,分紅照舊一分都不會少的。
三房兩口子回屋考慮去了,林青婉又窩回炕上。
「媳婦兒,我發現你真聰明,我以前怎麽沒想到這裏呢?」楊鐵柱兩眼發光的看著自己的俏媳婦兒。
林青婉得意的笑兩下,「你沒發現的還多呢!」
這種換算思想是每個現代人都必備的,隻能說這裏的人思想還是太呆板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不停的勞作,隻能換來很微薄的生存必備。
其實有時候換個思想換個理念,也許生活就會給你帶來另外的驚喜。
楊鐵根很快就想通了,他決定試一試,哪怕沒有二嫂的臘味鮮,他想憑他的辛勞這一年下來也能賺些銀錢到手的。
種地當然也可以溫飽,但是也沒有別的其他太大的出息,就這兩畝地,交了稅子留下口糧,給楊老爺子每年一石的奉養,剩下的連湊那一兩銀子都不夠,他還是要出門打零工來貼補,還不如直接就出去打零工,人雖說辛苦些,但是錢也多些。
楊鐵根跟林青婉說了以後,就開始考慮著把地佃給誰。不了解的人家不敢佃,怕到時候碰到拖租子的更加麻煩。
楊氏知道他們的打算後,給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楊氏的地是一直佃給別人種的,這次夏大成落魄回鄉,就想把地收回來自己種。楊氏年前就跟那戶佃她家地的人家說了,別人雖說很無奈,但畢竟都是一個村的,人家家裏也有困難,也是能理解的。
隻是這戶人家家裏窮,人口卻多,自家隻有四畝薄田每年的產出根本不夠家裏人口嚼用,這些年一直是種楊氏家的地的,這下楊氏把地收回來,這戶人家立馬陷入了困頓。
楊氏也非常愧疚,但是再怎麽愧疚也要把自家日子先顧好再說,剛好楊鐵柱和楊鐵根兩兄弟想把手裏這幾畝地佃出去,那就直接佃給那戶人家得了。
這戶人家楊氏打交道很多年,彼此也都非常了解。這家人實誠每年收了糧食就過來交租子,從來不帶拖欠的。
這樣兩下一湊剛剛好,那戶人家不用擔心生計,林青婉他們也找到了佃戶。
林青婉楊鐵柱還有三房兩口子和那戶人家簽了佃地的文書後,就把地交給別人種了。接下來就是考慮自家生計的事了。
其實林青婉勸三房兩口子也不是沒把握的,自從過了年後蕭條的那些日子,鎮上的幾家酒樓生意就好了起來,臘味鮮的銷量也慢慢恢複過來。
當然,臘味鮮之所以叫臘味鮮就是因為它是臘月天冷的時候做出來的,林青婉這段時間的冥思苦想,也想到上輩子那些賣鹵菜的店裏都是可以買到香腸的,一年四季都有,也就是說香腸這種東西並不隻是臘月冬天可以做來賣,其他時候也是可以的。
隻是不是冬日臘月做出來的臘味鮮口感也許不夠好,味道不醇正,但是多在味道上下下功夫,應該可以彌補了。
當然擔心男人胳膊還沒有複原是一個事兒,另一個則是林青婉不想讓楊鐵柱再去種地。
不是說種地不好,而是現在的條件限製。
林青婉是知道一般骨頭出了問題的人,拆了繃帶以後都是要複健一段時間的。她上輩子雖說沒有受過這樣的罪,但是她有認識的人胳膊骨折過。拆了石膏以後,根本不能動,因為長時間的僵化,肌肉都萎縮了不少,胳膊一直保持同樣的動作,裏麵的筋骨都硬化了,還需要不停的運動才能複原。
楊鐵柱好強,估計前麵把繃帶一拆,後麵他就下地去了。哪怕是疼,他估計也不會吭聲。古代的醫療技術不好,林青婉才不想楊鐵柱以後落了暗傷。
另一個則是因為林青婉覺得種地實在是不賺錢,兩畝地一年到頭累死累活,交完稅也就落了個口糧,剩下的一些糧食根本賣不了幾個錢。而且他們每年還要給楊老爺子奉養,光指望地裏的那點出息估計全家都要餓死。
她和楊鐵柱手裏還有些銀子撐著,三房兩口子可就辛苦了。與其累死累活還不夠這幾樣支出,還不如把地佃給別人,每年收6層的租子拿來交稅剩下的吃,其他的自己找點門路賺錢來貼補。
林青婉把自己的想法對三房兩口子一說,旁邊聽的楊鐵柱倒是聽懂了,但是三房兩口子似乎還沒有聽懂。
「可是二嫂,那我們每年要有吃的口糧,每年還要給爹一石糧食一兩銀子,如果不種地從哪裏來呢?」姚氏發愁的說道。
林青婉歎了一口氣說道:「我這樣給你算吧,兩畝地就說全部種小麥,小麥一畝地產出一石多一點不到兩石的小麥……」
是的,林青婉了解了以後才知道這裏種地有多麽坑爹,上輩子的畝產幾千斤在這裏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落峽村水土算不錯的了,就是氣候冷一點做不到像南方一樣一年兩熟,每年隻能種一季莊稼。一畝地種小麥的話,也就畝產兩百多斤的樣子,兩石左右的樣子,這還是風調雨順的季節。兩畝地精心調弄一番,也就能收個4石左右的糧食。一石120斤,4石就算400多斤。沒有去殼的麥子賣6、7文一斤不等,400多斤也就是三兩銀子左右。
當然落峽村很多村民都是把細糧換粗糧吃的,然後把稅子一交,一年的口糧一留,其實也不剩下多少了。
換念一想,把地佃出去,每年收6層的租子,也就是200多斤的樣子。把稅子一交,還能剩個百十斤的樣子。然後把時間空出來幹別的,一年下來林青婉不相信弄不到那少少的三四兩銀子。
當然這種想法對於一直靠種田為生農民是很不好理解的,因為他們一直沒有那個意識。包括楊鐵根和姚氏幫著林青婉做些臘味鮮拿些分紅,也隻以為是農閑的時候才會做了貼補家裏進項,根本沒有那種靠做小生意養家糊口的念頭。
林青婉給他們用很通俗的說法解釋了一遍,兩人不由都沉思了。楊鐵柱在一旁也沉思起來,不過他每次幫家裏種地也就是跟著楊老爺子一起種習慣了,在他想來哪怕是不種地他也能養活婉婉,差別就是自己平時勤快些多上山弄些東西回來。
既然婉婉現在不想種地,那就不種吧。二十四孝好老公楊鐵柱可是從來媳婦兒說啥就是啥的。
姚氏想了一會兒後,率先開口,「相公,我覺得二嫂說的很有道理,有那些時間哪怕不種地,你去鎮上做工一年也不止那幾兩銀子。」
楊鐵根去鎮上做工當苦力,一個月到頭怎麽也能弄個一兩銀子左右,當然人是會累一些的。
楊鐵根當然也會算這個帳,隻是二嫂的說法顛覆了他以往所有的思想理論,讓他有一些無所適從起來。
農民不種地,那還是農民嗎?
林青婉也沒打算能一下把三房兩口子的思想扭轉過來,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她也不能替三房做決定。
不過她還是把她的打算還有對楊鐵柱傷的顧慮說了一遍,還有對臘味鮮生意的一些考慮,並對三房兩口子說了隻要他們還能跟著她幹臘味鮮這個生意,分紅照舊一分都不會少的。
三房兩口子回屋考慮去了,林青婉又窩回炕上。
「媳婦兒,我發現你真聰明,我以前怎麽沒想到這裏呢?」楊鐵柱兩眼發光的看著自己的俏媳婦兒。
林青婉得意的笑兩下,「你沒發現的還多呢!」
這種換算思想是每個現代人都必備的,隻能說這裏的人思想還是太呆板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不停的勞作,隻能換來很微薄的生存必備。
其實有時候換個思想換個理念,也許生活就會給你帶來另外的驚喜。
楊鐵根很快就想通了,他決定試一試,哪怕沒有二嫂的臘味鮮,他想憑他的辛勞這一年下來也能賺些銀錢到手的。
種地當然也可以溫飽,但是也沒有別的其他太大的出息,就這兩畝地,交了稅子留下口糧,給楊老爺子每年一石的奉養,剩下的連湊那一兩銀子都不夠,他還是要出門打零工來貼補,還不如直接就出去打零工,人雖說辛苦些,但是錢也多些。
楊鐵根跟林青婉說了以後,就開始考慮著把地佃給誰。不了解的人家不敢佃,怕到時候碰到拖租子的更加麻煩。
楊氏知道他們的打算後,給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楊氏的地是一直佃給別人種的,這次夏大成落魄回鄉,就想把地收回來自己種。楊氏年前就跟那戶佃她家地的人家說了,別人雖說很無奈,但畢竟都是一個村的,人家家裏也有困難,也是能理解的。
隻是這戶人家家裏窮,人口卻多,自家隻有四畝薄田每年的產出根本不夠家裏人口嚼用,這些年一直是種楊氏家的地的,這下楊氏把地收回來,這戶人家立馬陷入了困頓。
楊氏也非常愧疚,但是再怎麽愧疚也要把自家日子先顧好再說,剛好楊鐵柱和楊鐵根兩兄弟想把手裏這幾畝地佃出去,那就直接佃給那戶人家得了。
這戶人家楊氏打交道很多年,彼此也都非常了解。這家人實誠每年收了糧食就過來交租子,從來不帶拖欠的。
這樣兩下一湊剛剛好,那戶人家不用擔心生計,林青婉他們也找到了佃戶。
林青婉楊鐵柱還有三房兩口子和那戶人家簽了佃地的文書後,就把地交給別人種了。接下來就是考慮自家生計的事了。
其實林青婉勸三房兩口子也不是沒把握的,自從過了年後蕭條的那些日子,鎮上的幾家酒樓生意就好了起來,臘味鮮的銷量也慢慢恢複過來。
當然,臘味鮮之所以叫臘味鮮就是因為它是臘月天冷的時候做出來的,林青婉這段時間的冥思苦想,也想到上輩子那些賣鹵菜的店裏都是可以買到香腸的,一年四季都有,也就是說香腸這種東西並不隻是臘月冬天可以做來賣,其他時候也是可以的。
隻是不是冬日臘月做出來的臘味鮮口感也許不夠好,味道不醇正,但是多在味道上下下功夫,應該可以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