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


    進宮其實就是行禮,給皇上行禮、給皇後行禮,給太子行禮,給太子妃行禮,給皇叔穎川王和王妃行禮,給皇兄皇嫂們行禮,給皇上的妃嬪們行禮。


    一圈大禮行過之後,隻有長沙王和幾個小皇孫小郡主給他們行了禮。


    但是這樣也沒什麽不好的,給別人行了禮就會收到賞賜,而別人給他們行了禮就要賞賜出去。


    素波早已經想通,她要把膠東王妃當成一個職業來做,幫助膠東王,保住膠東王府的地位,然後得到一份安穩富貴,算起來一點也不吃虧。就說那個色迷迷的陸辰,從自已與膠東王有了聯係,就沒有再來找過麻煩,而且素波也相信,就是現在遇到了鄧十九,他也會老老實實的。更何況還有叔父,因為她成為王妃得到了徐家的舊宅,又感受到了那樣的榮耀,一切都很值得。


    所以跪拜行禮其實就是這個職業的一部分,把它當成一種運動也不錯,聽說有一位名人就是這樣鍛煉身體的呢。


    而收到了賞賜就是這個職業的灰色收入吧,對於他們的新婚,皇上賞了一千金;皇後賞了兩千端綢緞;太子、太子妃、皇叔、皇嬸、皇兄、皇嫂等等許多人出手都很大方,還真豐厚呢!比起膠東王府張長史為他們準備賞的東西,他們賺大了!


    中午的時候,皇上還賜了宴,讓素波更為開心。


    禦宴呐!上次進宮時也隻吃了點心,可沒有嚐過禦宴。


    畢竟是兒子的喜事,皇上嚴肅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今天隻述家禮,大家不必拘謹,各自入座。」


    每人一張案幾,酒菜如流水般地送上,然後又流水般地端下去,素波靈巧地挑著喜歡的菜肴品嚐,禦膳畢竟是不一樣的,從原料到烹飪方法都極出色,令她大開眼界。


    當然了,她也不會忘記自己的職業,抽空看了幾次膠東王。他端坐在對麵,麵對著各種美食毫無興趣,幾乎沒有動箸。


    今天早上他就什麽也沒吃,現在還不吃東西,對身體肯定不好。素波想著,突然意識到膠東王的問題多半與飲食有關。前世不就有個厭食症嗎,他沒準兒就是吧?聽說厭食症不容易治好,可怎麽辦?


    正這時,皇上舉起了酒爵,有些傷感地說:「雖然是天家,可一年到頭聚在一處輕輕鬆鬆地說些家常話的時候才有幾次?倒不如過去在鄉下時每天晚上阿娘在院子裏擺了桌子,阿爹坐在上首吃酒,高興時給我們兄弟們也都倒上一杯,一家人說說笑笑的熱鬧呢。」


    穎川王就道:「阿爹阿娘沒有福氣呀,長兄做了皇上,他們卻先去了。」說著便將爵中之酒一飲而盡。


    天下亂了,皇上初起兵時並不強大,也曾遭遇過幾次失敗,而皇上的爹娘也跟著受過不少的苦,而皇上得了富貴時,他們又都過世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穎川王最明白皇上心中的傷痛。


    「虧得那幾年阿弟守在阿爹阿娘身旁,替我盡了孝。」皇上說著便又飲了一爵酒,「阿弟是家裏最小的,也是阿爹阿娘最疼愛的。」長兄為父,他對於這個小自己十幾歲的弟弟也像兒子一般地疼。


    穎川王從小就依賴長兄,他也視長兄為父,兄長起兵後,他一直追隨著兄長,也是吃盡了苦頭的,兄弟間的情分非同一般,「阿爹和阿娘是疼我,但心裏卻是最重視長兄的。記得那一次我們被賊人所虜,賊人們一直為難爹娘和我,忽聽得兄長大敗賊兵,爹娘都說,寧願被賊人所殺,也願意兄長獲勝。」穎川王說著,又將手中的酒飲盡了。


    兄弟二人說著話,就連喝了三杯酒,下麵的皇子們每一次都一道舉爵飲酒。皇後娘娘也笑道:「我也是福薄,倒沒能服侍太上皇、皇太後。倒是靜妃跟在太上皇、皇太後身邊幾年,現在她也先去服侍太上皇、皇太後了。」說著也飲了酒,卻又道:「膠東王怎麽隻空舉著酒爵不飲?」


    素波早發現了膠東王又犯了毛病,非但沒有吃任何東西,也沒飲一口酒。作為膠東王妃,她此時趕緊笑著站起來回話道:「王爺不善飲酒,昨日隻喝了一杯就醉過去了,今日早上方才醒酒。隻怕在禦前失儀才不敢喝的。」


    「昨天醉了?」皇上就大笑起來,「我們家的人都善飲,偏偏青雲一杯就醉,不像我們家的人呢!」聲音便溫和下來,「不能飲便不飲,你隻吃些酒菜就好。」說著讓人將自己案上的幾樣菜端給膠東王。


    膠東王起身拜謝,但也不過輕點了幾樣,其實還是什麽也沒吃。


    皇上倒沒在意,偏皇後眼尖,就說:「膠東王,父皇賞賜的酒菜你怎麽也不用?」


    素波便又起身道:「回母後,宿醉之後是吃不下東西的。」


    皇上就又笑,「真醉得很厲害嗎?」穎川王也跟著大笑。


    素波才聽出些意思來,心道皇上怎麽能如此不莊重?一時就有些急,便道:「父皇平日也少飲些酒才好,酒這東西少飲怡情養身,多飲則傷肝傷胃。」


    「當年靜妃也常這樣說朕。」皇上便歎了一聲,也許自己是老了,越來越常想起過去的事情。起兵的時候每天什麽也顧不上,爹娘家小都扔到腦後,一心想著權勢,現在得到了天下,卻突然發現自己已經丟掉了太多的東西,就是富有四海也找不回來了。突然就覺得膠東王妃很是可愛,神色愈發柔和了,瞧著素波笑問:「你多大了?」


    「十四歲。」


    正與靜妃嫁給自己時一樣的年紀,無怪說著一樣的話,就連神態都一樣無憂無慮,似乎就沒有一點的愁事,整天開開心心的。


    其實皇上原本對青雲娶這麽個王妃是不大滿意的,沒落的世家女,是所有皇子妃中家世最差的,對於兒子一點助力都沒有。皇後之所以一定要自己封她為膠東王妃,其實還不是為了打壓靜妃的兒子?想到太子早已經地位鞏固,將來必定要繼承大統,皇上覺得給膠東王娶一個身份差一些的王妃並不是壞事,也就允了。


    但是現在,皇上突然覺得膠東王妃很不錯。如果自己還年輕,可以重新選擇,那麽自己倒是寧願選一個這樣簡單可愛的女子共度一生,就像靜妃那樣的。


    所以,當時膠東王看到落水的徐小姐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將她救了,這樣的少年情懷還真是自己早已經久違了的呀!即使陸相拚著命地反對,一力將事情壓下去,想把孫女嫁給他,但他還是不願意,最後皇後便出麵成全了他們。皇上初聽了這些話時還不以為然,現在他突然覺得膠東王做得很好。


    這個兒子出生時自己正在最艱難的時候,聽了靜妃給自己添了兒子甚至都沒有時間過去看一看,後來便是幾年相隔,現在回想,似乎唯一能記起的就是靜妃過世時,他守在靈堂前瘦弱的身影。接著他就病了,又是許久沒見,再接著他就出了宮,自己在宮裏常聽到陸相府裏傳來種種的好消息,他聰穎好學,頗有才名,不過見麵還是極少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廚娘,朕餓了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波並收藏廚娘,朕餓了 卷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