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福聽得多了早明白減肥是什麽意思,就在心裏呼喊著,王妃,你既然想減肥,為什麽還要吃一碗疙瘩湯呢?都給我不就好了,我不怕肥!然後再看王爺,更是很傷心,先前吃不飽飯時,王爺有什麽都分給自己一半,現在隻要王妃給王爺的,他一定全吃光了!
王爺對自己不如過去好了,但是自己又有什麽辦法呢?
好在留福在自己的屋子裏收藏了許多王妃做的點心,倒不必擔心回房後挨餓。
膠東王吃了一大湯碗熱乎乎的麵疙瘩湯,又躺到溫暖的被窩裏,但是他還是覺得又冷又怕。
馬車猛地失控自路上衝出去的時候,他倒在車裏的那種無助帶來了無限的寒意。從早上離開王府後就小心翼翼地防範著,就在快到家門前還是出事了。當他從馬車上下來看到撞壞的車轅時完全明白,如果沒有馮律當機立斷斬下馬頭,整個輛馬車就會徹底毀了,當然帶著車裏的自己和留福。
從他記事起就生活在這樣的恐懼中,所以一向不喜歡別人離自己太近。為了離開相府早日有自己的力量,膠東王不得不容忍有一個王妃,然後慢慢習慣了她在自己身邊,香噴噴、軟乎乎的。他側過身細看身邊的人,她睡得很熟,因為從來什麽也不懂,也就什麽也不擔心,白天還會收斂些,睡起覺來就完全肆無忌憚。
最初他很討厭身邊多了這麽一個人,但現在卻覺得很需要她。膠東王等了半天,不知為什麽王妃今天睡得特別老實,沒有像平時一樣把胳膊或者腿伸過來搭在他的身上,於是便主動地拉起王妃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前,他隻想離她更近,感受到她的溫暖。
王妃的小手不大,但肉乎乎的,放在胸前感覺軟軟的,很舒服,而且膠東王似乎從這隻手上汲取到了力量一般,突然就不冷了,也不怕了,然後安安穩穩地入睡了。
素波第二天才知道原來驚馬是很可怕的。
因為外甥立了大功,張長史很有麵子,向她比劃著講:「長沙王府馬棚裏沒有懂馬的人!我們的馬本來是好好的,怎麽就能突然發了狂,一定是吃了不妥當的馬料!」
「好在馮律再熟悉馬的性子不過,看馬已經不對了,當機立斷斬下了馬頭,馬車才沒有翻倒!否則,王爺和留福不死也得重傷!」
「原來這麽嚴重!」素波驚歎,「虧得留福還那樣鎮靜!」
「王爺更鎮靜!他見馬驚了就與留福一起緊緊抓住車壁才沒有甩出去,否則就危險了!」張長史就說:「我趕過去的時候,留福嚇得都傻了,語無倫次的,還是王爺更從容不迫。」
呃!他是不知道害怕。素波就說:「他畢竟是王爺嘛。」
張長史卻讚歎不已,「王爺才多大,真了不起!我聽馮律說他們都嚇壞了,隻有王爺還笑著安慰大家,又鎮靜地讓他們把壞了的車子和馬的屍體挪到一旁。有人要回長沙王府找他們馬廄的人理論,也被王爺攔住了。」
留福一向不遺餘力地包裝膠東王,為的就是不讓人知道膠東王的實情。素波眨了眨眼睛,卻對放過長沙王府有些不滿,「這樣的事是應該去問一問的,不隻我們吃了這樣大的虧,而且也能警示長沙王府的人,以後小心些。」
「王爺說昨天是長沙王新婚之喜,我們就不要打擾了,免得讓長沙王和王妃心裏不自在。過些天他會悄悄提醒長沙王的。」
要提醒也是留福去提醒的吧。素波想了想,既然留福這樣決定,那就這樣好了。但是她還是很小心的,「以後我們的馬要小心些了,就是到別人府上也自己喂。」自己可是膠東王妃,如果膠東王出了什麽事兒,自己哪裏還能享受王妃的待遇?
而且,素波也挺喜歡小美男的,舍不得他受到傷害。
「我也這麽說,」張長史就道:「我已經告訴他們了,不隻喂馬要自己喂,就是馬也要自己守著,王爺真出事我們誰也擔不起,張家所有的人都賠了命也不夠。」
對於救了膠東王的大功臣馮律,素波是真心感激的,就問張長史,「他喜歡什麽?是黃金還是綢緞?我賞他!」
張長史就說:「馮律是我姐姐的兒子,他爹他娘都早沒了,從小就跟著我在軍中,武功一向是一等一的,上次匈奴進犯他原本立下軍功的,隻是他性子強,與長官的兒子打過架,軍功被別人冒領了。不過他這個人不愛財,就是想娶一個好媳婦。」
黃金和綢緞素波能拿出來,但是好媳婦她到哪裏找去?素波就為難了,「我在京城裏認識的人不多,再說我也不會說媒呀。」
張長史就道:「在我們邊城,喜歡阿律的姑娘一大把呢,可是他眼光高,一般人都看不上,立誌要做一番大事業,娶一個好媳婦。王妃要是不幫忙,我看他還是要蹉跎下去,他年紀可不小了啊。」然後眼睛就向素波身旁瞄了瞄。
素波才明白過來,原來張長史想讓自己把身邊的宮女許配給馮律!她轉過頭去,就見福兒和壽兒繃著臉立在自己身側,便借口更衣帶著福兒和壽兒到了內室,「這事總要你們自己做主才好。」
若是先前在陸府時能嫁給如馮律一般的人還是一門很不錯的親事,但是現在福兒和壽兒已經成了王府的女官,出入的是宮廷,見到的是皇上皇子達官顯貴,她們的眼光已經高了許多,對於一個邊地的府兵著實看不上眼,又知王妃一向不會為難大家便馬上搖頭道:「我們都不想嫁。」
是啊,她們才多大?恐怕從沒想過婚嫁之事吧,她可不敢替福兒壽兒決定成親的事。自己都稀裏糊塗嫁的人呢,哪裏能擔負起別人一生的幸福?
再者,張長史所謂的年紀不小,其實根本沒多大,素波回來後就推脫道:「婚姻是看緣分的,現在馮律的緣分還沒到呢,將來一定能如願找到一個好媳婦!」她見過馮律的,覺得的確是個很不錯的人,相貌堂堂,再加上武功出眾,倒不是假話,說著硬是拿了些黃金和綢緞賞了馮律。
素波真誠地感謝了馮律,又賞賜了黃金綢緞,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
可是晚上留福知道後便立即就生氣了,「張長史有意為外甥求娶王妃身邊的女官,王妃為什麽沒有答應?難道馮律配不上福兒或者壽兒?」
素波看他氣得不輕,聲音比平時又高又尖,就趕緊指著膠東王說:「你小聲些,王爺正看書呢。」
膠東王果然拿著一本書,一點表情也沒有,但是留福卻知道王爺一定也氣壞了,這樣好的機會王妃竟硬是錯過了,而且她似乎還不明白犯了大錯,忍不住道:「王妃別拿王爺做擋箭牌,這可是關係到我們王府的大事。」
難不成沒結一門親事,王府就會敗落了?素波不大服氣,就分辨道:「這不是配不配得上的問題,而是關係到他們一輩子的大事,如果我隨便替他們答應了,萬一將來過得不好,可怎麽辦呢?」
「王妃親自賜下的親事,有什麽過不好的?」留福就道:「何況張律武功出眾,臨危不懼,雖然出身軍戶,但未必沒有大好前程!王妃可別忘記了,當今皇上出身也隻是尋常!」
王爺對自己不如過去好了,但是自己又有什麽辦法呢?
好在留福在自己的屋子裏收藏了許多王妃做的點心,倒不必擔心回房後挨餓。
膠東王吃了一大湯碗熱乎乎的麵疙瘩湯,又躺到溫暖的被窩裏,但是他還是覺得又冷又怕。
馬車猛地失控自路上衝出去的時候,他倒在車裏的那種無助帶來了無限的寒意。從早上離開王府後就小心翼翼地防範著,就在快到家門前還是出事了。當他從馬車上下來看到撞壞的車轅時完全明白,如果沒有馮律當機立斷斬下馬頭,整個輛馬車就會徹底毀了,當然帶著車裏的自己和留福。
從他記事起就生活在這樣的恐懼中,所以一向不喜歡別人離自己太近。為了離開相府早日有自己的力量,膠東王不得不容忍有一個王妃,然後慢慢習慣了她在自己身邊,香噴噴、軟乎乎的。他側過身細看身邊的人,她睡得很熟,因為從來什麽也不懂,也就什麽也不擔心,白天還會收斂些,睡起覺來就完全肆無忌憚。
最初他很討厭身邊多了這麽一個人,但現在卻覺得很需要她。膠東王等了半天,不知為什麽王妃今天睡得特別老實,沒有像平時一樣把胳膊或者腿伸過來搭在他的身上,於是便主動地拉起王妃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前,他隻想離她更近,感受到她的溫暖。
王妃的小手不大,但肉乎乎的,放在胸前感覺軟軟的,很舒服,而且膠東王似乎從這隻手上汲取到了力量一般,突然就不冷了,也不怕了,然後安安穩穩地入睡了。
素波第二天才知道原來驚馬是很可怕的。
因為外甥立了大功,張長史很有麵子,向她比劃著講:「長沙王府馬棚裏沒有懂馬的人!我們的馬本來是好好的,怎麽就能突然發了狂,一定是吃了不妥當的馬料!」
「好在馮律再熟悉馬的性子不過,看馬已經不對了,當機立斷斬下了馬頭,馬車才沒有翻倒!否則,王爺和留福不死也得重傷!」
「原來這麽嚴重!」素波驚歎,「虧得留福還那樣鎮靜!」
「王爺更鎮靜!他見馬驚了就與留福一起緊緊抓住車壁才沒有甩出去,否則就危險了!」張長史就說:「我趕過去的時候,留福嚇得都傻了,語無倫次的,還是王爺更從容不迫。」
呃!他是不知道害怕。素波就說:「他畢竟是王爺嘛。」
張長史卻讚歎不已,「王爺才多大,真了不起!我聽馮律說他們都嚇壞了,隻有王爺還笑著安慰大家,又鎮靜地讓他們把壞了的車子和馬的屍體挪到一旁。有人要回長沙王府找他們馬廄的人理論,也被王爺攔住了。」
留福一向不遺餘力地包裝膠東王,為的就是不讓人知道膠東王的實情。素波眨了眨眼睛,卻對放過長沙王府有些不滿,「這樣的事是應該去問一問的,不隻我們吃了這樣大的虧,而且也能警示長沙王府的人,以後小心些。」
「王爺說昨天是長沙王新婚之喜,我們就不要打擾了,免得讓長沙王和王妃心裏不自在。過些天他會悄悄提醒長沙王的。」
要提醒也是留福去提醒的吧。素波想了想,既然留福這樣決定,那就這樣好了。但是她還是很小心的,「以後我們的馬要小心些了,就是到別人府上也自己喂。」自己可是膠東王妃,如果膠東王出了什麽事兒,自己哪裏還能享受王妃的待遇?
而且,素波也挺喜歡小美男的,舍不得他受到傷害。
「我也這麽說,」張長史就道:「我已經告訴他們了,不隻喂馬要自己喂,就是馬也要自己守著,王爺真出事我們誰也擔不起,張家所有的人都賠了命也不夠。」
對於救了膠東王的大功臣馮律,素波是真心感激的,就問張長史,「他喜歡什麽?是黃金還是綢緞?我賞他!」
張長史就說:「馮律是我姐姐的兒子,他爹他娘都早沒了,從小就跟著我在軍中,武功一向是一等一的,上次匈奴進犯他原本立下軍功的,隻是他性子強,與長官的兒子打過架,軍功被別人冒領了。不過他這個人不愛財,就是想娶一個好媳婦。」
黃金和綢緞素波能拿出來,但是好媳婦她到哪裏找去?素波就為難了,「我在京城裏認識的人不多,再說我也不會說媒呀。」
張長史就道:「在我們邊城,喜歡阿律的姑娘一大把呢,可是他眼光高,一般人都看不上,立誌要做一番大事業,娶一個好媳婦。王妃要是不幫忙,我看他還是要蹉跎下去,他年紀可不小了啊。」然後眼睛就向素波身旁瞄了瞄。
素波才明白過來,原來張長史想讓自己把身邊的宮女許配給馮律!她轉過頭去,就見福兒和壽兒繃著臉立在自己身側,便借口更衣帶著福兒和壽兒到了內室,「這事總要你們自己做主才好。」
若是先前在陸府時能嫁給如馮律一般的人還是一門很不錯的親事,但是現在福兒和壽兒已經成了王府的女官,出入的是宮廷,見到的是皇上皇子達官顯貴,她們的眼光已經高了許多,對於一個邊地的府兵著實看不上眼,又知王妃一向不會為難大家便馬上搖頭道:「我們都不想嫁。」
是啊,她們才多大?恐怕從沒想過婚嫁之事吧,她可不敢替福兒壽兒決定成親的事。自己都稀裏糊塗嫁的人呢,哪裏能擔負起別人一生的幸福?
再者,張長史所謂的年紀不小,其實根本沒多大,素波回來後就推脫道:「婚姻是看緣分的,現在馮律的緣分還沒到呢,將來一定能如願找到一個好媳婦!」她見過馮律的,覺得的確是個很不錯的人,相貌堂堂,再加上武功出眾,倒不是假話,說著硬是拿了些黃金和綢緞賞了馮律。
素波真誠地感謝了馮律,又賞賜了黃金綢緞,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
可是晚上留福知道後便立即就生氣了,「張長史有意為外甥求娶王妃身邊的女官,王妃為什麽沒有答應?難道馮律配不上福兒或者壽兒?」
素波看他氣得不輕,聲音比平時又高又尖,就趕緊指著膠東王說:「你小聲些,王爺正看書呢。」
膠東王果然拿著一本書,一點表情也沒有,但是留福卻知道王爺一定也氣壞了,這樣好的機會王妃竟硬是錯過了,而且她似乎還不明白犯了大錯,忍不住道:「王妃別拿王爺做擋箭牌,這可是關係到我們王府的大事。」
難不成沒結一門親事,王府就會敗落了?素波不大服氣,就分辨道:「這不是配不配得上的問題,而是關係到他們一輩子的大事,如果我隨便替他們答應了,萬一將來過得不好,可怎麽辦呢?」
「王妃親自賜下的親事,有什麽過不好的?」留福就道:「何況張律武功出眾,臨危不懼,雖然出身軍戶,但未必沒有大好前程!王妃可別忘記了,當今皇上出身也隻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