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閨女有才又有財 卷一 作者:明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拉了小姑子的手感激道:「妹妹說的對,還多謝妹妹提點,免了我鑽了那牛角尖。母親有孕,雖然離得遠,母親那邊也什麽都不缺,我們也當準備些東西送過去,也是我們的心意。」
白靜妘點頭,很高興自己嫂子不是那等狹隘的,心中很是鬆了口氣。
她希望自己大哥大嫂將來能和繼母好好相處,而不要受了別人的挑撥,和繼母勾心鬥角,對著幹,然後父親和繼母生隙,但同時也可能會對兄長失望,讓別人鑽了空子。
因為她知道,能夠和繼母好好相處,這對她大哥來說,隻有好處不會有壞處,那些挑撥的人,不過是出自她們自己的私心罷了。
當初祖母看中大嫂,是看中她性子軟溫順寬厚,不是掐尖要強的。
起先白靜妘還擔心過,怕嫂子太過軟弱可欺,或者容易被人拿捏挑撥,讓她們三房生亂。
不過後來卻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也發現了這嫂子的好處。
當然祖母也是非常滿意的。
例如這麽些年,父親送回府的東西,就是指明是給她們這一房的,也是先過了祖母的手,真能到她們手上的,也最多剩下一小半都是不錯的了。若是個性子不好愛計較的,就算明麵上不敢反抗祖母,暗地裏怕也是咬碎了銀牙,攪動出不少是非來。
可大嫂卻是當真沒有半點計較,仍是從容溫順,半點怨氣和不滿也沒有。
但旁人挑撥大嫂和繼母的關係,大嫂卻也並不搭腔,不過仍是安靜從容的過著自己的日子,並不理會別人的挑撥,可見心裏也是有數的。
白靜妘這才放了心。
其實白靜妘跟在自己祖母白老夫人身邊養著,和幾個堂姐妹住在一個院子裏,受到的挑撥並不比大嫂少,甚至是從小到大都有人若有心似無意的跟她灌輸天下的繼母沒一個是好的,她父親多有偏寵妹妹雲雲。
她曾經不是不羨慕嫉妒妹妹。她也曾跟在父親任上過。
但她六歲時就去了蜀地,十一歲上時才回來,相比冷情且掌控欲強烈的祖母,刻板愁苦的大伯母和滿腹心思的三嬸娘,她內心對寬和開朗的繼母陳氏的感情還要深上許多。
且白家雖說是書香世家,但家中姐妹正兒八經請了先生教過的,其實也就是她而已。
在蜀中的時候,她的詩書琴棋書畫都和妹妹靜姝一樣有專門的師傅教她們,她身上穿的頭上戴的一年四季不重樣的衣服,在蜀地都是樣樣齊全,半點不差的。
可是回了京中,祖母說是為了讓她相看人家,回來好好教養她,也不過是讓她跟著姐妹們一起跟著一個嬤嬤學習刺繡禮儀規矩而已。
她回來後,繼母每年仍是給她送來四季衣服穿戴首飾各式料子,隻不過這些先到祖母那邊,最後分到她手上的不過就是一件兩件,她能穿到的也不過是府裏和堂姐妹們一樣的幾套公中做的衣物而已。
她起先不懂,哪裏受得了這般的委屈,不過是跟祖母含糊的哭訴了一次,卻被祖母好一頓訓斥,道她是被繼母給養壞了,這般不懂得姐妹友愛,賢淑恭順,竟是學來了一身商家女的嬌奢自私,然後著實讓嬤嬤「教養」了許久,她「恭順」了才罷了。
為著這事,兄長摸了她的腦袋,好一陣歎氣,隻讓她忍著些,順著些,她心中雖不服,可除了忍和順,還能有什麽別的法子?
她不是不羨慕妹妹靜姝,以前心中也曾不滿父親為何讓她自己回京中,若,若是妹妹,父親和繼母必是不舍不允的,可是……誰讓她不是繼母的親生女兒……
但她卻也不會受別人的挑撥,那些人的用心她這幾年也漸漸便看明白了,若她受了挑撥,才是真的稱了她們的心意。
而此時聽了白靜妘勸慰的李氏心中也是感慨和覺得幸運,自己嫁到白家,幸虧是嫁到二房,公婆都在蜀地,婆婆不是親的,卻資產豐富,做派大方,看樣子也不難相處,一家子的小姐們,竟然也就自己夫君的這個親妹妹最為好相處,心思雖深卻沒什麽壞心眼,性子隨和又體貼懂事,平日裏在祖母那邊也多為自己周旋打點,讓她少受了不少責難。
而其他兩房,人多心思繁雜,大伯母和三嬸娘說不上是什麽壞人,卻各有性子,都不是好相與的,且那兩房沒什麽私產,明麵上一派和睦,暗地裏卻是一個個都為著點老太爺老夫人的私房爭得什麽似的,嫁去那兩房日子可真是不好受。
就是自己嫁來四年無子,若是在那兩房,恐怕都要被婆母拿捏死了。
年底的時候白二老爺終於風塵仆仆的回了京。
白老夫人笑容滿麵的迎了兒子回府,隻是待兒子將帶回來的一箱一箱貨物直接運回了二房的院子,第二日才送來兩箱子的禮物到上房是她和老太爺的,其他各房的禮物也是兒子直接派人送去了,白老夫人的臉色才隱約有些不好看。
白家是白老夫人當家,以往每年二房送回來的東西,不管是給誰的,都先得經了她的手,然後再分配。
這早已是她十多年來形成的習慣,或者說是她在白家的絕對權威。
其實二房還算是好的,因為遠在蜀地,很多事情管不著,長房這邊入仕當差的兒子孫子每個月的薪俸那都是要上繳的,三兒子閑賦在家便也罷了,除了幾個兒媳婦和孫媳婦的嫁妝,長房和三房也都是不允許有私產的。
這在幾十年前白家還是江南的大世家時,自然不是如此,但幾十年間戰火繚亂,白家祖產悉數消失在戰火中,白老太爺夫婦帶了年幼的幾個兒子逃難到京中謀生,彼時家計困難,白老太爺不事生產,便是靠著白老夫人的堅忍和一股子狠勁支撐過來的,那時便養成了白老夫人獨攬家中財政大權的習慣。
白靜妘點頭,很高興自己嫂子不是那等狹隘的,心中很是鬆了口氣。
她希望自己大哥大嫂將來能和繼母好好相處,而不要受了別人的挑撥,和繼母勾心鬥角,對著幹,然後父親和繼母生隙,但同時也可能會對兄長失望,讓別人鑽了空子。
因為她知道,能夠和繼母好好相處,這對她大哥來說,隻有好處不會有壞處,那些挑撥的人,不過是出自她們自己的私心罷了。
當初祖母看中大嫂,是看中她性子軟溫順寬厚,不是掐尖要強的。
起先白靜妘還擔心過,怕嫂子太過軟弱可欺,或者容易被人拿捏挑撥,讓她們三房生亂。
不過後來卻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也發現了這嫂子的好處。
當然祖母也是非常滿意的。
例如這麽些年,父親送回府的東西,就是指明是給她們這一房的,也是先過了祖母的手,真能到她們手上的,也最多剩下一小半都是不錯的了。若是個性子不好愛計較的,就算明麵上不敢反抗祖母,暗地裏怕也是咬碎了銀牙,攪動出不少是非來。
可大嫂卻是當真沒有半點計較,仍是從容溫順,半點怨氣和不滿也沒有。
但旁人挑撥大嫂和繼母的關係,大嫂卻也並不搭腔,不過仍是安靜從容的過著自己的日子,並不理會別人的挑撥,可見心裏也是有數的。
白靜妘這才放了心。
其實白靜妘跟在自己祖母白老夫人身邊養著,和幾個堂姐妹住在一個院子裏,受到的挑撥並不比大嫂少,甚至是從小到大都有人若有心似無意的跟她灌輸天下的繼母沒一個是好的,她父親多有偏寵妹妹雲雲。
她曾經不是不羨慕嫉妒妹妹。她也曾跟在父親任上過。
但她六歲時就去了蜀地,十一歲上時才回來,相比冷情且掌控欲強烈的祖母,刻板愁苦的大伯母和滿腹心思的三嬸娘,她內心對寬和開朗的繼母陳氏的感情還要深上許多。
且白家雖說是書香世家,但家中姐妹正兒八經請了先生教過的,其實也就是她而已。
在蜀中的時候,她的詩書琴棋書畫都和妹妹靜姝一樣有專門的師傅教她們,她身上穿的頭上戴的一年四季不重樣的衣服,在蜀地都是樣樣齊全,半點不差的。
可是回了京中,祖母說是為了讓她相看人家,回來好好教養她,也不過是讓她跟著姐妹們一起跟著一個嬤嬤學習刺繡禮儀規矩而已。
她回來後,繼母每年仍是給她送來四季衣服穿戴首飾各式料子,隻不過這些先到祖母那邊,最後分到她手上的不過就是一件兩件,她能穿到的也不過是府裏和堂姐妹們一樣的幾套公中做的衣物而已。
她起先不懂,哪裏受得了這般的委屈,不過是跟祖母含糊的哭訴了一次,卻被祖母好一頓訓斥,道她是被繼母給養壞了,這般不懂得姐妹友愛,賢淑恭順,竟是學來了一身商家女的嬌奢自私,然後著實讓嬤嬤「教養」了許久,她「恭順」了才罷了。
為著這事,兄長摸了她的腦袋,好一陣歎氣,隻讓她忍著些,順著些,她心中雖不服,可除了忍和順,還能有什麽別的法子?
她不是不羨慕妹妹靜姝,以前心中也曾不滿父親為何讓她自己回京中,若,若是妹妹,父親和繼母必是不舍不允的,可是……誰讓她不是繼母的親生女兒……
但她卻也不會受別人的挑撥,那些人的用心她這幾年也漸漸便看明白了,若她受了挑撥,才是真的稱了她們的心意。
而此時聽了白靜妘勸慰的李氏心中也是感慨和覺得幸運,自己嫁到白家,幸虧是嫁到二房,公婆都在蜀地,婆婆不是親的,卻資產豐富,做派大方,看樣子也不難相處,一家子的小姐們,竟然也就自己夫君的這個親妹妹最為好相處,心思雖深卻沒什麽壞心眼,性子隨和又體貼懂事,平日裏在祖母那邊也多為自己周旋打點,讓她少受了不少責難。
而其他兩房,人多心思繁雜,大伯母和三嬸娘說不上是什麽壞人,卻各有性子,都不是好相與的,且那兩房沒什麽私產,明麵上一派和睦,暗地裏卻是一個個都為著點老太爺老夫人的私房爭得什麽似的,嫁去那兩房日子可真是不好受。
就是自己嫁來四年無子,若是在那兩房,恐怕都要被婆母拿捏死了。
年底的時候白二老爺終於風塵仆仆的回了京。
白老夫人笑容滿麵的迎了兒子回府,隻是待兒子將帶回來的一箱一箱貨物直接運回了二房的院子,第二日才送來兩箱子的禮物到上房是她和老太爺的,其他各房的禮物也是兒子直接派人送去了,白老夫人的臉色才隱約有些不好看。
白家是白老夫人當家,以往每年二房送回來的東西,不管是給誰的,都先得經了她的手,然後再分配。
這早已是她十多年來形成的習慣,或者說是她在白家的絕對權威。
其實二房還算是好的,因為遠在蜀地,很多事情管不著,長房這邊入仕當差的兒子孫子每個月的薪俸那都是要上繳的,三兒子閑賦在家便也罷了,除了幾個兒媳婦和孫媳婦的嫁妝,長房和三房也都是不允許有私產的。
這在幾十年前白家還是江南的大世家時,自然不是如此,但幾十年間戰火繚亂,白家祖產悉數消失在戰火中,白老太爺夫婦帶了年幼的幾個兒子逃難到京中謀生,彼時家計困難,白老太爺不事生產,便是靠著白老夫人的堅忍和一股子狠勁支撐過來的,那時便養成了白老夫人獨攬家中財政大權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