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嬤嬤連聲答應了,李燕語跟著到了廚房大院裏,七八個丫頭婆子照著李燕語的吩咐,先將菜細細洗幹淨,又大鍋燒了開水,斷了火,趁熱將菜放熱水裏燙過,燙到將要變色趕緊撈出來,一根根掛到繩子上曬著。
北地雨水少,曬了兩三天,就曬成了黑白分明的菜幹,李燕語大喜,讓人當天就用菜幹燉了鍋排骨湯,一家上下都覺得這味道還真是極好,這回也不用李燕語多吩咐,欒大拉上太平車,滿鄉收各式各樣的菜去了。
哂了幾天,李燕語翻著曬好的菜幹,生了點小主意,叫欒大進來吩咐了,讓他照常價略高些收菜,能收多少收多少,反正也值不了多少銀子。又讓人平了後麵那個極大的院子,菜也不種了,常嬤嬤出去尋了十幾個幫手過來,天天忙著洗菜,燙菜,曬菜。這一夏天,竟曬了上千斤幹菜,堆的那麽大的院子沒了空屋子。
邵源泊不管這樣的事,秋賦過後,邵源泊拿著那份分成,和李燕語商量了,幹脆拿著這銀子去修了縣學,將破敗不堪的縣學修整一新,各間屋都加砌了火夾牆,吳縣丞和宋典史捧場之餘,叫了縣裏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竟然湊銀子在縣學門口立了塊碑,說了這邵知縣拿私銀修縣學之義舉,
邵源泊尷尬不已,欒大等人一邊笑一邊勸他,說到底,那也爺的私財,這麽說也不算過,爺也受得。呼和小縣,邵大知縣能忙的事不多,空閑下來,就給邵老爺子寫那大白話信,這信倒是越寫越順暢,什麽巡鄉趣事,燕語曬菜幹便宜了滿縣種菜的農人,還讓人見樣包了些菜幹,和信一起送回了京師府裏,這信隔個七八天就是一封,反正他就當和老太爺喝酒閑扯了。
下頭一場雪的時候,驛站送進來的大包書信裏,竟然有一封邵老太爺的親筆信,邵源泊拿著信,除掉外麵的大封套,看著裏麵小信封上熟悉之極的筆跡寫著‘小六啟’,還沒拆信,竟然捧著信號啕大哭起來,李燕語嚇了一跳,想了想,也沒勸他,看他哭過了,親自端了熱水帕子過來,擰了塊熱帕子給他,邵源泊接過帕子擦了臉,卻是滿臉笑容:「老頭子肯給我寫信,就是不生氣了,這信裏指定是罵我的,往常我在家,他一天不罵我就悶氣。」
邵源泊一邊說,一邊拆開了信,拉了李燕語一起看,邵源泊的信是大白話,老太爺的信回的更是白話,連篇的都是混帳貨糊塗東西,倒也沒什麽重要的話,邵源泊連看了七八遍,才滿足的歎了口氣,將信仔仔細細的折起交給李燕語:「幫我收好。」
李燕語接過信,尋了隻黃花梨小匣子放進去收了起來,邵源泊心情愉快的翻著其它的書信,有李謙的,李謙比他還能寫信,驛站來一趟,至少帶個四五封過來,還有周守禮的,也寫的極勤,周守禮點了餘杭縣通判,也是個清閑的差使,有的是寫信的閑情,京師諸人的信就稀少的多了,他們忙著尋花訪柳,沒空寫信。
今天這一包信裏,居然有胡七一封信,邵源泊忙驚訝的先挑出來拆開看了,信很短,聊聊數語,卻看的邵源泊臉色一點點陰沉下來,李燕語端了杯茶過來問道:「出了什麽事了?」
「兩京道海學政上折子彈劾我,說我日常奢侈無度,散漫不理政務!」邵源泊憤憤的說道,李燕語驚訝的取過邵源泊手裏的信,幾眼看完,轉頭看著邵源泊,邵源泊長長的吐了口氣,伸手攬過李燕語安慰道:「沒事,這事也算不得什麽大事,我這政務上,他也挑不出什麽來,他一個學政,管的也寬了些!」
李燕語沉默了片刻,笑著點了點頭,沒有接話,這事,她幫不上忙。
胡七這信,要麽沒有,要來竟一起來,也就隔了一天,驛站又送了幾封信進來,其中,又有胡七的信,邵源泊忙拆開看了,這回信寫的長了些,好歹翻了頁,胡七先罵了一通混帳貨海學政,接著說趁父親不在,偷溜進父親書房看了皇上給海學政的批複,把皇上的批複抄在了後麵,竟是把海學政的彈劾直駁了回去,嚴厲斥責他妄聽人言,誹謗同僚。
邵源泊一顆心總算放回了肚裏,鬆了口氣接著往後看,胡七偷看倒也偷的徹底,明明白白的告訴他,海學政妄聽人言,那個人,就是呼和縣教諭史敬業,最後,附了一句,整死這個混帳王八東西!敢欺負咱們哥們!
邵源泊恨的牙根癢,將信投到火裏看著焚化了,背著手在屋裏轉了七八圈,拎起鬥篷胡亂披了,出門尋欒大去了。
兩個人細細商量了半天,定了主意,隔天,邵源泊到簽押房,叫了吳縣丞和宋典史進來,笑嗬嗬的說道:「這眼看著要入冬了,冬日夜長無事,正是讀書用功的好時候,我聽說史教諭學問極好,可咱們縣裏連著十幾年連個秀才都沒出過了,真是令人慚愧,我看,從今年冬天開始,咱們縣,要以教化為重,我想初五召集全縣的學子童生,出個題,先考考看看,看看這一年到底學的如何,你們看,合適不合適?」
吳縣丞和宋典史莫名其妙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不明白邵源泊這是又生了什麽主意,這是誇史教諭,還是說他沒做好呢?雖說沒想明白,可答的卻快:「好主意!正該如此!說起來,我和吳大人早有這個心思,大人可是探花郎,這要是能給咱們縣上的學子童生們指點個一句半句的,就夠他們終身受用的了,正該如此,早就該叫他們來縣裏考考了,我和吳大人這就去辦!」
邵源泊笑眯眯的送了兩人出去,翻著書出了題,隻等著考試。
知縣大人一聲令下,初四日,家遠的學子童生提前一天,就到了縣裏,各自尋處住下,隻等著第二天考試。
考試就在新修的縣學裏,雖說這考試不年不節,也說不上個什麽考,可祭聖人拜先賢,敲鑼打鼓,該熱鬧的地方一樣不缺,惹得滿縣的百姓都出來看這個熱鬧,冬日無趣,縣衙裏過節,那簡直比唱戲都不差什麽的事,這熱鬧,自然是人人來看,一時間,縣學門口擠滿了人,院外樹上,也爬的滿是人,邵源泊也不讓人驅趕,笑嗬嗬的準備與民同樂。
吳縣丞和宋典史精神抖擻,跟在縣太爺邵源泊身後,恭恭敬敬的給聖人磕了頭,三班衙役引著眾童生學子,規規矩矩的進了當考場的幾間課堂,這幾間屋子早就燒得溫暖如春,桌子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與往日氣象大不相同,童生學子們又是稀奇,又是激動,邵大人一甲出身,果然與眾大不同。
考試時候不長,極短,一會兒就收了卷子,邵源泊竟然吩咐史教諭當地批卷,他要當場宣布這次考試的成績。史教諭滿身滿心不耐不滿,可也不敢當場駁回,隻好當場胡亂批了卷子,選點了一二三名,給了邵源泊。
邵源泊似笑非笑的看著史教諭,山青接過卷子放到邵源泊麵前的桌子上,邵源泊揮了揮手,水秀奔出去,高聲宣布著邵大人的吩咐,叫了正在各課堂內伸頭探腦的眾童生學子進了縣學正堂,正堂不大,人多,隻好從堂裏排到了院子裏,邵源泊幹脆站起來,走到正堂台階上,看著眾人,笑眯眯的說道:「往年在下在京讀&」
北地雨水少,曬了兩三天,就曬成了黑白分明的菜幹,李燕語大喜,讓人當天就用菜幹燉了鍋排骨湯,一家上下都覺得這味道還真是極好,這回也不用李燕語多吩咐,欒大拉上太平車,滿鄉收各式各樣的菜去了。
哂了幾天,李燕語翻著曬好的菜幹,生了點小主意,叫欒大進來吩咐了,讓他照常價略高些收菜,能收多少收多少,反正也值不了多少銀子。又讓人平了後麵那個極大的院子,菜也不種了,常嬤嬤出去尋了十幾個幫手過來,天天忙著洗菜,燙菜,曬菜。這一夏天,竟曬了上千斤幹菜,堆的那麽大的院子沒了空屋子。
邵源泊不管這樣的事,秋賦過後,邵源泊拿著那份分成,和李燕語商量了,幹脆拿著這銀子去修了縣學,將破敗不堪的縣學修整一新,各間屋都加砌了火夾牆,吳縣丞和宋典史捧場之餘,叫了縣裏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竟然湊銀子在縣學門口立了塊碑,說了這邵知縣拿私銀修縣學之義舉,
邵源泊尷尬不已,欒大等人一邊笑一邊勸他,說到底,那也爺的私財,這麽說也不算過,爺也受得。呼和小縣,邵大知縣能忙的事不多,空閑下來,就給邵老爺子寫那大白話信,這信倒是越寫越順暢,什麽巡鄉趣事,燕語曬菜幹便宜了滿縣種菜的農人,還讓人見樣包了些菜幹,和信一起送回了京師府裏,這信隔個七八天就是一封,反正他就當和老太爺喝酒閑扯了。
下頭一場雪的時候,驛站送進來的大包書信裏,竟然有一封邵老太爺的親筆信,邵源泊拿著信,除掉外麵的大封套,看著裏麵小信封上熟悉之極的筆跡寫著‘小六啟’,還沒拆信,竟然捧著信號啕大哭起來,李燕語嚇了一跳,想了想,也沒勸他,看他哭過了,親自端了熱水帕子過來,擰了塊熱帕子給他,邵源泊接過帕子擦了臉,卻是滿臉笑容:「老頭子肯給我寫信,就是不生氣了,這信裏指定是罵我的,往常我在家,他一天不罵我就悶氣。」
邵源泊一邊說,一邊拆開了信,拉了李燕語一起看,邵源泊的信是大白話,老太爺的信回的更是白話,連篇的都是混帳貨糊塗東西,倒也沒什麽重要的話,邵源泊連看了七八遍,才滿足的歎了口氣,將信仔仔細細的折起交給李燕語:「幫我收好。」
李燕語接過信,尋了隻黃花梨小匣子放進去收了起來,邵源泊心情愉快的翻著其它的書信,有李謙的,李謙比他還能寫信,驛站來一趟,至少帶個四五封過來,還有周守禮的,也寫的極勤,周守禮點了餘杭縣通判,也是個清閑的差使,有的是寫信的閑情,京師諸人的信就稀少的多了,他們忙著尋花訪柳,沒空寫信。
今天這一包信裏,居然有胡七一封信,邵源泊忙驚訝的先挑出來拆開看了,信很短,聊聊數語,卻看的邵源泊臉色一點點陰沉下來,李燕語端了杯茶過來問道:「出了什麽事了?」
「兩京道海學政上折子彈劾我,說我日常奢侈無度,散漫不理政務!」邵源泊憤憤的說道,李燕語驚訝的取過邵源泊手裏的信,幾眼看完,轉頭看著邵源泊,邵源泊長長的吐了口氣,伸手攬過李燕語安慰道:「沒事,這事也算不得什麽大事,我這政務上,他也挑不出什麽來,他一個學政,管的也寬了些!」
李燕語沉默了片刻,笑著點了點頭,沒有接話,這事,她幫不上忙。
胡七這信,要麽沒有,要來竟一起來,也就隔了一天,驛站又送了幾封信進來,其中,又有胡七的信,邵源泊忙拆開看了,這回信寫的長了些,好歹翻了頁,胡七先罵了一通混帳貨海學政,接著說趁父親不在,偷溜進父親書房看了皇上給海學政的批複,把皇上的批複抄在了後麵,竟是把海學政的彈劾直駁了回去,嚴厲斥責他妄聽人言,誹謗同僚。
邵源泊一顆心總算放回了肚裏,鬆了口氣接著往後看,胡七偷看倒也偷的徹底,明明白白的告訴他,海學政妄聽人言,那個人,就是呼和縣教諭史敬業,最後,附了一句,整死這個混帳王八東西!敢欺負咱們哥們!
邵源泊恨的牙根癢,將信投到火裏看著焚化了,背著手在屋裏轉了七八圈,拎起鬥篷胡亂披了,出門尋欒大去了。
兩個人細細商量了半天,定了主意,隔天,邵源泊到簽押房,叫了吳縣丞和宋典史進來,笑嗬嗬的說道:「這眼看著要入冬了,冬日夜長無事,正是讀書用功的好時候,我聽說史教諭學問極好,可咱們縣裏連著十幾年連個秀才都沒出過了,真是令人慚愧,我看,從今年冬天開始,咱們縣,要以教化為重,我想初五召集全縣的學子童生,出個題,先考考看看,看看這一年到底學的如何,你們看,合適不合適?」
吳縣丞和宋典史莫名其妙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不明白邵源泊這是又生了什麽主意,這是誇史教諭,還是說他沒做好呢?雖說沒想明白,可答的卻快:「好主意!正該如此!說起來,我和吳大人早有這個心思,大人可是探花郎,這要是能給咱們縣上的學子童生們指點個一句半句的,就夠他們終身受用的了,正該如此,早就該叫他們來縣裏考考了,我和吳大人這就去辦!」
邵源泊笑眯眯的送了兩人出去,翻著書出了題,隻等著考試。
知縣大人一聲令下,初四日,家遠的學子童生提前一天,就到了縣裏,各自尋處住下,隻等著第二天考試。
考試就在新修的縣學裏,雖說這考試不年不節,也說不上個什麽考,可祭聖人拜先賢,敲鑼打鼓,該熱鬧的地方一樣不缺,惹得滿縣的百姓都出來看這個熱鬧,冬日無趣,縣衙裏過節,那簡直比唱戲都不差什麽的事,這熱鬧,自然是人人來看,一時間,縣學門口擠滿了人,院外樹上,也爬的滿是人,邵源泊也不讓人驅趕,笑嗬嗬的準備與民同樂。
吳縣丞和宋典史精神抖擻,跟在縣太爺邵源泊身後,恭恭敬敬的給聖人磕了頭,三班衙役引著眾童生學子,規規矩矩的進了當考場的幾間課堂,這幾間屋子早就燒得溫暖如春,桌子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與往日氣象大不相同,童生學子們又是稀奇,又是激動,邵大人一甲出身,果然與眾大不同。
考試時候不長,極短,一會兒就收了卷子,邵源泊竟然吩咐史教諭當地批卷,他要當場宣布這次考試的成績。史教諭滿身滿心不耐不滿,可也不敢當場駁回,隻好當場胡亂批了卷子,選點了一二三名,給了邵源泊。
邵源泊似笑非笑的看著史教諭,山青接過卷子放到邵源泊麵前的桌子上,邵源泊揮了揮手,水秀奔出去,高聲宣布著邵大人的吩咐,叫了正在各課堂內伸頭探腦的眾童生學子進了縣學正堂,正堂不大,人多,隻好從堂裏排到了院子裏,邵源泊幹脆站起來,走到正堂台階上,看著眾人,笑眯眯的說道:「往年在下在京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