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婆子也跟著歎口氣,閑話似的道:「說起來苗姨娘也挺可憐的,姨娘帶來的女兒,以後老爺娶了新太太,她更難安身。」
葉茜聽得沒接話,崔婆子算是老婆子了,也算過不少事,葉玉珠過來跪一跪,求一求,她都覺得很可憐,其他人會怎麽想更是不必說。
小玫送完人回來,也跟著歎氣道:「想想珠姑娘也不容易,身份這樣不尷不尬的,以後新太太進門,越發的難站了。」
「好了,別說這些,把東西都收拾起來吧。」葉茜說著,把話題打住了。
葉玉珠真正想坑的人不是她,隻是順道來她這裏而己。她對葉玉珠沒什麽負罪感情。葉蕎不同,清娘讓苗姨娘絕育了,葉蕎就是嘴硬不承認,心裏肯定會有負罪感。隻要葉玉珠到她跟前說說軟話,葉蕎馬上就會有補償心理。
葉蕎現在隻是一個八歲小姑娘,以兩人的智商對比,重生後的葉玉珠要想完全攏住葉蕎也許有點難,但滿足一兩個願望當做補償還是有可能的。想到幾天後的國公府之行,估計那才是葉玉珠的真正目的。騎驢看帳本,走著瞧吧。
葉老太爺正壽是九月二十,宴席卻是從九月十六開始擺,一直擺到十九日才算是把權貴們宴完,二十正生日是國公府自己過,二十一日則是旁支們去慶壽。
葉宗山平常隻是早出晚歸,這幾天是晚上都回不來。為此葉宗山還特意去呂家一趟,請呂姨媽到家裏幫忙照看這幾天,實在是家裏才鬧了一場,苗軍是個成年男人,兩個女兒在家,葉宗山也是怕出事。
呂姨媽雖不待見葉宗山,這個要求也不好拒絕,反正也就幾天而己,便帶了兩身衣服過來跟葉茜一起住。
「苗姨娘……也是個可憐人。」呂姨媽說著不禁歎口氣,隻說清娘與苗姨娘的恩怨,當初清娘心善關照了苗姨娘,苗姨娘轉身上了葉宗山的床,沒想到清娘也不是吃素的,轉身就給苗姨娘下了藥。
葉茜道:「太太會如此,隻怕也是想著自己身體不好,萬一苗姨娘生下兒子扶正,會對二姑娘不好。」
「是啊。」呂姨媽歎氣說著,想想苗姨娘那樣的性子,要是讓她扶正了,不是葉蕎還是葉茜日子都不會好過。清娘當時病的七死八活,葉茜跟著她還好,葉蕎就真是無依無靠,當娘的肯定會給兒女鋪好路。
葉茜笑著道:「姨媽也不用說苗姨娘可憐,現在葉玉珠可會討好二姑娘了。」院子就這麽大,她與葉蕎又住對門,隻看葉玉珠出入的次數也能曉得。
「啊?」呂姨媽一愣,苗姨娘可是清娘害的,葉玉珠恨葉蕎才對,去討好葉蕎……就是想在這個家裏立足,討好葉茜也比討好葉蕎合情理。
「姨媽先別管她們,先幫我診診脈。」葉茜笑著把話題岔開,葉家這些事還是不要煩呂姨媽了。
呂姨媽聽得愣了一下,連忙拉住葉茜的手腕放到桌子上,問著:「你覺得哪裏不好?」
葉茜笑著道:「沒有哪裏不好,再過兩天就要去國公府,我怕那天突然生病。」
呂姨娘號了一會脈,確定葉茜無病,這才笑著道:「哪裏就會突然生病,你呀,就比別人刁鑽些。」
葉茜笑著道:「總是要有備無患。」
上輩子葉老太爺的五十大壽她沒去成,什麽都準備好了,結果當天早上她突然發曉,葉宗山使隻帶了葉蕎過去,把她留給呂姨媽照顧。而就這一趟,葉蕎因討得葉老太太喜歡就被留下來,受了國公府好幾年教養,最後尋了一門不錯的親事。
為此她記恨了葉蕎很久,一直覺得是葉蕎對她做了什麽,當時她想的很天真,不管她去不去的成,葉玉珠都是肯定去不了,倒是葉蕎,兩人同去會有相爭。直到後來年齡漸漲,她覺得葉蕎做不出背後桶人刀子的事,她才覺得更可能是葉玉珠幹的。
原因不外乎是嫉妒,這是葉玉珠一直以來的思路。都是葉家姑娘,憑啥你們得到的東西多,我得的嫁妝少。同樣是葉家姑娘,憑啥你們能去國公府,我就去不了。當時葉蕎防的嚴,倒是她跟苗姨娘母女的關係不錯,也是沒想到,有人會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呂姨媽歎口氣,不禁摸摸葉茜的頭,葉宗山眼看著發達了,若是不把葉茜送回來,隻怕要耽擱了她。但送回來了,苗姨娘母女,再加上一個葉蕎,葉家實在是個氣窩,哪裏有安生日子可以過。
「爹爹很疼我,姨媽別擔心。」葉茜笑著說,呂姨媽為她操了大半輩子心,她會招贅呂林石也有這個原因,她想讓呂姨媽安心,不成器的小兒子她會照看著。
正說著話,崔婆子打起簾子進屋,看向呂姨媽道:「呂二爺請姨太太回家一趟,說有急事。」
葉茜馬上吩咐道:「快去準備燈籠,我跟姨媽一起去。」
呂姨媽雖然答應過來照看,家中的事務肯定丟不開。每天都是關了店鋪,把兒子們晚飯也收拾完了才過來,現在都到睡覺時間了,呂石海突然找過來,那肯定是有大事。
呂姨媽起身道:「天晚了,你在家吧。」
「就隔了一麵牆,叫上婆子丫頭們一起跟著,真有事了,人多才好。」葉茜說著,又叫小玫到後頭去叫婆子跟著。
崔婆子和小玫每人手上一個燈籠前頭照著路,呂姨媽和葉茜走中間,後頭又跟著兩個婆子。走出二門,就見呂石林正在前頭院裏焦急地等著,看到呂姨媽出來,連忙迎上來急切地道:「娘,快回家看看,有人來求醫,大哥已經把人抬進來,讓我來叫您。」
「是什麽人?」呂姨媽連忙問著。
呂石林搖搖頭,道:「看著麵生,身上還背著包袱。」
「包袱?那估摸著是剛到京城。」呂姨媽並不意外,京城是繁華之地,外地人進京討生活的多了。
說話間出了葉家大門,呂家已經關上的藥鋪門此時正開著,屋裏的油燈也點了上來,小玫和崔婆子提著燈籠先進去,照著明亮了許多。葉茜跟著呂姨媽進到裏間,抬頭就見一個七、八歲左右孩童螞蟻一樣團團轉著,樣貌俊秀,卻是一身的風塵,粗布衣賞,鞋子好像是綢麵的,卻已經髒的看不出顏色。
病床上躺著一個婦人,看模樣有三十歲左右,少年與其樣貌有幾分相似之處,隻是婦人生的更柔美些。同樣是粗布衣服,手卻是保養的極好,也不知道是昏迷還是沉睡。
呂石海和少年兩人剛把婦人扶進屋裏,看到呂姨媽進來,連忙道:「娘,你快看看。」
葉茜連忙給呂姨媽搬了椅子到床前,又拿來脈枕放到婦人手腕下麵,呂姨娘手搭到婦人腕上,又看看婦人麵容,鬆了口氣,看向少年道:「是勞累過度,有些發燒,不妨礙,兩劑藥就好了。」
說著呂姨媽口述了藥方,呂石海就去櫃上抓藥。
孩童聽得長長籲口氣,拿袖子擦擦汗,拱手朝呂姨媽作了個揖,道:「我姓展名飛,這是家母,此番上京投親,剛進城門母親就病倒,虧得太太相救之恩。」
母親突然昏倒時他也快嚇死了,勉強扶著母親,敲了最近的藥鋪門,幸好呂石海開了門,不然他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葉茜聽得沒接話,崔婆子算是老婆子了,也算過不少事,葉玉珠過來跪一跪,求一求,她都覺得很可憐,其他人會怎麽想更是不必說。
小玫送完人回來,也跟著歎氣道:「想想珠姑娘也不容易,身份這樣不尷不尬的,以後新太太進門,越發的難站了。」
「好了,別說這些,把東西都收拾起來吧。」葉茜說著,把話題打住了。
葉玉珠真正想坑的人不是她,隻是順道來她這裏而己。她對葉玉珠沒什麽負罪感情。葉蕎不同,清娘讓苗姨娘絕育了,葉蕎就是嘴硬不承認,心裏肯定會有負罪感。隻要葉玉珠到她跟前說說軟話,葉蕎馬上就會有補償心理。
葉蕎現在隻是一個八歲小姑娘,以兩人的智商對比,重生後的葉玉珠要想完全攏住葉蕎也許有點難,但滿足一兩個願望當做補償還是有可能的。想到幾天後的國公府之行,估計那才是葉玉珠的真正目的。騎驢看帳本,走著瞧吧。
葉老太爺正壽是九月二十,宴席卻是從九月十六開始擺,一直擺到十九日才算是把權貴們宴完,二十正生日是國公府自己過,二十一日則是旁支們去慶壽。
葉宗山平常隻是早出晚歸,這幾天是晚上都回不來。為此葉宗山還特意去呂家一趟,請呂姨媽到家裏幫忙照看這幾天,實在是家裏才鬧了一場,苗軍是個成年男人,兩個女兒在家,葉宗山也是怕出事。
呂姨媽雖不待見葉宗山,這個要求也不好拒絕,反正也就幾天而己,便帶了兩身衣服過來跟葉茜一起住。
「苗姨娘……也是個可憐人。」呂姨媽說著不禁歎口氣,隻說清娘與苗姨娘的恩怨,當初清娘心善關照了苗姨娘,苗姨娘轉身上了葉宗山的床,沒想到清娘也不是吃素的,轉身就給苗姨娘下了藥。
葉茜道:「太太會如此,隻怕也是想著自己身體不好,萬一苗姨娘生下兒子扶正,會對二姑娘不好。」
「是啊。」呂姨媽歎氣說著,想想苗姨娘那樣的性子,要是讓她扶正了,不是葉蕎還是葉茜日子都不會好過。清娘當時病的七死八活,葉茜跟著她還好,葉蕎就真是無依無靠,當娘的肯定會給兒女鋪好路。
葉茜笑著道:「姨媽也不用說苗姨娘可憐,現在葉玉珠可會討好二姑娘了。」院子就這麽大,她與葉蕎又住對門,隻看葉玉珠出入的次數也能曉得。
「啊?」呂姨媽一愣,苗姨娘可是清娘害的,葉玉珠恨葉蕎才對,去討好葉蕎……就是想在這個家裏立足,討好葉茜也比討好葉蕎合情理。
「姨媽先別管她們,先幫我診診脈。」葉茜笑著把話題岔開,葉家這些事還是不要煩呂姨媽了。
呂姨媽聽得愣了一下,連忙拉住葉茜的手腕放到桌子上,問著:「你覺得哪裏不好?」
葉茜笑著道:「沒有哪裏不好,再過兩天就要去國公府,我怕那天突然生病。」
呂姨娘號了一會脈,確定葉茜無病,這才笑著道:「哪裏就會突然生病,你呀,就比別人刁鑽些。」
葉茜笑著道:「總是要有備無患。」
上輩子葉老太爺的五十大壽她沒去成,什麽都準備好了,結果當天早上她突然發曉,葉宗山使隻帶了葉蕎過去,把她留給呂姨媽照顧。而就這一趟,葉蕎因討得葉老太太喜歡就被留下來,受了國公府好幾年教養,最後尋了一門不錯的親事。
為此她記恨了葉蕎很久,一直覺得是葉蕎對她做了什麽,當時她想的很天真,不管她去不去的成,葉玉珠都是肯定去不了,倒是葉蕎,兩人同去會有相爭。直到後來年齡漸漲,她覺得葉蕎做不出背後桶人刀子的事,她才覺得更可能是葉玉珠幹的。
原因不外乎是嫉妒,這是葉玉珠一直以來的思路。都是葉家姑娘,憑啥你們得到的東西多,我得的嫁妝少。同樣是葉家姑娘,憑啥你們能去國公府,我就去不了。當時葉蕎防的嚴,倒是她跟苗姨娘母女的關係不錯,也是沒想到,有人會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呂姨媽歎口氣,不禁摸摸葉茜的頭,葉宗山眼看著發達了,若是不把葉茜送回來,隻怕要耽擱了她。但送回來了,苗姨娘母女,再加上一個葉蕎,葉家實在是個氣窩,哪裏有安生日子可以過。
「爹爹很疼我,姨媽別擔心。」葉茜笑著說,呂姨媽為她操了大半輩子心,她會招贅呂林石也有這個原因,她想讓呂姨媽安心,不成器的小兒子她會照看著。
正說著話,崔婆子打起簾子進屋,看向呂姨媽道:「呂二爺請姨太太回家一趟,說有急事。」
葉茜馬上吩咐道:「快去準備燈籠,我跟姨媽一起去。」
呂姨媽雖然答應過來照看,家中的事務肯定丟不開。每天都是關了店鋪,把兒子們晚飯也收拾完了才過來,現在都到睡覺時間了,呂石海突然找過來,那肯定是有大事。
呂姨媽起身道:「天晚了,你在家吧。」
「就隔了一麵牆,叫上婆子丫頭們一起跟著,真有事了,人多才好。」葉茜說著,又叫小玫到後頭去叫婆子跟著。
崔婆子和小玫每人手上一個燈籠前頭照著路,呂姨媽和葉茜走中間,後頭又跟著兩個婆子。走出二門,就見呂石林正在前頭院裏焦急地等著,看到呂姨媽出來,連忙迎上來急切地道:「娘,快回家看看,有人來求醫,大哥已經把人抬進來,讓我來叫您。」
「是什麽人?」呂姨媽連忙問著。
呂石林搖搖頭,道:「看著麵生,身上還背著包袱。」
「包袱?那估摸著是剛到京城。」呂姨媽並不意外,京城是繁華之地,外地人進京討生活的多了。
說話間出了葉家大門,呂家已經關上的藥鋪門此時正開著,屋裏的油燈也點了上來,小玫和崔婆子提著燈籠先進去,照著明亮了許多。葉茜跟著呂姨媽進到裏間,抬頭就見一個七、八歲左右孩童螞蟻一樣團團轉著,樣貌俊秀,卻是一身的風塵,粗布衣賞,鞋子好像是綢麵的,卻已經髒的看不出顏色。
病床上躺著一個婦人,看模樣有三十歲左右,少年與其樣貌有幾分相似之處,隻是婦人生的更柔美些。同樣是粗布衣服,手卻是保養的極好,也不知道是昏迷還是沉睡。
呂石海和少年兩人剛把婦人扶進屋裏,看到呂姨媽進來,連忙道:「娘,你快看看。」
葉茜連忙給呂姨媽搬了椅子到床前,又拿來脈枕放到婦人手腕下麵,呂姨娘手搭到婦人腕上,又看看婦人麵容,鬆了口氣,看向少年道:「是勞累過度,有些發燒,不妨礙,兩劑藥就好了。」
說著呂姨媽口述了藥方,呂石海就去櫃上抓藥。
孩童聽得長長籲口氣,拿袖子擦擦汗,拱手朝呂姨媽作了個揖,道:「我姓展名飛,這是家母,此番上京投親,剛進城門母親就病倒,虧得太太相救之恩。」
母親突然昏倒時他也快嚇死了,勉強扶著母親,敲了最近的藥鋪門,幸好呂石海開了門,不然他真不知道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