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章家還有人,肯定不會任由女兒住在別人家,即使是外祖家裏,那也是寄人籬下。葉景怡是葉家的嫡長孫,以後要承爵的,還是最後一代國公爺。他的正妻出身應該有要求,章雨柔一個孤女,隻憑著外孫女這一條就當了國公府夫人不太合常理。


    要是擔心外孫女無所依靠,二房的庶子葉景爾跟章雨柔年齡也合適,大可以把章雨濃許給葉景爾,這樣也是嫁到自己家裏,仍然可以照看。


    「我好像隱約聽人提起,章老太爺是配享文宗,陪葬昭陵。」葉茜說著,像這種大新聞,傳上二十年都不會過時。


    所謂配享就是指大臣死後牌位進太廟,跟配享的皇帝一起享受後世供奉;陪葬則是指葬在皇帝旁邊,以郡王禮厚葬。不管哪一種都是臣子的至高榮耀,像章老太爺這種兩者兼有的,在大楚朝目前的曆史上隻有五個。


    章老太爺更榮耀的是,他是文宗皇帝臨死前欽點的,前一句還說著,他死後太子繼皇位,後一句就說章老太爺死後要配享,要陪葬,連葬的具體位置都點出來了。


    也因為這份榮耀太大了,哪怕是後來章家被萬啟皇帝清算,章父貶官死到任上,章雨柔在京城小姐圈裏仍然是獨一份,除了公主,郡主沒有哪個敢說比她更尊貴。


    「哇!?」葉蕎聽得大驚,雖然隻讀過一年書,但配享和陪葬還是懂的。不禁道:「那章家後來怎麽就……」


    「朝廷之事豈是我們這些小民能懂的。」葉茜說著,老子配享、陪葬,到兒子這裏卻抄家滅族的都不在少數,萬啟皇帝好歹還是留了情麵,章父死的時候還是官家,不是罪臣。


    從某方麵來說,章老太爺可以和葉大太太的祖父楊老太爺放在一起說,一前一後兩個狀元,都曾經顯赫一時,子孫卻都沒啥好結果,原由卻是正好相反。


    楊老太爺是死太早,剛剛得到聖上重用,一場重病死了,功勞不夠,沒得到死後榮耀,也沒能蔭及子孫;章老太爺則是死太晚,他要是在文宗咽氣之後也跟著去了,不跟萬啟皇帝掐好幾年架,萬啟皇帝也不會遷怒清算章家。


    章老太爺前腳被抬進昭陵,後腳獨子就被發配千裏,而且是全家離京。按萬啟皇帝說的,牌位都進太廟了,享萬世供奉,就是絕後了也不愁沒有香火供奉。虧得章雨柔是個女兒,要是兒子,國公府未必敢收留。


    「章姑娘的身世,你們曉得就好,切勿提起。」葉宗山把話題打住,隨即歎口氣道:「老太太的長女大姑奶奶也是命途多舛,本來訂給長興侯薑家的公子,結果不等成親男方就去了,大姑奶奶守了幾年望門寡也去了。後來二姑奶奶婆家又這樣,老太太偏疼章姑娘隻怕也是因為這個。」


    兩個女兒的命運都不好,最後剩到眼前的就這麽一個外孫女了,二老可勁疼章雨柔也是情理之中。


    葉茜又問:「還有一個表姑娘是誰啊?」


    「是大太太的侄女楊姑娘,今年十一歲,常來國公府住著,這回也在。」葉宗山說著,口氣多少有些不以為然。


    葉茜努力回想,仍然記不得有這麽一位楊姑娘。她後來是以醫婦的身份在國公府行走的,章雨柔就嫁在了國公府,她常出入自然認識。楊姑娘成年之後外嫁,本來就是親戚,聯絡會更少,不認得也正常。


    「那這位楊姑娘是父母雙亡?還是?」葉蕎問著,章雨柔是章家無人才跟外祖家過活,那楊姑娘肯定也有原由,才會在親戚家裏常住,比如父母雙亡,或者繼母刻薄之類的。


    葉宗山搖搖頭,直言道:「楊家家境貧寒,大太太照顧侄女常接她過來住而己。」


    「原來如此。」葉茜和葉蕎頓時明白,就是打秋風的窮親戚。


    葉蕎想了想,問道:「大太太是長媳,娘家怎麽會這麽窮?倒是二太太出身名門,這又是為何?」楊家的家境都用貧寒兩個字形容了,那就不是差一點了,是差的非常多。


    「當初楊家還是不錯的。」葉宗山說著,猶豫一下還是決定和盤托出,要是一知半解,說錯話了,更會惹麻煩。


    葉大老爺跟大楊氏定親時,楊家的家境還是不錯的,祖父是狀元,子孫也會讀書,家裏大伯還是兩榜進士。結果沒多久楊老太爺去世,楊家就開始走下坡路,大楊氏去世之後,楊家雖然不能說一貧如洗,家底也差不多了。


    按葉家的意思是不打算續娶小楊氏,填房雖然難尋合適的,但楊家也實在敗落的不成樣子。沒想到葉大老爺卻跟小楊氏鬧出花邊新聞,可以叫做「姐夫醉酒戲小姨」,外頭的閑話傳的很難聽,葉家無法,隻得續娶了小楊氏。


    「大太太竟然這樣進的門?」別說葉蕎了,就連葉茜也有幾分驚訝。大太太可是長媳,如此的不長臉,葉家這個暗虧吃的挺大。


    葉宗山本不欲說,結果話說到這份上了,便道:「這些陳年往事,隻要記在心裏就好,到國公府之後切勿胡說。」


    「爹爹放心,這種事情肯定隻放心裏。」葉蕎說著,卻不禁道:「不過大太太這樣進門,真的能在家裏抬起頭嗎?」


    高門大戶的情況不清楚,但就是小戶小裏這種事情也是個忌諱。隔壁就有現成的,本來是門當戶對青梅竹馬,未成婚之前男女有情,私相授授了。男方提親時媒人話說的難聽,女方也覺得自家女兒丟臉,隻得受氣。鬧著氣成了親,進門之後小媳婦就開始受氣。不管是婆婆還是嫂子罵起她就是,誰讓你自己浪過來的,浪得自家的臉都被丟盡了。


    從那之後葉蕎就深深明白一個道理,姑娘家必須自己尊重,上趕著去找男家,那就等於拿臉讓人家抽,也別怪人家抽得狠,誰讓自家犯賤。


    換到葉大太太身上,國公府那種地方,葉老太太也許不會像隔壁的婆婆那樣破口大罵,據清娘說的,高門大戶的後宅,殺人都是不見血的,穿小鞋都是小意思。就憑葉大太太的娘家,都不用暗示,隻要公婆表現出明顯的不待見,估計連婆子丫頭都敢踩葉大太太一腳。


    這還隻是家裏,外頭交際應酬時,隻怕各色閑話也不會少。更不幸的是葉大太太還生了一個女兒,就是葉老太太抱過去撫養了,到說親時未必不會拿出來說事。


    葉宗山沒接話,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說,他是常年跟著葉大老爺的,隻能說葉大老爺對葉大太太十分輕視,後宅如何他就真不知道了。道:「國公府一直都是二太太管家,大太太隻是應酬自家親戚。」


    「噢……」葉蕎明白,也就是說葉大太太在國公府裏不比丫頭婆子體麵多少。


    從晚飯過後一直講到睡覺前夕,要不是明早起來就要去國公府,隻怕葉宗山還要接著講下去。國公府主子們的八卦,甚至於各房大丫頭的名字,但凡知道的葉宗山全說了。葉茜聽的很用心,她熟悉國公府是好些年後,現在的國公府是什麽格局她也不清楚。


    回屋之後葉茜先把屋裏茶水看了一遍,晚飯是一起做,還有打雜的婆子在,要是下手目標太大,茶水更容易做手腳。果然如她所料,裏頭確實加料了,葉茜也不聲張,連小玫都沒說,隻是尋了個借口把茶全倒了。明天就要去國公府,要保存體力,賬可以以後慢慢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寄養貴女 卷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蕎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蕎楚並收藏寄養貴女 卷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