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茜被噎了一下,她已經曉得杜俊將來是多麽的人渣,所以才會覺得他做的任何事都是渣的。看看葉蕎突然小聲道:「你突然間覺得杜大爺不錯,不會是因為他長得不錯吧。」
男人外貌協會,女人外貌協會的也不在少數。她上輩子常出入內宅後院,各家私陰之事知道不少。男人納妾那是明的,不少貴婦還喜歡養些清俊小廝,更有甚者看上戲子伶人的,白天台上唱著戲,晚上就唱到床上去了。
葉蕎臉拉了下來,怒瞪向葉茜道:「你說的這是什麽話!」
「呃,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誤會了。」葉茜馬上揮手說著,拉住葉蕎的手坐下,卻是把聲音放低了,道:「我是想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過我們女兒家看人不能隻看中樣貌,更要看中品行。」
杜俊就是典型的人渣品行,他要是真對馮氏很壞,又打又罵的,馮氏還可以對外訴說。杜俊則是冷漠無視,對外還可以說是夫妻相敬如賓,結果就是夫妻六年後,馮氏心如死灰,把女人對婚姻,對丈夫該有的熱情全部磨沒了。
葉蕎臉色緩和幾分,卻是道:「但看今天杜大爺這樣,連老太爺都誇他難得呢。」
杜家的事是杜老太太折騰,真要怪罪該怪杜家宗族為什麽不出麵,還有馮家為什麽不為女兒出頭,親爹親兄弟都不露麵,指望著一個男人為妻子賠上前程忤逆祖母,這個要求好像有點高了。
「杜大爺都是舉人,這種場麵活都做不好,如何還能向上走。」葉茜有幾分嘲諷的說著。
對馮家來說,不管為什麽女兒被休出或者被和離都不好,送走既能保住女兒和外孫,又能保住這門姻親。客觀來說杜家是門不錯的姻親,想想上午杜俊的演出,感情如此真摯,表演的那麽有情有義,葉老太爺還誇他一句難得。真真假假且不說,至少麵子功夫做得很到位,不管是馮氏還是葉家都給足了麵子,這樣的姻親很討人喜歡,也是太會做人。
葉蕎側頭看向葉茜,忍不住道:「你對杜大爺的成見是挺深的。」
葉茜不想跟葉蕎就這個問題糾結下去,她總不能跟葉蕎說,她是重生的,杜俊以後就是個人渣,現在隻是把人渣的本性露出這麽一點點而己。便道:「不說這些了,我們快去正房吧。」
「嗯。」葉蕎應著,這個話題揭過不再提。
葉二太太張羅著,也算是熱熱鬧鬧一整天,晚上葉景怡回來說東西已經全部準備齊全,杜俊和他一起收拾的,馮氏的嫁妝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再就是馮氏和泰哥兒日用東西,全部打抱妥當,至於跟過去侍候的人也已經選好。馮氏所有的陪嫁全部帶走,還有就是身邊一直侍候的,杜俊還挑了幾個忠心男仆一並讓馮氏帶走。
「全部打點妥當,明早就可以動身。」葉景怡說著,今天跟杜俊一起收拾馮氏的東西,看杜俊的認真樣,心裏也有些感觸。杜俊雖然不能說是好丈夫,但也不錯了,隻是馮氏運氣太不好,不然如此相敬如賓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說話間葉景怡把匣子交給馮氏,裏頭是地契和馮氏的金銀細軟,馮氏的嫁妝裏有三處田莊,葉景怡看過帳本,三處田莊每年有三千兩左右的出息,馮氏母子倆在安陽生活足夠了。
「多謝。」馮氏說著,手撫著匣子,臉上卻沒什麽反應。
葉老太太左手拉著馮氏,右手拉著泰哥兒,心裏實在不舍得,卻隻能對葉景怡道:「明天你也去送一程。」
「是。」葉景怡答應著。
簡簡單單一個包袱,兩身衣服還有葉景怡交給馮氏的匣子,本來葉老太太還想再給馮氏點東西,馮氏卻沒要。她並不差錢,出閣時她有二萬銀子的嫁妝,三處田莊的年收益也足夠她們母子生活,她已經麻煩葉老太太許多,如何還要葉老太太的錢。
「老太爺已經往安陽寫信,從上到下都知會過了,一般小事就算了,若是哪個敢到門上找事,馬上派人去報官。」葉老太太叮囑著馮氏,從小就老實,又生在高門大戶裏,民野鄉間是什麽樣子完全不曉得。像馮氏這樣的性子,一個女人帶著兒子,性子又不剛強,肯定會有人欺負她。
旁邊葉景怡就笑著道:「老太太放心,杜大爺親自送姐姐和泰哥兒回去,必然會到地方官那裏走一趟。到時候那些知縣太太們都來巴結姐姐,眾星捧月捧著姐姐,日子好著呢。」
就是杜俊真把馮氏休了,國公府不算,馮氏的親爹是侯爺,現在還外放著大員,在安陽那種小地方,馮氏絕對是皇親國戚一級的。就是馮氏自己抖不起來,上下官員全部打點了,肯定不會吃大虧。
「是呀,越是小地方越是怕官府,不會有人敢欺負馮姐姐的。」葉茜也跟著笑著說,安陽的生活質量肯定比京城差得多,小地方肯定野蠻些,但也更奔放。她要是馮氏的話,到安陽之後就養兩個清俊小廝,沒事召來戲子唱唱堂會。生活需要樂子,別人不能帶給你,那就自己想辦法找。
葉二太太也笑著道:「老太太就放心吧,侄女帶著泰哥兒到了安陽,生活平靜安詳,泰哥兒那樣的聽話,侄女的好日子在後頭呢。」
眾人都說著好話,總算是把分開的愁苦減去了幾分,沒一會杜俊進來,帶上泰哥兒一家三口給葉老太太磕頭,葉老太太還是眼淚直流,馮氏也是泣不成聲,眾人勸著總算是止住淚。葉老太太送馮氏到院門口,葉景怡怕再送下去就走不了,頻頻給章雨柔使眼色。
章雨柔會意,葉茜也看到了,兩人上前一左一右把葉老太太扶住,左勸右勸總算是把葉老太太勸回屋裏。葉老太太隻是在屋裏掉淚,葉茜也是十分心酸,跟著一起哭。旁人還會覺得過不了幾年杜老太太就死了,那時候馮氏就能回來。但葉茜曉得,她們未必能回來了,泰哥兒的年齡在這裏擺著,成親的時候都沒回來,其他時候更回不來了。
葉老太爺大鬆口氣,下午就讓葉景怡寫信給馮老爺,不管怎麽說吧,馮氏的事情算是結束了。葉老太太卻是傷心好幾天,想到此事就哭,全憑孫女們勸解。正巧天氣下起雪來,後花園梅花開的不錯,葉二太太便治辦酒席,讓姑娘們賞梅吟雪,葉老太太的心情總算有所好轉。
直到大半個月後杜俊從安陽回來,說馮氏和泰哥兒已經在安陽安頓好,又帶來了馮氏的親筆書信,說在安陽一切都挺好,還留了通信地址,葉老太太這才算是放下心來。
進入十二月,萬啟皇帝生病的消息首先傳出,大臣和命婦進宮問安,王爺公主們則是進宮侍疾,安寧公主更是積極些。本來就是國孝中,萬啟皇帝又生病,京城的權貴們越發的小心,一點點過年的氣息都不敢顯露。
朝廷上的事雖然與女眷們的關係不大,但外頭氣氛緊張,家裏多少也受了些感染。就是如此,國公府的年仍然要過,葉二太太和章雨柔忙碌起來,早從兩年前就開始幫著葉二太太管家,過年大節日時,葉二太太要料理外頭的賬目,章雨柔則料理裏頭的一些瑣碎事務。
男人外貌協會,女人外貌協會的也不在少數。她上輩子常出入內宅後院,各家私陰之事知道不少。男人納妾那是明的,不少貴婦還喜歡養些清俊小廝,更有甚者看上戲子伶人的,白天台上唱著戲,晚上就唱到床上去了。
葉蕎臉拉了下來,怒瞪向葉茜道:「你說的這是什麽話!」
「呃,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誤會了。」葉茜馬上揮手說著,拉住葉蕎的手坐下,卻是把聲音放低了,道:「我是想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過我們女兒家看人不能隻看中樣貌,更要看中品行。」
杜俊就是典型的人渣品行,他要是真對馮氏很壞,又打又罵的,馮氏還可以對外訴說。杜俊則是冷漠無視,對外還可以說是夫妻相敬如賓,結果就是夫妻六年後,馮氏心如死灰,把女人對婚姻,對丈夫該有的熱情全部磨沒了。
葉蕎臉色緩和幾分,卻是道:「但看今天杜大爺這樣,連老太爺都誇他難得呢。」
杜家的事是杜老太太折騰,真要怪罪該怪杜家宗族為什麽不出麵,還有馮家為什麽不為女兒出頭,親爹親兄弟都不露麵,指望著一個男人為妻子賠上前程忤逆祖母,這個要求好像有點高了。
「杜大爺都是舉人,這種場麵活都做不好,如何還能向上走。」葉茜有幾分嘲諷的說著。
對馮家來說,不管為什麽女兒被休出或者被和離都不好,送走既能保住女兒和外孫,又能保住這門姻親。客觀來說杜家是門不錯的姻親,想想上午杜俊的演出,感情如此真摯,表演的那麽有情有義,葉老太爺還誇他一句難得。真真假假且不說,至少麵子功夫做得很到位,不管是馮氏還是葉家都給足了麵子,這樣的姻親很討人喜歡,也是太會做人。
葉蕎側頭看向葉茜,忍不住道:「你對杜大爺的成見是挺深的。」
葉茜不想跟葉蕎就這個問題糾結下去,她總不能跟葉蕎說,她是重生的,杜俊以後就是個人渣,現在隻是把人渣的本性露出這麽一點點而己。便道:「不說這些了,我們快去正房吧。」
「嗯。」葉蕎應著,這個話題揭過不再提。
葉二太太張羅著,也算是熱熱鬧鬧一整天,晚上葉景怡回來說東西已經全部準備齊全,杜俊和他一起收拾的,馮氏的嫁妝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再就是馮氏和泰哥兒日用東西,全部打抱妥當,至於跟過去侍候的人也已經選好。馮氏所有的陪嫁全部帶走,還有就是身邊一直侍候的,杜俊還挑了幾個忠心男仆一並讓馮氏帶走。
「全部打點妥當,明早就可以動身。」葉景怡說著,今天跟杜俊一起收拾馮氏的東西,看杜俊的認真樣,心裏也有些感觸。杜俊雖然不能說是好丈夫,但也不錯了,隻是馮氏運氣太不好,不然如此相敬如賓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說話間葉景怡把匣子交給馮氏,裏頭是地契和馮氏的金銀細軟,馮氏的嫁妝裏有三處田莊,葉景怡看過帳本,三處田莊每年有三千兩左右的出息,馮氏母子倆在安陽生活足夠了。
「多謝。」馮氏說著,手撫著匣子,臉上卻沒什麽反應。
葉老太太左手拉著馮氏,右手拉著泰哥兒,心裏實在不舍得,卻隻能對葉景怡道:「明天你也去送一程。」
「是。」葉景怡答應著。
簡簡單單一個包袱,兩身衣服還有葉景怡交給馮氏的匣子,本來葉老太太還想再給馮氏點東西,馮氏卻沒要。她並不差錢,出閣時她有二萬銀子的嫁妝,三處田莊的年收益也足夠她們母子生活,她已經麻煩葉老太太許多,如何還要葉老太太的錢。
「老太爺已經往安陽寫信,從上到下都知會過了,一般小事就算了,若是哪個敢到門上找事,馬上派人去報官。」葉老太太叮囑著馮氏,從小就老實,又生在高門大戶裏,民野鄉間是什麽樣子完全不曉得。像馮氏這樣的性子,一個女人帶著兒子,性子又不剛強,肯定會有人欺負她。
旁邊葉景怡就笑著道:「老太太放心,杜大爺親自送姐姐和泰哥兒回去,必然會到地方官那裏走一趟。到時候那些知縣太太們都來巴結姐姐,眾星捧月捧著姐姐,日子好著呢。」
就是杜俊真把馮氏休了,國公府不算,馮氏的親爹是侯爺,現在還外放著大員,在安陽那種小地方,馮氏絕對是皇親國戚一級的。就是馮氏自己抖不起來,上下官員全部打點了,肯定不會吃大虧。
「是呀,越是小地方越是怕官府,不會有人敢欺負馮姐姐的。」葉茜也跟著笑著說,安陽的生活質量肯定比京城差得多,小地方肯定野蠻些,但也更奔放。她要是馮氏的話,到安陽之後就養兩個清俊小廝,沒事召來戲子唱唱堂會。生活需要樂子,別人不能帶給你,那就自己想辦法找。
葉二太太也笑著道:「老太太就放心吧,侄女帶著泰哥兒到了安陽,生活平靜安詳,泰哥兒那樣的聽話,侄女的好日子在後頭呢。」
眾人都說著好話,總算是把分開的愁苦減去了幾分,沒一會杜俊進來,帶上泰哥兒一家三口給葉老太太磕頭,葉老太太還是眼淚直流,馮氏也是泣不成聲,眾人勸著總算是止住淚。葉老太太送馮氏到院門口,葉景怡怕再送下去就走不了,頻頻給章雨柔使眼色。
章雨柔會意,葉茜也看到了,兩人上前一左一右把葉老太太扶住,左勸右勸總算是把葉老太太勸回屋裏。葉老太太隻是在屋裏掉淚,葉茜也是十分心酸,跟著一起哭。旁人還會覺得過不了幾年杜老太太就死了,那時候馮氏就能回來。但葉茜曉得,她們未必能回來了,泰哥兒的年齡在這裏擺著,成親的時候都沒回來,其他時候更回不來了。
葉老太爺大鬆口氣,下午就讓葉景怡寫信給馮老爺,不管怎麽說吧,馮氏的事情算是結束了。葉老太太卻是傷心好幾天,想到此事就哭,全憑孫女們勸解。正巧天氣下起雪來,後花園梅花開的不錯,葉二太太便治辦酒席,讓姑娘們賞梅吟雪,葉老太太的心情總算有所好轉。
直到大半個月後杜俊從安陽回來,說馮氏和泰哥兒已經在安陽安頓好,又帶來了馮氏的親筆書信,說在安陽一切都挺好,還留了通信地址,葉老太太這才算是放下心來。
進入十二月,萬啟皇帝生病的消息首先傳出,大臣和命婦進宮問安,王爺公主們則是進宮侍疾,安寧公主更是積極些。本來就是國孝中,萬啟皇帝又生病,京城的權貴們越發的小心,一點點過年的氣息都不敢顯露。
朝廷上的事雖然與女眷們的關係不大,但外頭氣氛緊張,家裏多少也受了些感染。就是如此,國公府的年仍然要過,葉二太太和章雨柔忙碌起來,早從兩年前就開始幫著葉二太太管家,過年大節日時,葉二太太要料理外頭的賬目,章雨柔則料理裏頭的一些瑣碎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