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剛才回來,知道老太太給蕎姑娘過生日,自己不在家沒趕上,心裏懊惱。正巧今天在外頭得了包好茶,便讓我給姑娘送過來,姑娘要喝的好,隻管再來取。」流雲說著,便把茶葉從托盤上取下來,要遞給葉茜。


    葉茜卻是沒接,給杜鵑使了眼色,杜鵑上前接過來。笑著又道:「讓大哥費心想著,也是蕎丫頭的造化,過一個生日得了大哥哥兩份禮。」


    「過年事多,早上那份禮是我給姑娘準備的,不過是公宮隨份子。」流雲有幾分不好意思的說著,隨即笑著道:「這罐茶葉才是大爺的心意呢。」


    「如此說來,我還要多謝姐姐了。」葉蕎笑著說。


    流雲笑著道:「蕎姑娘這話我就當不起,不過是侍候大爺,幫著大爺料理些瑣事。」


    「姐姐侍候大哥多年,也是辛苦了,也虧得是姐姐,料理的周周全全。」葉茜笑著說。


    「都是我份內的事。」流雲說著。


    客套幾句,流雲起身回去,等她走遠了,葉蕎也不禁道:「難道流雲就不曾想過章姐姐不想讓她當通房的原由?」


    「連你都沒有想通,她如何能明白呢。」葉茜說著。


    這就是所謂的身在局中,葉老太太是夠喜歡她,但跟章雨柔是葉老太太的親外孫女,跟葉景怡過日子的也是章雨柔,通房定哪個肯定是聽章雨柔道的。章雨柔看不上她,她就以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更加努力想做的更好些,殊不如不要她就因為她做的太好了。


    「流雲這樣,嫁個家中管事,當個管事媳婦日子也不會過差了,何必非得當這個妾室。」葉蕎歎氣說著。


    又想到眼前馮氏的事才過去,細想一層似乎也能理解,女兒嫁人本來就是賭博,許多時候憑的是運氣。流雲自小在葉景怡身邊侍候,深知脾氣性情,葉景怡長相能力皆是上品,又是未來的國公爺,給他妾室自然比外嫁更有把握一些。


    葉蕎如此一說,葉茜眉頭皺了起來,有幾分自言自語地道:「她這樣的聰明人,如此的盡心盡力,花了這麽多年心血。若是如願還好,一旦不能如願,還不知道會怎麽樣。」


    葉茜和葉蕎梳頭更衣過去,章雨柔已經在了,正陪著葉老太太說話。兩人過去跟著湊了會趣,葉老太爺就回來了,照例拉長著臉,都不以為然,要是哪天葉老太爺突然間滿臉笑容,那就需要直接請禦醫。


    葉老太太滿心想跟葉老太爺商議葉景爾的婚事,請安之後,葉老太太便讓孫女們都回去歇著,跟葉老太爺說了起來。


    「小二的婚事……」葉老太爺也頓了一下,他也把這個孫子忘記了,庶孫,不起眼又沒有才能,甚至於連禍事都沒惹過,這種是被容易被忽視的。想了想道:「你跟二太太好好挑挑,門第就算了,最好是嫡女,識大體,有見識的。」


    「小二是庶子,要尋個嫡女隻怕不容易。」葉老太太說著,庶子想尋嫡女,要麽庶子本身條件非常好,要麽就是兩家門第差得多。門第要是相差太大了,看看葉大太太就能曉得,真是強忍她這麽多年,門當戶對這話很有道理。


    葉老太爺便揮手道:「那你跟二太太選吧,你們看著合適就好。明年後年把婚事訂下來,等怡哥兒的婚事辦了,就給他辦。」一個庶孫而己,娶個媳婦分給些家產也完事了。


    「嗯。」葉老太太應著。


    等到葉老太太把事情說完,葉老太爺長歎口氣,從袖子裏抽出一封信交給葉老太太道:「你也看看吧。」


    葉老太太莫名的接過來,看看信皮就有幾分驚訝,拿信的手都顫了起來,道:「這……這是淮陽孟家老嫂子的信……」


    葉老太爺點點頭,心情十分感慨,道:「今天下午送來的,你也看看吧。」


    原武清侯府孟家,祖籍淮陽,跟理國公府葉家幾代世交,第一代理國公跟第一代武清侯是把兄弟,戰場上出生入死,葉家功勞大些封了國公,孟家則封了侯,同樣都是世襲五代。戰場上打出來的交情,延續的順當,不止兩家的兒子們交好,連媳婦關係都不錯,就像葉老太太跟孟老太太也是閨中密友。


    要是沒有意外,兩家可以一直這樣交往,而就在十五年前是,武清侯府傳到第四代武清侯時被削了爵位。不是造反,更不是犯了什麽政治錯誤,而是兄弟爭爵,一起犯了二。


    二十年前萬啟皇帝剛繼位時,大楚邊疆並不太平,匈奴時常來犯,作為武勳貴族,上陣殺敵是理所當然。那一年第三代武清侯跟葉老太爺一起上陣,結果卻是戰場失利,大敗而歸,武清侯戰場上負傷,萬啟皇帝雖然沒有降旨處罰,臉色卻是不好看。


    自那之後葉老太爺便在家裏閑了下來,而老武清侯卻因受傷傷了筋骨,沒幾年便過世了。老武清侯有二子,一庶一嫡,庶子年長,比嫡子大了好些歲。武清侯去世的時候,庶長子早已成家,也有幾分能耐。嫡長子卻是毛頭小子一個,剛剛成親不久。庶長子有承爵之心,但大楚的爵位都是先嫡後庶,嫡長子承爵天經地義,庶長子心中不服,也無可奈何。


    沒一年南方發大水,因為前頭幾年的征戰大楚的國庫己經空了,現在賑災要花錢拿不出來錢了。萬啟皇帝就讓勳貴們捐錢,這種也是平常事,救災嘛,大家都捐錢,一般的貴族之家捐個幾萬兩也就差不多了。


    葉老太爺考慮了一天之後,帶頭大手筆捐了十八萬兩,把幾代國公府積累下來的錢財,不賣房不賣地,不典當東西的情況下,能拿出來的銀兩都捐了。


    捐完之後葉老太爺還特意跟小武清侯孟二老爺打了招呼,萬啟皇帝也算是明君,賞罰分明,雷厲風行,但皇帝也是人,也有性格弱點,萬啟皇帝就是公認的小心眼,喜怒無常。當年跟匈奴的那場大敗,萬啟皇帝當時是沒啥處罰,但並不表示他不秋後算賬。


    現在要救災了,國庫拿不出錢的根源就是錢花到打仗上了,要是打贏了那是自然大功勞。問題是打輸了,錢花了,麵子丟了,又到用錢的時候了,萬啟皇帝肯定會揪心,弄不好就要遷怒。這種時候,多捐點肯定沒有錯,孟二老爺當時也聽了,孟家隻是侯府,又不如葉家人會經營,當時說的是捐八萬兩,也算是大數目了。


    就在孟二老爺去捐款的前一天,庶長子孟大老爺突然上了一個折子,說其父有四十萬銀子的家產,孟家要全部捐出來。萬啟皇帝看到折子很開心,一個剛剛傳到第四代的侯府能拿出來四十萬兩差不多就是全部家底了。


    萬啟皇帝又一想,武清侯畢竟是孟二老爺,便下午便召見孟二老爺,大意就是說,你庶兄已經說了,要捐四十萬兩。這事要是換到葉景怡或者葉景祀身上,那肯定就是二話不說就滿腔熱血的說捐,砸鍋賣鐵把心肝脾肺都賣了,也要把這四十萬兩銀子湊出來。


    孟二老爺當場就犯二了,先說我家沒有,然後又哭訴說是孟大老爺害他,是為了跟他爭家產,爭爵位才這樣害他。然後又說了一大通讓萬啟皇帝明察秋毫的話,順道把孟大老爺給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寄養貴女 卷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蕎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蕎楚並收藏寄養貴女 卷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