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早上國公府就派來馬車,跟來時一樣是三輛,杜鵑和喜鵲兩個大丫頭早把東西收拾完畢,丫頭婆子裝車的功夫,葉茜和葉蕎去隔壁辭了呂姨媽。回來之後,車駕已經準備妥當,葉宗山也牽馬出來,他跟葉茜、葉蕎同路,送她們過去是一方麵,二則是去國公府辦差。
一路無事進到三門裏,丫頭扶著下車,早有婆子迎上來幫著整理東西。葉茜和葉蕎回西廂房換了衣服,從葉老太太房裏起,長輩、平輩屋裏轉了一圈,快到中午時分才算見完禮,複又進到葉老太太屋裏,卻不像平常那樣歡聲笑語。
葉茜拉了拉葉蕎,不自覺得把腳步放慢,果然剛走進廳裏,就見畫眉迎出來,朝葉茜和葉蕎擺擺手,葉茜和葉蕎不敢多問,趕緊退了出去。莫名其妙回到屋裏,剛想派丫頭打聽一下出了什麽事,就見畫眉掀簾子進來。
葉蕎忙讓座,葉茜捧茶上來,畫眉連連推卻道:「不敢,姑娘們太客氣了。」
讓著坐下來,葉蕎忙道:「正想去問姐姐,可是我們哪裏不好惹老太太生氣……」記得第一趟過去請安時,葉老太太臉色就不好看,隻是當時不敢多說。
畫眉歎口氣,一臉糾結的道:「不幹姑娘們的事,是……馮家今早打發婆子過來請安,說了許多不中聽的話,老太太才生氣的。」
靖寧侯馮家此時全家在外頭,過年的禮節卻是不能廢,一般都是打發婆子送禮問候,今年也是一樣。早上時馮家來了四個婆子,本來是磕頭請安放了賞就完事的,結果婆子說起話來,說原本是跟著在外頭的,因為過年了馮太太特意打發她們上京來。
葉老太太當時也不以然,今年年底馮老爺隻怕就要回來,提前打發婆家回京也是常理。沒想到婆子話音一轉卻是說到了馮氏,張口閉口就是我家太太說,話裏話外的意思,馮太太嫌葉老太太多管閑事。
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婚,尤其是馮氏這樣兒子都生了的。本來隻是婆媳之間的一些小矛盾而己,馮氏到葉家去哭訴,葉家該是邊勸邊罵把她哄回杜家去。葉家倒好,不但沒把馮氏勸回去,反而把泰哥兒又從杜家搶回來。小吵架鬧成了大爭執,搞到最後杜老太太跳起來要休妻。
因為馮家的極力挽回,雖然沒有休成,馮氏和泰哥兒卻被打發到安陽老家去,那是貧苦之地,離京千裏不說,夫妻父子分開的久了,哪裏還有感情。馮氏是正室原配,泰哥兒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的身份結果搞成這樣,歸根結底都是葉家不勸和反勸分的緣故。
葉老太太沒聽完就怒了,因為章雨柔在旁邊,便跟婆子分辯起來。婆子雖然不安反駁,神情卻是很不以為然,隻說是太太讓她們如此代話。把章雨柔搞的也無話可說,當主子的跟婆子去分辯,也確實太掉價了。
把婆子們打發走,章雨柔就開始勸葉老太太,隻是如何勸的了。葉老太太心裏是既惱火又委屈,她對馮氏這個侄孫女從小到大都沒話說,能做的都幫著做了,結果到最後馮太太還是埋怨她,與此同時也為馮氏擔心,攤上這樣的親娘,也是真無力。
「馮太太竟然如此……」葉蕎聽完就覺得氣憤難得,就杜老太太那樣變態老太婆,當時要是葉老太太不給馮氏出頭,現在肯定要給泰哥兒收屍了。
畫眉也是直歎氣,她一直侍候在葉老太太身邊,跟馮太太打過交道,多少曉得馮太太的脾氣。隻是道:「老太太這兩天心裏不痛快,姑娘們說話也留心些,不要提到杜大奶奶和泰哥兒。」
「嗯,多謝姐姐提醒。」葉茜和葉蕎說著。
接連好幾天葉老太太的心情都不太好,事因馮家而起,想勸也不知道從何勸起。馮家是葉老太太娘家,葉老太太隻是這麽一個娘家侄子,十分疼愛,自以為是心疼侄孫女,結果侄媳婦就讓婆子傳這樣的話,這臉打的啪啪響。
「當時我就說過馮太太那脾氣,管她女兒的事,怎麽管都是錯的,老太太還讓大爺出頭,現在落抱怨了吧。」葉大太太幸災樂禍的說著,看到葉老太太吃憋,真是件全身舒爽的好事。
連葉芙都忍不住道:「馮太太也太……」
「馮太太一直都是如此,以後見了她少說話,反正怎麽說都不對。」葉大太太說著,葉老太太自覺得自己是名門貴女,覺得門第不夠人家出來的姑娘都不夠看。結果呢,自己娘家侄媳婦出身名門也就這樣的水平,活該自己打臉。
葉芙聽得點點頭,她沒怎麽見過馮太太,就這個脾氣還是不見的好。
正說著丫頭過來傳話,老太太屋裏傳中飯,葉芙帶著丫頭過去吃飯。
沒一會葉大太太屋裏也傳了午飯,葉大老爺從來不回來吃,葉芙多半跟著葉老太太吃,都是楊婉真陪著葉大太太吃飯,今天也不例外。
丫頭們擺好桌子,葉大太太隻留下心腹丫頭在外間侍候,看楊婉真自從家裏回來之後就一直沉默不語,便歎口氣道:「今年回家,你爹可是把話說明白了,若是不能給爺們為妻,就隻能給大爺當妾。你說小也不小,凡事得自己有個主意才行。」
楊婉真再也忍不住,眼淚掉了下來,落到飯桌上卻是無聲無息。
「唉……」葉大太太忍不住歎口氣,楊婉真也是從小跟著她,雖然比不上葉芙,總是看著長大的孩子。道:「不是姑媽不疼你,家裏現在什麽樣你也曉得,下頭五個弟弟,四個妹妹,現在家裏隻是這些人吃飯都有問題。你隻比你弟弟大一歲,過兩年你要出嫁,他也娶親。我手裏是有幾個錢,本想拿出來一部分給你當嫁妝,但你弟弟要成親,他是嫡長子,我自然隻能先顧他了。」
楊婉真抽泣哭著,眼淚一直往下掉,卻是始終不出聲,隻是拿起絹子慢慢擦著。
「我知道你心裏氣苦,但家境如此,窮人家賣女兒給兒子娶親的多了,這都是命。」葉大太太歎息說著,又道:「我也不瞞你,當年我就沒想要當正室,我跟你父親都是庶出,分家之後就不剩下什麽,當正室是好,風光無限也能抬起頭做人。但是一個女子沒有嫁妝,沒有家世,憑什麽嫁得好人家,與其嫁個挑腳汗因為一文錢吃苦受累,不如現在享這福貴榮華。」
「大爺和章姑娘……不會同意的。」楊婉真哭泣說著,當年葉大太太那樣的計謀能成功是因為葉大老爺蠢,但把葉景怡當成葉大老爺對待,就更蠢。
口口聲聲跟她哭窮,說家裏不容易,楊婉真心裏清楚,父母不隻是想省嫁妝錢,也是想著她若是當妾,國公府還會再給楊家一筆錢,楊家想拿這個錢給楊大爺娶妻。葉大太太說的是很好聽,其實並沒幫過楊家多少,反正不管給楊家多少都是打水漂,還不如不給。
再者葉大太太手裏也不寬泛,頂著太太的名,在國公府裏沒啥發言權,她能省下的銀子也就是自己月錢,沒有嫁妝沒有家世,在這個府邸也就比妾室好一點點而己。
「不管怎麽說我總是他姨媽、繼母,就是有老太太撐腰,章家那丫頭不敢拿你怎麽樣。」葉大太太說著,葉景怡和章雨柔是不好擺弄,但良妾比婢妾強得多,她還好好活著,肯定不會任由章雨柔拿捏。
一路無事進到三門裏,丫頭扶著下車,早有婆子迎上來幫著整理東西。葉茜和葉蕎回西廂房換了衣服,從葉老太太房裏起,長輩、平輩屋裏轉了一圈,快到中午時分才算見完禮,複又進到葉老太太屋裏,卻不像平常那樣歡聲笑語。
葉茜拉了拉葉蕎,不自覺得把腳步放慢,果然剛走進廳裏,就見畫眉迎出來,朝葉茜和葉蕎擺擺手,葉茜和葉蕎不敢多問,趕緊退了出去。莫名其妙回到屋裏,剛想派丫頭打聽一下出了什麽事,就見畫眉掀簾子進來。
葉蕎忙讓座,葉茜捧茶上來,畫眉連連推卻道:「不敢,姑娘們太客氣了。」
讓著坐下來,葉蕎忙道:「正想去問姐姐,可是我們哪裏不好惹老太太生氣……」記得第一趟過去請安時,葉老太太臉色就不好看,隻是當時不敢多說。
畫眉歎口氣,一臉糾結的道:「不幹姑娘們的事,是……馮家今早打發婆子過來請安,說了許多不中聽的話,老太太才生氣的。」
靖寧侯馮家此時全家在外頭,過年的禮節卻是不能廢,一般都是打發婆子送禮問候,今年也是一樣。早上時馮家來了四個婆子,本來是磕頭請安放了賞就完事的,結果婆子說起話來,說原本是跟著在外頭的,因為過年了馮太太特意打發她們上京來。
葉老太太當時也不以然,今年年底馮老爺隻怕就要回來,提前打發婆家回京也是常理。沒想到婆子話音一轉卻是說到了馮氏,張口閉口就是我家太太說,話裏話外的意思,馮太太嫌葉老太太多管閑事。
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婚,尤其是馮氏這樣兒子都生了的。本來隻是婆媳之間的一些小矛盾而己,馮氏到葉家去哭訴,葉家該是邊勸邊罵把她哄回杜家去。葉家倒好,不但沒把馮氏勸回去,反而把泰哥兒又從杜家搶回來。小吵架鬧成了大爭執,搞到最後杜老太太跳起來要休妻。
因為馮家的極力挽回,雖然沒有休成,馮氏和泰哥兒卻被打發到安陽老家去,那是貧苦之地,離京千裏不說,夫妻父子分開的久了,哪裏還有感情。馮氏是正室原配,泰哥兒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的身份結果搞成這樣,歸根結底都是葉家不勸和反勸分的緣故。
葉老太太沒聽完就怒了,因為章雨柔在旁邊,便跟婆子分辯起來。婆子雖然不安反駁,神情卻是很不以為然,隻說是太太讓她們如此代話。把章雨柔搞的也無話可說,當主子的跟婆子去分辯,也確實太掉價了。
把婆子們打發走,章雨柔就開始勸葉老太太,隻是如何勸的了。葉老太太心裏是既惱火又委屈,她對馮氏這個侄孫女從小到大都沒話說,能做的都幫著做了,結果到最後馮太太還是埋怨她,與此同時也為馮氏擔心,攤上這樣的親娘,也是真無力。
「馮太太竟然如此……」葉蕎聽完就覺得氣憤難得,就杜老太太那樣變態老太婆,當時要是葉老太太不給馮氏出頭,現在肯定要給泰哥兒收屍了。
畫眉也是直歎氣,她一直侍候在葉老太太身邊,跟馮太太打過交道,多少曉得馮太太的脾氣。隻是道:「老太太這兩天心裏不痛快,姑娘們說話也留心些,不要提到杜大奶奶和泰哥兒。」
「嗯,多謝姐姐提醒。」葉茜和葉蕎說著。
接連好幾天葉老太太的心情都不太好,事因馮家而起,想勸也不知道從何勸起。馮家是葉老太太娘家,葉老太太隻是這麽一個娘家侄子,十分疼愛,自以為是心疼侄孫女,結果侄媳婦就讓婆子傳這樣的話,這臉打的啪啪響。
「當時我就說過馮太太那脾氣,管她女兒的事,怎麽管都是錯的,老太太還讓大爺出頭,現在落抱怨了吧。」葉大太太幸災樂禍的說著,看到葉老太太吃憋,真是件全身舒爽的好事。
連葉芙都忍不住道:「馮太太也太……」
「馮太太一直都是如此,以後見了她少說話,反正怎麽說都不對。」葉大太太說著,葉老太太自覺得自己是名門貴女,覺得門第不夠人家出來的姑娘都不夠看。結果呢,自己娘家侄媳婦出身名門也就這樣的水平,活該自己打臉。
葉芙聽得點點頭,她沒怎麽見過馮太太,就這個脾氣還是不見的好。
正說著丫頭過來傳話,老太太屋裏傳中飯,葉芙帶著丫頭過去吃飯。
沒一會葉大太太屋裏也傳了午飯,葉大老爺從來不回來吃,葉芙多半跟著葉老太太吃,都是楊婉真陪著葉大太太吃飯,今天也不例外。
丫頭們擺好桌子,葉大太太隻留下心腹丫頭在外間侍候,看楊婉真自從家裏回來之後就一直沉默不語,便歎口氣道:「今年回家,你爹可是把話說明白了,若是不能給爺們為妻,就隻能給大爺當妾。你說小也不小,凡事得自己有個主意才行。」
楊婉真再也忍不住,眼淚掉了下來,落到飯桌上卻是無聲無息。
「唉……」葉大太太忍不住歎口氣,楊婉真也是從小跟著她,雖然比不上葉芙,總是看著長大的孩子。道:「不是姑媽不疼你,家裏現在什麽樣你也曉得,下頭五個弟弟,四個妹妹,現在家裏隻是這些人吃飯都有問題。你隻比你弟弟大一歲,過兩年你要出嫁,他也娶親。我手裏是有幾個錢,本想拿出來一部分給你當嫁妝,但你弟弟要成親,他是嫡長子,我自然隻能先顧他了。」
楊婉真抽泣哭著,眼淚一直往下掉,卻是始終不出聲,隻是拿起絹子慢慢擦著。
「我知道你心裏氣苦,但家境如此,窮人家賣女兒給兒子娶親的多了,這都是命。」葉大太太歎息說著,又道:「我也不瞞你,當年我就沒想要當正室,我跟你父親都是庶出,分家之後就不剩下什麽,當正室是好,風光無限也能抬起頭做人。但是一個女子沒有嫁妝,沒有家世,憑什麽嫁得好人家,與其嫁個挑腳汗因為一文錢吃苦受累,不如現在享這福貴榮華。」
「大爺和章姑娘……不會同意的。」楊婉真哭泣說著,當年葉大太太那樣的計謀能成功是因為葉大老爺蠢,但把葉景怡當成葉大老爺對待,就更蠢。
口口聲聲跟她哭窮,說家裏不容易,楊婉真心裏清楚,父母不隻是想省嫁妝錢,也是想著她若是當妾,國公府還會再給楊家一筆錢,楊家想拿這個錢給楊大爺娶妻。葉大太太說的是很好聽,其實並沒幫過楊家多少,反正不管給楊家多少都是打水漂,還不如不給。
再者葉大太太手裏也不寬泛,頂著太太的名,在國公府裏沒啥發言權,她能省下的銀子也就是自己月錢,沒有嫁妝沒有家世,在這個府邸也就比妾室好一點點而己。
「不管怎麽說我總是他姨媽、繼母,就是有老太太撐腰,章家那丫頭不敢拿你怎麽樣。」葉大太太說著,葉景怡和章雨柔是不好擺弄,但良妾比婢妾強得多,她還好好活著,肯定不會任由章雨柔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