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的原由就是葉二太太自己說的,她想娶個聰明的兒媳婦頂起門戶,自己好能鬆口氣。楊婉真也確實讓人同情,能進門也好,與她們也沒什麽妨礙。
思來想去中,葉茜也迷迷糊糊地睡了。
五月初九安寧公主壽辰,前一晚國公府各人都把壽禮交給管事媳婦,由管事媳婦寫好單子,一起送到公主府去。小輩們去磕頭卻沒那麽著急,今天是安寧公主壽辰,她自己卻是最不得閑,早上起來之後全家要先去宮裏走一圈,今年是因在太子孝期中,宮中沒有安排活動,國公府眾人才能正日子過去,平常家裏擺壽酒多半在初十。
早飯請安之後,各自回屋休息兼換衣服,因為時間尚早,葉蕎便命人打開衣櫃翻騰衣服。葉茜也在旁邊看著,看了半天拿了兩身出來,一身淡紫的,一身淺藍的。她們現在年齡還小,一般都穿粉嫩色,這兩身相對有點不合適。
細想國孝之中,安寧公主連酒席都不擺了,她們小輩們去拜壽穿的太鮮豔了,隻怕讓人看著也不好。但今天到底是生辰,要是穿的太素了,也是不太好,幹脆選這種倒不顯得失禮。
「大爺在三門等姑娘們。」小丫頭進來傳話說。
葉茜和葉蕎不敢耽擱,帶上丫頭趕緊去了。三門處馬車已經準備好,章雨柔,葉茜和葉蕎一輛,葉芙和葉薇一輛,丫頭婆子坐後頭的小車。
出了國公府進公主府,公主府總體格局跟國公府有點像,都是三路院落,後頭是花園。但郡王府的體製與國公府又有些不同,大門幾間,殿堂幾間又有不同。葉茜隔著紗窗往外看了看,走動的多是太監。這也算是祖製,正常王府裏頭都有官員,各管一項,最開始時公主府也是任用男性官員,後來覺得不太合適,絕大部分都換成了太監。
大楚朝是平民後妃,沒有外戚之禍,但太監們卻是牛叉起來,宮中對食,外頭娶妻,沒有性能力,就性虐待。也曾到太監家裏給後宅女眷們看過病,隻能說是活畜生。宮中女人說起來都怕嬤嬤們,其實要說折磨人,最狠的還是太監,手段之惡毒,超乎平常人想像。
馬車在東路二門上停下來,公主府這三路建築,中路是正殿接旨之處,安寧公主便沒住,住了東路。
丫頭扶著下了馬車,葉景怡他們也到了,因為都是自家兄弟姐妹,也各自下了車。執行太監已經在等著了,旁邊還有一排軟轎以及抬轎的小太監。看到眾人下來行恭敬的行個禮,又尖聲細語說安寧公主還沒有回來,走先已經吩咐過,因為天氣好請眾人先到花園裏賞玩。
爺們們走路,姑娘們坐轎,執事太監前頭引路,走的是東邊夾道,一重重院落走過去,到後花園山門前,小太監放下轎子,丫頭扶著姑娘們下來。執事太監便說請眾人自便,又說各處門上皆有人可使喚。
葉景怡道了聲謝,隨即遞了一個大荷包上去,憑肉眼看也能知道裏頭的份量不輕。大太監悄悄接過來,臉上的笑容看著更親切了些,不過一臉褶子,彎著的腰,再加上尖聲細語的腔調,看著更讓人惡寒不己,能習慣這些人的服侍,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公主府的後花園是葉家爺們常來的地方,葉景祀沒事就弄出些名目來請兄弟們過來玩樂,安寧公主對晚輩們素來親切,每每來了都會吩咐下人們好聲侍候,茶水,果盤,席麵全都是上上等,隻要不是太出格的事都任由他們兄弟玩。一來二去的,葉家兄弟們也樂意過來,上下混的十分熟。
「前頭有一個花圃,我們過去看看。」章雨柔招呼著姑娘們往東路走,也有避開葉景爾之意,葉茜和葉蕎明白她的意思,一左一右把章雨柔夾在中間,三人一處也就不顯眼了。
葉景怡則帶著爺們們往西邊去了,那裏有馬場,箭道,喚來小太監拿了弓箭,幾個兄弟比試騎射功夫。葉景怡是大哥,雖然有玩樂之心,但得穩重,索性當了裁判,隻看弟弟們玩。想到這是安寧公主府,思緒不由飄了起來。
太子去世也有大半年了,朝中大臣幾次說起江山後繼,萬啟皇帝都是大發雷霆,為此還貶了一個官員,大臣們這才住了嘴。
「大哥……」
孟昭跑了兩圈,臉上出了一層薄汗,便坐下喝茶,看葉景怡發怔中,便出聲給他招魂,笑著道:「大哥肯定是憂國憂民呢。」
葉景怡朝孟昭笑笑,孟昭來這麽久,他是挺喜歡孟昭的,至少自己多了一個說話的人。孟家六個兄弟,他平常也就能跟葉景祀說上幾句,葉景祀年齡小,兼之性格無法無天,有些時候葉景怡都想很抽他一頓,卻又不好動手。
倒是孟昭來了,年齡相仿,脾氣性情也對路。最最主要的是孟昭有上進心,思維清晰,許多大事兩人還能討論討論。
葉景怡看周圍無人,便道:「聽說昨天皇上怒斥了李大人了。」
「又因為立嗣的事?」孟昭說著,笑著道:「說起來也是大人們也著急了,前頭已經兩位太子,皇上不願再立也是人之常情。」立了兩個太子都死到自己頭裏,萬啟皇帝心裏犯怵也是正常的。
葉景怡歎口氣,道:「太子不立,大臣們如何能安心。」
孟昭聽出些門道來,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是祖宗的老規矩,難道還有變數不成?」
大楚朝的嫡庶非常分明,太子死後,以繼承權來說,第一順位是太子的嫡長子,應當立為太孫,隻是今年才八歲,萬啟皇帝已經四十幾歲,又因太子去世打擊過大,這半年是病痛不斷。所謂國賴長君,立個八歲的娃娃當太孫估計比較難。
活著的皇子中以三皇子為最年長,雖然也是小透明一個,上頭兄長都死光了,自然該輪到他了。就是沒有馬上立太子,資曆在這裏擺著,萬啟皇帝也從來沒有表現出對這個兒子的厭惡,應該沒什麽擔憂的。
葉景怡長歎口氣,雖然不是在自家,但在安寧公主府裏說這些也一樣沒妨礙,便道:「你初來京城也總該知道長興侯薑家。」
孟昭點點頭,那是因外戚而得爵位的人家,葉家葉大姑奶奶還許給了薑家,後來守了望門寡,按理說兩家也是親家,卻完全斷了來往一般,前幾天端午節親友相互送禮,他還去賬房幫著記賬,結果沒有看到長興侯府的禮單。
「皇後,太後娘家封侯,世襲三代,太妃王妃娘家可蔭六品,這都是祖製。」葉景怡說著,頓了一下道:「當今皇後是皇上原配發妻,但就在十三年前,皇上又追封了一位孝惠皇後,薑家就是這位孝惠皇後的娘家,孝惠皇後還有一個妹妹薑賢妃育有六皇子,這些年一直寵冠六宮。」
宋皇後是選秀選出來的,太皇太後和太後親自挑選,指婚給萬啟皇帝為太子妃。後來萬啟皇帝繼位,她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後,嫡長子立為太子。當初在潛龍邸的生子妃嬪則按皇子年齡從高往下排,就像三皇子和安寧公主的生母淑妃,本是奴婢出身,早無恩寵,隻因生有子女,位份仍然在。
思來想去中,葉茜也迷迷糊糊地睡了。
五月初九安寧公主壽辰,前一晚國公府各人都把壽禮交給管事媳婦,由管事媳婦寫好單子,一起送到公主府去。小輩們去磕頭卻沒那麽著急,今天是安寧公主壽辰,她自己卻是最不得閑,早上起來之後全家要先去宮裏走一圈,今年是因在太子孝期中,宮中沒有安排活動,國公府眾人才能正日子過去,平常家裏擺壽酒多半在初十。
早飯請安之後,各自回屋休息兼換衣服,因為時間尚早,葉蕎便命人打開衣櫃翻騰衣服。葉茜也在旁邊看著,看了半天拿了兩身出來,一身淡紫的,一身淺藍的。她們現在年齡還小,一般都穿粉嫩色,這兩身相對有點不合適。
細想國孝之中,安寧公主連酒席都不擺了,她們小輩們去拜壽穿的太鮮豔了,隻怕讓人看著也不好。但今天到底是生辰,要是穿的太素了,也是不太好,幹脆選這種倒不顯得失禮。
「大爺在三門等姑娘們。」小丫頭進來傳話說。
葉茜和葉蕎不敢耽擱,帶上丫頭趕緊去了。三門處馬車已經準備好,章雨柔,葉茜和葉蕎一輛,葉芙和葉薇一輛,丫頭婆子坐後頭的小車。
出了國公府進公主府,公主府總體格局跟國公府有點像,都是三路院落,後頭是花園。但郡王府的體製與國公府又有些不同,大門幾間,殿堂幾間又有不同。葉茜隔著紗窗往外看了看,走動的多是太監。這也算是祖製,正常王府裏頭都有官員,各管一項,最開始時公主府也是任用男性官員,後來覺得不太合適,絕大部分都換成了太監。
大楚朝是平民後妃,沒有外戚之禍,但太監們卻是牛叉起來,宮中對食,外頭娶妻,沒有性能力,就性虐待。也曾到太監家裏給後宅女眷們看過病,隻能說是活畜生。宮中女人說起來都怕嬤嬤們,其實要說折磨人,最狠的還是太監,手段之惡毒,超乎平常人想像。
馬車在東路二門上停下來,公主府這三路建築,中路是正殿接旨之處,安寧公主便沒住,住了東路。
丫頭扶著下了馬車,葉景怡他們也到了,因為都是自家兄弟姐妹,也各自下了車。執行太監已經在等著了,旁邊還有一排軟轎以及抬轎的小太監。看到眾人下來行恭敬的行個禮,又尖聲細語說安寧公主還沒有回來,走先已經吩咐過,因為天氣好請眾人先到花園裏賞玩。
爺們們走路,姑娘們坐轎,執事太監前頭引路,走的是東邊夾道,一重重院落走過去,到後花園山門前,小太監放下轎子,丫頭扶著姑娘們下來。執事太監便說請眾人自便,又說各處門上皆有人可使喚。
葉景怡道了聲謝,隨即遞了一個大荷包上去,憑肉眼看也能知道裏頭的份量不輕。大太監悄悄接過來,臉上的笑容看著更親切了些,不過一臉褶子,彎著的腰,再加上尖聲細語的腔調,看著更讓人惡寒不己,能習慣這些人的服侍,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公主府的後花園是葉家爺們常來的地方,葉景祀沒事就弄出些名目來請兄弟們過來玩樂,安寧公主對晚輩們素來親切,每每來了都會吩咐下人們好聲侍候,茶水,果盤,席麵全都是上上等,隻要不是太出格的事都任由他們兄弟玩。一來二去的,葉家兄弟們也樂意過來,上下混的十分熟。
「前頭有一個花圃,我們過去看看。」章雨柔招呼著姑娘們往東路走,也有避開葉景爾之意,葉茜和葉蕎明白她的意思,一左一右把章雨柔夾在中間,三人一處也就不顯眼了。
葉景怡則帶著爺們們往西邊去了,那裏有馬場,箭道,喚來小太監拿了弓箭,幾個兄弟比試騎射功夫。葉景怡是大哥,雖然有玩樂之心,但得穩重,索性當了裁判,隻看弟弟們玩。想到這是安寧公主府,思緒不由飄了起來。
太子去世也有大半年了,朝中大臣幾次說起江山後繼,萬啟皇帝都是大發雷霆,為此還貶了一個官員,大臣們這才住了嘴。
「大哥……」
孟昭跑了兩圈,臉上出了一層薄汗,便坐下喝茶,看葉景怡發怔中,便出聲給他招魂,笑著道:「大哥肯定是憂國憂民呢。」
葉景怡朝孟昭笑笑,孟昭來這麽久,他是挺喜歡孟昭的,至少自己多了一個說話的人。孟家六個兄弟,他平常也就能跟葉景祀說上幾句,葉景祀年齡小,兼之性格無法無天,有些時候葉景怡都想很抽他一頓,卻又不好動手。
倒是孟昭來了,年齡相仿,脾氣性情也對路。最最主要的是孟昭有上進心,思維清晰,許多大事兩人還能討論討論。
葉景怡看周圍無人,便道:「聽說昨天皇上怒斥了李大人了。」
「又因為立嗣的事?」孟昭說著,笑著道:「說起來也是大人們也著急了,前頭已經兩位太子,皇上不願再立也是人之常情。」立了兩個太子都死到自己頭裏,萬啟皇帝心裏犯怵也是正常的。
葉景怡歎口氣,道:「太子不立,大臣們如何能安心。」
孟昭聽出些門道來,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是祖宗的老規矩,難道還有變數不成?」
大楚朝的嫡庶非常分明,太子死後,以繼承權來說,第一順位是太子的嫡長子,應當立為太孫,隻是今年才八歲,萬啟皇帝已經四十幾歲,又因太子去世打擊過大,這半年是病痛不斷。所謂國賴長君,立個八歲的娃娃當太孫估計比較難。
活著的皇子中以三皇子為最年長,雖然也是小透明一個,上頭兄長都死光了,自然該輪到他了。就是沒有馬上立太子,資曆在這裏擺著,萬啟皇帝也從來沒有表現出對這個兒子的厭惡,應該沒什麽擔憂的。
葉景怡長歎口氣,雖然不是在自家,但在安寧公主府裏說這些也一樣沒妨礙,便道:「你初來京城也總該知道長興侯薑家。」
孟昭點點頭,那是因外戚而得爵位的人家,葉家葉大姑奶奶還許給了薑家,後來守了望門寡,按理說兩家也是親家,卻完全斷了來往一般,前幾天端午節親友相互送禮,他還去賬房幫著記賬,結果沒有看到長興侯府的禮單。
「皇後,太後娘家封侯,世襲三代,太妃王妃娘家可蔭六品,這都是祖製。」葉景怡說著,頓了一下道:「當今皇後是皇上原配發妻,但就在十三年前,皇上又追封了一位孝惠皇後,薑家就是這位孝惠皇後的娘家,孝惠皇後還有一個妹妹薑賢妃育有六皇子,這些年一直寵冠六宮。」
宋皇後是選秀選出來的,太皇太後和太後親自挑選,指婚給萬啟皇帝為太子妃。後來萬啟皇帝繼位,她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後,嫡長子立為太子。當初在潛龍邸的生子妃嬪則按皇子年齡從高往下排,就像三皇子和安寧公主的生母淑妃,本是奴婢出身,早無恩寵,隻因生有子女,位份仍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