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並沒有多傷心,其實仔細想想,她當時和徐玉樹的所謂婚約連個信物都沒有,比不得這次的認真正式。
不過多多少少會感到失落和茫然。
二叔二嬸似乎覺得虧欠於她,尤其是二嬸,多次提起等她出了孝,就給她再相看人家,絕對給她找一個不比徐玉樹差的。
然而韓嘉宜去年年底出孝,今年家裏就出了事。
徐玉樹四月裏忽然生病,昏迷不醒,請了不少大夫診治,但是個個都搖頭,甚至有大夫含蓄地讓他們準備後事。
睢陽令夫婦無奈,聽人說起衝喜或能一救,就找上韓家,說要盡早成親衝喜。
昔日徐玉樹是翩翩佳公子時,韓複夫婦自然希望女兒可以早點嫁過去,可如今徐玉樹命在旦夕,他們想退婚還來不及,又怎舍得把女兒往火坑裏推?
拚著得罪睢陽令,也不能讓秀蓮進火坑。
於是,韓複夫婦再次找上了韓嘉宜。他們絕口不提衝喜一事,隻說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照最初的婚約來比較好。
韓複甚是愧疚的樣子:「昨夜夢見你爹,你爹訓斥了我一頓,我才知道當初是我想岔了。既是你爹給你定下的親事,就不該秀蓮來代替。如今徐家來求娶,其實是來娶你的。」
韓嘉宜心裏冷笑,口中卻道:「可我到明年五月才及笄啊。而且徐師兄不是和秀蓮姐已經有了婚約麽?那婚書我還看過呢。」
「年紀不是問題,先不圓房就是了。主要是後天是難得的吉日。」周氏連忙說道。
韓複沉吟:「至於婚書,雖然麻煩一些,但也不是不能改。等了過了門,再到衙門說明情況就是了。總歸是要以事實為準的。」
韓嘉宜仍作不知:「可是街坊四鄰都知道跟徐師兄定親的是秀蓮姐啊。我嫁過去,算什麽?」
倘若不是她去書坊送手稿時,知道了徐玉樹的事情,隻怕還真以為二叔二嬸是心中愧疚,是為她好。
明明四月天不冷,可仍是有陣陣寒意自她心底生出,很快蔓延至全身。
她忍不住想,如果沒有中途更改婚約這件事,她大概會同意嫁過去衝喜。屆時,徐玉樹好,她陪著他過。他真撐不下去,她或是一直守下去,或是守幾年,盡了道義後再嫁。
她會認為這是她的命。
但是這世上沒有如果,最初與徐玉樹有婚約的她,現在和他毫無關係。唔,或許,也不能說毫無關係,她是他未來的妻妹。
那麽她為什麽要嫁過去衝喜呢?
二叔二嬸舍不得秀蓮姐吃苦,就可以毫不手軟把她推出去麽?
她任他們擺弄一次也就夠了,豈能次次任他們擺弄?
韓複夫婦焦急而憂慮,這邊侄女不願意代嫁,那邊女兒是哭哭啼啼,寧願守寡也要嫁過去。他們焦頭爛額,隻得讓人分別看著兩個姑娘。
不論如何,嫁過去的那個人一定不能是秀蓮。
韓嘉宜不慌不忙,心裏卻暗暗有了計較,她悄悄收拾了一些衣裳,等成親的當天,府裏吹吹打打熱熱鬧鬧時,她則使個法子悄悄離開了韓家。
——當然,她沒忘了給自己再造個身份,再做個假路引。畢竟真路引要到衙門去辦理,還要街坊四鄰做證。二叔他們肯定想不到,她會扮成男子出城。
至於徐家迎親一事如何收場,那就跟她沒什麽關係了。
她更換了男裝,以韓嘉的身份,找上了鄭三哥,請他護送進京投奔母親。
父母和離後,她再沒見過母親沈氏。這些年,她知道娘在京城的情況,心裏思念的同時,未嚐不曾怨懟過。但是,她想,人人都有父母庇護,而她也不是石頭縫裏蹦出來的。雖然爹爹不在人世了,但她還有娘親在京城啊。爹活著的時候,一直說娘很疼她,很愛她,不舍得離開她。
娘不能來找她,但她可以去找娘啊。
真正與母親重逢後,韓嘉宜心中的怨念漸漸消散,她明白娘也有她的無奈。不過對於在睢陽發生的一些事情,尤其是與韓家二房和徐玉樹等人的事情,她絕口不提。
一則是沒有必要。徐家也好,韓家也好,肯定不敢到京城來抓她回去逼她嫁給徐玉樹,畢竟理虧的不是她。二則是因為她怕娘親知道她過得不好再難過自責。至於第三嘛,她進京後發覺娘對爹爹感情似是頗為複雜,她不想讓娘知道,她和徐玉樹的婚約是爹爹同意的。
進京途中,韓嘉宜曾暗暗祈禱過,希望所謂的衝喜有用,徐玉樹可以活下去。她不願意父親很看好的後生年紀輕輕就沒了性命。
如今得知他好端端活著,還娶了韓秀蓮,她心裏僅剩的那些不安也消失殆盡。
她盯著父親的玉硯,心想,從今往後,不必再想睢陽的事情。等明年八月正式遷了戶籍,她和睢陽那些人就再沒關係了。
韓嘉宜今日心情大好,晚間吃飯時遇見陸晉,一時也忘了要疏遠他的事情,笑得燦爛:「大哥。」
她笑容明媚,陸晉心頭一跳,卻神色不變,他隻輕輕「嗯」了一聲,心下納悶:她竟然這般高興?
用膳時,他發現,她竟比平時多吃了半碗飯。
當然,多吃半碗飯的後果是,韓嘉宜擱下碗筷,就覺得有些撐了。
打一聲招呼,她緩緩起身,也不直接回房,就慢悠悠在府裏閑逛消食。
而在她走後,陸晉則與長寧侯夫婦說起關於她的戶籍一事:「……已經從睢陽遷出來了,等明年八月官府統一造冊時,就能正式入京籍了。」
「不錯,錦衣衛辦事,果然迅速。等戶籍遷好,咱們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長寧侯停頓了一下,輕聲道,「可惜方才嘉宜在這裏你沒說……」
陸晉垂眸:「我已經告訴她了。」
這府裏,除了他以外,第一個知道的就是她。
「咦?」長寧侯微覺詫異。
沈氏則輕聲道謝:「給嘉宜遷戶籍的事情,多謝世子了。」
陸晉神色淡淡:「區區小事,不必道謝。」
不過多多少少會感到失落和茫然。
二叔二嬸似乎覺得虧欠於她,尤其是二嬸,多次提起等她出了孝,就給她再相看人家,絕對給她找一個不比徐玉樹差的。
然而韓嘉宜去年年底出孝,今年家裏就出了事。
徐玉樹四月裏忽然生病,昏迷不醒,請了不少大夫診治,但是個個都搖頭,甚至有大夫含蓄地讓他們準備後事。
睢陽令夫婦無奈,聽人說起衝喜或能一救,就找上韓家,說要盡早成親衝喜。
昔日徐玉樹是翩翩佳公子時,韓複夫婦自然希望女兒可以早點嫁過去,可如今徐玉樹命在旦夕,他們想退婚還來不及,又怎舍得把女兒往火坑裏推?
拚著得罪睢陽令,也不能讓秀蓮進火坑。
於是,韓複夫婦再次找上了韓嘉宜。他們絕口不提衝喜一事,隻說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照最初的婚約來比較好。
韓複甚是愧疚的樣子:「昨夜夢見你爹,你爹訓斥了我一頓,我才知道當初是我想岔了。既是你爹給你定下的親事,就不該秀蓮來代替。如今徐家來求娶,其實是來娶你的。」
韓嘉宜心裏冷笑,口中卻道:「可我到明年五月才及笄啊。而且徐師兄不是和秀蓮姐已經有了婚約麽?那婚書我還看過呢。」
「年紀不是問題,先不圓房就是了。主要是後天是難得的吉日。」周氏連忙說道。
韓複沉吟:「至於婚書,雖然麻煩一些,但也不是不能改。等了過了門,再到衙門說明情況就是了。總歸是要以事實為準的。」
韓嘉宜仍作不知:「可是街坊四鄰都知道跟徐師兄定親的是秀蓮姐啊。我嫁過去,算什麽?」
倘若不是她去書坊送手稿時,知道了徐玉樹的事情,隻怕還真以為二叔二嬸是心中愧疚,是為她好。
明明四月天不冷,可仍是有陣陣寒意自她心底生出,很快蔓延至全身。
她忍不住想,如果沒有中途更改婚約這件事,她大概會同意嫁過去衝喜。屆時,徐玉樹好,她陪著他過。他真撐不下去,她或是一直守下去,或是守幾年,盡了道義後再嫁。
她會認為這是她的命。
但是這世上沒有如果,最初與徐玉樹有婚約的她,現在和他毫無關係。唔,或許,也不能說毫無關係,她是他未來的妻妹。
那麽她為什麽要嫁過去衝喜呢?
二叔二嬸舍不得秀蓮姐吃苦,就可以毫不手軟把她推出去麽?
她任他們擺弄一次也就夠了,豈能次次任他們擺弄?
韓複夫婦焦急而憂慮,這邊侄女不願意代嫁,那邊女兒是哭哭啼啼,寧願守寡也要嫁過去。他們焦頭爛額,隻得讓人分別看著兩個姑娘。
不論如何,嫁過去的那個人一定不能是秀蓮。
韓嘉宜不慌不忙,心裏卻暗暗有了計較,她悄悄收拾了一些衣裳,等成親的當天,府裏吹吹打打熱熱鬧鬧時,她則使個法子悄悄離開了韓家。
——當然,她沒忘了給自己再造個身份,再做個假路引。畢竟真路引要到衙門去辦理,還要街坊四鄰做證。二叔他們肯定想不到,她會扮成男子出城。
至於徐家迎親一事如何收場,那就跟她沒什麽關係了。
她更換了男裝,以韓嘉的身份,找上了鄭三哥,請他護送進京投奔母親。
父母和離後,她再沒見過母親沈氏。這些年,她知道娘在京城的情況,心裏思念的同時,未嚐不曾怨懟過。但是,她想,人人都有父母庇護,而她也不是石頭縫裏蹦出來的。雖然爹爹不在人世了,但她還有娘親在京城啊。爹活著的時候,一直說娘很疼她,很愛她,不舍得離開她。
娘不能來找她,但她可以去找娘啊。
真正與母親重逢後,韓嘉宜心中的怨念漸漸消散,她明白娘也有她的無奈。不過對於在睢陽發生的一些事情,尤其是與韓家二房和徐玉樹等人的事情,她絕口不提。
一則是沒有必要。徐家也好,韓家也好,肯定不敢到京城來抓她回去逼她嫁給徐玉樹,畢竟理虧的不是她。二則是因為她怕娘親知道她過得不好再難過自責。至於第三嘛,她進京後發覺娘對爹爹感情似是頗為複雜,她不想讓娘知道,她和徐玉樹的婚約是爹爹同意的。
進京途中,韓嘉宜曾暗暗祈禱過,希望所謂的衝喜有用,徐玉樹可以活下去。她不願意父親很看好的後生年紀輕輕就沒了性命。
如今得知他好端端活著,還娶了韓秀蓮,她心裏僅剩的那些不安也消失殆盡。
她盯著父親的玉硯,心想,從今往後,不必再想睢陽的事情。等明年八月正式遷了戶籍,她和睢陽那些人就再沒關係了。
韓嘉宜今日心情大好,晚間吃飯時遇見陸晉,一時也忘了要疏遠他的事情,笑得燦爛:「大哥。」
她笑容明媚,陸晉心頭一跳,卻神色不變,他隻輕輕「嗯」了一聲,心下納悶:她竟然這般高興?
用膳時,他發現,她竟比平時多吃了半碗飯。
當然,多吃半碗飯的後果是,韓嘉宜擱下碗筷,就覺得有些撐了。
打一聲招呼,她緩緩起身,也不直接回房,就慢悠悠在府裏閑逛消食。
而在她走後,陸晉則與長寧侯夫婦說起關於她的戶籍一事:「……已經從睢陽遷出來了,等明年八月官府統一造冊時,就能正式入京籍了。」
「不錯,錦衣衛辦事,果然迅速。等戶籍遷好,咱們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長寧侯停頓了一下,輕聲道,「可惜方才嘉宜在這裏你沒說……」
陸晉垂眸:「我已經告訴她了。」
這府裏,除了他以外,第一個知道的就是她。
「咦?」長寧侯微覺詫異。
沈氏則輕聲道謝:「給嘉宜遷戶籍的事情,多謝世子了。」
陸晉神色淡淡:「區區小事,不必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