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靜雲的事情,陸晉驚訝異常。再聽到羅北最後問的問題,他輕聲道:「怎麽會沒用?當然有用。」
配合他從瑞王那兒得來的,效果會更好。
羅北鬆了一口氣:「有用就好。」他這幾天一直想著這件事。停頓了一下,他又問:「老大,你們這次去晉城凶險麽?」
雖然救出了陳姑娘,可他沒能在晉城的事情中出力,這一點不免讓人遺憾。
陸晉勾了勾唇:「還好。」再凶險,都已經結束了。「我去見一見瑞王。」
瑞王的爵位還未被剝去。年近半百的人經了打擊,又一路被困在囚車中奔波,保養得宜的麵龐看起來比先時老了不少。
人在詔獄,麵對確鑿證據,他依然不肯在罪狀上簽字畫押。
聽到腳步聲,瑞王抬眸,看向陸晉,啞聲道:「別白費心思了。我不會認的。」
陸晉搖頭:「證據確鑿,你認不認區別還真不大。」他靜默了一瞬:「何況又添了新證據。」
把瑞王暫且關押在詔獄,是為了讓其招認,更是防著他尋死或是被同黨救走。
謀逆大案,最終還是要皇帝定奪的。
不過有瑞王府搜到的龍袍以及私鑄的銅錢甲械及其他人證物證,瑞王謀逆一事,基本可以說再無反轉的可能。
皇帝從陸晉手裏接過了證據和瑞王,他要親自審理此案。
說是審理,其實主要是審核辨別證據的真偽。這次查出與此案相關的不少人,甚至包括被皇帝視為心腹的季安。皇帝驚怒交加。
雖然早知道季安有私心,他也確實對季安生疑。但是真正看到季安勾結瑞王、試圖協助瑞王謀逆的證據,他仍是不受控製地怒火高漲。被背叛的憤恨、心痛、以及不敢置信……種種情緒交織,讓他腦海一片空白。他猛然站起身,隻覺得眼前一陣眩暈。他手扶了一下桌子,才勉強站定:「季安呢?」
小太監戰戰兢兢:「回皇上,季公公不在宮裏。」
「不在宮裏?去!去!派幾個禁軍,去把季安給朕綁來。」皇帝努力壓住心頭的怒氣,「朕立刻要見到他!」
有那麽一瞬間,他想:把季安碎屍萬段都不能解他心頭之恨。以前有多信任,現在他就有多失望。他能容忍季安貪,但不能容忍季安反,還想聯合旁人除掉他。
如果一開始,季安來到他身邊就是陰謀,那麽這二十年的信任又算什麽?
季安在宮外的府邸,早被人盯上了。
羅北等人奉命喬裝打扮就在季府外,防止其逃走,隻等上麵有命令就直接動手。
這一天,羅北等了很久了。
但是,季府的大火卻比皇帝的命令到的更早。
看到升騰的煙以及衝天的火光,羅北意識到不對,他叫聲不好,率領屬下就往季府衝。
火是從柴房燃起來的。布滿幹柴的柴房又澆了一層密密的油。點燃之後,勢不可擋。偏生柴房的門卻是銅製的,緊緊鎖著,一時無法闖入。
季府的下人惶恐不安:「主子在裏麵啊!主子在裏麵!」
羅北心裏一沉,忙招呼眾人救火。
待眾人撲滅火後,柴房裏的幹柴已經燒成灰燼。人們在灰燼中發現一具麵目全非的屍體。
闔府上下,並無其他傷亡,唯獨缺了一個季公公。
羅北心中懊惱之極,暗恨自己大意,隻防著季安逃脫,卻沒想到他居然會尋死,還真是便宜他了。
大火還未熄滅時,皇帝派來的人就趕到了此處。相比於羅北,負責此事的禁軍頭目張平倒很平靜。他上前查探後,搖了搖頭:「這人是個太監!這邊還有燒紅的腰牌,應該就是季安沒錯了。應該是畏罪自殺。」他隨手指了一個人:「來,你看著屍體。」又吩咐其他人:「你們幾個,隨我到別的地方看看。」
不能帶屍體回去交差,更不能空手而歸。
張平回宮複命時,小心翼翼說了季安縱火自焚一事,他神情凝重:「臣趕到的時候。柴房的大火已經燒起來了。柴房的門鎖著,裏麵堆滿了幹柴,幹柴上還澆了油……」
「所以說,他死了?」皇帝麵色陰沉,聲音也冷冷的,聽不出喜怒。
張平雙膝跪倒在地:「皇上恕罪,臣無能。」
皇帝雙目微斂,遮住目中種種情緒,胸膛卻劇烈起伏:死了?就這麽死了?
張平大著膽子繼續稟道:「不過,臣在書房發現了這個,請皇上過目。」他說著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恭恭敬敬呈給皇帝。
剛看到信封上的「皇上親啟」四個字,皇帝的心就被狠狠撞了一下。這是季安的字,他認得。宮中內監很少有識字的,季安是個例外。季安的字還是伺候他讀書時學會的。
皇帝心說:朕要看看,你還有臉給朕寫什麽!
「刺啦」一聲,他撕開信封。一目十行,匆匆瀏覽。然而越看越驚,心裏像是被石塊所堵,悶悶的、沉沉的。
季安在信中自稱他一開始確實是瑞王的人,作為一枚暗棋被埋在皇帝身邊。但是皇帝對他太好了,好到他無法聽從瑞王的話對皇帝下手。可是他的把柄被瑞王握在手裏,他又不敢揭發瑞王,隻能虛與委蛇,暗暗提醒,希望皇上早點發現異常,鏟除隱患。甚至當初指證陸晉勾結瑞王,一是因為陸晉不可信,二是為了讓皇帝提防瑞王。如今皇帝終於拿到瑞王罪證,可以扳倒瑞王。而他也沒臉再活在世上……
看到那句「皇上,季安來生再伺候你」時,皇帝臉上一絲血色也無,滿腔的憤怒被失落與心痛所取代。
皇帝合了合眼,良久之後,才再次睜開眼睛去看季安詳細寫給他的瑞王在京勢力以及與瑞王有牽扯的官員。
其中大半部分都與皇帝已知道的相符。
先前皇帝想到季安怒不可遏,此時得知人已經死了,還看到了其臨終前的內心獨白書信,他反倒痛苦不舍起來。過了好一會兒,皇帝才道:「好好葬了吧。」
季府大火的事情,陸晉是從羅北那裏知道的。
配合他從瑞王那兒得來的,效果會更好。
羅北鬆了一口氣:「有用就好。」他這幾天一直想著這件事。停頓了一下,他又問:「老大,你們這次去晉城凶險麽?」
雖然救出了陳姑娘,可他沒能在晉城的事情中出力,這一點不免讓人遺憾。
陸晉勾了勾唇:「還好。」再凶險,都已經結束了。「我去見一見瑞王。」
瑞王的爵位還未被剝去。年近半百的人經了打擊,又一路被困在囚車中奔波,保養得宜的麵龐看起來比先時老了不少。
人在詔獄,麵對確鑿證據,他依然不肯在罪狀上簽字畫押。
聽到腳步聲,瑞王抬眸,看向陸晉,啞聲道:「別白費心思了。我不會認的。」
陸晉搖頭:「證據確鑿,你認不認區別還真不大。」他靜默了一瞬:「何況又添了新證據。」
把瑞王暫且關押在詔獄,是為了讓其招認,更是防著他尋死或是被同黨救走。
謀逆大案,最終還是要皇帝定奪的。
不過有瑞王府搜到的龍袍以及私鑄的銅錢甲械及其他人證物證,瑞王謀逆一事,基本可以說再無反轉的可能。
皇帝從陸晉手裏接過了證據和瑞王,他要親自審理此案。
說是審理,其實主要是審核辨別證據的真偽。這次查出與此案相關的不少人,甚至包括被皇帝視為心腹的季安。皇帝驚怒交加。
雖然早知道季安有私心,他也確實對季安生疑。但是真正看到季安勾結瑞王、試圖協助瑞王謀逆的證據,他仍是不受控製地怒火高漲。被背叛的憤恨、心痛、以及不敢置信……種種情緒交織,讓他腦海一片空白。他猛然站起身,隻覺得眼前一陣眩暈。他手扶了一下桌子,才勉強站定:「季安呢?」
小太監戰戰兢兢:「回皇上,季公公不在宮裏。」
「不在宮裏?去!去!派幾個禁軍,去把季安給朕綁來。」皇帝努力壓住心頭的怒氣,「朕立刻要見到他!」
有那麽一瞬間,他想:把季安碎屍萬段都不能解他心頭之恨。以前有多信任,現在他就有多失望。他能容忍季安貪,但不能容忍季安反,還想聯合旁人除掉他。
如果一開始,季安來到他身邊就是陰謀,那麽這二十年的信任又算什麽?
季安在宮外的府邸,早被人盯上了。
羅北等人奉命喬裝打扮就在季府外,防止其逃走,隻等上麵有命令就直接動手。
這一天,羅北等了很久了。
但是,季府的大火卻比皇帝的命令到的更早。
看到升騰的煙以及衝天的火光,羅北意識到不對,他叫聲不好,率領屬下就往季府衝。
火是從柴房燃起來的。布滿幹柴的柴房又澆了一層密密的油。點燃之後,勢不可擋。偏生柴房的門卻是銅製的,緊緊鎖著,一時無法闖入。
季府的下人惶恐不安:「主子在裏麵啊!主子在裏麵!」
羅北心裏一沉,忙招呼眾人救火。
待眾人撲滅火後,柴房裏的幹柴已經燒成灰燼。人們在灰燼中發現一具麵目全非的屍體。
闔府上下,並無其他傷亡,唯獨缺了一個季公公。
羅北心中懊惱之極,暗恨自己大意,隻防著季安逃脫,卻沒想到他居然會尋死,還真是便宜他了。
大火還未熄滅時,皇帝派來的人就趕到了此處。相比於羅北,負責此事的禁軍頭目張平倒很平靜。他上前查探後,搖了搖頭:「這人是個太監!這邊還有燒紅的腰牌,應該就是季安沒錯了。應該是畏罪自殺。」他隨手指了一個人:「來,你看著屍體。」又吩咐其他人:「你們幾個,隨我到別的地方看看。」
不能帶屍體回去交差,更不能空手而歸。
張平回宮複命時,小心翼翼說了季安縱火自焚一事,他神情凝重:「臣趕到的時候。柴房的大火已經燒起來了。柴房的門鎖著,裏麵堆滿了幹柴,幹柴上還澆了油……」
「所以說,他死了?」皇帝麵色陰沉,聲音也冷冷的,聽不出喜怒。
張平雙膝跪倒在地:「皇上恕罪,臣無能。」
皇帝雙目微斂,遮住目中種種情緒,胸膛卻劇烈起伏:死了?就這麽死了?
張平大著膽子繼續稟道:「不過,臣在書房發現了這個,請皇上過目。」他說著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恭恭敬敬呈給皇帝。
剛看到信封上的「皇上親啟」四個字,皇帝的心就被狠狠撞了一下。這是季安的字,他認得。宮中內監很少有識字的,季安是個例外。季安的字還是伺候他讀書時學會的。
皇帝心說:朕要看看,你還有臉給朕寫什麽!
「刺啦」一聲,他撕開信封。一目十行,匆匆瀏覽。然而越看越驚,心裏像是被石塊所堵,悶悶的、沉沉的。
季安在信中自稱他一開始確實是瑞王的人,作為一枚暗棋被埋在皇帝身邊。但是皇帝對他太好了,好到他無法聽從瑞王的話對皇帝下手。可是他的把柄被瑞王握在手裏,他又不敢揭發瑞王,隻能虛與委蛇,暗暗提醒,希望皇上早點發現異常,鏟除隱患。甚至當初指證陸晉勾結瑞王,一是因為陸晉不可信,二是為了讓皇帝提防瑞王。如今皇帝終於拿到瑞王罪證,可以扳倒瑞王。而他也沒臉再活在世上……
看到那句「皇上,季安來生再伺候你」時,皇帝臉上一絲血色也無,滿腔的憤怒被失落與心痛所取代。
皇帝合了合眼,良久之後,才再次睜開眼睛去看季安詳細寫給他的瑞王在京勢力以及與瑞王有牽扯的官員。
其中大半部分都與皇帝已知道的相符。
先前皇帝想到季安怒不可遏,此時得知人已經死了,還看到了其臨終前的內心獨白書信,他反倒痛苦不舍起來。過了好一會兒,皇帝才道:「好好葬了吧。」
季府大火的事情,陸晉是從羅北那裏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