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完,見大家夥都有些沮喪,不由繼續道:「其實仔細想想,琅琊府這一趟出兵實在是很不明智的。他們不僅白給咱們送了三百多琅琊府有經驗的老兵,也送了輛攻城車來,甚至糧草都給咱準備好了,可省了不少的事。」
榮桀若是想哄人,一句話就能哄好,叫大家聽了心裏頭舒坦極了。
想來也是,琅琊府裏有本事的老兵這次都派出來,剩下的肯定還不如他們,到時候攻城說不定能輕省許多。
若是怕琅琊府軍不配合,那是萬萬不可能的。說到底大家都是國朝的老百姓,沒有什麽過不去的血海深仇,不過是立場不同而已。且說他們雖然是「被俘虜」了,也沒忒虧待他們,不僅安排了軍醫給他們處理傷口,一日兩餐也能保證不餓肚子。
就這麽關了兩三天,倒是那幫俘虜自己先受不了,攛掇著幾個軍官過來要求投降。
一開始榮桀他們沒工夫,隻好壓著沒管這事,先叫他們再老實幾天再說。
今日既然要商談琅琊府的事,倒是叫他想起這茬來,不由提了一句。
葉向北笑道:「既他們有心投降,那總要賣些好處給咱們的。他們家眷也都在琅琊府,自然也都很想回去。」
琅琊府軍一家老小都在府城裏,他們這一趟僥幸保下命來,卻時刻惦記家中老小呢。
再一個琅琊府軍也不都是傻子,他們久攻懷遠縣不下,同他們的士兵一對一交戰過,大多對懷遠縣榮家軍的戰力心裏有了底。也正是因為看清懷遠縣的情況,他們才更能下定決心。
國朝腐化至今日,已經棄軍民於不顧,這次奉命統帥出征的是個千夫長,也多少知道些上麵的事。關在獄中沒事幹,他還跟士兵們說些閑話。
聽聞國朝在漢陽關已經要撐不住了,中都的劉氏都已經準備撤離帝京,一開始似是想去業康,結果業康反了,便隻好往衡原那邊準備。
士兵們聽了都是一臉憤慨,皇帝都跑了,那他們緊挨著溧水的溪嶺,回頭還有什麽活路?
越是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士兵們越是覺得這一趟出兵實在是虧大發了,這年月給國朝賣命有什麽用?還不如人家這懷遠縣,看看人家縣城裏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誰還不羨慕呢。
心裏認定了這些,他們態度就越發堅決,等到上麵來人一請,剩下的三名軍官就麻利地跟著去了大堂。
這次出兵隻五百多人,都指揮使便特地從百夫長中選了一名升為千夫長,好統領他們這群「遠征軍」。
這位千夫長來了之後一直在後防線上排兵布陣,並未受什麽傷,他原本也沒見過什麽大世麵,等到了縣衙大堂上,見懷遠縣的首領們都坐在椅子上盯著他看,立時就腿軟了。
跟著他的兩名百夫長更是抖得厲害,這都咬牙強撐著才沒摔倒地上。
榮桀見千夫長不像是個特利索的樣子,不由歎了口氣:「聽說你們要投降?」
他話音剛落下,那千夫長「噗通」一聲就跪下了,行禮的動作倒是十分利落。
「榮大人,我們也是迫不得已的。指揮使派我們來攻打懷遠縣,我們自然就得來。隻是如今戰事已經結束了,我們戰敗也回不去琅琊府,還不如留在懷遠縣跟著您幹,等打回琅琊府,我們不就能回家了嗎?」
榮桀倒是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事兒,他年幼時聽孟老先生給他講話本子,總是好奇那些征戰之後敵我雙方如何相處?那時候他就問孟老先生,前腳剛不要命的廝殺完,後腳就心平氣和地能並肩作戰了?
孟老先生笑道:「亂世下大家不都是這麽過活的?既然戰敗就努力活下來,什麽都不比命重要。隻有人活著,一步步走下去才能有未來,不是嗎?士兵們之間本就沒有什麽深仇大恨,隻是陣營不同,聽命而為。」
榮桀那時候問:「這人世間的事真是複雜,好叫人聽不明白。」
孟老先生拍了拍他的頭,笑眯眯對他說:「你將來總有一天會明白的,將來呀……」
他說罷歎了口氣,沒再繼續講下去。
那時候榮桀年幼,無論怎麽想都是想不明白的,可現在他長大了,經曆了著許多事,這才懂了。
榮桀沉沉看著他們,半天才問:「若是你們能堅定投降於我,我自然能保證你們的安危,有我榮桀在一天,就有你們一天飯吃。隻是……」
他頓了頓,這才道:「隻是將來我們總要去攻下琅琊府的,到時候你們同原來兄弟互成敵人,可怎麽下得去手?」
當然下不去手,也不可能去真叫他們去做這樣違逆人倫的事,榮桀這一句無非便是要試探他們。
千夫長麵色青白,他瞧著沒什麽主意,不是個很能扛得起事的人,卻不算太笨,他手下畢竟還有三隊士兵,他若是不肯投降,總不好叫弟兄們都死在這裏。
他糾結許久,最終還是道:「大人,我們這剩下的三百多人也是受傷慘重。我想著您不會在懷遠縣盤桓太久,不如到時您留我們守在懷遠縣,領著其他弟兄去琅琊府。我們跟您保證,將來若是有其他差事,我們絕對義不容辭。」
這倒也不是個蠢貨,他能想出這樣兩全其美的法子,已經是想破了頭的。
榮桀聽他有理有據,也算有情有義,心裏便穩當了些。
「這事以後再議,眼下有幾件要緊的事,我須同你問清楚才好。」他問。
千夫長忙回:「大人請講。」
「你知道如今琅琊府留守守軍還有多少?每日是如何布防的?都指揮使是什麽性格?」
他問的籠統,可要回卻也不好回。
千夫長沉吟良久,索性說道:「既然大人問了,我必定是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我們琅琊府大營按製有兩千守軍,其中有一千為騎兵,一千為步兵,還有些後勤兵,人數不定。上有都指揮使,下有兩名千夫長,分管兩營。朝廷前年已經抽調走一千騎兵,守軍大營如今便隻剩下一千多人,後來派了我們出來征討懷遠縣,如今實際不足五百了。」
他家時代都是琅琊府的軍戶,對守軍大營的情況也算是了如指掌。
千夫長說著,想了想繼續道:「指揮使大人……倒是個沉穩性子,隻是琅琊府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到底還有布政使大人和按察使大人在,按察使輕易不管衙門和軍隊的事,布政使大人到底是琅琊府的話事人,有時候指揮使大人便隻好妥協,不過心裏怎麽想,我們就不知了。」
這麽說來,這幾位大人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啊。
榮桀若是想哄人,一句話就能哄好,叫大家聽了心裏頭舒坦極了。
想來也是,琅琊府裏有本事的老兵這次都派出來,剩下的肯定還不如他們,到時候攻城說不定能輕省許多。
若是怕琅琊府軍不配合,那是萬萬不可能的。說到底大家都是國朝的老百姓,沒有什麽過不去的血海深仇,不過是立場不同而已。且說他們雖然是「被俘虜」了,也沒忒虧待他們,不僅安排了軍醫給他們處理傷口,一日兩餐也能保證不餓肚子。
就這麽關了兩三天,倒是那幫俘虜自己先受不了,攛掇著幾個軍官過來要求投降。
一開始榮桀他們沒工夫,隻好壓著沒管這事,先叫他們再老實幾天再說。
今日既然要商談琅琊府的事,倒是叫他想起這茬來,不由提了一句。
葉向北笑道:「既他們有心投降,那總要賣些好處給咱們的。他們家眷也都在琅琊府,自然也都很想回去。」
琅琊府軍一家老小都在府城裏,他們這一趟僥幸保下命來,卻時刻惦記家中老小呢。
再一個琅琊府軍也不都是傻子,他們久攻懷遠縣不下,同他們的士兵一對一交戰過,大多對懷遠縣榮家軍的戰力心裏有了底。也正是因為看清懷遠縣的情況,他們才更能下定決心。
國朝腐化至今日,已經棄軍民於不顧,這次奉命統帥出征的是個千夫長,也多少知道些上麵的事。關在獄中沒事幹,他還跟士兵們說些閑話。
聽聞國朝在漢陽關已經要撐不住了,中都的劉氏都已經準備撤離帝京,一開始似是想去業康,結果業康反了,便隻好往衡原那邊準備。
士兵們聽了都是一臉憤慨,皇帝都跑了,那他們緊挨著溧水的溪嶺,回頭還有什麽活路?
越是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士兵們越是覺得這一趟出兵實在是虧大發了,這年月給國朝賣命有什麽用?還不如人家這懷遠縣,看看人家縣城裏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誰還不羨慕呢。
心裏認定了這些,他們態度就越發堅決,等到上麵來人一請,剩下的三名軍官就麻利地跟著去了大堂。
這次出兵隻五百多人,都指揮使便特地從百夫長中選了一名升為千夫長,好統領他們這群「遠征軍」。
這位千夫長來了之後一直在後防線上排兵布陣,並未受什麽傷,他原本也沒見過什麽大世麵,等到了縣衙大堂上,見懷遠縣的首領們都坐在椅子上盯著他看,立時就腿軟了。
跟著他的兩名百夫長更是抖得厲害,這都咬牙強撐著才沒摔倒地上。
榮桀見千夫長不像是個特利索的樣子,不由歎了口氣:「聽說你們要投降?」
他話音剛落下,那千夫長「噗通」一聲就跪下了,行禮的動作倒是十分利落。
「榮大人,我們也是迫不得已的。指揮使派我們來攻打懷遠縣,我們自然就得來。隻是如今戰事已經結束了,我們戰敗也回不去琅琊府,還不如留在懷遠縣跟著您幹,等打回琅琊府,我們不就能回家了嗎?」
榮桀倒是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事兒,他年幼時聽孟老先生給他講話本子,總是好奇那些征戰之後敵我雙方如何相處?那時候他就問孟老先生,前腳剛不要命的廝殺完,後腳就心平氣和地能並肩作戰了?
孟老先生笑道:「亂世下大家不都是這麽過活的?既然戰敗就努力活下來,什麽都不比命重要。隻有人活著,一步步走下去才能有未來,不是嗎?士兵們之間本就沒有什麽深仇大恨,隻是陣營不同,聽命而為。」
榮桀那時候問:「這人世間的事真是複雜,好叫人聽不明白。」
孟老先生拍了拍他的頭,笑眯眯對他說:「你將來總有一天會明白的,將來呀……」
他說罷歎了口氣,沒再繼續講下去。
那時候榮桀年幼,無論怎麽想都是想不明白的,可現在他長大了,經曆了著許多事,這才懂了。
榮桀沉沉看著他們,半天才問:「若是你們能堅定投降於我,我自然能保證你們的安危,有我榮桀在一天,就有你們一天飯吃。隻是……」
他頓了頓,這才道:「隻是將來我們總要去攻下琅琊府的,到時候你們同原來兄弟互成敵人,可怎麽下得去手?」
當然下不去手,也不可能去真叫他們去做這樣違逆人倫的事,榮桀這一句無非便是要試探他們。
千夫長麵色青白,他瞧著沒什麽主意,不是個很能扛得起事的人,卻不算太笨,他手下畢竟還有三隊士兵,他若是不肯投降,總不好叫弟兄們都死在這裏。
他糾結許久,最終還是道:「大人,我們這剩下的三百多人也是受傷慘重。我想著您不會在懷遠縣盤桓太久,不如到時您留我們守在懷遠縣,領著其他弟兄去琅琊府。我們跟您保證,將來若是有其他差事,我們絕對義不容辭。」
這倒也不是個蠢貨,他能想出這樣兩全其美的法子,已經是想破了頭的。
榮桀聽他有理有據,也算有情有義,心裏便穩當了些。
「這事以後再議,眼下有幾件要緊的事,我須同你問清楚才好。」他問。
千夫長忙回:「大人請講。」
「你知道如今琅琊府留守守軍還有多少?每日是如何布防的?都指揮使是什麽性格?」
他問的籠統,可要回卻也不好回。
千夫長沉吟良久,索性說道:「既然大人問了,我必定是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我們琅琊府大營按製有兩千守軍,其中有一千為騎兵,一千為步兵,還有些後勤兵,人數不定。上有都指揮使,下有兩名千夫長,分管兩營。朝廷前年已經抽調走一千騎兵,守軍大營如今便隻剩下一千多人,後來派了我們出來征討懷遠縣,如今實際不足五百了。」
他家時代都是琅琊府的軍戶,對守軍大營的情況也算是了如指掌。
千夫長說著,想了想繼續道:「指揮使大人……倒是個沉穩性子,隻是琅琊府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到底還有布政使大人和按察使大人在,按察使輕易不管衙門和軍隊的事,布政使大人到底是琅琊府的話事人,有時候指揮使大人便隻好妥協,不過心裏怎麽想,我們就不知了。」
這麽說來,這幾位大人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