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心裏的疑惑隻是一時的,如果福寶現在還是個雲英未嫁的姑娘,她或許還會以為是曾孫對她有意,可現在福寶已經嫁人了,和曾孫再無可能,她自然不會往孫兒看上了麵前這個小姑娘這一點上聯想。
因此老太太隻是猶豫了一會兒,就讓下人把她的心肝兒曾孫給放進來了,反正屋內也沒有什麽外人,至於福寶這姑娘,當初他去清州那麽長時間,應該也是見過的,不需要那麽約束。
「老祖宗這兒有貴客。」
榮膺別的不說,那張臉長得是極好,這會兒他穿著月白色的緞麵長袍,腰間係著一根碧玉腰帶,頭發高高豎起,碧玉做冠,襯的人白如玉,俊美無雙,整個屋子都被他映襯的亮堂了。
那些個對這張臉還沒有足夠抵抗力的年輕新婦看到府上出了名的神仙公子,這會兒都忍不住羞紅了臉。
「確實是個嬌客兒。」
老太太點了點頭,然後衝著乖曾孫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她的身邊來。
「當初一別,沒想到今個兒再見麵的時候,不能喚你一聲福寶妹妹,反而該叫你嚴夫人了。」榮膺看著端坐在一旁的福寶,就忍不住想要逗逗她。
「九弟和嚴夫人相熟?」
大房的長孫媳婦抬了抬眉,探究地問道。
「自然是相熟的,大嫂忘了嚴夫人是打哪兒來的,四叔向來和單家交好,這些年他往家裏寄的食材也多來自單家,前不久九弟剛從四叔任職的清州回來呢,會和嚴夫人相熟,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替榮膺說話的是二房的長媳,不說每一房內部爭鬥,對外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榮膺名聲有瑕,對他們二房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她這段話,直接就將剛剛大房意圖扭曲福寶和榮膺關係的暗示之語扭轉到了父輩交好這一層麵上,這會兒大房的長孫媳婦要是再想說些什麽,別人也隻會指摘她作為長嫂不慈。
「是我嘴笨不會說話,隻是剛聽九弟喚嚴夫人的閨名,這一點怕是不妥。」
達官顯貴人家的姑娘最是金貴,條條框框的約束也多,姑娘家的閨名,多數都是不外傳的,除了家族中親近些的族人,以及夫家極少數的人,很少會有人知道她們本身的名字。
多數時候,隻會按照家族中排位,大娘子,二娘子之類的喚著,出嫁前冠父姓,出嫁後前頭再冠上夫族的姓,多稱呼為xx氏,待她們百年之後進入夫家的祖陵,多數也是以此稱號刻碑。
因此這會兒大房的這位夫人以此攻訐,也沒毛病。
「小女出生鄉野,倒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的規矩,我這名兒村頭村頭磨豆腐的張三,村尾打獵的李四,村裏最長壽的百歲婆,村裏剛學會識字的垂髫小兒統統都知道,大夥兒一塊喊慣了,也不覺得冒犯。」
福寶真是佩服著大戶人家的女眷,說一句話拐三個彎,時不時還暗藏機鋒上演現場版的宅心計,福寶可吃不消這樣的生活。
忽然間她就有些慶幸老神仙幫她托生成她爹娘的孩子,不然要是出生在深宅後院,她恐怕不是被自己給笨死,就是被這勾心鬥角的生活累死。
滿足於現在生活的福寶越發想念家鄉的生活了,隻希望時間過得再快一些,等明兒再一睜眼,他們就已經在坐船回鄉的路上了。
「各地風俗不同,怎能一概而論呢。」
老夫人看出了大房的心思,在她看來自個兒孫子和福寶清清白白,且福寶早就已經嫁為人妻,大房還揪著這個稱呼上的小問題挑事,實在是度量狹小。
因為不想當著客人的麵給曾長孫媳難看,老太太這會兒也隻能出來打著圓場,岔開了話題。
不過剛剛曾長孫媳的話還是提點了她,她這個寶貝曾孫的年紀也不小了,早些年因為孫子榮信在外任職,不好越過他給曾孫相看,現在孫子馬上就要回京了,也是時候給這個乖乖曾孫選一個適合的佳媳了。
老太太看著曾孫笑的慈祥,卻不知剛剛她那個曾孫媳婦一通不中聽的話,有一半說在了點子上。
福寶戰戰兢兢的應付著侯府裏幾十個女人,總算平安熬到了回家的時候,等從侯府出來時,她臉上的肌肉都已經笑得僵硬,害的她揉了好久,才覺得麵部的肌肉變得舒散靈活些。
侯府家大業大就是麻煩,老中青幼四代擠在一個大宅院裏,甚至幼代也已經逐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這人口一多,事情自然也就多了。
照福寶看來,侯府這個情況,還不如分家好呢,至少遠香近臭,不至於那麽多人擠在一個院子裏,為了眼前的利益勾心鬥角,每天聚在一塊,就是一出消耗心力腦力的大戲。
不過她這麽想,侯府的其他人未必也是這樣想的。
現在侯府未分家,侯府二房和三房的人至少還算是侯府子孫,可一旦分了家,除了承爵的長房,其他幾房統統都得以房中長輩的官階出入社交圈內。
二房還好些,二房老爺也就是榮信之父好歹還是二品官員,雖然比不上侯爵尊貴,可也不至於讓人小瞧了去,三房就不一樣了,三房的老爺碌碌無為,都是當祖父的人了,至今還隻是承蒙祖宗蔭蔽,當他的小小員外郎,要說分家,三房恐怕最先跳出來反對。
再說了,福寶不適應的是對於那些後宅長大的女人來說,早就如同吃飯喝水那樣簡單,沒準人家還更享受這種生活,偉人不是也說了嗎,與人鬥其樂無窮,沒準這些後宅院的女人也是這麽想的。
福寶在心裏小小的吐槽了一番,就打算帶上侯府給的回禮,坐上自己的馬車回家,隻是她還沒上馬車,就被榮膺給攔下了。
「九少爺。」
畢竟也是成了親的人了,對於外男還是要避諱一些的,福寶看著攔下她的榮膺,恭恭敬敬行了個禮。
「我們之間何須這般客氣。」
榮膺攔了攔,大庭廣眾之下,他同樣恪守禮教,並沒有做出什麽出軌的行為。
「單叔這趟進京,我作為晚輩還未登門拜訪,正好擇日不如撞日,我隨福寶妹妹回去拜訪一下單叔吧。」
沒等福寶拒絕,榮膺就騎到了馬背之上,籲省催趕著駿馬前行,在前麵給馬車帶路。
單家現在住在哪兒,他也是打聽過的,因此對於那個地點,他並不陌生。
因此老太太隻是猶豫了一會兒,就讓下人把她的心肝兒曾孫給放進來了,反正屋內也沒有什麽外人,至於福寶這姑娘,當初他去清州那麽長時間,應該也是見過的,不需要那麽約束。
「老祖宗這兒有貴客。」
榮膺別的不說,那張臉長得是極好,這會兒他穿著月白色的緞麵長袍,腰間係著一根碧玉腰帶,頭發高高豎起,碧玉做冠,襯的人白如玉,俊美無雙,整個屋子都被他映襯的亮堂了。
那些個對這張臉還沒有足夠抵抗力的年輕新婦看到府上出了名的神仙公子,這會兒都忍不住羞紅了臉。
「確實是個嬌客兒。」
老太太點了點頭,然後衝著乖曾孫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她的身邊來。
「當初一別,沒想到今個兒再見麵的時候,不能喚你一聲福寶妹妹,反而該叫你嚴夫人了。」榮膺看著端坐在一旁的福寶,就忍不住想要逗逗她。
「九弟和嚴夫人相熟?」
大房的長孫媳婦抬了抬眉,探究地問道。
「自然是相熟的,大嫂忘了嚴夫人是打哪兒來的,四叔向來和單家交好,這些年他往家裏寄的食材也多來自單家,前不久九弟剛從四叔任職的清州回來呢,會和嚴夫人相熟,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替榮膺說話的是二房的長媳,不說每一房內部爭鬥,對外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榮膺名聲有瑕,對他們二房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她這段話,直接就將剛剛大房意圖扭曲福寶和榮膺關係的暗示之語扭轉到了父輩交好這一層麵上,這會兒大房的長孫媳婦要是再想說些什麽,別人也隻會指摘她作為長嫂不慈。
「是我嘴笨不會說話,隻是剛聽九弟喚嚴夫人的閨名,這一點怕是不妥。」
達官顯貴人家的姑娘最是金貴,條條框框的約束也多,姑娘家的閨名,多數都是不外傳的,除了家族中親近些的族人,以及夫家極少數的人,很少會有人知道她們本身的名字。
多數時候,隻會按照家族中排位,大娘子,二娘子之類的喚著,出嫁前冠父姓,出嫁後前頭再冠上夫族的姓,多稱呼為xx氏,待她們百年之後進入夫家的祖陵,多數也是以此稱號刻碑。
因此這會兒大房的這位夫人以此攻訐,也沒毛病。
「小女出生鄉野,倒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的規矩,我這名兒村頭村頭磨豆腐的張三,村尾打獵的李四,村裏最長壽的百歲婆,村裏剛學會識字的垂髫小兒統統都知道,大夥兒一塊喊慣了,也不覺得冒犯。」
福寶真是佩服著大戶人家的女眷,說一句話拐三個彎,時不時還暗藏機鋒上演現場版的宅心計,福寶可吃不消這樣的生活。
忽然間她就有些慶幸老神仙幫她托生成她爹娘的孩子,不然要是出生在深宅後院,她恐怕不是被自己給笨死,就是被這勾心鬥角的生活累死。
滿足於現在生活的福寶越發想念家鄉的生活了,隻希望時間過得再快一些,等明兒再一睜眼,他們就已經在坐船回鄉的路上了。
「各地風俗不同,怎能一概而論呢。」
老夫人看出了大房的心思,在她看來自個兒孫子和福寶清清白白,且福寶早就已經嫁為人妻,大房還揪著這個稱呼上的小問題挑事,實在是度量狹小。
因為不想當著客人的麵給曾長孫媳難看,老太太這會兒也隻能出來打著圓場,岔開了話題。
不過剛剛曾長孫媳的話還是提點了她,她這個寶貝曾孫的年紀也不小了,早些年因為孫子榮信在外任職,不好越過他給曾孫相看,現在孫子馬上就要回京了,也是時候給這個乖乖曾孫選一個適合的佳媳了。
老太太看著曾孫笑的慈祥,卻不知剛剛她那個曾孫媳婦一通不中聽的話,有一半說在了點子上。
福寶戰戰兢兢的應付著侯府裏幾十個女人,總算平安熬到了回家的時候,等從侯府出來時,她臉上的肌肉都已經笑得僵硬,害的她揉了好久,才覺得麵部的肌肉變得舒散靈活些。
侯府家大業大就是麻煩,老中青幼四代擠在一個大宅院裏,甚至幼代也已經逐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這人口一多,事情自然也就多了。
照福寶看來,侯府這個情況,還不如分家好呢,至少遠香近臭,不至於那麽多人擠在一個院子裏,為了眼前的利益勾心鬥角,每天聚在一塊,就是一出消耗心力腦力的大戲。
不過她這麽想,侯府的其他人未必也是這樣想的。
現在侯府未分家,侯府二房和三房的人至少還算是侯府子孫,可一旦分了家,除了承爵的長房,其他幾房統統都得以房中長輩的官階出入社交圈內。
二房還好些,二房老爺也就是榮信之父好歹還是二品官員,雖然比不上侯爵尊貴,可也不至於讓人小瞧了去,三房就不一樣了,三房的老爺碌碌無為,都是當祖父的人了,至今還隻是承蒙祖宗蔭蔽,當他的小小員外郎,要說分家,三房恐怕最先跳出來反對。
再說了,福寶不適應的是對於那些後宅長大的女人來說,早就如同吃飯喝水那樣簡單,沒準人家還更享受這種生活,偉人不是也說了嗎,與人鬥其樂無窮,沒準這些後宅院的女人也是這麽想的。
福寶在心裏小小的吐槽了一番,就打算帶上侯府給的回禮,坐上自己的馬車回家,隻是她還沒上馬車,就被榮膺給攔下了。
「九少爺。」
畢竟也是成了親的人了,對於外男還是要避諱一些的,福寶看著攔下她的榮膺,恭恭敬敬行了個禮。
「我們之間何須這般客氣。」
榮膺攔了攔,大庭廣眾之下,他同樣恪守禮教,並沒有做出什麽出軌的行為。
「單叔這趟進京,我作為晚輩還未登門拜訪,正好擇日不如撞日,我隨福寶妹妹回去拜訪一下單叔吧。」
沒等福寶拒絕,榮膺就騎到了馬背之上,籲省催趕著駿馬前行,在前麵給馬車帶路。
單家現在住在哪兒,他也是打聽過的,因此對於那個地點,他並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