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豆豆小說vip書籍,以下章節設置了防盜,如果uc瀏覽器出現漏字錯字,建議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因此,在吃完早飯後,全家人又一次匯集到了上房。漫長的冬日,也不適合出去做活,隻有二伯父一大早的趕回到了縣上,他昨天休假,今天假期結束了。


    大伯娘拿著繡活、二伯娘拿著瓜子,還好心的分了小姑李靈芝一些、大伯依舊蹲在一角沉默不語、小叔緊跟著李爹、李奶奶和李爺爺坐在上首,李雁回坐在李奶奶的下首。


    「雁回啊,你上次說的那個什麽考棚……」,李爺爺咳了幾聲,抽了幾口煙,然後問道。


    李雁回見李爺爺問,知道重頭戲來了,她急忙打起精神,「就是我們搭一個考棚,讓爹爹住進去,逐漸習慣。隻是,考棚是什麽樣的,還得問爹爹。」


    她又沒見過古代科舉的考棚,她不知道什麽樣子,要怎麽蓋啊。這樣子,隻能問李爹了。


    「爹,你能把它畫出來嗎?!」


    李雁回一雙美目轉向了李爹,眼中閃著期盼的小星星。


    「可以!」,李爹微微頜首。


    坐為一個書生,畫畫也是基本功,至少……畫個考棚還難不得他。


    看到女兒那崇拜的小目光,李爹的胸膛挺了又挺。


    「大伯,能否請你找幾個相熟的木匠……」,李雁回又將星星眼轉向了李家一直是隱形人的大伯。


    李家大伯似乎沒有想到這裏麵居然還有自己的事兒,他的手抖了一下,渾濁的目光看了李雁回良久,最後,才沉默的點了點頭。


    大伯娘就坐在大伯不遠處的椅子上,見丈夫竟然同意去找相熟的木匠,激動得繡花針紮到手都不感覺到疼。三年了,丈夫終於又願意接觸和木工有關的事情了。


    「還得麻煩大伯監工,務必要做得和爹爹畫兒上的一模一樣。」李雁回又給大伯找了個活。


    這一回,李家大伯點頭的速度明顯比剛才快了。


    「可是現在外麵這麽冷……」,李奶奶麵色憂慮。


    昨天還下小雪呢,這麽冷的天,若真是在外麵住上幾天,非凍病了不可。


    「在東屋吧!東屋沒人,是有些涼,可是又比外麵強多了。」


    說話的是李雁回的小叔。


    東屋預備給小叔做新房的。雖然家裏還沒有為小叔訂下人家,但屋子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的。因為平時也沒人住,因此,一向是不怎麽燒的。隻有怕凍壞了房子,才偶爾會燒一下。因此,比較寒冷,但比外麵那是要強上很多了。


    倒是一個很適合的地方。


    畢竟二月的天氣絕對不會比現在熱到哪兒去,倒是和東屋的溫度應該差不多。


    隻是一開始,不能直接就這麽冷,還是得讓老爹慢慢適應。


    「所以每天還是要燒一次的……」,李雁回說。


    「這交給我!我來燒!」,小叔為能搶到活而開心不已。


    另外,老爹的營養問題也得重視起來。不過,這個話題不適合現在說。


    唉……算了,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也要一件一件來。


    第一件……就是先讓老爹把考棚畫出來。


    眾人領了活,就各忙各的去了。李靈芝和二伯娘又不知躲到哪個角落裏去偷懶了。李爹則轉身去了書房,所有人都在等他的這張畫紙呢,他可耽誤不得。


    雖然,李爹也不知道這個監考棚能否幫助自己,但是……雁回說的對,總要最後試一試才甘心。


    李爹在書房聚集會神的畫考棚,李雁回也沒閑著,她鑽進了廚房。


    早上的那頓飯,讓李雁回終身難忘,偶爾吃一次可以,若是天天吃,李雁回隻覺得眼前發黑。再加上她老爹瘦得那樣,也需要營養。她得想想弄點什麽吃的,給李家人改善一下夥食。


    走進李家廚房,最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兩個傳統的火灶,土灶上麵有著很明顯的煙熏火燎的痕跡,每個灶上都有一口大鍋,蓋著厚重的木製鍋蓋,還微微冒著熱氣。裏麵應該是溫著的熱水。


    李雁回試著拿起鍋蓋,發現吸了水汽的木製鍋蓋沉得簡直無法想像,她隻好用推的,才勉強推開了一條縫。


    這具身體真的需要鍛煉了,一個鍋蓋就讓她累得氣喘籲籲的,簡直就是個渣兒!


    農村的大鐵鍋真的很深,借著水汽,李雁回得出了這麽一個結論。將鍋蓋推上,李雁回滿廚房的找了起來。半缸雜糧、半袋黃豆、一小堆白菘、半盆雜糧饃饃、一小袋子幹蘿卜條、半串幹辣椒、半缸大醬……調料也隻有鹽……油就隻有一丁點兒葷油,真的是一丁點兒,隻有手指甲蓋那麽大,在油罐裏可憐巴巴的……


    而滿屋唯一的肉食就是一包用油紙包裹的小魚幹而已。


    太窮了。


    李雁回又歎了一口氣。


    一個農家若是想要供出一個讀書人,真的是千難萬難,刮油吸髓一般。


    李老爹五歲入私熟,每年的束修就是得三兩銀子,再加上四季節禮、兩壽禮,一年總共得六兩銀子。這些還沒有算筆墨紙硯所耗的花費,而這些才是大頭,如果上這些,李老爹一年得花費二十兩銀子。


    而李老爹讀了十三年,李家將近花費近三百兩。


    這對李家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原本李家也是有近幾百畝田地的殷實人家,可是為了供李老爹讀書陸陸續續都賣了出去,現在就僅剩下幾十畝薄田了。


    在這種情況下,李家還咬著牙決定再讓李老爹試一次,真的不容易。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在古代如果底層的人想要改換門庭,那就唯有讀書這一條路。這也是雖然供一個讀書人很難,但每年的科舉考試卻還是有那麽多寒門學子的原因。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別想李家還能有什麽好吃的了。


    李雁回又翻找了半天,最後也沒有再找到其它什麽好東西。雞蛋什麽的,估計李奶奶早就已經鎖在了廚櫃裏。最後,她決定做一碗蘿卜黃豆小魚幹。


    李雁回拿出兩個粗瓷黑碗,又抓了一把蘿卜幹和一把黃豆分別放在兩個碗裏,從鍋裏舀了一瓢熱水倒入兩個碗中……她要泡一下蘿卜幹和黃豆。


    將它們泡軟,這樣和小魚幹一起燉起來才好吃。


    不過,要補充營養的話,也不能靠小魚幹,那才有多少油水?!李爹那麽瘦,得慢慢補。最好是喝點骨頭湯、雞湯什麽的,又有營養又好吸收。


    隻是,無論是骨頭還是小雞都得用錢來買才行。


    這些錢,李雁回是不打算讓李奶奶花錢的,不為別的,李雁回不想再節外生枝而已。


    拿出錢來讓李爹再考一次,已經是大伯、二伯和小姑最大的讓步了,還想讓他們拿出錢來給李爹增加營養,那是想都別想!


    原主其實除了她親娘留給她的嫁妝外,她還偷偷的攢下了幾十兩的私房錢,那是她做繡品的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吉星發家 卷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仙並收藏吉星發家 卷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