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豆豆小說vip書籍,以下章節設置了防盜,如果uc瀏覽器出現漏字錯字,建議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生怕李雁回沒經驗,買錯了。李記家的肉包是老字號,皮滿肉多,買他家的才合適。


    李雁回忙點頭。


    一個肉包是五文錢。


    這十五文錢都能買一斤肥肉了。


    李家連葷油罐子空了都舍不得買肥肉熬油,可卻舍得給三個孩子買肉包吃,李雁回覺得無論是李爺爺還是李奶奶,他們都是很寵孩子的。


    聽到會有肉包吃,三個孩子也不鬧著要去縣裏了,又都一股腦的圍在李雁回的身邊,直嚷著「雁姐姐快點回來。」


    李雁回笑眯眯的答應了。


    杜氏一見自己是徹底沒戲不能去縣裏了,心中好一陣失望,但好歹三個小子晚上有頓大肉包吃,也算賺到了。因此,二伯娘也客客氣氣的叮囑三人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等李雁回和梅姐兒以及大哥李學出了李家大門,整個人都不由自主的就是一鬆,梅姐兒和陳學也是一樣,三個人的嘴裏同時長出了一口氣,然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由得笑了。


    這兵荒馬亂的。


    三人一邊說笑著一邊結伴往縣上走。他們居住的新柳村距清水縣有兩、三公裏的路程,天冷路滑,以李雁回和梅姐兒的腳力,她們就是走到天黑也走不到縣裏,自然是選擇了坐牛車。


    牛車雖然慢一些,但也比她們自己走著強。


    隻是牛車去一次縣裏得付上兩文車錢,來回一趟,就得四文錢。


    這讓梅姐兒有些肉疼。


    如果不是絲線真的用光了,她是真舍不得花這個錢的。


    陳學那份兒的車錢,李雁回和梅姐兒是打算給他付了的,可陳學說什麽也不肯,說這幾裏路根本難不倒他。因此,就吊在牛車尾晃晃悠悠的走。


    趕牛車的李大爺也是他們新柳村的人,牛車上不隻李雁回和梅姐兒兩個人,還有新柳村和其它村子裏的大姑娘、小媳婦、大嬸子、老婆婆什麽的。


    梅姐兒和李雁回一上車,就被車上的女人們給盯上了。


    李雁回那出眾的外貌,讓牛車上的三姑六婆們嘖嘖稱奇,總是盯著李雁回像看不夠似的。李雁回也不是真就是隻有十三歲,她靜坐含笑,落落大方的任大家打量。大家打量一會兒見李雁回也不怯場,沒意思得很,就紛紛轉頭去打趣梅姐兒去了。


    李雁回再漂亮,也還隻是個毛丫頭呢。


    哪像梅姐兒正值妙齡,一看就是要說婆家的人了,這些三姑六婆把梅姐團團圍住,審視的目光跟探照燈似的上下打量,重點目光在梅姐兒那發育姣好的胸-部和圓潤的屁-股上劃過,紛紛流露出滿意的神情。


    在農村有一句土話,叫大屁股的能生男娃,大-胸-脯的奶水才足。


    梅姐兒這樣兒的才是農村婆婆心目中好媳的人選,李雁回那樣兒的第一關就得被淘汰。


    能幹什麽呀?!風一吹兒就倒,嬌嬌弱弱得連桶水都拎不起來,更別提下地做農活了。


    「這姑娘長得可真好……」


    「可不是!梅姐兒可是我們新柳村有名的小美人……」


    「手巧著呢……」


    見有外村的人誇讚梅姐兒,新柳村的嬸子們自然是得意的很,順著她們的話把梅姐誇了又誇。


    梅姐兒紅著臉,細聲細氣的回答著眾位熱心的三姑六婆的各種問題,臉燒得都快冒熱氣了,微黑的臉上多了一絲獨屬於少女的嫵媚。


    李雁回在一旁看了個目瞪口呆。


    誰說農民民風淳樸來著,這些三姑六婆開起玩笑來,尺度也滿大的嘛。當她們傳看梅姐兒的繡活時,看向梅姐兒的目光就更火熱了,活像在看一個金娃娃。在農村,女人們能會個縫縫補補就算會女紅了,能做繡活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李雁回覺得可能要不了幾天,李家的門檻就得被媒人踩平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


    也不知道梅姐兒最後能嫁個什麽樣的人家……


    李雁回希望梅姐兒能嫁得好。


    像梅姐兒這樣的好姑娘,應該擁有幸福。


    梅姐兒今年可都十六了,在家裏呆不了幾年了。李雁回考慮著在梅姐嫁出去之前,將原身會的一些高超的繡法都教給她,時間怕是有些緊,得看梅姐兒的天賦如何了,能不能學會。


    在李雁回的沉思和牛車的慢慢悠悠中,清水縣城到了。


    大家在清水縣城門口下車,約好了下午回來坐車的時間,一車的人也就散了,各忙各的去了。


    李雁回和梅姐兒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繡坊,因此,她們下了車之後就直奔繡坊而來。這次主要是梅姐兒要賣掉一些繡活,然後再買些絲線。李雁回倒是沒有繡活要賣,也沒打算買繡線。她這次來主要的任務就是買肉給李爹補身子的。她要去的是市集,打算等陪梅姐兒買完繡線,再去市集。


    大哥李學一進了縣城,就立刻緊張了起來,雙眼警惕,不時的四下環顧,似是生怕突然出現一群地痞流氓把李雁回和梅姐兒搶跑一般,真是想太多了。


    李雁回在原身的記憶裏有清水縣的印象,不太大的縣城,卻很繁榮。


    這得歸功於清水縣的地理位置,它離府城丹嘉城非常的近,一條官道馬車走上兩天也就到了。而丹嘉城則更加的繁華熱鬧,天南海北的客商雲集,因為丹嘉城擁有一個海口,這個海口的海運十分的發達。


    來到繡坊門口,陳學自然是不肯進去的,隻有李雁回和梅姐兒走了進去。


    兩姐妹倆是這家「錦繡」繡坊的常客了,而這間「錦繡」繡坊也是清水縣最大的繡紡。


    一進繡坊,東麵的櫃台上高高低低的擺著一些疊得整齊顏色鮮豔的成衣。從粗棉到綢緞應有盡有,款式也是男女各半。西麵的櫃台上則擺放著一些繡品。像是屏風、繡帕、荷包、扇麵之類的,都是非常精致漂亮。最打眼的還是一套按照高低錯落有致擺放的的春、夏、秋、冬四季一組的小屏風。據說,這是錦繡繡坊最出色的一個繡娘繡的。以李雁回的目光來看,繡得還不錯,但比起蘇家繡法就要差遠了。這四個一組的小屏風,價值近百兩。


    梅姐兒看到那四季屏風,眼睛直放光,流露出的驚豔和喜愛遮都遮不住。


    當初原身也曾心動想跟風繡一套「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小屏風的,但是怕被家裏人發現,就遲遲沒有動工。李雁回望著那套四季的小屏風眼波閃了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吉星發家 卷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仙並收藏吉星發家 卷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