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翰的騎兵被衝作散沙,大晉士兵以人多勢眾,輕易將他們絞殺於包圍圈中。
刀光起,血光落。
這一仗,打了足足兩個時辰。
越城大火已經熄滅,隻是難免燒去小半房屋,一眼望去,一邊完好,一邊是烏黑殘垣,還有幾分悲愴之感。
他們押解著俘虜,望著麵前的房屋、城牆,一邊忍不住流淚,一邊又忍不住哈哈大笑。
凡是當了兵的,又有幾個不想建功立業的?
大晉疏於軍務,他們這些士兵方才也養得一日比一日生疏、懶散,幸而今日喚起了骨子裏的勇猛,方才叫他們覺得,先前受的那些輕視侮辱,都洗幹淨了。
尤其龍虎營,蟄伏四十餘年,方才再有今日,又如何能叫人不喜極而泣哈哈大笑呢?
「皇上。」蕭成鈞來到蕭弋身後:「那些俘虜……」
「先審問,待問出有效的訊息後,便殺了罷。」
「都殺?」
「一個不留。」
蕭弋比任何人都清楚,也比任何人都要堅定他所要做的事。
他不會做第二個惠帝。
他要讓朝臣,讓大晉士兵,讓他國的君王都知曉,他是敢殺之人,與其日後徐徐圖之,不若一戰便眾人心生敬畏惶恐!
蕭成鈞拜道:「臣遵命!」
說罷,他也並不勸說,返身便下了令。
軍中有專門負責審訊的士兵,待問完一個,便會拖出去殺死一個。剩下的人,隻當是因為前頭的人不肯說真話,才遭了這樣的劫難,待後頭的進了帳篷,便個個都張嘴抖落得飛快,恨不能將大王胡思勒愛同哪個小妾睡覺,都倒個幹幹淨淨。
至此,越城內留下的木木翰人都被殺盡。
越城僅存的大晉子民,畏畏縮縮地來到街道上,怔怔盯著木木翰人的屍首良久,似是花了很久的功夫,才敢確認他們真的死了,隨後才上前踩踏、毆打、辱罵,他們並不大哭出聲,隻默默流淚。好似這些年裏,已經耗幹了眼淚。
蕭弋騎馬緩緩走出來,眾人都抬頭朝他望去。
從他召集龍虎營,下令攻城,到他騎馬追擊在烏力罕身後,再到那驚豔又狠絕的三支飛箭,已經足夠叫軍隊上下,對皇上心服口服,滿心激蕩,恨不能立即為皇上拋頭顱灑熱血了。
因而這時候眾人看向他的目光,便都充滿了敬服與激動的情緒。
蕭弋道:「丹州當年被奪三城,其一越城,另外還有象城、保城。本是我大晉國土,叫他們霸占數年,如今便該拿回來,再問木木翰收取十分利才是。」
眾人方才打了勝仗,正是激動之時,聞言便紛紛道:「拿回丹州三城!」
「拿回丹州三城!」
「休整一日,明日趕往象城。」
「是!」士兵們齊聲應道。
這一回,他們麵上隻有無窮無盡的喜色和衝勁兒。
眾人將原先的城主府收拾出來,勉強讓皇上住了進去。
他們目送著皇上踏進門內,幾個士兵忍不住揉了揉眼。咦,可是他們看花了眼?怎麽覺著,覺著皇上披著銀盔甲的腰間,像是懸掛了隻粉紫顏色的繡囊?
他們再揉了揉眼,麵前的門已經合上了。
當,當是看錯了罷?
皇上又怎麽會將這樣的玩意兒佩在腰間?
這廂蕭弋在屋中坐下,環顧四周,微微皺起眉道:「仍覺得這屋子裏,透著木木翰人身上的一股臭氣?」
趙公公笑道:「奴婢喚兩個人進來再灑掃一遍。」
「不必,備下熱水食物便是。」
「是,奴婢這就去。」
趙公公返身出門,又順手將門合上。
門內,蕭弋這才微微低下頭,取下腰間懸掛的繡囊,摩挲一陣,倒是又掛了回去。
到底是幺兒的東西,總不好弄丟了。
還是掛在腰間,方才穩妥。
邊城。
日上三竿,楊幺兒腦中隱隱約約記得好似有什麽事,她勉力撐開眼皮。
床邊的蓮桂立即驚醒過來,躬著身子輕撫楊幺兒的背,道:「娘娘,尚早呢,再睡一會兒。」
叫她這樣一講,好似困意又浮了上來,楊幺兒合上沉重的眼皮,便又接著睡了過去。
小院兒外。
蕭光和領著騰驤衛,在院門外來回轉悠。
他一夜沒敢睡,現下便頂著兩個烏青的眼眶,瞧著甚是滑稽,哪裏還有皇城貴公子的模樣?
他一顆心都懸緊了,時刻攥緊著腰邊的劍柄,生怕有歹人趁虛而入。
正想著的時候,隻聽得一陣腳步聲近了。
他抬頭一瞧:「董參將。」
「蕭公子。」董參將衝他笑了笑:「蕭公子怎麽守在娘娘的居所?」
蕭光和硬邦邦地道:「奉皇上令。」
董參將抿了抿唇,便隻巴巴說了一句:「皇上原來還記著欽天監那一卦,將娘娘帶來了邊城。隻是……」他頓了頓,皺起眉道:「這此去越城,不知吉凶,隻怕該將娘娘一並帶上才是。」
蕭光和狐疑地瞧了瞧他:「參將欲如何?」
「臣留守邊城,心下始終難安,牽掛皇上安危。便忍不住來了這裏,想請教娘娘可有良策,若是實在不成,不如將娘娘送到越城……」
蕭光和攥緊了劍柄,頓時有了底氣,於是厲喝道:「皇上早已吩咐好的事,豈輪得到你來擅自更改做主?你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院內。
楊幺兒又慢吞吞地撐開了眼皮,不僅如此,她還緩緩坐了起來。
蓮桂忙扶住她,道:「娘娘?」
楊幺兒看向她:「皇上?」
「皇上在議事呢娘娘。」
楊幺兒極其緩慢地搖了下頭,像是還未睡醒,因而有些遲鈍,她抿了下唇,道:「他去戰場了。」
蓮桂一顆心猛地一跳,她麵上卻還是笑道:「娘娘怎麽這樣說?」
「夢見了。」楊幺兒掀開了被子,麵上顯露出一絲茫然,道:「一個人,同他說話。」
蓮桂抿了抿唇,現下便也是想到了當初欽天監那一卦。皇宮中,最信卦象的是趙公公,其次是劉嬤嬤。她原本是不大信的,可心底總難免惦記著。
蓮桂想了想,便大著膽子問:「說了什麽?」
「說……你當死的。」楊幺兒說罷,又學著夢中的口吻,道了一句:「你當死的。」這一遍卻說不出的森寒味道,好似真將夢中那人活靈活現學出來了。
蓮桂張著嘴,半晌道:「……娘娘。」喚完這一聲,她便不知說什麽是好了。
正巧此時院外聲音更大了。
楊幺兒眨了下眼:「外頭……」
蓮桂想了想,喚來春紗,二人一並服侍著楊幺兒換了衣裳,梳起發髻,然後便一左一右,伴著她軟綿綿地走了出去。
董參將驟然聽見腳步聲近,本能抬頭望去。
太陽當空,日光烈烈,落在麵龐上,卻更襯得漂亮脫俗,如沐神光。
他一滯,訥訥道:「臣……臣拜見皇後娘娘,臣欲送娘娘往越城去與皇上匯合,娘娘……」
楊幺兒略作停頓,似是認真思考過了一般:「好。」
另一廂,越城。
蕭弋推門而出。
千總等與蕭成鈞一並等候在了院中。
他們抬頭一瞧,便見陽光底下,與銀色盔甲相襯的,還真是一個粉紫色繡囊!一瞧便是女兒家用的東西!
刀光起,血光落。
這一仗,打了足足兩個時辰。
越城大火已經熄滅,隻是難免燒去小半房屋,一眼望去,一邊完好,一邊是烏黑殘垣,還有幾分悲愴之感。
他們押解著俘虜,望著麵前的房屋、城牆,一邊忍不住流淚,一邊又忍不住哈哈大笑。
凡是當了兵的,又有幾個不想建功立業的?
大晉疏於軍務,他們這些士兵方才也養得一日比一日生疏、懶散,幸而今日喚起了骨子裏的勇猛,方才叫他們覺得,先前受的那些輕視侮辱,都洗幹淨了。
尤其龍虎營,蟄伏四十餘年,方才再有今日,又如何能叫人不喜極而泣哈哈大笑呢?
「皇上。」蕭成鈞來到蕭弋身後:「那些俘虜……」
「先審問,待問出有效的訊息後,便殺了罷。」
「都殺?」
「一個不留。」
蕭弋比任何人都清楚,也比任何人都要堅定他所要做的事。
他不會做第二個惠帝。
他要讓朝臣,讓大晉士兵,讓他國的君王都知曉,他是敢殺之人,與其日後徐徐圖之,不若一戰便眾人心生敬畏惶恐!
蕭成鈞拜道:「臣遵命!」
說罷,他也並不勸說,返身便下了令。
軍中有專門負責審訊的士兵,待問完一個,便會拖出去殺死一個。剩下的人,隻當是因為前頭的人不肯說真話,才遭了這樣的劫難,待後頭的進了帳篷,便個個都張嘴抖落得飛快,恨不能將大王胡思勒愛同哪個小妾睡覺,都倒個幹幹淨淨。
至此,越城內留下的木木翰人都被殺盡。
越城僅存的大晉子民,畏畏縮縮地來到街道上,怔怔盯著木木翰人的屍首良久,似是花了很久的功夫,才敢確認他們真的死了,隨後才上前踩踏、毆打、辱罵,他們並不大哭出聲,隻默默流淚。好似這些年裏,已經耗幹了眼淚。
蕭弋騎馬緩緩走出來,眾人都抬頭朝他望去。
從他召集龍虎營,下令攻城,到他騎馬追擊在烏力罕身後,再到那驚豔又狠絕的三支飛箭,已經足夠叫軍隊上下,對皇上心服口服,滿心激蕩,恨不能立即為皇上拋頭顱灑熱血了。
因而這時候眾人看向他的目光,便都充滿了敬服與激動的情緒。
蕭弋道:「丹州當年被奪三城,其一越城,另外還有象城、保城。本是我大晉國土,叫他們霸占數年,如今便該拿回來,再問木木翰收取十分利才是。」
眾人方才打了勝仗,正是激動之時,聞言便紛紛道:「拿回丹州三城!」
「拿回丹州三城!」
「休整一日,明日趕往象城。」
「是!」士兵們齊聲應道。
這一回,他們麵上隻有無窮無盡的喜色和衝勁兒。
眾人將原先的城主府收拾出來,勉強讓皇上住了進去。
他們目送著皇上踏進門內,幾個士兵忍不住揉了揉眼。咦,可是他們看花了眼?怎麽覺著,覺著皇上披著銀盔甲的腰間,像是懸掛了隻粉紫顏色的繡囊?
他們再揉了揉眼,麵前的門已經合上了。
當,當是看錯了罷?
皇上又怎麽會將這樣的玩意兒佩在腰間?
這廂蕭弋在屋中坐下,環顧四周,微微皺起眉道:「仍覺得這屋子裏,透著木木翰人身上的一股臭氣?」
趙公公笑道:「奴婢喚兩個人進來再灑掃一遍。」
「不必,備下熱水食物便是。」
「是,奴婢這就去。」
趙公公返身出門,又順手將門合上。
門內,蕭弋這才微微低下頭,取下腰間懸掛的繡囊,摩挲一陣,倒是又掛了回去。
到底是幺兒的東西,總不好弄丟了。
還是掛在腰間,方才穩妥。
邊城。
日上三竿,楊幺兒腦中隱隱約約記得好似有什麽事,她勉力撐開眼皮。
床邊的蓮桂立即驚醒過來,躬著身子輕撫楊幺兒的背,道:「娘娘,尚早呢,再睡一會兒。」
叫她這樣一講,好似困意又浮了上來,楊幺兒合上沉重的眼皮,便又接著睡了過去。
小院兒外。
蕭光和領著騰驤衛,在院門外來回轉悠。
他一夜沒敢睡,現下便頂著兩個烏青的眼眶,瞧著甚是滑稽,哪裏還有皇城貴公子的模樣?
他一顆心都懸緊了,時刻攥緊著腰邊的劍柄,生怕有歹人趁虛而入。
正想著的時候,隻聽得一陣腳步聲近了。
他抬頭一瞧:「董參將。」
「蕭公子。」董參將衝他笑了笑:「蕭公子怎麽守在娘娘的居所?」
蕭光和硬邦邦地道:「奉皇上令。」
董參將抿了抿唇,便隻巴巴說了一句:「皇上原來還記著欽天監那一卦,將娘娘帶來了邊城。隻是……」他頓了頓,皺起眉道:「這此去越城,不知吉凶,隻怕該將娘娘一並帶上才是。」
蕭光和狐疑地瞧了瞧他:「參將欲如何?」
「臣留守邊城,心下始終難安,牽掛皇上安危。便忍不住來了這裏,想請教娘娘可有良策,若是實在不成,不如將娘娘送到越城……」
蕭光和攥緊了劍柄,頓時有了底氣,於是厲喝道:「皇上早已吩咐好的事,豈輪得到你來擅自更改做主?你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院內。
楊幺兒又慢吞吞地撐開了眼皮,不僅如此,她還緩緩坐了起來。
蓮桂忙扶住她,道:「娘娘?」
楊幺兒看向她:「皇上?」
「皇上在議事呢娘娘。」
楊幺兒極其緩慢地搖了下頭,像是還未睡醒,因而有些遲鈍,她抿了下唇,道:「他去戰場了。」
蓮桂一顆心猛地一跳,她麵上卻還是笑道:「娘娘怎麽這樣說?」
「夢見了。」楊幺兒掀開了被子,麵上顯露出一絲茫然,道:「一個人,同他說話。」
蓮桂抿了抿唇,現下便也是想到了當初欽天監那一卦。皇宮中,最信卦象的是趙公公,其次是劉嬤嬤。她原本是不大信的,可心底總難免惦記著。
蓮桂想了想,便大著膽子問:「說了什麽?」
「說……你當死的。」楊幺兒說罷,又學著夢中的口吻,道了一句:「你當死的。」這一遍卻說不出的森寒味道,好似真將夢中那人活靈活現學出來了。
蓮桂張著嘴,半晌道:「……娘娘。」喚完這一聲,她便不知說什麽是好了。
正巧此時院外聲音更大了。
楊幺兒眨了下眼:「外頭……」
蓮桂想了想,喚來春紗,二人一並服侍著楊幺兒換了衣裳,梳起發髻,然後便一左一右,伴著她軟綿綿地走了出去。
董參將驟然聽見腳步聲近,本能抬頭望去。
太陽當空,日光烈烈,落在麵龐上,卻更襯得漂亮脫俗,如沐神光。
他一滯,訥訥道:「臣……臣拜見皇後娘娘,臣欲送娘娘往越城去與皇上匯合,娘娘……」
楊幺兒略作停頓,似是認真思考過了一般:「好。」
另一廂,越城。
蕭弋推門而出。
千總等與蕭成鈞一並等候在了院中。
他們抬頭一瞧,便見陽光底下,與銀色盔甲相襯的,還真是一個粉紫色繡囊!一瞧便是女兒家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