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心中知曉,就算是醋得厲害了,幺兒也未必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便就這麽憋著了。
但現下一見了蕭正廷,蕭弋費了好大勁兒才壓下去的不快便登時又冒出來了。
蕭正廷躬下身,想到壓在他身上的種種,便裝作沒瞧見蕭弋的不喜,開口道:「臣聽聞皇上征木木翰時,竟有一董姓參將,意圖不軌,更大眾大放厥詞……」
蕭弋的目光冷了冷。
還不等他動手去查,這便有人跳出來認領了?
孔鳳成在一旁聽見這話,頓覺他不適合站在這兒了。
皇上與越王之間的矛盾,又涉及到那個董參將,其中隱情,說不準便涉及到了皇室秘聞。
孔鳳成便一拱手,主動道:「臣自請在門外等候,便先請越王與皇上稟報緊急事宜。」
「準。」蕭弋出聲。
孔鳳成趕緊就轉身出去了。
等他一走。
蕭正廷才又接著道:「皇上回城那日,忠勇伯府來了人求見臣,臣與伯府已有數年不曾來往,卻偏偏挑在那日來拜訪……臣仔細一想,便有了一番猜想。鬥膽來同皇上說。董參將背後之人恐是忠勇伯府。」
他到底還是覺得,稱病在家也不夠保險。
如今蕭弋已經是爪子磨尖了的雄獅,他實在沒必要同之抗衡。
蕭弋道:「越王殿下如此出賣自己的父親,便不怕他記恨你嗎?」
蕭正廷低下頭,遮去了臉上所有的神色,隻是他的嗓音微微冷了冷,道:「這樣的人,又怎是臣的父親?」
蕭弋盯著他,道:「越王做人從來圓滑,唯獨此事上,半步不讓……」
果然打的還是皇位的主意,硬是要一口咬定了,他如今是皇室子嗣,而非一個忠勇伯的兒子。
蕭正廷苦笑道:「臣壞就壞在了圓滑的性子上,若是事事都尖銳強硬些,恐怕比現在更好。」
他習慣了熬,事事都要先等、再熬,慢慢就爭不過搶不過了。
他心下自然是後悔的,平日不顯,隻是這會兒嘴上自我調侃了一句,便是示弱了。
蕭弋道:「朕知曉了,越王殿下回去養病吧。」
「臣告退。」蕭正廷也不多留,隻是等轉身往外走的時候,他才頓了下,心想,那裏間怎麽掛起了簾子?
裏頭有人?……有她?
蕭正廷抿唇,不願再往下深想,加快了步子離去。
等他走後,孔鳳成方才進了門,再度請了安。
蕭正廷便將天淄國一事同他說了。
孔鳳成臉色登時也不太好看了:「俗話說虱子多了也能咬死人。天淄國雖小,百姓遠不及我大晉百姓數量之多。但他這般四下聯合,真要叫他哪天動起手來……恐也是一個大麻煩。」
二人商議一會兒,蕭正廷又從孔鳳成處,聽到了更多有關天淄國的消息。
孔鳳成說到最後,突地道:「說起來,天淄國內還有兩個極有名的人物。」
「嗯?」蕭弋應了一聲,示意他往下說。
「是一對孿生兄妹,先前險些死在天淄國巫女的手下。天淄國信奉巫術,百姓十分順從皇室與巫女,因而無一人敢生出叛國的念頭。偏這二人不同,逃出來後,先返身悉數殺死將自己獻上的親人,再一路斬殺巫女、皇室中人,倉皇逃出了天淄國……這二人一人名鳳亭,一人名斛蘭。聽聞是逃到咱們大晉來了,若能尋得,怕是事半功倍。到底是天淄國人,他們應當更了解天淄國。」
「朕會著人去尋。」蕭弋道。
孔鳳成之後又說了幾句話,便告退出宮了。
蕭弋叫來暗衛,道:「去核實當初天淄國使臣離京之事,找出他們離開時的路線,還有他們來時的路線……都一並畫下來。」
等交代完,蕭弋方才問趙公公:「春紗、蓮桂二人可有回憶出什麽不同尋常的事?」
趙公公皺起眉道:「一無所獲。」
不過說罷,他突然想起來,道:「倒有一事,奴婢覺得當與皇上說說。皇上先前在木木翰昏迷不醒時,皇後娘娘與一個千戶說了兩句話……」
「那人叫什麽?」
「屈然。」
蕭弋一下子便想起來這人是誰了。
是個不起眼的小兵,後來勇猛異常,又因為十分服從於他,他便提拔了此人。
幺兒與他說了兩句話?
說了什麽話?
蕭弋一下也沒想別的,隻是心底揣著的醋壇子咣當一下又打翻了。
原先天淄國使臣來時,以及離開時的路線圖很快就都被送到了蕭弋的案頭。
蕭弋隻掃了一眼,便道:「他們根本沒回到天淄國內。」
「這、這怎麽會?」趙公公愣住了,忙跟著低頭去看路線圖。
「他們這一日自京中啟程,三日後方才抵達慶城……」蕭弋說到這裏時,身後的簾帳突地動了動,他敏銳地頓住了聲音,回頭看了一眼。
等發覺楊幺兒並未起身後,蕭弋方才又接著往下道:「慶城離京城很近,腳程快些,半日便可抵達,腳程慢些,一天也能到了……既然六公主口口聲聲稱,天淄國使團急著返回國內,那為何會遲了那麽久才抵慶城?他們難道不急了嗎?「
「因為他們中途遇上了事,而這樁事棘手得很,脫困不了,連向大晉求援都做不到。」趙公公接口道。
蕭弋點了下頭,道:「他們多半在離京後,便已經沒命了。」
趙公公驚道:「那,那會是何人下的手?」
「六公主就這樣出賣了天淄國,毫不猶豫,她有動機。還有那對從天淄國逃出來的孿生兄妹,也極有可能……比較之下,後者嫌疑更大。」蕭弋倒是並不著急,他道:「再往下查,中間必然還有隱情。」
「是。」
沒幾日。
天淄國使團的屍體果真被搜尋到了。
那拋屍之地極為隱秘,是在一處山穀之中,屍體上也不知是放了什麽藥物,腐爛得極快,他們是靠殘留下來的麵具殘片,方才確認這些屍體,的確是天淄國使團的人。
與此同時,趙公公俯身貼在蕭弋耳邊道:「皇上,那屈然……死了。」
「死了?」
「是,派人去查的時候,才知他回到京中後,在木木翰受的傷又發作起來,一個高熱沒熬過去,人就沒了。」
和幺兒說了幾句話的屈然死了,蕭弋卻半點不覺得輕鬆,反而覺得有些詭異的巧合。
他方才叫人去查屈然,屈然便死了。
近來詭異的事實在有些多,偏偏還都是從那天淄國使臣來京後出現的,蕭弋寧願多想一些,也絕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點蛛絲馬跡。
「再查屈然,從他祖上是誰人,如何入的軍隊,怎麽跟隨了大軍去了丹州,還有他離京前見過哪些人……都一並查個清楚。」
「是。」趙公公躬身應了。
趙公公應完聲後,並未立即離去,而是猶豫著道:「皇上何不直接問娘娘,為何要同那屈然說話?」
蕭弋皺起眉,神色微冷:「朕若這樣問她,恐會嚇住她,叫她以為自己做錯了事……」
趙公公低聲道:「不會,娘娘從來都是旁人說什麽,她便聽什麽。皇上忘了麽?」
蕭弋抿了下唇。
但現下一見了蕭正廷,蕭弋費了好大勁兒才壓下去的不快便登時又冒出來了。
蕭正廷躬下身,想到壓在他身上的種種,便裝作沒瞧見蕭弋的不喜,開口道:「臣聽聞皇上征木木翰時,竟有一董姓參將,意圖不軌,更大眾大放厥詞……」
蕭弋的目光冷了冷。
還不等他動手去查,這便有人跳出來認領了?
孔鳳成在一旁聽見這話,頓覺他不適合站在這兒了。
皇上與越王之間的矛盾,又涉及到那個董參將,其中隱情,說不準便涉及到了皇室秘聞。
孔鳳成便一拱手,主動道:「臣自請在門外等候,便先請越王與皇上稟報緊急事宜。」
「準。」蕭弋出聲。
孔鳳成趕緊就轉身出去了。
等他一走。
蕭正廷才又接著道:「皇上回城那日,忠勇伯府來了人求見臣,臣與伯府已有數年不曾來往,卻偏偏挑在那日來拜訪……臣仔細一想,便有了一番猜想。鬥膽來同皇上說。董參將背後之人恐是忠勇伯府。」
他到底還是覺得,稱病在家也不夠保險。
如今蕭弋已經是爪子磨尖了的雄獅,他實在沒必要同之抗衡。
蕭弋道:「越王殿下如此出賣自己的父親,便不怕他記恨你嗎?」
蕭正廷低下頭,遮去了臉上所有的神色,隻是他的嗓音微微冷了冷,道:「這樣的人,又怎是臣的父親?」
蕭弋盯著他,道:「越王做人從來圓滑,唯獨此事上,半步不讓……」
果然打的還是皇位的主意,硬是要一口咬定了,他如今是皇室子嗣,而非一個忠勇伯的兒子。
蕭正廷苦笑道:「臣壞就壞在了圓滑的性子上,若是事事都尖銳強硬些,恐怕比現在更好。」
他習慣了熬,事事都要先等、再熬,慢慢就爭不過搶不過了。
他心下自然是後悔的,平日不顯,隻是這會兒嘴上自我調侃了一句,便是示弱了。
蕭弋道:「朕知曉了,越王殿下回去養病吧。」
「臣告退。」蕭正廷也不多留,隻是等轉身往外走的時候,他才頓了下,心想,那裏間怎麽掛起了簾子?
裏頭有人?……有她?
蕭正廷抿唇,不願再往下深想,加快了步子離去。
等他走後,孔鳳成方才進了門,再度請了安。
蕭正廷便將天淄國一事同他說了。
孔鳳成臉色登時也不太好看了:「俗話說虱子多了也能咬死人。天淄國雖小,百姓遠不及我大晉百姓數量之多。但他這般四下聯合,真要叫他哪天動起手來……恐也是一個大麻煩。」
二人商議一會兒,蕭正廷又從孔鳳成處,聽到了更多有關天淄國的消息。
孔鳳成說到最後,突地道:「說起來,天淄國內還有兩個極有名的人物。」
「嗯?」蕭弋應了一聲,示意他往下說。
「是一對孿生兄妹,先前險些死在天淄國巫女的手下。天淄國信奉巫術,百姓十分順從皇室與巫女,因而無一人敢生出叛國的念頭。偏這二人不同,逃出來後,先返身悉數殺死將自己獻上的親人,再一路斬殺巫女、皇室中人,倉皇逃出了天淄國……這二人一人名鳳亭,一人名斛蘭。聽聞是逃到咱們大晉來了,若能尋得,怕是事半功倍。到底是天淄國人,他們應當更了解天淄國。」
「朕會著人去尋。」蕭弋道。
孔鳳成之後又說了幾句話,便告退出宮了。
蕭弋叫來暗衛,道:「去核實當初天淄國使臣離京之事,找出他們離開時的路線,還有他們來時的路線……都一並畫下來。」
等交代完,蕭弋方才問趙公公:「春紗、蓮桂二人可有回憶出什麽不同尋常的事?」
趙公公皺起眉道:「一無所獲。」
不過說罷,他突然想起來,道:「倒有一事,奴婢覺得當與皇上說說。皇上先前在木木翰昏迷不醒時,皇後娘娘與一個千戶說了兩句話……」
「那人叫什麽?」
「屈然。」
蕭弋一下子便想起來這人是誰了。
是個不起眼的小兵,後來勇猛異常,又因為十分服從於他,他便提拔了此人。
幺兒與他說了兩句話?
說了什麽話?
蕭弋一下也沒想別的,隻是心底揣著的醋壇子咣當一下又打翻了。
原先天淄國使臣來時,以及離開時的路線圖很快就都被送到了蕭弋的案頭。
蕭弋隻掃了一眼,便道:「他們根本沒回到天淄國內。」
「這、這怎麽會?」趙公公愣住了,忙跟著低頭去看路線圖。
「他們這一日自京中啟程,三日後方才抵達慶城……」蕭弋說到這裏時,身後的簾帳突地動了動,他敏銳地頓住了聲音,回頭看了一眼。
等發覺楊幺兒並未起身後,蕭弋方才又接著往下道:「慶城離京城很近,腳程快些,半日便可抵達,腳程慢些,一天也能到了……既然六公主口口聲聲稱,天淄國使團急著返回國內,那為何會遲了那麽久才抵慶城?他們難道不急了嗎?「
「因為他們中途遇上了事,而這樁事棘手得很,脫困不了,連向大晉求援都做不到。」趙公公接口道。
蕭弋點了下頭,道:「他們多半在離京後,便已經沒命了。」
趙公公驚道:「那,那會是何人下的手?」
「六公主就這樣出賣了天淄國,毫不猶豫,她有動機。還有那對從天淄國逃出來的孿生兄妹,也極有可能……比較之下,後者嫌疑更大。」蕭弋倒是並不著急,他道:「再往下查,中間必然還有隱情。」
「是。」
沒幾日。
天淄國使團的屍體果真被搜尋到了。
那拋屍之地極為隱秘,是在一處山穀之中,屍體上也不知是放了什麽藥物,腐爛得極快,他們是靠殘留下來的麵具殘片,方才確認這些屍體,的確是天淄國使團的人。
與此同時,趙公公俯身貼在蕭弋耳邊道:「皇上,那屈然……死了。」
「死了?」
「是,派人去查的時候,才知他回到京中後,在木木翰受的傷又發作起來,一個高熱沒熬過去,人就沒了。」
和幺兒說了幾句話的屈然死了,蕭弋卻半點不覺得輕鬆,反而覺得有些詭異的巧合。
他方才叫人去查屈然,屈然便死了。
近來詭異的事實在有些多,偏偏還都是從那天淄國使臣來京後出現的,蕭弋寧願多想一些,也絕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點蛛絲馬跡。
「再查屈然,從他祖上是誰人,如何入的軍隊,怎麽跟隨了大軍去了丹州,還有他離京前見過哪些人……都一並查個清楚。」
「是。」趙公公躬身應了。
趙公公應完聲後,並未立即離去,而是猶豫著道:「皇上何不直接問娘娘,為何要同那屈然說話?」
蕭弋皺起眉,神色微冷:「朕若這樣問她,恐會嚇住她,叫她以為自己做錯了事……」
趙公公低聲道:「不會,娘娘從來都是旁人說什麽,她便聽什麽。皇上忘了麽?」
蕭弋抿了下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