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說過,我去上大學之後,因為爺爺的吩咐,我幾乎就沒有回過家鄉。
雖然每年都會與父母見麵,但那都是在外地。
不管怎麽說,感情多少有點淡薄。
然而天下間的父母,一談到婚姻這個問題,幾乎都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當下她也是板著臉說道:“你也老大不小了,該考慮娶媳婦兒的事了——之前你談的那個,看照片就不像是正經過日子的,描眉畫眼,裝腔作勢,搞得跟個狐狸媚子似的,我就不說了……”
我說:“現在這兩個,也都很漂亮啊,那你不咋說?”
母親說:“漂亮和漂亮,那是不一樣的——這兩個是天生麗質,而且一看就是正經人家出來的……”
我瞧見她一副滿意至極的模樣,忍不住歎了一口氣:“你最喜歡的那個小圓臉,她家裏背景太深了……”
母親有些不樂意了:“能有多深?我兒子也不差啊……”
她可一直以我為榮。
我說:“這麽講吧——姑娘父親的級別,相當於是省部級……”
呃?
一句話把我媽也得說不出話來。
她沉默了幾秒鍾,又小心翼翼地問:“那短發女孩呢?她家應該沒這麽有錢有勢吧?”
我翻了一下眼皮:“那倒沒有……”
沒等我媽把氣喘勻乎,我直接補上了“一刀”:“不過她喜歡女的,對男的不感興趣……”
我媽聽了,瞬間變臉,直接將手裏的抹布摔我臉上,罵道:“洗碗去!”
呃……
……
我到底還是沒有去洗碗。
這活計,卻是被小萱寶給搶了去。
小丫頭到了我家,不但小嘴兒甜,而且還搶著活幹,把我媽這個中年婦女歡喜得不行,在指望不了我之後,恨不得自己操刀,再生一個……
所以她最後還是舍不得讓小萱寶洗,自己又進了廚房。
一番輪回下來,大夥兒都空閑了。
於是我帶著大家,在村子裏逛著,跟她們說起我小時候的故事。
比如某個石頭我在這兒摔倒過,某個坎兒我捉過迷藏……
某個洞子,我小時候“離家出走”,在這兒蹲了半宿……
反正就是沒啥營養的話兒,但女孩們卻聽得饒有興趣。
小萱寶甚至還跑到那個小洞子裏去,蹲了一會兒。
反正就是很放鬆地閑聊。
畢竟無論林小君還是包子,又或者小杜,其實都沒有過這種農村長大的經曆。
到了傍晚,我去了一趟大伯家,剛好瞧見放學回來的堂妹許瀾。
今年她讀高三,正是衝刺的時候。
瞧見我,她也是很驚訝,高興得不行。
我給她介紹了一下身邊的幾個人,丫頭也很禮貌,然後就是對小萱寶特別喜歡……
因為第二天是周日,堂妹不上課,於是我們約好早晨一起去給爺爺上墳。
……
次日一大清早,我就起來了。
母親準備好了上山祭祀的東西,讓我用一個背篼給背著。
林小君、包子和小杜對我爺爺許大有也挺感興趣的,也是早早地起來等候。
小萱寶愛睡懶覺,揉著小眼睛爬起來了。
在村後與堂妹匯合之後,我們穿過爺爺“隱居”的竹林小樓,來到了後山的祖墳地裏。
剛剛來到山腳下,我就瞧見半山坡那邊的墳頭,居然有人在那兒。
我眯眼望了過去,臉色突然一變。
我爺爺的墳頭附近,站著一排黑西服,而有個熟悉的人影,卻是站在了爺爺的墓碑之前。
那個人,卻是……
王永白。
時間倘若倒退回兩三年前,瞧見這一位,我或許直接就掉頭離開,惹都不敢惹。
要知曉,第一次見這位的時候,我是相當弱雞,甚至給扇得臉都腫了。
那會兒的狼狽,到現在我都還記憶猶新。
畢竟二話不說,往臉上招呼這事兒……
我之前的人生,也沒有經曆過。
隻不過現在嘛……
時勢易也!
我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手無縛雞之力,即將一命嗚呼的病秧子。
確定是王永白之後,我一步一步地走上半坡。
半坡之上的王永白,也瞧見了我們這群人。
他居高臨下地看著。
一開始,他們似乎有些慌亂,甚至想要離開。
但最終王永白還是鎮定了下來,站在墳邊,讓自己的人稍微散開一些,然後在那裏等著我。
我帶著人,穿過那幫黑西裝保鏢的麵前,然後來到墳前。
墳前有燃燒的香燭和紙錢。
還有酒。
我完全沒有理會旁邊的王永白,將之前這些清理掉,認認真真地折紙燒香,然後又跪著拜了三下。
堂妹許瀾也磕了頭。
而其餘人也陸續上香,鞠躬祭拜。
全程都沒有人搭理這幫家夥。
王永白幾次想要走,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弄完這些,我方才回過頭來,看著王永白……
他這會兒,也看向了我。
原本居高臨下的他,此刻的臉上,卻是露出有點兒艱難的微笑,然後說道:“許秀,回來了?”
我眯眼看著他,說:“旁邊聊聊?”
我不願意在爺爺麵前,處理這堆破事兒……
這個老頭點了點頭,然後兩人來到了離墳頭十幾米外的一處坡坎前。
我自顧自地摸出一根華子來,給自己點上。
然後望著山下的村落,沒有說話。
這樣的沉默,讓王永白變得十分難受,他猶豫了許久,方才開口說道:“那啥,你也知道,我跟你爺爺,以前是朋友的,所以過來祭拜一下他……”
“真巧!”
我心裏默默說一聲,表麵則平靜地點頭說道:“我聽老範說過……”
王永白抬起頭來,有些驚訝地看了我好一會兒,方才說道:“老範啊,對,對,我們以前都一塊兒玩的,關係可鐵了……”
我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是嗎?”
王永白趕忙說道:“賢侄,我說的是真的……”
他還待發表這長篇大論,卻被我一下打斷:“當不起‘賢侄’這兩字——若真如你所說,當初不至於那般待我……”
王永白吞了一下口水,說:“當初的事兒,實在是小侄王當沒有管教好……”
我看著這個努力解釋、顯得卑微謹慎的老頭,回想起爺爺葬禮的那天,這家夥是如何的傲慢和盛氣淩人……
不知為何,我心中多少有點兒暢快。
盡管我知道這點小暢快、小得意,有點兒過於小家子氣了點……
但難得老子高興!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莫欺少年窮”吧?
雖然每年都會與父母見麵,但那都是在外地。
不管怎麽說,感情多少有點淡薄。
然而天下間的父母,一談到婚姻這個問題,幾乎都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當下她也是板著臉說道:“你也老大不小了,該考慮娶媳婦兒的事了——之前你談的那個,看照片就不像是正經過日子的,描眉畫眼,裝腔作勢,搞得跟個狐狸媚子似的,我就不說了……”
我說:“現在這兩個,也都很漂亮啊,那你不咋說?”
母親說:“漂亮和漂亮,那是不一樣的——這兩個是天生麗質,而且一看就是正經人家出來的……”
我瞧見她一副滿意至極的模樣,忍不住歎了一口氣:“你最喜歡的那個小圓臉,她家裏背景太深了……”
母親有些不樂意了:“能有多深?我兒子也不差啊……”
她可一直以我為榮。
我說:“這麽講吧——姑娘父親的級別,相當於是省部級……”
呃?
一句話把我媽也得說不出話來。
她沉默了幾秒鍾,又小心翼翼地問:“那短發女孩呢?她家應該沒這麽有錢有勢吧?”
我翻了一下眼皮:“那倒沒有……”
沒等我媽把氣喘勻乎,我直接補上了“一刀”:“不過她喜歡女的,對男的不感興趣……”
我媽聽了,瞬間變臉,直接將手裏的抹布摔我臉上,罵道:“洗碗去!”
呃……
……
我到底還是沒有去洗碗。
這活計,卻是被小萱寶給搶了去。
小丫頭到了我家,不但小嘴兒甜,而且還搶著活幹,把我媽這個中年婦女歡喜得不行,在指望不了我之後,恨不得自己操刀,再生一個……
所以她最後還是舍不得讓小萱寶洗,自己又進了廚房。
一番輪回下來,大夥兒都空閑了。
於是我帶著大家,在村子裏逛著,跟她們說起我小時候的故事。
比如某個石頭我在這兒摔倒過,某個坎兒我捉過迷藏……
某個洞子,我小時候“離家出走”,在這兒蹲了半宿……
反正就是沒啥營養的話兒,但女孩們卻聽得饒有興趣。
小萱寶甚至還跑到那個小洞子裏去,蹲了一會兒。
反正就是很放鬆地閑聊。
畢竟無論林小君還是包子,又或者小杜,其實都沒有過這種農村長大的經曆。
到了傍晚,我去了一趟大伯家,剛好瞧見放學回來的堂妹許瀾。
今年她讀高三,正是衝刺的時候。
瞧見我,她也是很驚訝,高興得不行。
我給她介紹了一下身邊的幾個人,丫頭也很禮貌,然後就是對小萱寶特別喜歡……
因為第二天是周日,堂妹不上課,於是我們約好早晨一起去給爺爺上墳。
……
次日一大清早,我就起來了。
母親準備好了上山祭祀的東西,讓我用一個背篼給背著。
林小君、包子和小杜對我爺爺許大有也挺感興趣的,也是早早地起來等候。
小萱寶愛睡懶覺,揉著小眼睛爬起來了。
在村後與堂妹匯合之後,我們穿過爺爺“隱居”的竹林小樓,來到了後山的祖墳地裏。
剛剛來到山腳下,我就瞧見半山坡那邊的墳頭,居然有人在那兒。
我眯眼望了過去,臉色突然一變。
我爺爺的墳頭附近,站著一排黑西服,而有個熟悉的人影,卻是站在了爺爺的墓碑之前。
那個人,卻是……
王永白。
時間倘若倒退回兩三年前,瞧見這一位,我或許直接就掉頭離開,惹都不敢惹。
要知曉,第一次見這位的時候,我是相當弱雞,甚至給扇得臉都腫了。
那會兒的狼狽,到現在我都還記憶猶新。
畢竟二話不說,往臉上招呼這事兒……
我之前的人生,也沒有經曆過。
隻不過現在嘛……
時勢易也!
我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手無縛雞之力,即將一命嗚呼的病秧子。
確定是王永白之後,我一步一步地走上半坡。
半坡之上的王永白,也瞧見了我們這群人。
他居高臨下地看著。
一開始,他們似乎有些慌亂,甚至想要離開。
但最終王永白還是鎮定了下來,站在墳邊,讓自己的人稍微散開一些,然後在那裏等著我。
我帶著人,穿過那幫黑西裝保鏢的麵前,然後來到墳前。
墳前有燃燒的香燭和紙錢。
還有酒。
我完全沒有理會旁邊的王永白,將之前這些清理掉,認認真真地折紙燒香,然後又跪著拜了三下。
堂妹許瀾也磕了頭。
而其餘人也陸續上香,鞠躬祭拜。
全程都沒有人搭理這幫家夥。
王永白幾次想要走,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弄完這些,我方才回過頭來,看著王永白……
他這會兒,也看向了我。
原本居高臨下的他,此刻的臉上,卻是露出有點兒艱難的微笑,然後說道:“許秀,回來了?”
我眯眼看著他,說:“旁邊聊聊?”
我不願意在爺爺麵前,處理這堆破事兒……
這個老頭點了點頭,然後兩人來到了離墳頭十幾米外的一處坡坎前。
我自顧自地摸出一根華子來,給自己點上。
然後望著山下的村落,沒有說話。
這樣的沉默,讓王永白變得十分難受,他猶豫了許久,方才開口說道:“那啥,你也知道,我跟你爺爺,以前是朋友的,所以過來祭拜一下他……”
“真巧!”
我心裏默默說一聲,表麵則平靜地點頭說道:“我聽老範說過……”
王永白抬起頭來,有些驚訝地看了我好一會兒,方才說道:“老範啊,對,對,我們以前都一塊兒玩的,關係可鐵了……”
我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是嗎?”
王永白趕忙說道:“賢侄,我說的是真的……”
他還待發表這長篇大論,卻被我一下打斷:“當不起‘賢侄’這兩字——若真如你所說,當初不至於那般待我……”
王永白吞了一下口水,說:“當初的事兒,實在是小侄王當沒有管教好……”
我看著這個努力解釋、顯得卑微謹慎的老頭,回想起爺爺葬禮的那天,這家夥是如何的傲慢和盛氣淩人……
不知為何,我心中多少有點兒暢快。
盡管我知道這點小暢快、小得意,有點兒過於小家子氣了點……
但難得老子高興!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莫欺少年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