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打發走了果兒,玲瓏方蹣跚著躺到床上,望著青色的帳頂重重吐了口氣:她當然不能得意忘形,現在若是失態,以後就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繞著衣襟上的細紐,手指緩緩落到腹上,玲瓏的眼中遽然爬上一抹幽怨之色。林夫人雖然好心成全了她,卻同時也害了她,她不知道事情的底細,幫助玲瓏的唯一目的是借她來打擊朱家。而隻有玲瓏自己清楚,這孩子的父親究竟是誰,但是她不能說,或許永遠也不會說。
她翻了個身,對著牆壁默默啜泣起來。
安置好玲瓏,南嬤嬤有些猶豫的來到楚瑜房裏,有些猶豫的道:「夫人,奴婢知道玲瓏這蹄子心眼古怪,您對她多有戒備,不過……」
她麵有為難之色,為難之中,又有一點哀懇的希冀。
楚瑜知道她的意思,無非是怕自己在其中做手腳。說起來,南嬤嬤雖然向來瞧不起玲瓏,可她不能不顧及主子的骨血——盡管這件事還有待查證,但隻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她也不敢錯殺。要知道,衛尉大人在外生死難卜,或許這便是他唯一的命脈了。
似乎怕楚瑜多心,她想了想又道:「您要處置玲瓏,至少得等她將孩子生下來,到時或打或殺,都任由您決斷,老奴絕不攔阻。」
楚瑜不由感歎這位老人家的愚忠,盡管這忠心隻針對朱墨。她微微笑道:「嬤嬤放心,我還沒有孩子,總不會自斷後路。」
她知道這時候說什麽大度不計較之類的鬼話,南嬤嬤也不會相信,索性隻談利不談情——倘若朱墨沒有子嗣承繼,她們這些人誰都不會得到好處。
南嬤嬤心底略微舒坦了些,又道:「那這些日子的衣食打理……」
楚瑜瞬也不瞬的看著她,接口道:「就交由嬤嬤您親自辦去吧,她想吃什麽用什麽,也都由她。」
反正家中目前最不缺的就是銀子,楚瑜也懶得摻和這檔閑事。
南嬤嬤恭恭敬敬的道了謝,對楚瑜的明理甚是感激。本來嘛,遇上這種事,任誰心裏都會不痛快,隻要能維持表麵的和氣就好。
她焉知楚瑜未能怒形於色,則是因為對此事依舊半信半疑的緣故。
不同於做姑娘時的輕狂,玲瓏輾轉了幾個月,再回到府裏時,做人方麵居然大有長進。許是因為有了身孕,她收斂了許多,對楚瑜這位正頭夫人亦是畢恭畢敬,儼然執起了妾室禮。
她甚至提出每日早起來向楚瑜問安,卻被楚瑜一口回絕。她對玲瓏始終都是冷淡而疏離的,井水不犯河水,玲瓏熱臉貼上了冷屁股,隻得訕訕回房去。
月底計算賬目,比起上月多了好些花銷,如今南嬤嬤一心一意看著那一位,楚瑜身為管家太太,少不得打起精神問上一句。
望秋朝西邊努了努嘴,沒好氣的道:「還不是因為那一個!小姐好心把西苑撥給她住,她倒好,真把自己當成正經主子,吃了肥雞,又要嫩鴨,打了首飾,又做衣裳,隔三差五還得請寶芝堂的大夫過來瞧瞧——他們那兒的診金可是有名的貴——不想想自己做丫頭的時候,何嚐能如此暢意。幸好中秋已經過去,不然看著她這副模樣,婢子們都有氣,更別提好好過節了!」
「得誌方能猖狂,她不趁現在揮霍,還等到什麽時候?」楚瑜冷漠的舞著扇子,「隨她去吧。」
她倒要看看玲瓏能生出個什麽東西,在此之前,且讓她多得意幾天。
不提朱宅的暗流洶湧,九九重陽之後,國公府卻發生了一件大亂子。楚瑜接到消息趕回朱家,急急的便問向何氏,「怎麽會這樣,五姐姐還好麽?」
何氏沒想到她來得這樣快,知她情急,安撫道:「放心,隻是鬢角劃傷了一點兒,加之有些頭暈,這會子大夫正在幫著看呢。」
原來四小姐楚璃不知從何處聽聞安王欲聘楚珝為正妃的消息,心中不忿,竟在深夜悄悄潛至楚珝房中,欲劃傷她的臉,己可取而代之。不料楚珝偶然驚醒,才沒能令其得手,不過兩人爭執途中,楚珝被楚璃推撞柱上,才昏了過去。
楚珊剛從衛家回來,因楚大夫人忙著看顧庶女,沒心思招待,才讓她到三房來落落腳。幸好她與楚瑜的交情向來不錯,與何氏相處起來也不避嫌疑。
自己家裏雖是一團亂麻,楚珊卻還相當鎮定,態度自若的道:「四妹妹做出這種事來,咱們府裏是萬萬容不下她了,老太太已經發話,命我父親將她送去杭州出雲寺,也好過家醜外傳。」
何氏歎道:「這原是應該的,哎,她怎麽會糊塗至此!」
楚瑜聽罷則暗暗的吃驚,大家閨秀對於女子的品德是極其看重的,楚璃做出這樣瘋狂的舉動,已經違背了柔順之道,無異於自斷後路。或許她原本打算著,若成功毀去楚珝的臉,縱使家人恨她,也不能不捏著鼻子把她許配給安王,可惜事與願違,楚珝臉上隻落下一點點瑕疵,而她則會飽嚐眾叛親離的苦果。
何氏煩憂的道:「五丫頭素來最重容貌,這回卻不幸傷了臉,雖說老太太已命人去太醫院取回去淤傷的膏子,就不知安王殿下那頭該如何交代。」
楚珊勸道:「三嬸不必憂心,須知娶妻娶德,娶妾娶色,休說五妹妹隻是鬢角帶了點傷,頭發一擋便沒事,倘若鬱貴妃安王真有意與楚家結親,必然不會計較這點小小缺憾。」
「到底是你明事理,我反倒急昏頭了。」何氏讚許的看向這位侄女。楚珊從小就氣質沉重,如今嫁了人,舉手投足間更顯落落大方,不比自家那一個,做新娘子做了多少時候,如今仍和大姑娘一般,動輒賭性使氣,似乎永遠也長不大。
楚瑜見母親的眼風掃來,很是自覺的垂下頭去,讓何氏無話可說。
反正她也不要和別人比。
女兒鈍皮老臉,做母親的說再多也是無用。何氏無法,向楚珊道:「你難得回來,想必乏了,和你妹妹出去散散心吧。」
想必她也聽說了楚珊在衛家的近況,可惜遠水救不了近火,況且這種事娘家再怎麽幫襯,終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寧拆一座廟,不破一樁婚,總不能勸她與衛二公子和離。那衛二公子也是個良善人,無非愚孝了些,破除不了婆媳之間的矛盾,不過像他這樣的男人,天底下比比皆是,未必能有處理得更好的。
楚瑜猜到何氏的用心,立刻親親熱熱的挽起楚珊的手臂,「姐姐,我們到園中逛一逛吧。」
九月丹桂飄香,園中的桂樹結滿了花穗,如同一粒粒金色的稻米掛在枝頭,香氣盈然衝鼻。
楚珊望著天際,重重的嗅了一口,「到底是家中的氣味芬芳,在那裏總覺得胸中堵著一口濁氣似的,好不鬱悶。」
楚瑜知道她說的「那裏」指的是哪裏,小心翼翼的抬頭問道:「姐姐,聽說你在衛家過得不是很好,是這樣的麽?」
自己家裏人何必這樣戰戰兢兢,想來也是顧慮她的心情。楚珊最疼愛這位小妹妹,因摸了摸她的頭,莞爾道:「那個老虔婆,就會在嘴上逞能罷了,我不怕她的。」
繞著衣襟上的細紐,手指緩緩落到腹上,玲瓏的眼中遽然爬上一抹幽怨之色。林夫人雖然好心成全了她,卻同時也害了她,她不知道事情的底細,幫助玲瓏的唯一目的是借她來打擊朱家。而隻有玲瓏自己清楚,這孩子的父親究竟是誰,但是她不能說,或許永遠也不會說。
她翻了個身,對著牆壁默默啜泣起來。
安置好玲瓏,南嬤嬤有些猶豫的來到楚瑜房裏,有些猶豫的道:「夫人,奴婢知道玲瓏這蹄子心眼古怪,您對她多有戒備,不過……」
她麵有為難之色,為難之中,又有一點哀懇的希冀。
楚瑜知道她的意思,無非是怕自己在其中做手腳。說起來,南嬤嬤雖然向來瞧不起玲瓏,可她不能不顧及主子的骨血——盡管這件事還有待查證,但隻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她也不敢錯殺。要知道,衛尉大人在外生死難卜,或許這便是他唯一的命脈了。
似乎怕楚瑜多心,她想了想又道:「您要處置玲瓏,至少得等她將孩子生下來,到時或打或殺,都任由您決斷,老奴絕不攔阻。」
楚瑜不由感歎這位老人家的愚忠,盡管這忠心隻針對朱墨。她微微笑道:「嬤嬤放心,我還沒有孩子,總不會自斷後路。」
她知道這時候說什麽大度不計較之類的鬼話,南嬤嬤也不會相信,索性隻談利不談情——倘若朱墨沒有子嗣承繼,她們這些人誰都不會得到好處。
南嬤嬤心底略微舒坦了些,又道:「那這些日子的衣食打理……」
楚瑜瞬也不瞬的看著她,接口道:「就交由嬤嬤您親自辦去吧,她想吃什麽用什麽,也都由她。」
反正家中目前最不缺的就是銀子,楚瑜也懶得摻和這檔閑事。
南嬤嬤恭恭敬敬的道了謝,對楚瑜的明理甚是感激。本來嘛,遇上這種事,任誰心裏都會不痛快,隻要能維持表麵的和氣就好。
她焉知楚瑜未能怒形於色,則是因為對此事依舊半信半疑的緣故。
不同於做姑娘時的輕狂,玲瓏輾轉了幾個月,再回到府裏時,做人方麵居然大有長進。許是因為有了身孕,她收斂了許多,對楚瑜這位正頭夫人亦是畢恭畢敬,儼然執起了妾室禮。
她甚至提出每日早起來向楚瑜問安,卻被楚瑜一口回絕。她對玲瓏始終都是冷淡而疏離的,井水不犯河水,玲瓏熱臉貼上了冷屁股,隻得訕訕回房去。
月底計算賬目,比起上月多了好些花銷,如今南嬤嬤一心一意看著那一位,楚瑜身為管家太太,少不得打起精神問上一句。
望秋朝西邊努了努嘴,沒好氣的道:「還不是因為那一個!小姐好心把西苑撥給她住,她倒好,真把自己當成正經主子,吃了肥雞,又要嫩鴨,打了首飾,又做衣裳,隔三差五還得請寶芝堂的大夫過來瞧瞧——他們那兒的診金可是有名的貴——不想想自己做丫頭的時候,何嚐能如此暢意。幸好中秋已經過去,不然看著她這副模樣,婢子們都有氣,更別提好好過節了!」
「得誌方能猖狂,她不趁現在揮霍,還等到什麽時候?」楚瑜冷漠的舞著扇子,「隨她去吧。」
她倒要看看玲瓏能生出個什麽東西,在此之前,且讓她多得意幾天。
不提朱宅的暗流洶湧,九九重陽之後,國公府卻發生了一件大亂子。楚瑜接到消息趕回朱家,急急的便問向何氏,「怎麽會這樣,五姐姐還好麽?」
何氏沒想到她來得這樣快,知她情急,安撫道:「放心,隻是鬢角劃傷了一點兒,加之有些頭暈,這會子大夫正在幫著看呢。」
原來四小姐楚璃不知從何處聽聞安王欲聘楚珝為正妃的消息,心中不忿,竟在深夜悄悄潛至楚珝房中,欲劃傷她的臉,己可取而代之。不料楚珝偶然驚醒,才沒能令其得手,不過兩人爭執途中,楚珝被楚璃推撞柱上,才昏了過去。
楚珊剛從衛家回來,因楚大夫人忙著看顧庶女,沒心思招待,才讓她到三房來落落腳。幸好她與楚瑜的交情向來不錯,與何氏相處起來也不避嫌疑。
自己家裏雖是一團亂麻,楚珊卻還相當鎮定,態度自若的道:「四妹妹做出這種事來,咱們府裏是萬萬容不下她了,老太太已經發話,命我父親將她送去杭州出雲寺,也好過家醜外傳。」
何氏歎道:「這原是應該的,哎,她怎麽會糊塗至此!」
楚瑜聽罷則暗暗的吃驚,大家閨秀對於女子的品德是極其看重的,楚璃做出這樣瘋狂的舉動,已經違背了柔順之道,無異於自斷後路。或許她原本打算著,若成功毀去楚珝的臉,縱使家人恨她,也不能不捏著鼻子把她許配給安王,可惜事與願違,楚珝臉上隻落下一點點瑕疵,而她則會飽嚐眾叛親離的苦果。
何氏煩憂的道:「五丫頭素來最重容貌,這回卻不幸傷了臉,雖說老太太已命人去太醫院取回去淤傷的膏子,就不知安王殿下那頭該如何交代。」
楚珊勸道:「三嬸不必憂心,須知娶妻娶德,娶妾娶色,休說五妹妹隻是鬢角帶了點傷,頭發一擋便沒事,倘若鬱貴妃安王真有意與楚家結親,必然不會計較這點小小缺憾。」
「到底是你明事理,我反倒急昏頭了。」何氏讚許的看向這位侄女。楚珊從小就氣質沉重,如今嫁了人,舉手投足間更顯落落大方,不比自家那一個,做新娘子做了多少時候,如今仍和大姑娘一般,動輒賭性使氣,似乎永遠也長不大。
楚瑜見母親的眼風掃來,很是自覺的垂下頭去,讓何氏無話可說。
反正她也不要和別人比。
女兒鈍皮老臉,做母親的說再多也是無用。何氏無法,向楚珊道:「你難得回來,想必乏了,和你妹妹出去散散心吧。」
想必她也聽說了楚珊在衛家的近況,可惜遠水救不了近火,況且這種事娘家再怎麽幫襯,終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寧拆一座廟,不破一樁婚,總不能勸她與衛二公子和離。那衛二公子也是個良善人,無非愚孝了些,破除不了婆媳之間的矛盾,不過像他這樣的男人,天底下比比皆是,未必能有處理得更好的。
楚瑜猜到何氏的用心,立刻親親熱熱的挽起楚珊的手臂,「姐姐,我們到園中逛一逛吧。」
九月丹桂飄香,園中的桂樹結滿了花穗,如同一粒粒金色的稻米掛在枝頭,香氣盈然衝鼻。
楚珊望著天際,重重的嗅了一口,「到底是家中的氣味芬芳,在那裏總覺得胸中堵著一口濁氣似的,好不鬱悶。」
楚瑜知道她說的「那裏」指的是哪裏,小心翼翼的抬頭問道:「姐姐,聽說你在衛家過得不是很好,是這樣的麽?」
自己家裏人何必這樣戰戰兢兢,想來也是顧慮她的心情。楚珊最疼愛這位小妹妹,因摸了摸她的頭,莞爾道:「那個老虔婆,就會在嘴上逞能罷了,我不怕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