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權篡位!
這四個字在古代可是殺頭滅門的大罪,哪怕對象是皇親國戚也是一樣。或者說,正因為是皇親國戚,是皇帝的兄弟或者叔伯這樣的人物,才更可能引來皇帝的注意、憤怒、猜忌,最後導致身首異處的下場。
這樣的事情,在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
我記得曾經在一本記述五代十國史的《在野雜談》中,就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當時皇帝的一個侄子,手裏沒兵沒權,也就有倆閑錢,可以下下館子聽聽戲這種程度的。
結果被人告發,在家裏藏了一件龍袍。隨後被自己親叔叔拎出來,哢嚓一刀就剁了腦袋,連著一家幾十口是一個也沒放過。
其實按這個小王孫的本事,手裏沒兵沒權,想當皇帝純粹屬於做夢,估計也就是弄件龍袍過過癮。結果被自己的親叔叔直接砍了,那是慘的沒話說。
由此可見,古代皇帝對謀反造逆這四個字抓的是有多緊、看的是有多重!
而在康熙王朝到雍正王朝過度的那段時間裏,無疑可以說是血雨腥風了。所有皇子皇孫死的死,埋得埋,裝瘋賣傻求苟安的也有不少沒了腦袋,最後是雍正皇帝登上龍位,坐穩了位置。
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又不想放過政敵胤禩等人。
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敗,所以雙方的鬥爭在雍正帝繼位後延續下來。雍正帝在政治上采取多種措施以鞏固自己的皇位。
首先命胤禩、胤祥、馬齊和隆科多等人總理事務。其次是消除異己,分化瓦解諸皇子集團,將胤禵從西北軍前召回,加以圈禁。
而王瞎子的話就是從十四王爺胤禵被召回上京圈禁的時候開始說起,王瞎子給我和張玲瓏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那是關於一個造反未成,而遺禍了一整個家族,使之覆滅成灰的故事!
在胤禵被收到召回令,準備由西北軍回京的時候,他的手下有一個參謀軍師姓伍,就曾提醒他,這是雍正帝的陷阱,一個軟刀子,就等十四王爺自己跳進去。
可是當時的雍正已經是皇帝,他的命令就是聖旨,若是不遵從,就是抗旨。那樣的話,皇帝就有充分的理由殺他。而十四王爺的準備卻還沒有做好,如果想從自己四哥手上奪走帝位,一般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能行之有效的也隻有兵變這一路。
但是在收到傳令聖旨的時候,他的準備尚未完成。隻舉眼下之兵,可能非但不能衝進上京搶奪皇位,更有可能引來諸多勢力大亂,群雄並起,最終導致整個清朝支離破碎。
思來想去,想之又想,十四王爺還是決定回上京再做打算。並且他也留有後手,讓自己的手下伍軍師負責繼續廣納錢財良士,用作舉兵之用。
當時那位姓伍的軍師,祖上是世代居住在黃河沿岸的,一個身懷異術的家族。
這個伍家的異術出神入化,動仄可殺人,也可救人,同時還掌握有風水方麵的秘術,對黃河水係的泛濫時間掌握的一清二楚。哪年要是有水患,伍家的人提前個一個月就能知道,提前告訴沿河的百姓趕緊逃。
長此以往,伍家在黃河沿岸的百姓心中有了很高的地位。甚至有種種傳說,說這伍家可能跟黃河裏的河伯有些親戚,要發大水前會提前告訴他們。
對這說話,伍家人自然是苦笑不得,不得不解釋這純屬無稽之談。
伍軍師,原名伍兆安,年齡三十過五。懷著一些夢想離開黃河邊,一路走上了上京,最後成了十四王爺的座上賓,並很快憑著驚人的知識和談吐,得到了十四王爺的重視。
最後十四王爺將用作起兵的財寶全權交給伍兆安,原因也大都在此。
而伍兆安也不辱使命,在收到十四王爺被軟禁的消息後,他第一時間想把辦法把這大批的錢財從西北轉移到了黃河流域,到他自己的地盤。憑著對黃河水係的了解,他想到了利用黃河來隱藏財寶的主意。
當時參與這個計劃的人一共有三個,三個人包括伍兆安在內,為了防止對方私自動用這筆財寶,他們各自都做了約定,誰也不能背棄自己的誓言,直到十四王爺起兵之前,誰也不能動用這份財寶。
當時三個人都信誓旦旦地決定了,並在秘密的藏寶洞建完之後,各自做了一樣代表信物的東西。隻有這三樣東西全部聚齊了,才有可能重新回到這裏,打開大門取出寶藏。
“負責關門的那個,就是姓伍的。他的腦子厲害,隻有他記得怎麽開石門的機關,沒有他,誰來也打不開那門。”王瞎子沉聲說著,吸了一口煙,呼出煙氣道,“而負責離開的人,畫了地圖,沒那副地圖,誰也別想找到洞口在哪兒。”
我和張玲瓏聽的津津有味,聽到這裏,知道這是說到關鍵的地方了,都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他,想聽到第三個人又是做了什麽。
王瞎子敲了敲煙鍋子,緩緩地說道:“第三個人,造了一塊玉璧。那塊玉璧呢,可以分成兩半,一半是黑色的魚,一半是白色的魚。他很厲害把人的記憶各取了一部分,收進了黑白魚的玉璧裏,不湊齊這兩塊玉璧合二為一,誰也別想能得到那部分缺失的記憶,找到這個寶藏。嗬嗬,高明啊。”
王瞎子有幾分感慨,而我和張玲瓏就隻剩下目瞪口呆的份了。
“記憶,取出一部分記憶?”我難以置信地說,“這種事,也能做到嗎?”
“是一種已經失傳了的法術,你不知道也沒關係。嘿嘿,隻要知道那兩塊玉璧的重要性,這就可以了。”王瞎子說著,伸手向我摸了過來,“你身上,就戴著一塊吧?那黑色的部分!”
他的語氣突然變得怪異,但伸手摸到我的脖子上時,卻因為什麽都沒摸到而微微一怔,連忙問:“那塊玉呢?那塊吊墜呢?”
這四個字在古代可是殺頭滅門的大罪,哪怕對象是皇親國戚也是一樣。或者說,正因為是皇親國戚,是皇帝的兄弟或者叔伯這樣的人物,才更可能引來皇帝的注意、憤怒、猜忌,最後導致身首異處的下場。
這樣的事情,在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
我記得曾經在一本記述五代十國史的《在野雜談》中,就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當時皇帝的一個侄子,手裏沒兵沒權,也就有倆閑錢,可以下下館子聽聽戲這種程度的。
結果被人告發,在家裏藏了一件龍袍。隨後被自己親叔叔拎出來,哢嚓一刀就剁了腦袋,連著一家幾十口是一個也沒放過。
其實按這個小王孫的本事,手裏沒兵沒權,想當皇帝純粹屬於做夢,估計也就是弄件龍袍過過癮。結果被自己的親叔叔直接砍了,那是慘的沒話說。
由此可見,古代皇帝對謀反造逆這四個字抓的是有多緊、看的是有多重!
而在康熙王朝到雍正王朝過度的那段時間裏,無疑可以說是血雨腥風了。所有皇子皇孫死的死,埋得埋,裝瘋賣傻求苟安的也有不少沒了腦袋,最後是雍正皇帝登上龍位,坐穩了位置。
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又不想放過政敵胤禩等人。
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敗,所以雙方的鬥爭在雍正帝繼位後延續下來。雍正帝在政治上采取多種措施以鞏固自己的皇位。
首先命胤禩、胤祥、馬齊和隆科多等人總理事務。其次是消除異己,分化瓦解諸皇子集團,將胤禵從西北軍前召回,加以圈禁。
而王瞎子的話就是從十四王爺胤禵被召回上京圈禁的時候開始說起,王瞎子給我和張玲瓏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那是關於一個造反未成,而遺禍了一整個家族,使之覆滅成灰的故事!
在胤禵被收到召回令,準備由西北軍回京的時候,他的手下有一個參謀軍師姓伍,就曾提醒他,這是雍正帝的陷阱,一個軟刀子,就等十四王爺自己跳進去。
可是當時的雍正已經是皇帝,他的命令就是聖旨,若是不遵從,就是抗旨。那樣的話,皇帝就有充分的理由殺他。而十四王爺的準備卻還沒有做好,如果想從自己四哥手上奪走帝位,一般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能行之有效的也隻有兵變這一路。
但是在收到傳令聖旨的時候,他的準備尚未完成。隻舉眼下之兵,可能非但不能衝進上京搶奪皇位,更有可能引來諸多勢力大亂,群雄並起,最終導致整個清朝支離破碎。
思來想去,想之又想,十四王爺還是決定回上京再做打算。並且他也留有後手,讓自己的手下伍軍師負責繼續廣納錢財良士,用作舉兵之用。
當時那位姓伍的軍師,祖上是世代居住在黃河沿岸的,一個身懷異術的家族。
這個伍家的異術出神入化,動仄可殺人,也可救人,同時還掌握有風水方麵的秘術,對黃河水係的泛濫時間掌握的一清二楚。哪年要是有水患,伍家的人提前個一個月就能知道,提前告訴沿河的百姓趕緊逃。
長此以往,伍家在黃河沿岸的百姓心中有了很高的地位。甚至有種種傳說,說這伍家可能跟黃河裏的河伯有些親戚,要發大水前會提前告訴他們。
對這說話,伍家人自然是苦笑不得,不得不解釋這純屬無稽之談。
伍軍師,原名伍兆安,年齡三十過五。懷著一些夢想離開黃河邊,一路走上了上京,最後成了十四王爺的座上賓,並很快憑著驚人的知識和談吐,得到了十四王爺的重視。
最後十四王爺將用作起兵的財寶全權交給伍兆安,原因也大都在此。
而伍兆安也不辱使命,在收到十四王爺被軟禁的消息後,他第一時間想把辦法把這大批的錢財從西北轉移到了黃河流域,到他自己的地盤。憑著對黃河水係的了解,他想到了利用黃河來隱藏財寶的主意。
當時參與這個計劃的人一共有三個,三個人包括伍兆安在內,為了防止對方私自動用這筆財寶,他們各自都做了約定,誰也不能背棄自己的誓言,直到十四王爺起兵之前,誰也不能動用這份財寶。
當時三個人都信誓旦旦地決定了,並在秘密的藏寶洞建完之後,各自做了一樣代表信物的東西。隻有這三樣東西全部聚齊了,才有可能重新回到這裏,打開大門取出寶藏。
“負責關門的那個,就是姓伍的。他的腦子厲害,隻有他記得怎麽開石門的機關,沒有他,誰來也打不開那門。”王瞎子沉聲說著,吸了一口煙,呼出煙氣道,“而負責離開的人,畫了地圖,沒那副地圖,誰也別想找到洞口在哪兒。”
我和張玲瓏聽的津津有味,聽到這裏,知道這是說到關鍵的地方了,都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他,想聽到第三個人又是做了什麽。
王瞎子敲了敲煙鍋子,緩緩地說道:“第三個人,造了一塊玉璧。那塊玉璧呢,可以分成兩半,一半是黑色的魚,一半是白色的魚。他很厲害把人的記憶各取了一部分,收進了黑白魚的玉璧裏,不湊齊這兩塊玉璧合二為一,誰也別想能得到那部分缺失的記憶,找到這個寶藏。嗬嗬,高明啊。”
王瞎子有幾分感慨,而我和張玲瓏就隻剩下目瞪口呆的份了。
“記憶,取出一部分記憶?”我難以置信地說,“這種事,也能做到嗎?”
“是一種已經失傳了的法術,你不知道也沒關係。嘿嘿,隻要知道那兩塊玉璧的重要性,這就可以了。”王瞎子說著,伸手向我摸了過來,“你身上,就戴著一塊吧?那黑色的部分!”
他的語氣突然變得怪異,但伸手摸到我的脖子上時,卻因為什麽都沒摸到而微微一怔,連忙問:“那塊玉呢?那塊吊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