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池鏡神色愈冷:「那是天恭人自找的!若非天恭人反複擾我大燕邊境,奪走鶴望原,我皇祖父怎會出兵天恭!」
「鶴望原本就是我天恭的!」江月心怒道,「往前二十年,皆是我天恭的!」
「可那之前鶴望原是大燕的!」魏池鏡亦有些薄怒,「前朝的議和本上寫的明明白白,鶴望原本就劃到了天恭……」他本想爭執,可卻忽然停住。沉默一陣後,自嘲道,「小郎將,一旦和你待在一塊兒,我也幼稚了起來,竟和你做這種無謂的口舌之爭。」
說罷,便不再多言。
江月心也有些心情複雜。
她說的話,句句都是事實。可魏池鏡說的,也句句都是事實。這等家國大事,從來都隻有利益之爭,沒有誰對誰錯。若要翻起舊賬,往前五百年餘,大燕和天恭還是一家,那時這國家還喚作大夏國,隻不過王室裏頭起了爭執,一支王室北上,留了舊姓「魏」;一支王室南下,改了賜姓「李」。
鶴望原到底是誰的,用嘴皮子爭,又有什麽用呢?
她出神了這一瞬,魏池鏡便以一擊敲在她脖頸上,叫她神思一恍惚,人險些厥了過去,也由不得自己動彈了。暈暈乎乎失去意識前,她心道:有沒有可能,如阿延所說的那樣,讓大燕與天恭重歸於好呢?這樣便不用打仗了……
然後,她就眼前一片黑了。
魏池鏡見她失去意識,微微鬆了一口氣。下一瞬,他踉蹌著跌跪下來,手扶著肩膀,立刻解開衣襟仔細查看,右臂上被傷到了,那傷口切入經脈,血流不止,隻不過衣裳顏色深,這才沒叫人看出來。
魏池鏡晃了晃身子,右臂垂下來,像是斷了似的,再不能動彈。他苦笑一聲,不再逞強,口中弱聲道:「不愧是小郎將……險些,就取走了我的性命。」
說罷,他扶著右手,對門外喊道:「來人,去準備一間房間,還有熱水與衣物。」
江月心在朦朦朧朧之中,又做了一個夢。
她夢見了十五六歲的那個七夕——便是人們在燈籠繩上係了寫有心願的薄紙的那個七夕——她夢到那時鬧著別扭,死活不肯去寫下心願的顧鏡,最終還是老老實實去寫了自己的願望的。
隻不過,那是在曲終人散、熱鬧盡退之後,所有幽約枝下的男女都離開,街上隻餘空落落一個少年顧鏡。他看著四周再無旁人,咬了咬唇,終於走上前,提起了筆。
一筆一劃,甚是認真,寫的是一句「願家國安泰,再無戰事。親友姊妹,俱享人間。」這句話便是放到今日,那也是極常見的。
顧鏡寫完後,就把紙條兒係到了燈籠繩上。那一串燈籠晃晃悠悠的,有的已經滅了,有的還散發著微弱的光。他的身影棲息在繾綣暖黃的光暈裏,透著一層溫柔之意,令人流連忘返。
再後來,江月心就醒了。
夢一醒來,她就渾身緊繃,打起了戒備,第一反應便是去摸武器。隻可惜,她身上的暗器、刀劍都被除去,此時隻是個手無寸鐵的女子,穿著最貼身的衣衫躺在床上。
頭頂是青蓮色的帷帳,繡著展翅的白鶴與成片的祥雲,繡工甚是精致。往窗外仔細一瞧,江月心便猜到這大抵是當初霍大小姐的閨房,也是霍府最為驕奢的地方。
霍淑君餘威猶在,江月心立刻從床上彈起來,對著床道了一句:「罪過罪過!不是有意占了大小姐的床。」
「小郎將醒了?」有人在她背後這般問道。江月心一側頭,便瞧見魏池鏡坐在床尾,支著麵頰,一副閑散樣子。他幾縷烏黑發絲垂下來,有一搭沒一搭晃在耳畔;抬眸間,帶著幾分冰凍的眼眸透出一絲春融之意。
「五殿下。」江月心也冷了神色,道,「你拿走我的劍也沒有用。便是隻靠這雙手,我也能獨自殺出去。」
江月心從來都是個遇強則強的人——魏池鏡強硬,她便會更強硬。鶴望原的千軍萬馬沒能要了她的命,這霍府裏區區幾百人的衛兵就更別想攔住她。
魏池鏡笑道:「這我當然知道。小郎將要想離開這兒,誰都攔不住。但我自有法子讓你心甘情願地留下來。」
江月心有一絲狐疑,還有一絲憂慮。
她其實是有些怕阿鏡的,因為阿鏡的腦袋比她聰明,轉的比她快;往往阿鏡拐著彎地損她,她還當是在誇自己。用褚姨姨的話來說,那就是她哪天被顧鏡賣了,恐怕還會樂顛顛地幫著顧鏡數錢。
「你有什麽辦法讓我留下來?」疑惑歸疑惑,麵上的強勢依舊要做。她冷笑道,「是憑借你的軍士,還是這對我來說熟悉無比的不破關邊防?」
魏池鏡修長手指探入袖中,忽而抽出了份什麽來。仔細一看,是一卷文書,極是周整的樣子,上頭的字跡也甚是俊秀得體。
「這是天恭京城送來的書信,我才剛剛收到,乃是天恭的國君李延棠親手所書。」魏池鏡慢悠悠道,「小郎將,你猜,這上麵寫了些什麽?」
江月心聞言,略略一驚。很快,她心底便有了一個念頭。
「是議和書?」她蹙眉,問道,「阿延要與你議和?」
「你倒是了解他。」魏池鏡無聲地笑起來,手指甩了甩這份書信,「沒錯,天恭的國君要與我議和,各退百步,永修雙好,再不交戰。你說,我要不要信他一回?」
江月心的心髒險些漏跳了一拍。
阿延……
阿延竟當真這樣做了。
她的思緒一兜轉,眼前浮現出舊日部將死傷離別模樣。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親的兒女、失去獨子的寡母……哀哀哭泣,垂垂眼淚,荒草叢生的墓碑,戰場上雲列無邊的遺屍。
「你信他一回吧,阿鏡!」她忍不住喊了出來,「阿延若要與你議和,那便是真心實意地要議和!如此一來,兩國可再不交戰。這樣,不好嗎?」
「我憑什麽要相信他?所謂兵不厭詐,天恭國最是精於此道不過。」魏池鏡的語氣卻有些輕蔑,「如今是我大燕在強,你天恭在弱。議和,對我而言又有什麽好處?」
江月心懵了一下,一句「你明明也寫下了‘家國安泰、再無戰事’的心願」險些就要出口。嘴張了倏忽,她才陡然記起,那隻不過是她的夢境罷了。
現實中的魏池鏡,也許根本沒在七夕時寫下過那樣的一個心願,也從不祈求戰事停止。
魏池鏡瞧她不說話,嘴邊勾起譏諷笑容,道:「小郎將,我倒是能給他一個機會。但我議和,從不是平白無故地議和,我總要問天恭索要些好處。也不知道我索要的東西,他李延棠給不給的起?」
江月心張了張嘴,問道:「你要不破關,還是鶴望原?」
魏池鏡微抬了下顎,道:「不破關,我要;鶴望原,我也要。」他的蠻橫,讓江月心眉頭緊皺。可魏池鏡並沒有停下的意思,頓了頓,便繼續道,「除此之外,我還要問李延棠討要一個人。他給不起,那這議和便絕無可能。」
江月心有些疑惑:「要一個人?你要誰?是要霍天正為你所用,還是要李氏皇族去你天恭為質?」
「鶴望原本就是我天恭的!」江月心怒道,「往前二十年,皆是我天恭的!」
「可那之前鶴望原是大燕的!」魏池鏡亦有些薄怒,「前朝的議和本上寫的明明白白,鶴望原本就劃到了天恭……」他本想爭執,可卻忽然停住。沉默一陣後,自嘲道,「小郎將,一旦和你待在一塊兒,我也幼稚了起來,竟和你做這種無謂的口舌之爭。」
說罷,便不再多言。
江月心也有些心情複雜。
她說的話,句句都是事實。可魏池鏡說的,也句句都是事實。這等家國大事,從來都隻有利益之爭,沒有誰對誰錯。若要翻起舊賬,往前五百年餘,大燕和天恭還是一家,那時這國家還喚作大夏國,隻不過王室裏頭起了爭執,一支王室北上,留了舊姓「魏」;一支王室南下,改了賜姓「李」。
鶴望原到底是誰的,用嘴皮子爭,又有什麽用呢?
她出神了這一瞬,魏池鏡便以一擊敲在她脖頸上,叫她神思一恍惚,人險些厥了過去,也由不得自己動彈了。暈暈乎乎失去意識前,她心道:有沒有可能,如阿延所說的那樣,讓大燕與天恭重歸於好呢?這樣便不用打仗了……
然後,她就眼前一片黑了。
魏池鏡見她失去意識,微微鬆了一口氣。下一瞬,他踉蹌著跌跪下來,手扶著肩膀,立刻解開衣襟仔細查看,右臂上被傷到了,那傷口切入經脈,血流不止,隻不過衣裳顏色深,這才沒叫人看出來。
魏池鏡晃了晃身子,右臂垂下來,像是斷了似的,再不能動彈。他苦笑一聲,不再逞強,口中弱聲道:「不愧是小郎將……險些,就取走了我的性命。」
說罷,他扶著右手,對門外喊道:「來人,去準備一間房間,還有熱水與衣物。」
江月心在朦朦朧朧之中,又做了一個夢。
她夢見了十五六歲的那個七夕——便是人們在燈籠繩上係了寫有心願的薄紙的那個七夕——她夢到那時鬧著別扭,死活不肯去寫下心願的顧鏡,最終還是老老實實去寫了自己的願望的。
隻不過,那是在曲終人散、熱鬧盡退之後,所有幽約枝下的男女都離開,街上隻餘空落落一個少年顧鏡。他看著四周再無旁人,咬了咬唇,終於走上前,提起了筆。
一筆一劃,甚是認真,寫的是一句「願家國安泰,再無戰事。親友姊妹,俱享人間。」這句話便是放到今日,那也是極常見的。
顧鏡寫完後,就把紙條兒係到了燈籠繩上。那一串燈籠晃晃悠悠的,有的已經滅了,有的還散發著微弱的光。他的身影棲息在繾綣暖黃的光暈裏,透著一層溫柔之意,令人流連忘返。
再後來,江月心就醒了。
夢一醒來,她就渾身緊繃,打起了戒備,第一反應便是去摸武器。隻可惜,她身上的暗器、刀劍都被除去,此時隻是個手無寸鐵的女子,穿著最貼身的衣衫躺在床上。
頭頂是青蓮色的帷帳,繡著展翅的白鶴與成片的祥雲,繡工甚是精致。往窗外仔細一瞧,江月心便猜到這大抵是當初霍大小姐的閨房,也是霍府最為驕奢的地方。
霍淑君餘威猶在,江月心立刻從床上彈起來,對著床道了一句:「罪過罪過!不是有意占了大小姐的床。」
「小郎將醒了?」有人在她背後這般問道。江月心一側頭,便瞧見魏池鏡坐在床尾,支著麵頰,一副閑散樣子。他幾縷烏黑發絲垂下來,有一搭沒一搭晃在耳畔;抬眸間,帶著幾分冰凍的眼眸透出一絲春融之意。
「五殿下。」江月心也冷了神色,道,「你拿走我的劍也沒有用。便是隻靠這雙手,我也能獨自殺出去。」
江月心從來都是個遇強則強的人——魏池鏡強硬,她便會更強硬。鶴望原的千軍萬馬沒能要了她的命,這霍府裏區區幾百人的衛兵就更別想攔住她。
魏池鏡笑道:「這我當然知道。小郎將要想離開這兒,誰都攔不住。但我自有法子讓你心甘情願地留下來。」
江月心有一絲狐疑,還有一絲憂慮。
她其實是有些怕阿鏡的,因為阿鏡的腦袋比她聰明,轉的比她快;往往阿鏡拐著彎地損她,她還當是在誇自己。用褚姨姨的話來說,那就是她哪天被顧鏡賣了,恐怕還會樂顛顛地幫著顧鏡數錢。
「你有什麽辦法讓我留下來?」疑惑歸疑惑,麵上的強勢依舊要做。她冷笑道,「是憑借你的軍士,還是這對我來說熟悉無比的不破關邊防?」
魏池鏡修長手指探入袖中,忽而抽出了份什麽來。仔細一看,是一卷文書,極是周整的樣子,上頭的字跡也甚是俊秀得體。
「這是天恭京城送來的書信,我才剛剛收到,乃是天恭的國君李延棠親手所書。」魏池鏡慢悠悠道,「小郎將,你猜,這上麵寫了些什麽?」
江月心聞言,略略一驚。很快,她心底便有了一個念頭。
「是議和書?」她蹙眉,問道,「阿延要與你議和?」
「你倒是了解他。」魏池鏡無聲地笑起來,手指甩了甩這份書信,「沒錯,天恭的國君要與我議和,各退百步,永修雙好,再不交戰。你說,我要不要信他一回?」
江月心的心髒險些漏跳了一拍。
阿延……
阿延竟當真這樣做了。
她的思緒一兜轉,眼前浮現出舊日部將死傷離別模樣。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親的兒女、失去獨子的寡母……哀哀哭泣,垂垂眼淚,荒草叢生的墓碑,戰場上雲列無邊的遺屍。
「你信他一回吧,阿鏡!」她忍不住喊了出來,「阿延若要與你議和,那便是真心實意地要議和!如此一來,兩國可再不交戰。這樣,不好嗎?」
「我憑什麽要相信他?所謂兵不厭詐,天恭國最是精於此道不過。」魏池鏡的語氣卻有些輕蔑,「如今是我大燕在強,你天恭在弱。議和,對我而言又有什麽好處?」
江月心懵了一下,一句「你明明也寫下了‘家國安泰、再無戰事’的心願」險些就要出口。嘴張了倏忽,她才陡然記起,那隻不過是她的夢境罷了。
現實中的魏池鏡,也許根本沒在七夕時寫下過那樣的一個心願,也從不祈求戰事停止。
魏池鏡瞧她不說話,嘴邊勾起譏諷笑容,道:「小郎將,我倒是能給他一個機會。但我議和,從不是平白無故地議和,我總要問天恭索要些好處。也不知道我索要的東西,他李延棠給不給的起?」
江月心張了張嘴,問道:「你要不破關,還是鶴望原?」
魏池鏡微抬了下顎,道:「不破關,我要;鶴望原,我也要。」他的蠻橫,讓江月心眉頭緊皺。可魏池鏡並沒有停下的意思,頓了頓,便繼續道,「除此之外,我還要問李延棠討要一個人。他給不起,那這議和便絕無可能。」
江月心有些疑惑:「要一個人?你要誰?是要霍天正為你所用,還是要李氏皇族去你天恭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