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第06章[03.14]
過妻關~名媛待嫁 卷二 作者:碧蓮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侄女,根本就不像一個十四、五歲的小丫頭,不是說她從小流落在外,怎麽會懂得這麽多?心思敏捷、反應又快,虧得四房沒有這樣一個兒子!
想起在安陽城外無辜枉死的小兒子,不由緊緊握住拳頭。
風和日麗、晴空萬裏,今兒是徐家迎娶小兒媳的大好日子。
徐夫人卻隻有悲傷,沒有歡喜。
膝下五個子女,死的死、傷的傷,兩個女兒下落不明,如今身邊隻剩下一個小兒子,一個殘了雙足的老二,——別說是娶小兒媳,就是徐家立刻成了大事,讓自己做太後娘娘,也斷然歡喜不起來啊!
徐夫人真是想一想心都要痛、要碎,眼淚止都止不住。
徐二奶奶小聲勸道:「娘……,今兒是三叔大喜的日子。」遞了帕子過去,「等下新娘子就要進門了,好歹別掉眼淚,不吉利。」
其實是在擔心,讓這個新進門的弟妹生出芥蒂。
進門第一天,婆婆不管不顧哭得稀裏嘩啦的,哪個兒媳會不記恨?這薛氏可是薛延平的愛女,雖然沒有見過,但薛家隻有她這麽一個大小姐,豈能少了驕嬌二氣?又是在徐家落魄時下嫁,這個妯娌,往後隻怕是要當做婆婆敬了。
「二奶奶。」一個管事媽媽匆匆進來,回道:「門口來了個婆子,自報家門,說是安陽顧家的人。」
徐夫人和徐二奶奶都是大驚,「安陽顧家?」
「正是。」管事媽媽道:「顧家說是聽聞三爺大喜,特意讓人送來賀禮,還有幾句恭賀的話,想要當麵跟夫人道個喜。」
徐二奶奶擔心道:「顧家……,該不會是來砸場子的吧?」
徐夫人卻道:「原本是我們家對不住他們,有幾句怨憤之語,也平常,讓那婆子帶著東西進來。」又叮嚀,「別讓鬧出什麽事就行。」
心中真是無限傷感,若非兒子們非要走這條凶險的路,自己還在安陽呆著,那個如花似玉的小兒媳也娶進家門。
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該有多好。
那婆子被人領了進來,讓身後的小丫頭捧上了賀禮。
「李媽媽?」徐夫人對她有點印象,此刻見了,既愧疚又尷尬,——小兒子前頭訂下的人家,現今反倒過來給新人道喜,真是說不出的古怪。
李媽媽受了顧蓮的交待,忍了氣憤,說道:「今兒過來除了道喜,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回稟。」看著滿臉傷心得徐夫人,以及神色緊張的徐二奶奶,意氣稍平,「我們在來濟南的路上,遇著了你們家的二小姐……」
「你說什麽?」不待李媽媽說完,徐夫人當即站了起來,竟然不顧儀態上前抓住了對方,「姝兒?姝兒真的被你們遇著了?人在哪裏?」
言語之間,眼淚紙止都不住的掉下來。
徐二奶奶心裏震驚非常,——天底下居然有這麽巧的事?小姑子被顧家的人給遇見救了?而且來的人是蓮娘的乳母,……她,竟然會以德報怨。
徐夫人再也忍不住,擦淚道:「我這就跟你們過去,把姝兒接回來。你們對姝兒的救命大恩,我們徐家……,是一定會還的!」語音一頓,「別人不敢說,我徐洪氏絕對不會食言!」
徐二奶奶心頭一跳,婆婆這是把丈夫和小叔給埋怨上了——
竟然撇開他們,以自己的名義許了諾。
「夫人且慢。」李媽媽是受了交待才過來的,將顧蓮的意思轉述,「今兒是徐家大喜的日子,若是夫人不在府裏,還去了顧府,難免會惹得別人有什麽想法。」臉色十分為難,「可是不報消息,又怕夫人你們在家不安惦記,所以先過來說一聲兒。」
徐夫人怔住,——自己倒是忘了這個碴兒。
可是……,一個是捧在手心裏的女兒,一個莫名其妙的小兒媳,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難不成為了不讓兒媳多心,就要自己忍著不去確認?
徐二奶奶見婆婆臉色變化,想要勸,又怕被罵。
李媽媽接著道:「我們小姐讓拿了這個過來。」是徐姝經常佩戴的一枚玉佩,「說是讓夫人放心,二小姐的的確確在顧家住著,而且毫發無傷。本來應該親自送二小姐回來的,但有些不方便……」
話沒說完,徐夫人和徐二奶奶心裏都是明白。
的確是不太方便,更別說今天這種特殊的日子,——看著和自己訂過親的人,娶了別人,換做誰也不會願意來的。
李媽媽道:「所以我們小姐的意思,不如讓二奶奶過去接人,夫人留在家裏招待客人,如此豈不兩全?」
「是啊。」徐二奶奶小聲道:「蓮娘的話有道理,娘還是在家歇著,等下我親自過去一趟便是。」語有所指,「蓮娘也是好意,咱們莫要讓她為難才是。」
徐夫人抿嘴不言語,像是權衡不下。
自己急哄哄的趕過去接小女兒,置小兒媳的婚禮於不顧,不光讓兒媳吃心,——顧氏可是和小兒子訂過親的,以後薛氏知道,豈有不記恨她的?顧氏好心救了自己的寶貝女兒,總不能讓她白白招人嫉恨。
因而猶豫了一陣,最終點頭,「好,就讓老二媳婦過去一趟。」
徐家退了顧氏的親事,——顧氏卻以德報怨救了人,再堅持,硬要讓她為難,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趕緊催人,「別磨蹭!現在就去,現在就去!」
徐二奶奶趕到客棧時,徐姝正在和顧蓮兩個翻花繩玩兒。
徐姝穿了一身新衣,——上身紫菀花的織金掐牙外衣,內裏鵝黃色的襖兒,下麵一襲桂花色百褶百絲湘水拖裙。
看得出來,是在外麵成衣鋪子裏買的東西。
不過,都是小姑子平日喜歡的顏色裝束。
頭上發髻的首飾不多,亦是小姑子一貫愛用的蜜蠟滴珠,斜插了一根金簪,簡簡單單、不失大方,正是家常隨意的穿法。
徐二奶奶心下微笑,——被退了親的顧氏可真是一個妙人兒。
把小姑子的心思打扮吃得如此之透,虧得她沒有成為徐家婦,不然有這麽一個貌美心多的妯娌,自己可就有得招架了。
不免想到薛氏。
罷了……,隻怕這一位驕嬌之女更難對付,還不如顧氏呢。
想起在安陽城外無辜枉死的小兒子,不由緊緊握住拳頭。
風和日麗、晴空萬裏,今兒是徐家迎娶小兒媳的大好日子。
徐夫人卻隻有悲傷,沒有歡喜。
膝下五個子女,死的死、傷的傷,兩個女兒下落不明,如今身邊隻剩下一個小兒子,一個殘了雙足的老二,——別說是娶小兒媳,就是徐家立刻成了大事,讓自己做太後娘娘,也斷然歡喜不起來啊!
徐夫人真是想一想心都要痛、要碎,眼淚止都止不住。
徐二奶奶小聲勸道:「娘……,今兒是三叔大喜的日子。」遞了帕子過去,「等下新娘子就要進門了,好歹別掉眼淚,不吉利。」
其實是在擔心,讓這個新進門的弟妹生出芥蒂。
進門第一天,婆婆不管不顧哭得稀裏嘩啦的,哪個兒媳會不記恨?這薛氏可是薛延平的愛女,雖然沒有見過,但薛家隻有她這麽一個大小姐,豈能少了驕嬌二氣?又是在徐家落魄時下嫁,這個妯娌,往後隻怕是要當做婆婆敬了。
「二奶奶。」一個管事媽媽匆匆進來,回道:「門口來了個婆子,自報家門,說是安陽顧家的人。」
徐夫人和徐二奶奶都是大驚,「安陽顧家?」
「正是。」管事媽媽道:「顧家說是聽聞三爺大喜,特意讓人送來賀禮,還有幾句恭賀的話,想要當麵跟夫人道個喜。」
徐二奶奶擔心道:「顧家……,該不會是來砸場子的吧?」
徐夫人卻道:「原本是我們家對不住他們,有幾句怨憤之語,也平常,讓那婆子帶著東西進來。」又叮嚀,「別讓鬧出什麽事就行。」
心中真是無限傷感,若非兒子們非要走這條凶險的路,自己還在安陽呆著,那個如花似玉的小兒媳也娶進家門。
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該有多好。
那婆子被人領了進來,讓身後的小丫頭捧上了賀禮。
「李媽媽?」徐夫人對她有點印象,此刻見了,既愧疚又尷尬,——小兒子前頭訂下的人家,現今反倒過來給新人道喜,真是說不出的古怪。
李媽媽受了顧蓮的交待,忍了氣憤,說道:「今兒過來除了道喜,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回稟。」看著滿臉傷心得徐夫人,以及神色緊張的徐二奶奶,意氣稍平,「我們在來濟南的路上,遇著了你們家的二小姐……」
「你說什麽?」不待李媽媽說完,徐夫人當即站了起來,竟然不顧儀態上前抓住了對方,「姝兒?姝兒真的被你們遇著了?人在哪裏?」
言語之間,眼淚紙止都不住的掉下來。
徐二奶奶心裏震驚非常,——天底下居然有這麽巧的事?小姑子被顧家的人給遇見救了?而且來的人是蓮娘的乳母,……她,竟然會以德報怨。
徐夫人再也忍不住,擦淚道:「我這就跟你們過去,把姝兒接回來。你們對姝兒的救命大恩,我們徐家……,是一定會還的!」語音一頓,「別人不敢說,我徐洪氏絕對不會食言!」
徐二奶奶心頭一跳,婆婆這是把丈夫和小叔給埋怨上了——
竟然撇開他們,以自己的名義許了諾。
「夫人且慢。」李媽媽是受了交待才過來的,將顧蓮的意思轉述,「今兒是徐家大喜的日子,若是夫人不在府裏,還去了顧府,難免會惹得別人有什麽想法。」臉色十分為難,「可是不報消息,又怕夫人你們在家不安惦記,所以先過來說一聲兒。」
徐夫人怔住,——自己倒是忘了這個碴兒。
可是……,一個是捧在手心裏的女兒,一個莫名其妙的小兒媳,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難不成為了不讓兒媳多心,就要自己忍著不去確認?
徐二奶奶見婆婆臉色變化,想要勸,又怕被罵。
李媽媽接著道:「我們小姐讓拿了這個過來。」是徐姝經常佩戴的一枚玉佩,「說是讓夫人放心,二小姐的的確確在顧家住著,而且毫發無傷。本來應該親自送二小姐回來的,但有些不方便……」
話沒說完,徐夫人和徐二奶奶心裏都是明白。
的確是不太方便,更別說今天這種特殊的日子,——看著和自己訂過親的人,娶了別人,換做誰也不會願意來的。
李媽媽道:「所以我們小姐的意思,不如讓二奶奶過去接人,夫人留在家裏招待客人,如此豈不兩全?」
「是啊。」徐二奶奶小聲道:「蓮娘的話有道理,娘還是在家歇著,等下我親自過去一趟便是。」語有所指,「蓮娘也是好意,咱們莫要讓她為難才是。」
徐夫人抿嘴不言語,像是權衡不下。
自己急哄哄的趕過去接小女兒,置小兒媳的婚禮於不顧,不光讓兒媳吃心,——顧氏可是和小兒子訂過親的,以後薛氏知道,豈有不記恨她的?顧氏好心救了自己的寶貝女兒,總不能讓她白白招人嫉恨。
因而猶豫了一陣,最終點頭,「好,就讓老二媳婦過去一趟。」
徐家退了顧氏的親事,——顧氏卻以德報怨救了人,再堅持,硬要讓她為難,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趕緊催人,「別磨蹭!現在就去,現在就去!」
徐二奶奶趕到客棧時,徐姝正在和顧蓮兩個翻花繩玩兒。
徐姝穿了一身新衣,——上身紫菀花的織金掐牙外衣,內裏鵝黃色的襖兒,下麵一襲桂花色百褶百絲湘水拖裙。
看得出來,是在外麵成衣鋪子裏買的東西。
不過,都是小姑子平日喜歡的顏色裝束。
頭上發髻的首飾不多,亦是小姑子一貫愛用的蜜蠟滴珠,斜插了一根金簪,簡簡單單、不失大方,正是家常隨意的穿法。
徐二奶奶心下微笑,——被退了親的顧氏可真是一個妙人兒。
把小姑子的心思打扮吃得如此之透,虧得她沒有成為徐家婦,不然有這麽一個貌美心多的妯娌,自己可就有得招架了。
不免想到薛氏。
罷了……,隻怕這一位驕嬌之女更難對付,還不如顧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