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妱卻要說,她道:「大人,當初我的情況,蘭貴妃和太傅府定是要送我出去為妾的,那時厲郡王已經跟太傅府有所暗示,可是,就算去死,我也不會想入厲郡王的後院。我求大人,是因為大人後院並無一人,並且大人曾經拒絕過陛下的賜婚,說過不願娶妻。我不知道將來如何,但當時隻要大人容我入府,我便無需和他人共侍一夫,做個邀寵的妾侍去和當家主母,去和後院一堆女人爭寵。」
其實還有,坊間也傳他不喜女人,傳言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不好女色,蘭妱心裏也隱約期望,自己入鄭府,可以替他辦事,而不是做他的女人的。
「所以就算那時我知道了我於太子曾經有救命之恩,可是東宮那麽多女人,出身南平侯府的太子妃,皇後娘家西坪甘家的太子良娣,還有許多我都不知道名姓的妾侍,若讓我入東宮,與入厲郡王府,又有何不同?難道就因為朱成禎年輕,長相俊逸嗎?」
鄭愈又皺了皺眉。
前麵還說得好好的,後麵為何突然加上了一句朱成禎年輕,長相俊逸?她是這麽認為的嗎?不得不說,因著鄭愈長年征戰,又神色冷硬,渾身都帶著肅殺之氣,和麵如冠玉,氣質高貴俊逸的朱成禎相比,朱成禎要更討女人歡喜很多。
然後他就聽到她又道,「所以,就算我認出他來,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牽扯,我也隻會隱瞞下來,離他越遠越好,結果和現在不會有任何不同。」
「大人?」蘭妱說完,卻發現鄭愈沉著臉不知在想些什麽,抿了抿唇,低聲道,「大人,你不信我嗎?」
鄭愈從她誇讚朱成禎相貌的不悅中抽回神又回到她的問話,看著她,卻並沒有答她信不信的問題,而是無意識的輕撫著她的身體,默了好一會兒才道:「但是,你應當想過,我早晚都會娶妻,或者我還會有別的女人,那屆時你當如何呢?」
蘭妱看著他,道:「大人想聽實話嗎?」
「我想聽你假話嗎?」他淡道。
她垂下眼,伸手輕撫住自己的小腹,道:「我以前想,能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好好的撫養他或者她長大,隻要別人不來招惹我,就這樣,大概就是一輩子了。我相信大人,大人並不是風流好-色之人,想來即使娶妻納妾,也不至於太離譜……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但是大人,如果將來……你有心愛之人,能容我有一席安靜之地嗎?我可以搬出去,不會做任何傷害她的事情。」
她這樣的話出口,兩人之前的情-欲便已消失殆盡。
他可以寵她,但是,她卻算不得他的什麽心愛之人。
他大概永遠也不會有什麽心愛之人。
他寵她,是因為他原本對這世上的任何事都無感,對女人更無感,她卻是個例外,他接受了自己享受那種滋味,也接受了她,因為他的確是喜歡她的,她的性情或者任何一個方麵,都並沒有讓他反感的地方。
她還在等著他的回話。
可是他卻不是會輕易承諾之人。
他最終道:「我不會有別的女人。如果有,也是各按其位,你不必有什麽擔心。」
前麵說的很快,後麵卻說得很慢,很重。
這到底不是蘭妱最想聽到的話。她覺得她不應該不開心,但不知為何心裏還是有一塊地方黯淡了下去。
景明宮。
甘皇後一把將桌上的茶壺茶杯都掃到了地上,看著立在下麵的兒子氣得麵目漲紅,斥道:「禎兒,你知不知道我費了多少心思才把她引出來,可你就這樣把她給放走了?你知不知道你祖父已經得了消息,你大舅他被鄭愈關著,受盡了折磨,若是不能把她劫出來,用她交換你大舅,你登基之日,怕就是你大舅身亡之日!」
說到這裏眼中的淚水已經滾了下來。
他母後一向堅強,這還是朱成禎第一次見她落淚,為的不是別人,是他的大舅,她的大哥甘守恒。
他心裏滋味難言,道:「母後,你明明知道鄭愈不育,那蘭氏女的身孕必然有詐。蘭氏女也好,身孕也罷,不過都是誘我們出手的誘餌,你當很清楚,現如今這個情勢,根本就是不智之舉。」
「虛虛實實,誰又知道真假?我們把她抓了,一驗不就知道了?」甘皇後道,「那是你大舅,禎兒,為了你的太子之位,為了你的皇位,他征戰半生,做了那麽多的事情,你知不知道他現在被鄭愈關押著,每日用噬骨蟻日日夜夜折磨著,你難道要就這樣放著他不管嗎?」
為了我的太子之位,皇位?還是為了他自己的權勢,或者為了你的皇後之位?
朱成禎冷道:「母後,您不是一直勸兒子要以大事為重嗎?跟我不要說什麽兄弟之情,連父子之情都要不顧,現在為何到了您的頭上,就要我為了您的兄弟,不顧大局,做些蠢事了?」
甘皇後猛地怔住,瞪著自己兒子像是不明白他說了什麽。
承熙二十一年七月。
承熙帝病重,朝廷這邊禦史彈劾鄭愈一事拖了下來,西北那邊西夏還有西刺的大軍退至祁連山以西,西夏王城又發生內亂,西北的戰事總算暫停了下來,但鄭愈的大軍卻還在西北,而甘守恒也還扣在鄭愈的手中,平西公甘肇已經數次派人上門要人,但鄭愈和西北軍大將周原卻道甘守恒身涉通敵之嫌,以致涼州城失陷,上萬西北將士陣亡,七萬城民被屠,必須留在西北受查,此事傳出,整個西北嘩然,差點衝進定州城剮了甘守恒,更有無數將士請命要踏平西坪。
禦史彈劾鄭愈通敵以致肅州之敗一事整個西北和北疆當然也都已經知道,但鄭愈在北疆征戰多年,此次又是他擊退了西夏和西刺的聯軍,威信之高根本就已超出朝廷的想象,那種荒謬的誹謗之言別說西北和北疆的軍民不信,甚至還讓他們對朝廷都生出了敵意,更對出身甘家的皇後和甘家的外孫太子朱成禎十分不滿。
西北軍和西坪軍對峙,西北內亂一觸即發。
乾元宮。
這日皇帝醒來之後就召了太子朱成禎,內閣首輔王政,兵部尚書趙溫,戶部尚書陳建忠,禮部尚書孟鴻輝,以及宗室府宗正厲郡王朱明扈見駕議事,議的正是鄭愈之案和西北的局勢。
厲郡王道:「陛下,依老臣所見,鄭大人通敵未必屬實,但鄭大人對甘大將軍心懷怨恨,故意拖延救援時間延誤戰機卻怕是八九不離十的。老臣知道,鄭大人為我大周南征北戰,護衛北疆,擊退北鶻西夏,的確於我社稷有功。但陛下,」
說到這裏厲郡王「撲通」一聲跪下,老淚縱橫道,「陛下,鄭愈他功高蓋主,現如今隻因禦史彈劾,西北軍民便已全群激憤,要甘大將軍,進軍西坪,這,已經是謀反之行了啊。老臣隻怕,縱是鄭愈現無反心,將來怕是也會發生黃袍加身之事,不將其除之,後患無窮啊。」
承熙帝麵色蒼白憔悴,神色蔫蔫,聽了厲郡王這麽一番嘔心瀝血掏心掏肺的話麵上也無甚表情,他把目光轉向內閣首輔王政以及其他幾位重臣,嘶啞著嗓子慢慢道:「眾位愛卿,你們怎麽看?」
其實還有,坊間也傳他不喜女人,傳言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不好女色,蘭妱心裏也隱約期望,自己入鄭府,可以替他辦事,而不是做他的女人的。
「所以就算那時我知道了我於太子曾經有救命之恩,可是東宮那麽多女人,出身南平侯府的太子妃,皇後娘家西坪甘家的太子良娣,還有許多我都不知道名姓的妾侍,若讓我入東宮,與入厲郡王府,又有何不同?難道就因為朱成禎年輕,長相俊逸嗎?」
鄭愈又皺了皺眉。
前麵還說得好好的,後麵為何突然加上了一句朱成禎年輕,長相俊逸?她是這麽認為的嗎?不得不說,因著鄭愈長年征戰,又神色冷硬,渾身都帶著肅殺之氣,和麵如冠玉,氣質高貴俊逸的朱成禎相比,朱成禎要更討女人歡喜很多。
然後他就聽到她又道,「所以,就算我認出他來,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牽扯,我也隻會隱瞞下來,離他越遠越好,結果和現在不會有任何不同。」
「大人?」蘭妱說完,卻發現鄭愈沉著臉不知在想些什麽,抿了抿唇,低聲道,「大人,你不信我嗎?」
鄭愈從她誇讚朱成禎相貌的不悅中抽回神又回到她的問話,看著她,卻並沒有答她信不信的問題,而是無意識的輕撫著她的身體,默了好一會兒才道:「但是,你應當想過,我早晚都會娶妻,或者我還會有別的女人,那屆時你當如何呢?」
蘭妱看著他,道:「大人想聽實話嗎?」
「我想聽你假話嗎?」他淡道。
她垂下眼,伸手輕撫住自己的小腹,道:「我以前想,能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好好的撫養他或者她長大,隻要別人不來招惹我,就這樣,大概就是一輩子了。我相信大人,大人並不是風流好-色之人,想來即使娶妻納妾,也不至於太離譜……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但是大人,如果將來……你有心愛之人,能容我有一席安靜之地嗎?我可以搬出去,不會做任何傷害她的事情。」
她這樣的話出口,兩人之前的情-欲便已消失殆盡。
他可以寵她,但是,她卻算不得他的什麽心愛之人。
他大概永遠也不會有什麽心愛之人。
他寵她,是因為他原本對這世上的任何事都無感,對女人更無感,她卻是個例外,他接受了自己享受那種滋味,也接受了她,因為他的確是喜歡她的,她的性情或者任何一個方麵,都並沒有讓他反感的地方。
她還在等著他的回話。
可是他卻不是會輕易承諾之人。
他最終道:「我不會有別的女人。如果有,也是各按其位,你不必有什麽擔心。」
前麵說的很快,後麵卻說得很慢,很重。
這到底不是蘭妱最想聽到的話。她覺得她不應該不開心,但不知為何心裏還是有一塊地方黯淡了下去。
景明宮。
甘皇後一把將桌上的茶壺茶杯都掃到了地上,看著立在下麵的兒子氣得麵目漲紅,斥道:「禎兒,你知不知道我費了多少心思才把她引出來,可你就這樣把她給放走了?你知不知道你祖父已經得了消息,你大舅他被鄭愈關著,受盡了折磨,若是不能把她劫出來,用她交換你大舅,你登基之日,怕就是你大舅身亡之日!」
說到這裏眼中的淚水已經滾了下來。
他母後一向堅強,這還是朱成禎第一次見她落淚,為的不是別人,是他的大舅,她的大哥甘守恒。
他心裏滋味難言,道:「母後,你明明知道鄭愈不育,那蘭氏女的身孕必然有詐。蘭氏女也好,身孕也罷,不過都是誘我們出手的誘餌,你當很清楚,現如今這個情勢,根本就是不智之舉。」
「虛虛實實,誰又知道真假?我們把她抓了,一驗不就知道了?」甘皇後道,「那是你大舅,禎兒,為了你的太子之位,為了你的皇位,他征戰半生,做了那麽多的事情,你知不知道他現在被鄭愈關押著,每日用噬骨蟻日日夜夜折磨著,你難道要就這樣放著他不管嗎?」
為了我的太子之位,皇位?還是為了他自己的權勢,或者為了你的皇後之位?
朱成禎冷道:「母後,您不是一直勸兒子要以大事為重嗎?跟我不要說什麽兄弟之情,連父子之情都要不顧,現在為何到了您的頭上,就要我為了您的兄弟,不顧大局,做些蠢事了?」
甘皇後猛地怔住,瞪著自己兒子像是不明白他說了什麽。
承熙二十一年七月。
承熙帝病重,朝廷這邊禦史彈劾鄭愈一事拖了下來,西北那邊西夏還有西刺的大軍退至祁連山以西,西夏王城又發生內亂,西北的戰事總算暫停了下來,但鄭愈的大軍卻還在西北,而甘守恒也還扣在鄭愈的手中,平西公甘肇已經數次派人上門要人,但鄭愈和西北軍大將周原卻道甘守恒身涉通敵之嫌,以致涼州城失陷,上萬西北將士陣亡,七萬城民被屠,必須留在西北受查,此事傳出,整個西北嘩然,差點衝進定州城剮了甘守恒,更有無數將士請命要踏平西坪。
禦史彈劾鄭愈通敵以致肅州之敗一事整個西北和北疆當然也都已經知道,但鄭愈在北疆征戰多年,此次又是他擊退了西夏和西刺的聯軍,威信之高根本就已超出朝廷的想象,那種荒謬的誹謗之言別說西北和北疆的軍民不信,甚至還讓他們對朝廷都生出了敵意,更對出身甘家的皇後和甘家的外孫太子朱成禎十分不滿。
西北軍和西坪軍對峙,西北內亂一觸即發。
乾元宮。
這日皇帝醒來之後就召了太子朱成禎,內閣首輔王政,兵部尚書趙溫,戶部尚書陳建忠,禮部尚書孟鴻輝,以及宗室府宗正厲郡王朱明扈見駕議事,議的正是鄭愈之案和西北的局勢。
厲郡王道:「陛下,依老臣所見,鄭大人通敵未必屬實,但鄭大人對甘大將軍心懷怨恨,故意拖延救援時間延誤戰機卻怕是八九不離十的。老臣知道,鄭大人為我大周南征北戰,護衛北疆,擊退北鶻西夏,的確於我社稷有功。但陛下,」
說到這裏厲郡王「撲通」一聲跪下,老淚縱橫道,「陛下,鄭愈他功高蓋主,現如今隻因禦史彈劾,西北軍民便已全群激憤,要甘大將軍,進軍西坪,這,已經是謀反之行了啊。老臣隻怕,縱是鄭愈現無反心,將來怕是也會發生黃袍加身之事,不將其除之,後患無窮啊。」
承熙帝麵色蒼白憔悴,神色蔫蔫,聽了厲郡王這麽一番嘔心瀝血掏心掏肺的話麵上也無甚表情,他把目光轉向內閣首輔王政以及其他幾位重臣,嘶啞著嗓子慢慢道:「眾位愛卿,你們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