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蘭氏,簡直是唯恐天下不亂。
東宮有蠱和被人埋藥一事,是他特意壓下去的,因為廢太子淮王也好,蘭貴妃和三皇子也好,以前的糊塗賬他都不想再追究,就這樣將來各自去藩地就好,難道還真要他們全部都鬥得你死我活不成?
可卻沒想到蘭妱竟在大年初一將此事攪和了出來。
承熙帝目光沉沉地看著蘭妱,就在鄭愈都皺了眉打算說些什麽打斷他的目光之時,一旁的麒哥兒卻是「咿呀」了兩聲,承熙帝總算把目光調開到了麒哥兒身上,臉上的表情也總算是緩了些下來。
這是他唯一的孫子,他再不喜蘭妱,卻沒有不喜麒哥兒。
他道:「把麒哥兒抱上來吧,讓朕看看。」
鄭愈向乳娘微微點頭,那乳娘這才抱著麒哥兒上了前去。蘭妱的目光原本一直跟隨著乳娘懷中的麒哥兒,鄭愈約莫是怕蘭妱擔心,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蘭妱便轉頭看了他一眼,目光溫柔,笑了笑,表示自己並無事。
兩人的互動原本很細微,但卻全部落在了對麵的淮王朱成禎和淮王妃周寶蘊眼中。
朱成禎麵色沉沉,心中滋味如何尚且不知。
但周寶蘊卻是真的失魂落魄。原本蘭妱擁有的一切都是她的,鄭愈是她的,他身旁的位置也是她的,可是隻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偏差,她的一輩子都被毀了。
朱成禎和周寶蘊這一對夫妻素來貌合神離,但此時兩人的心思倒是出奇的一致,就是都覺得,對麵的那個人原本是他/她的,對麵的那個位置原本也該是他/她的。
真不知鄭愈和蘭妱若是知道對麵這兩個人的心思,也不知是該作何是想。
承熙帝身體不好,心事又多,這家宴也不過就是接受了眾人的請安跪拜,然後略坐了坐,給眾人訓了話就離開了。
不過他沒讓蘭貴妃陪著一起去蘭貴妃宮中,而是又喚了鄭愈去乾元宮說話。
到了乾元宮,他揮了眾人下去,沒有兜圈子,直接就道:「阿愈,原先你身份未公開之時,娶妻多有不便,所以你一直拖著不肯成親,父皇也能理解,但現在你卻已經是我大周儲君,你的太子妃就是未來一國之母,為安臣民之心,你的太子妃人選也該定下了。」
鄭愈皺了皺眉,他的太子妃人選,跟安臣民之心有什麽聯係?
但他也算了解承熙帝,沒揪著字眼駁他,隻道:「父皇,不知父皇屬意何家閨秀,又因何覺得兒子該另擇太子妃人選。」
「另擇?」承熙帝聽言眼神就是一冷,道,「何叫另擇?難道阿愈你心中已經有了太子妃人選不成?」
「父皇,您知道兒臣的意思,蘭氏已為兒臣誕下子嗣,她亦無任何不妥,兒臣原本屬意的就是直接冊封她為太子妃。但兒臣也知道父皇您的意思,所以父皇您要冊封她為太子良娣,那便就太子良娣,但另擇太子妃,還請父皇收回成命。」鄭愈沉聲道。
他看著承熙帝沉得跟要滴水似的臉,續道,「父皇,您讓兒臣娶太子妃,是為了和勳貴世家或者朝臣聯姻,平衡朝堂勢力,還是為了綿延皇家子嗣?若是為前者,父皇,兒臣覺得現如今朝堂局勢已是一種平衡,太子妃僅一人,若定下太子妃,怕是隻會引起人心浮動,適得其反。而若是為了綿延子嗣,兒臣並無心女色,娶了太子妃而無寵,現如今兒臣隻得一子,蘭氏近幾年又都不會再有子嗣,父皇應當很清楚,那樣麒哥兒會麵臨什麽樣的危險。兒臣隻有一子,不希望他發生任何意外。」
承熙帝心中一震,他的確非常清楚。
不管是誰坐了這個太子妃的位置,都不會容得下麒哥兒。
就是現在,怕是也會有不知道多少人恨不得麒哥兒不存在。麒哥兒死了,蘭氏不能再有子,也就不足為懼,不再是旁人的阻礙了。
當然他可以說「擇一能善待麒哥兒的賢德貴女」,可這種虛話,他自己身在帝王家,為君多年,都知道可笑。
哪家貴女看起來還不賢德了不成?
他默了好一會兒,才道:「阿愈,你已經不再隻是一個臣子,而是我大周的儲君,將來就是大周的天子,你理當知道,隻有一個子嗣是肯定遠遠不夠的,且你獨寵蘭氏,隻會讓她和麒哥兒都陷入危險之中。若你覺得現時不適宜定下太子妃,也可從一眾貴女中擇幾個冊封為良娣或良媛,如此早些多誕下些子嗣才是最為妥當。為君之道,原本就不該讓別人太清楚你的喜好,你以前一直做得很好,卻為何偏偏在蘭氏這裏亂了章法?」
難道他是個播種工具不成?
承熙帝在忍耐,其實鄭愈也在忍耐。
他覺得皇帝為帝多年,幾乎已經失了本心,把這世間一切,包括他自己都當成了一盤棋局中的棋子,或者把他自己和他身邊人都當成了工具來操縱。
而於鄭愈來說,好端端的,本來所有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幹嘛要自降身份把別人當成工具,把自己也當成工具?
他道:「父皇,那是因為兒臣以前沒有女人。兒臣清心寡欲慣了,根本受不了後院紛雜,父皇若是有其他的吩咐,兒臣定當遵從,但往自己後院塞女人,還是可能對自己兒子不利的,請恕兒臣做不到。現如今這樣,除了一些各懷私心的朝臣會有些非議,兒臣看不出有什麽問題。但往自己後院塞女人,輕則引起朝臣人心浮動,滋生他們的私心,隻想走外戚之路而不思敬業盡忠,稍一不慎,還會讓人害了麒哥兒的性命,兒臣看不出什麽好處,倒是弊端重重,而若是有人思謀害我皇兒,兒臣絕不能容。」
蘭妱等了鄭愈一起回明元宮。
輦轎之上,蘭妱逗弄著麒哥兒,可是一路之上,鄭愈的麵色都沉沉的,就是麒哥兒衝他咯咯地笑,也沒能讓他的神色緩上些,這定是皇帝那裏又有什麽幺蛾子了,蘭妱心裏暗暗歎了口氣。
回到明元宮,蘭妱將麒哥兒給了乳娘,讓她抱下去喂奶,然後就端了一杯剛剛侍女沏上來的茶,遞給了鄭愈,待他飲完再接了杯子置於桌上,才開口道:「大人,是不是因為先前妾身在大殿上說的話,惹了陛下不滿,陛下有什麽旨意下來,或者令大人為難了?」
她大概也知道皇帝的心思。
年紀大了,自然會希望息事寧人,子孫和睦,蘭貴妃是他的寵妃,真寵也好,假寵也罷,那也寵了近二十年了,就算原先沒有多少真心也該寵出感情來了,更何況蘭貴妃還給他誕下了三皇子和五公主?反正他自己怎麽擺弄自己的後妃和兒子都好,卻也容不得他人「欺負」他的寵妃。
可是皇帝的期望是皇帝的期望,她卻也一步都退讓不得。
因為她身處的這個位置,但凡軟弱一點,怕是她和她的孩子都會性命不保,她絕不會退讓半步,讓別人有任何可乘之機。
鄭愈看了她一眼,道:「和你無關,他的不滿隻會越來越多。」
他不是朱成禎,是做不到事事順著他的。
而朱成禎不會消停,蘭貴妃也不會消停,朝堂之事主控權已漸轉移到自己手上,皇帝他不順心,不滿之事隻會越來越多。
蘭妱:……
這話更令她心驚。
東宮有蠱和被人埋藥一事,是他特意壓下去的,因為廢太子淮王也好,蘭貴妃和三皇子也好,以前的糊塗賬他都不想再追究,就這樣將來各自去藩地就好,難道還真要他們全部都鬥得你死我活不成?
可卻沒想到蘭妱竟在大年初一將此事攪和了出來。
承熙帝目光沉沉地看著蘭妱,就在鄭愈都皺了眉打算說些什麽打斷他的目光之時,一旁的麒哥兒卻是「咿呀」了兩聲,承熙帝總算把目光調開到了麒哥兒身上,臉上的表情也總算是緩了些下來。
這是他唯一的孫子,他再不喜蘭妱,卻沒有不喜麒哥兒。
他道:「把麒哥兒抱上來吧,讓朕看看。」
鄭愈向乳娘微微點頭,那乳娘這才抱著麒哥兒上了前去。蘭妱的目光原本一直跟隨著乳娘懷中的麒哥兒,鄭愈約莫是怕蘭妱擔心,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蘭妱便轉頭看了他一眼,目光溫柔,笑了笑,表示自己並無事。
兩人的互動原本很細微,但卻全部落在了對麵的淮王朱成禎和淮王妃周寶蘊眼中。
朱成禎麵色沉沉,心中滋味如何尚且不知。
但周寶蘊卻是真的失魂落魄。原本蘭妱擁有的一切都是她的,鄭愈是她的,他身旁的位置也是她的,可是隻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偏差,她的一輩子都被毀了。
朱成禎和周寶蘊這一對夫妻素來貌合神離,但此時兩人的心思倒是出奇的一致,就是都覺得,對麵的那個人原本是他/她的,對麵的那個位置原本也該是他/她的。
真不知鄭愈和蘭妱若是知道對麵這兩個人的心思,也不知是該作何是想。
承熙帝身體不好,心事又多,這家宴也不過就是接受了眾人的請安跪拜,然後略坐了坐,給眾人訓了話就離開了。
不過他沒讓蘭貴妃陪著一起去蘭貴妃宮中,而是又喚了鄭愈去乾元宮說話。
到了乾元宮,他揮了眾人下去,沒有兜圈子,直接就道:「阿愈,原先你身份未公開之時,娶妻多有不便,所以你一直拖著不肯成親,父皇也能理解,但現在你卻已經是我大周儲君,你的太子妃就是未來一國之母,為安臣民之心,你的太子妃人選也該定下了。」
鄭愈皺了皺眉,他的太子妃人選,跟安臣民之心有什麽聯係?
但他也算了解承熙帝,沒揪著字眼駁他,隻道:「父皇,不知父皇屬意何家閨秀,又因何覺得兒子該另擇太子妃人選。」
「另擇?」承熙帝聽言眼神就是一冷,道,「何叫另擇?難道阿愈你心中已經有了太子妃人選不成?」
「父皇,您知道兒臣的意思,蘭氏已為兒臣誕下子嗣,她亦無任何不妥,兒臣原本屬意的就是直接冊封她為太子妃。但兒臣也知道父皇您的意思,所以父皇您要冊封她為太子良娣,那便就太子良娣,但另擇太子妃,還請父皇收回成命。」鄭愈沉聲道。
他看著承熙帝沉得跟要滴水似的臉,續道,「父皇,您讓兒臣娶太子妃,是為了和勳貴世家或者朝臣聯姻,平衡朝堂勢力,還是為了綿延皇家子嗣?若是為前者,父皇,兒臣覺得現如今朝堂局勢已是一種平衡,太子妃僅一人,若定下太子妃,怕是隻會引起人心浮動,適得其反。而若是為了綿延子嗣,兒臣並無心女色,娶了太子妃而無寵,現如今兒臣隻得一子,蘭氏近幾年又都不會再有子嗣,父皇應當很清楚,那樣麒哥兒會麵臨什麽樣的危險。兒臣隻有一子,不希望他發生任何意外。」
承熙帝心中一震,他的確非常清楚。
不管是誰坐了這個太子妃的位置,都不會容得下麒哥兒。
就是現在,怕是也會有不知道多少人恨不得麒哥兒不存在。麒哥兒死了,蘭氏不能再有子,也就不足為懼,不再是旁人的阻礙了。
當然他可以說「擇一能善待麒哥兒的賢德貴女」,可這種虛話,他自己身在帝王家,為君多年,都知道可笑。
哪家貴女看起來還不賢德了不成?
他默了好一會兒,才道:「阿愈,你已經不再隻是一個臣子,而是我大周的儲君,將來就是大周的天子,你理當知道,隻有一個子嗣是肯定遠遠不夠的,且你獨寵蘭氏,隻會讓她和麒哥兒都陷入危險之中。若你覺得現時不適宜定下太子妃,也可從一眾貴女中擇幾個冊封為良娣或良媛,如此早些多誕下些子嗣才是最為妥當。為君之道,原本就不該讓別人太清楚你的喜好,你以前一直做得很好,卻為何偏偏在蘭氏這裏亂了章法?」
難道他是個播種工具不成?
承熙帝在忍耐,其實鄭愈也在忍耐。
他覺得皇帝為帝多年,幾乎已經失了本心,把這世間一切,包括他自己都當成了一盤棋局中的棋子,或者把他自己和他身邊人都當成了工具來操縱。
而於鄭愈來說,好端端的,本來所有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幹嘛要自降身份把別人當成工具,把自己也當成工具?
他道:「父皇,那是因為兒臣以前沒有女人。兒臣清心寡欲慣了,根本受不了後院紛雜,父皇若是有其他的吩咐,兒臣定當遵從,但往自己後院塞女人,還是可能對自己兒子不利的,請恕兒臣做不到。現如今這樣,除了一些各懷私心的朝臣會有些非議,兒臣看不出有什麽問題。但往自己後院塞女人,輕則引起朝臣人心浮動,滋生他們的私心,隻想走外戚之路而不思敬業盡忠,稍一不慎,還會讓人害了麒哥兒的性命,兒臣看不出什麽好處,倒是弊端重重,而若是有人思謀害我皇兒,兒臣絕不能容。」
蘭妱等了鄭愈一起回明元宮。
輦轎之上,蘭妱逗弄著麒哥兒,可是一路之上,鄭愈的麵色都沉沉的,就是麒哥兒衝他咯咯地笑,也沒能讓他的神色緩上些,這定是皇帝那裏又有什麽幺蛾子了,蘭妱心裏暗暗歎了口氣。
回到明元宮,蘭妱將麒哥兒給了乳娘,讓她抱下去喂奶,然後就端了一杯剛剛侍女沏上來的茶,遞給了鄭愈,待他飲完再接了杯子置於桌上,才開口道:「大人,是不是因為先前妾身在大殿上說的話,惹了陛下不滿,陛下有什麽旨意下來,或者令大人為難了?」
她大概也知道皇帝的心思。
年紀大了,自然會希望息事寧人,子孫和睦,蘭貴妃是他的寵妃,真寵也好,假寵也罷,那也寵了近二十年了,就算原先沒有多少真心也該寵出感情來了,更何況蘭貴妃還給他誕下了三皇子和五公主?反正他自己怎麽擺弄自己的後妃和兒子都好,卻也容不得他人「欺負」他的寵妃。
可是皇帝的期望是皇帝的期望,她卻也一步都退讓不得。
因為她身處的這個位置,但凡軟弱一點,怕是她和她的孩子都會性命不保,她絕不會退讓半步,讓別人有任何可乘之機。
鄭愈看了她一眼,道:「和你無關,他的不滿隻會越來越多。」
他不是朱成禎,是做不到事事順著他的。
而朱成禎不會消停,蘭貴妃也不會消停,朝堂之事主控權已漸轉移到自己手上,皇帝他不順心,不滿之事隻會越來越多。
蘭妱:……
這話更令她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