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萱抿嘴笑笑,「如果是我,我是願意的。至於好不好,你得問方家母女,她們說好才是好,如果她們不願意,你能撒手不管嗎?」
「不會,方嬸子不是那種人。」蕭礪用叉子挑一塊西瓜,送到楊萱唇前,「我得空去問問她們有什麽想法。」
這會兒趁著楊萱歇晌,他正好過去看看。
兩處房子離得不遠,蕭礪沒牽馬,邁開大步不過一刻鍾就走回椿樹胡同。
窗子上糊了窗紗,顯得齊整了許多。
方靜正蹲在廚房門口摘菜葉子,看到蕭礪,立刻笑著迎上來,「蕭哥哥今兒回來早。」
蕭礪淡淡一笑,「嬸子呢?」
方靜無奈地笑道:「我娘說跨院清靜,非得住過去,我拗不過她,就把蕭哥哥的被褥搬到東屋了。」
蕭礪沒當回事兒,他本來打算讓方母住跨院便於養病,是方靜不樂意嫌屋裏不亮堂。
這會兒家裏人少已經清靜了,又惦記著過去。
反正他以後不在這裏住,隨便她們怎麽倒騰。
蕭礪沒多想,轉身往跨院去瞧方母。
剛走過去,瞧見半扇窗戶上麵綴著補丁的破布,不由皺了皺眉。
待到進屋,更覺憋悶,遂開口道:「嬸子往窗上糊塊布幹什麽,又擋光又不透風,不嫌悶熱?」
方母笑道:「阿靜心裏沒數,買窗紗少買了兩尺,所以拿塊布擋一擋,免得夜裏進蚊子。」
蕭礪道:「後麵胡同就有賣的,讓阿靜再跑一趟,也就盞茶工夫,換了窗紗亮堂。」
緊跟著進來的方靜聽聞,笑歎:「蕭哥哥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窗紗將近三文錢一尺,我買了一丈花二十多文,這還是最便宜的,有那種貴的雲紗要十幾文一尺。京都的東西樣樣都貴,買一把菜的錢在大興能買一捆。」
蕭礪便問:「嬸子想回大興?」
方母尚未回答,方靜搶先道:「京都東西貴,可比大興方便,還有蕭哥哥在。現在楊姑娘搬走了,要是我們再走,不就隻剩蕭哥哥一個人了,連個做飯的都沒有。」說著,便朝方母使眼色。
「可不是?」方母知其意,拍拍床邊,讓蕭礪坐下,「嬸子也不放心阿礪,你說在外頭忙活一天,回到家連口熱乎飯都沒有……阿礪今年該有二十二三歲了吧?」
蕭礪點點頭,「到冬月就二十三了。」
方母關心地問:「都老大不小了,怎麽也不想著尋個屋裏人?」
蕭礪想起大炕上安然入睡的楊萱,唇角彎了彎,「萱萱身上有孝,而且年紀小,所以一直沒定下來,九月她除服我們就定親。」
「楊姑娘?」方靜撇下嘴,「她懶得叮當似的,喝口茶都得讓蕭哥哥去倒,娶她有什麽用,能伺候好蕭哥哥?」
蕭礪麵色沉下來,冷聲道:「我願意伺候她。」
方母瞪方靜一眼,笑著往回找補,「楊姑娘生得俊俏,誰見了都喜歡,就有一點,阿礪說得沒錯,年紀太輕,身子骨沒長成,是該等兩年。不過話說回來,阿礪歲數擺在這兒,二十三,早該當爹了,即便不生養,屋裏也該有個人伺候。」
蕭礪抿抿唇。
方母這話正說在他的心坎裏。
早先他知道楊萱小,沒多想別的。
今年春天以來,楊萱個頭明顯躥出一大截,身體呈現出錯落有致的曲線,他的心思好像解凍的河水,開始翻滾起浪花來,總忍不住往她跟前湊,想抱她親她,哪怕隻是輕輕握下她的手也好。
方母見蕭礪耳根有些泛紅,笑意更濃,「不用害羞,嬸子又不是外人,誰都打這個歲數過來的……剛才有句話阿礪說得不對,男人跟女人不一樣,老爺們在外頭辛辛苦苦賺錢養家,女人在家啥事兒不幹,就該好好伺候爺們,爺們哪能反過頭伺候女人,這都反了天了?女人可不能慣。」
蕭礪不置可否,他的萱萱他就想寵著慣著,可這也犯不著對別人講。
所以隻是木著臉沒吭聲。
方母續道:「阿礪啊,你是個厚道孩子,阿靜自小吃了不少苦,家裏家外的活計都能幹,也知道心疼人,不如把她收在屋裏,也能互相照顧著。」
蕭礪「騰」地站起來,目光一點點泛冷,在昏暗的屋子裏,竟然有些陰鬱可怖。
聲音更是冷得如同冰渣,「嬸子你說啥?」
方母莫名打了個寒顫,可是先前話已出口,不好往回收,隻能繼續往下說:「你跟阿靜認識十幾年了,知根知底的,先前還蓋過一床被子,都不是外人,正好兩下裏互相照看著。」
蕭礪看一眼方母,又掃一眼旁邊站著的方靜,冷聲問:「阿靜也是這麽想的?」
自打方母開始這個話頭,方靜就低著頭沒敢插話,此時聽見蕭礪問,便低聲道:「我做飯繡花都會,隻怕手藝不精,蕭哥哥別嫌棄就好。」
蕭礪肅然出聲,「我嫌棄!」
方靜愕然抬頭,隻見蕭礪傲然站立在窗前,素日溫和的麵容沉得如同冰封的河水,不見半點表情。
屋裏被破布擋著原本就暗,此時蕭礪又遮住半扇窗,使得屋裏更顯昏暗,那雙眼眸卻格外明亮,像是淬過冰的利刃蘊著寒意,絲絲縷縷地發散出來。
方母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按情理來說,即便不願意結親,不也是要客氣一下,說兩句婉轉回旋的話。蕭礪又不是不通情理,怎麽可能這般直白地拒絕,會不會是他聽岔了,以為是說別的事兒?
忙又擠出個笑容,再度拍拍床板,「來,坐下……阿礪剛才的意思,是瞧不上阿靜?」
蕭礪言語溫和了些,卻不容置疑,「瞧不上。」
有楊萱這顆明珠在他心尖尖上,其他人都變成了魚目,他再瞧不到眼裏去。
這下方母聽得真真切切,一張臉龐頓時漲得紫紅。
方靜反倒回過神來,尖聲道:「蕭哥哥,我哪裏不好了,讓你嫌棄?當初你吃我娘烙的餅子怎麽沒說嫌棄?」
蕭礪神情淡淡的,沒再理她,彎腰瞧了瞧窗外,「嬸子把東西收拾下,我去雇車,兩刻鍾之後過來。」
方母忙道:「阿礪,你別聽阿靜瞎說,這種事本就講究個兩廂情願,不中意不能勉強。」
蕭礪從荷包取出個五兩的銀元寶放在窗台上,「這是藥錢,嬸子放心,你的病我不會不管,若有為難急事,我也不會袖手旁觀。」挺直身子大步往外走,走到門口頓一下,「嬸子抓點緊,兩刻鍾準時出發,一息都不會耽擱。」
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方靜隔窗看著他的背影離開,抱怨道:「娘,你看吧,好人沒好報,現在當了官得了勢就把之前的恩情忘了。」一麵說著,一麵將銀元寶塞進荷包裏。
方母歎口氣,「阿礪算是有良心了,是你沒福氣。」
方靜「切」一聲,「我看那個楊姑娘才沒福氣,腰細得像柳條似的,指定生不出兒子,早晚被休。」
「行了,」方母打斷她的話,「趕緊收拾吧,別落下東西。」
方靜咬咬牙,氣道:「白花我這麽多錢買窗紗,楊姑娘能做初一,咱們就能做十五。我把窗紗撕下來帶回去,正好那兩間破屋也沒糊紗。」
「不會,方嬸子不是那種人。」蕭礪用叉子挑一塊西瓜,送到楊萱唇前,「我得空去問問她們有什麽想法。」
這會兒趁著楊萱歇晌,他正好過去看看。
兩處房子離得不遠,蕭礪沒牽馬,邁開大步不過一刻鍾就走回椿樹胡同。
窗子上糊了窗紗,顯得齊整了許多。
方靜正蹲在廚房門口摘菜葉子,看到蕭礪,立刻笑著迎上來,「蕭哥哥今兒回來早。」
蕭礪淡淡一笑,「嬸子呢?」
方靜無奈地笑道:「我娘說跨院清靜,非得住過去,我拗不過她,就把蕭哥哥的被褥搬到東屋了。」
蕭礪沒當回事兒,他本來打算讓方母住跨院便於養病,是方靜不樂意嫌屋裏不亮堂。
這會兒家裏人少已經清靜了,又惦記著過去。
反正他以後不在這裏住,隨便她們怎麽倒騰。
蕭礪沒多想,轉身往跨院去瞧方母。
剛走過去,瞧見半扇窗戶上麵綴著補丁的破布,不由皺了皺眉。
待到進屋,更覺憋悶,遂開口道:「嬸子往窗上糊塊布幹什麽,又擋光又不透風,不嫌悶熱?」
方母笑道:「阿靜心裏沒數,買窗紗少買了兩尺,所以拿塊布擋一擋,免得夜裏進蚊子。」
蕭礪道:「後麵胡同就有賣的,讓阿靜再跑一趟,也就盞茶工夫,換了窗紗亮堂。」
緊跟著進來的方靜聽聞,笑歎:「蕭哥哥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窗紗將近三文錢一尺,我買了一丈花二十多文,這還是最便宜的,有那種貴的雲紗要十幾文一尺。京都的東西樣樣都貴,買一把菜的錢在大興能買一捆。」
蕭礪便問:「嬸子想回大興?」
方母尚未回答,方靜搶先道:「京都東西貴,可比大興方便,還有蕭哥哥在。現在楊姑娘搬走了,要是我們再走,不就隻剩蕭哥哥一個人了,連個做飯的都沒有。」說著,便朝方母使眼色。
「可不是?」方母知其意,拍拍床邊,讓蕭礪坐下,「嬸子也不放心阿礪,你說在外頭忙活一天,回到家連口熱乎飯都沒有……阿礪今年該有二十二三歲了吧?」
蕭礪點點頭,「到冬月就二十三了。」
方母關心地問:「都老大不小了,怎麽也不想著尋個屋裏人?」
蕭礪想起大炕上安然入睡的楊萱,唇角彎了彎,「萱萱身上有孝,而且年紀小,所以一直沒定下來,九月她除服我們就定親。」
「楊姑娘?」方靜撇下嘴,「她懶得叮當似的,喝口茶都得讓蕭哥哥去倒,娶她有什麽用,能伺候好蕭哥哥?」
蕭礪麵色沉下來,冷聲道:「我願意伺候她。」
方母瞪方靜一眼,笑著往回找補,「楊姑娘生得俊俏,誰見了都喜歡,就有一點,阿礪說得沒錯,年紀太輕,身子骨沒長成,是該等兩年。不過話說回來,阿礪歲數擺在這兒,二十三,早該當爹了,即便不生養,屋裏也該有個人伺候。」
蕭礪抿抿唇。
方母這話正說在他的心坎裏。
早先他知道楊萱小,沒多想別的。
今年春天以來,楊萱個頭明顯躥出一大截,身體呈現出錯落有致的曲線,他的心思好像解凍的河水,開始翻滾起浪花來,總忍不住往她跟前湊,想抱她親她,哪怕隻是輕輕握下她的手也好。
方母見蕭礪耳根有些泛紅,笑意更濃,「不用害羞,嬸子又不是外人,誰都打這個歲數過來的……剛才有句話阿礪說得不對,男人跟女人不一樣,老爺們在外頭辛辛苦苦賺錢養家,女人在家啥事兒不幹,就該好好伺候爺們,爺們哪能反過頭伺候女人,這都反了天了?女人可不能慣。」
蕭礪不置可否,他的萱萱他就想寵著慣著,可這也犯不著對別人講。
所以隻是木著臉沒吭聲。
方母續道:「阿礪啊,你是個厚道孩子,阿靜自小吃了不少苦,家裏家外的活計都能幹,也知道心疼人,不如把她收在屋裏,也能互相照顧著。」
蕭礪「騰」地站起來,目光一點點泛冷,在昏暗的屋子裏,竟然有些陰鬱可怖。
聲音更是冷得如同冰渣,「嬸子你說啥?」
方母莫名打了個寒顫,可是先前話已出口,不好往回收,隻能繼續往下說:「你跟阿靜認識十幾年了,知根知底的,先前還蓋過一床被子,都不是外人,正好兩下裏互相照看著。」
蕭礪看一眼方母,又掃一眼旁邊站著的方靜,冷聲問:「阿靜也是這麽想的?」
自打方母開始這個話頭,方靜就低著頭沒敢插話,此時聽見蕭礪問,便低聲道:「我做飯繡花都會,隻怕手藝不精,蕭哥哥別嫌棄就好。」
蕭礪肅然出聲,「我嫌棄!」
方靜愕然抬頭,隻見蕭礪傲然站立在窗前,素日溫和的麵容沉得如同冰封的河水,不見半點表情。
屋裏被破布擋著原本就暗,此時蕭礪又遮住半扇窗,使得屋裏更顯昏暗,那雙眼眸卻格外明亮,像是淬過冰的利刃蘊著寒意,絲絲縷縷地發散出來。
方母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按情理來說,即便不願意結親,不也是要客氣一下,說兩句婉轉回旋的話。蕭礪又不是不通情理,怎麽可能這般直白地拒絕,會不會是他聽岔了,以為是說別的事兒?
忙又擠出個笑容,再度拍拍床板,「來,坐下……阿礪剛才的意思,是瞧不上阿靜?」
蕭礪言語溫和了些,卻不容置疑,「瞧不上。」
有楊萱這顆明珠在他心尖尖上,其他人都變成了魚目,他再瞧不到眼裏去。
這下方母聽得真真切切,一張臉龐頓時漲得紫紅。
方靜反倒回過神來,尖聲道:「蕭哥哥,我哪裏不好了,讓你嫌棄?當初你吃我娘烙的餅子怎麽沒說嫌棄?」
蕭礪神情淡淡的,沒再理她,彎腰瞧了瞧窗外,「嬸子把東西收拾下,我去雇車,兩刻鍾之後過來。」
方母忙道:「阿礪,你別聽阿靜瞎說,這種事本就講究個兩廂情願,不中意不能勉強。」
蕭礪從荷包取出個五兩的銀元寶放在窗台上,「這是藥錢,嬸子放心,你的病我不會不管,若有為難急事,我也不會袖手旁觀。」挺直身子大步往外走,走到門口頓一下,「嬸子抓點緊,兩刻鍾準時出發,一息都不會耽擱。」
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方靜隔窗看著他的背影離開,抱怨道:「娘,你看吧,好人沒好報,現在當了官得了勢就把之前的恩情忘了。」一麵說著,一麵將銀元寶塞進荷包裏。
方母歎口氣,「阿礪算是有良心了,是你沒福氣。」
方靜「切」一聲,「我看那個楊姑娘才沒福氣,腰細得像柳條似的,指定生不出兒子,早晚被休。」
「行了,」方母打斷她的話,「趕緊收拾吧,別落下東西。」
方靜咬咬牙,氣道:「白花我這麽多錢買窗紗,楊姑娘能做初一,咱們就能做十五。我把窗紗撕下來帶回去,正好那兩間破屋也沒糊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