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憋寶人
魚叔講故事:天生仙胎 作者:一隻魚的傳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一個朋友老畢的家傳祖業,也不能叫家傳,算是師承,叫做“憋寶人”。
憋寶又稱南蠻子憋寶,在北京、天津一代傳得很神。
說這些人都有師承,打小兒被封在密不見光的地窖裏,每天用特殊的藥水擦洗眼睛,久而久之,那眼睛就和常人不一樣了,能看到地下的寶貝,像是古墓裏的陪葬、地下的金礦、灑落在地下深處的古玩寶貝等,非常神秘。
都說這憋寶人遇山吃山、遇水吃水,一招在手,天下我有,絕對富可敵國,手裏的銀錢像流水一般往外淌,但是我認識的這個憋寶人卻是個窮光蛋。
他非但是個窮光蛋,還是個老光棍。
他今年五十多歲,住在烏蘇裏江旁的一個小鎮上,每天就是倚在牆根上曬太陽,喝酒,叼著狗尾巴草看路過的女人,悠悠哉哉,日子快活得像神仙。
不過他幹的不是憋寶,是廚子。
每年四月,烏蘇裏江開江,他在江邊弄一個小木屋,裏麵燒了熊熊火爐,燙上一壺燒酒,做一道大菜“江水燉江魚”。
他每年隻幹半個月,半個月就夠他一年的吃喝了。
他做這個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等他師父。
他師父是個正經的憋寶人,也就是那種傳說中飛來飛去高舉高打的絕世高人。
他師父是正經有師承的。
據老畢說,他師父交代過,他們憋寶門源自明朝,也是一門傳承,而且包羅萬象,非常牛逼,真正的遇山吃山,遇水吃水。
憋寶包羅萬象,包括盜墓,尋金礦、找玉脈,辯牛黃、找驢寶,從山水之中尋找天藏地精,從古寺破廟裏挖佛骨舍利,非常神奇。
據老畢說,他師父表麵上完全看不出來是高人,他平時的打扮就是一個走街串巷的手藝人。
他師父破衣爛衫,瘋瘋癲癲,左手牽一隻小猴,右手領個紮著翹天辮的童子(老畢),走南闖北,浪跡天涯,一路憋寶盜墓,過手的銀錢無數,也都隨手花掉了,日子雖然落魄,卻也灑脫,在吃上非常講究。
有一年,他帶著老畢去烏蘇裏江吃開江魚,嫌別人做的都不好,於是指揮老畢做了一鍋貼玉米麵餅子燉江魚,這就是這道菜的由來,也是老畢混吃等死過日子的本錢。
每次講到這裏,老畢都有些迷茫,他歪著頭看著窗外,外麵的人群漸漸散去了,隻剩下空蕩蕩的河麵。
他堅信他師父還會回來,回來吃他的開江魚。
他師父已經失蹤三十年了。
我忍不住問他,他師父到底是做啥的?
他自己也弄不清楚。
開始,他覺得師父應該是個盜墓賊,經常裝成打把式賣藝的,耍著猴子,溜街串巷,更是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跟老頭聊天論古,寥寥幾句,就了解了當地有沒有出過王侯,那古墓大概在什麽地方。
後來,他發現不對,他師父不僅僅會盜墓,還會“憋”寶。
不過這憋寶手藝不好外露,通常就是他師父指了一個地方,告訴他挖多深多長的洞,他就吭哧吭哧挖洞,師父就在旁邊悠悠哉哉喝酒。
等喝得差不多了,洞正好挖好,地下就躺著一個裝滿了金銀元寶的瓦罐,或者是一個寶珠,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他就看不出來了。
在他十六歲那年,他跟著師父去保定吃驢肉火燒,終於見識了他師父親自出手憋了一回寶,讓他徹底服了氣。
這次經曆還很傳奇,他師父活捉了一隻螃蟹精(這隻螃蟹足足有水缸大小),卻意外發現這裏被頂尖高人做了一個死局,為的是截斷一處小龍脈,用陰邪的風水秘術坑死某個大人物……
保定人愛吃驢肉,什麽驢肉、驢肝、驢肉火燒,鹵好的驢肉夾在酥脆的燒餅裏,肥美脆酥,別提多好吃啦!
那一次,師父帶著他,在保定一家老店吃了幾個驢肉火燒,開始讚不絕口,後來就皺起了眉頭,開始和店家套近乎,問他這驢肉是從哪裏買來的,味道咋恁好吃?
那人得意地說,他的驢肉火燒在保定城裏可是出了名的,蠍子拉屎獨一份!這是祖輩們傳下來的老店,從河間遷過來的,乾隆皇帝都來吃過!他接手後,還是按著古方做的火燒,所以這味道才能肉爛餅酥,讓人回味無窮!
不過這個他也不貪功,驢肉火燒這玩意兒,首先要火燒好,要用死麵做,先烙熟了,然後放火上慢慢烘烤,烤得外焦裏嫩、香酥可口,不過最主要的還是驢肉好。
火燒最好用驢臉肉,細嫩多汁,嚼起來有勁道兒,鹵得稀爛,夾在酥麻爽脆的火燒裏,才好吃!
這驢肉是從定興專門訂的,這家姓李,祖祖輩輩殺驢,稱為李一刀,也有人背後叫他驢一刀!
這李一刀家世代殺驢,殺業太多,所以家畜不旺,幾代都是單傳,輪到這驢一刀,那更是要命,今年都四十好幾了,硬是沒懷上個一男二女的,讓他愁得半夜直哭。
師父聽他這麽一說,當時就問了李一刀的地址,帶著老畢去找李一刀。
李一刀家在一個破敗的小村子裏。
這個小村子有一個特點,就是旱。
村口有一個大池塘,早就幹涸了,河底都裂開了大口子。門頭的水渠也早就見底了,莊稼地都蔫不拉幾的,歪歪斜斜地站在地裏。
說是找李一刀,可是他卻不急不慢的,在村子裏遊遊蕩蕩的,見了放羊的老頭,就遞煙,還要聊幾句,問老人家收成可好,問這好大的一口池塘,怎麽就幹涸了?
那老頭一個人在地頭放羊,寂寞得很,這時候就跟我師父說,這口湖嘛,其實是拒馬河的支脈在這兒打了個灣,形成的一個大水潭,滋味了這邊幾個縣城。
以前嘛,這裏不光有水,還是活水,清涼涼的,他小時候最喜歡在這裏洗澡、摸魚,後來嘛,不知道咋回事,突然水脈就斷了,水沒了,莊稼也不行了,跟人一樣,沒了精氣神,隻能慢慢等死嘍!
老頭感慨,不光是我們這裏,咱們周邊的幾個縣城,拒馬河都幹涸了,水流吃糖都是幹的,也不知道是他奶奶的咋回事!
師父又問起驢一刀,老頭子一臉不屑,又羨慕又嫉妒,說他嘛,不就是個屠夫嘛!這屠夫能有啥大出息?不過這驢入的也是發了邪財,眼看著這水脈斷了,種莊稼的都不行了,莊稼都養不活,他卻把驢給養好啦!那驢還真是好,個頂個,一個個活蹦亂跳,賽過騾子,也不知道這驢入的是用啥喂的!
師父又跟他說了幾句,拉著老畢去了驢一刀家。
驢一刀家亂糟糟的,前院搭了一個肉棚子賣肉,掛著幾扇驢肉,後院修了個大驢槽,養了十幾頭驢子,那些驢子已經見怪不怪,還在悠閑地吃草。
師父把這些看在眼裏,上去就跟驢一刀說,他是保定一家大酒樓的采購,酒店接了一個婚宴,那邊指定要吃全驢宴,所以專程趕過來緊急訂購三頭驢子。
訂婚宴的那家人,嘴特別刁,還要求驢子必須是先殺,活吃,所以需要李一刀這邊連夜趕過去三頭驢子,然後在那邊歇一夜,第二天早晨還得麻煩他親自操刀殺驢。
見驢一刀還在猶豫,師父啪一下數出來幾張大票子,說這是定錢,讓他放心,他知道行情,一定不會讓他吃虧!
驢一刀收了錢,就從驢槽裏牽出來三頭驢子,準備跟著師父走。
師父卻說,先不急,他還要在這邊采購一些東西,讓他們先趕著驢子走,他們腿腳快,沒多久就能趕過去。
待驢一刀走遠了,天色也黑了,師父給老畢遞了個眼色,率先翻過牆頭,直奔那驢圈而去。
到了驢圈,他左右看了看,然後指著一個地方,讓老畢用鐵鍁一直往下挖,他自己在旁邊架起了一口大鐵鍋,點了一堆柴禾,燒了一大鍋開水。
那驢圈裏很潮濕,底下全是稀泥,臊氣衝天,倒是挺好挖。挖了半天,挖了差不多三米深,就覺得驢騷味漸漸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濃烈的腥臭味,像是死魚爛蝦一般,下麵也越來越潮濕,像是什麽動物的洞穴一般。
又挖了二尺多深,就聽見鐵鍁哐當一聲響,像是碰到了什麽東西,接著那地下猛然傳來一陣震動,土塊紛紛往下掉,像是底下埋著什麽大物件,就要爬出來了。
師父在旁邊看著,不慌不忙,叫起老畢,兩個人端起那口大鐵鍋,朝著那大土坑裏就倒了下去。
那土坑下猛然一震,嘶嘶作響,像是什麽東西在底下拚命掙紮,把驢圈下的泥全都攪合開了,驢子們都驚得四處逃竄,不敢靠近。
大約過了一根煙的時間,那動靜才慢慢過去,師父才走過去,跪在地上,扒開土層,就聞到一股強烈的魚腥味,伴著一股開水燙豬毛的味道。
等那稀泥扒開,就發現那底下是一個足足有水缸那麽大的螃蟹,那螃蟹鉗子就有拳頭大!
那螃蟹蓋通紅通紅的,已經被剛才那一大鍋開水給活活燙死啦!
老畢師父很謹慎,他親自將老螃蟹挖出來,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螃蟹殼,確認上麵沒有任何文字,才用一個大號扳手揭開蟹殼,掏空蟹肉,從裏麵弄出來了一個巴掌大小的佛像,撿在了手裏,說這次可算是沒白折騰!
老畢開了眼,湊過去看看,那玩意兒是灰白色的,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佛像,佛祖盤坐在地上,有鼻子有眼,有姿態有神韻,背後佛光嫋嫋,真像是西方極樂世界。
師父得意洋洋地給老畢解釋,說他當時在保定吃驢肉時,就覺得這驢肉味道不對勁,不僅沒有驢肉慣有的腥臊味,反而有一種淡淡的腥味,像是海鮮味。
這味道肯定不會是驢身上的,肯定就和驢生長的環境有關。
那個村子裏的池塘突然斷流,肯定不會是無緣無故的,那一定是水裏的東西走了,斷了水脈所致。
到了李一刀家後,他就發現,其他的東西都沒啥特別的,就是那個驢槽比較特別,又腥又臭,但是那些驢子還活得好好的,他就知道了,這底下一定藏著一隻幾百年的老螃蟹!
這螃蟹呀,有一個特點,最喜歡驢尿、馬尿,所以在沿海有些地方,要捉螃蟹,就弄一根麻繩,扔在驢圈裏,蘸滿驢尿,扔在沙灘上,第二天去撿吧,上麵準保爬滿了螃蟹。
老畢就問他,這螃蟹身上的佛像是咋回事?
師父就笑他沒文化,沒讀過魯迅的書啊,《從百草園到》裏寫過這個事情!這螃蟹啊,裏麵都有一個蟹和尚,看起來像是個人形,就是螃蟹的寶!
這隻螃蟹年頭久了,已經開始修煉了,所以蟹和尚也修成了佛像,那玩意兒可是個好東西,不僅百毒不侵,還能祛熱毒,拔毒瘡,這玩意兒戴在身上,那水裏的毒蛇、大魚都不敢靠近你!
老畢說完就樂了,說他師父行嘛,連個老螃蟹都不放過!
他師父也哈哈大笑,說他今天看著這村子比較怪異,還以為是被人做了局,現在看看是多想了。這窮鄉僻壤的地方,還能出來什麽大人物?
剛說完,地下突然轟一聲響,原本挖開的蟹窟猛然塌了,接著從裏麵猛然竄出來一堆黑黝黝的物件,卻是一隻隻嬰兒拳頭大小的蠍子,一個挨著一個,玩命一般朝外躥去,像是裏麵有什麽了不得的東西要出來了。
老畢的師父眼睛一咪,讓老畢趕緊將螃蟹殼翻過來,用一隻破碗刮幹淨了上麵的蟹肉,再用水一衝,就看見那蟹蓋上麵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看著不像漢字,七扭八扭的,看著倒像是喇嘛的經文。
在經文最後,也就是螃蟹殼底下,被人穿了一股細線,細線穿透了土地,深深紮在了土地下麵,不知道有多深。
老畢試了試,那細線不知道用什麽做的,非常堅韌,根本扯不動。
老畢的師父就歎息了一聲,說自己真是老了,忘了這陰邪東西是見不得光了,哪能露在外麵,差點兒釀成大禍。
然後他又感歎了一聲:有三十多年了吧,終於又找到你了。我就知道,我還沒死呢,你怎麽死得了?
他又冷笑:龍脈你都敢截,用幾十萬人的氣運逆國運,這天下還有什麽你不敢做的?
他師父用拐棍扒拉了幾下蟹蓋,掐算了一下,就讓老畢大火燒開了幾鍋開水,按著幾個方位澆下去。
小畢問他:師父,要挖開不?
師父搖搖頭,說:來不及了,挖二尺深就行。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小畢點點頭,將那大鍋水挨著一尺深的泥坑灌了下去,就見那地下泥土翻滾,簌簌跌落,像是下麵有什麽東西被燙傷了,拚命要往外爬。
滿院子都飄著一股怪異的肉香味,院子下像是開了鍋,整片地麵都在晃動,泥土翻動,像是地震一般。
動靜越來越大,隔壁的狗都被驚起來了,拚命吼叫,一聲接著一聲,一片連著一片,後來整個村子的狗叫聲都連在了一起,好多人家都被吵醒了,開始開燈查看。
小畢有些擔心,問他師父怎麽辦?
師父說:沒事,他也快熬不住了。
不知道弄了多少個泥坑,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哀嚎聲,聲音特別詭異悠長,但是幾乎在一瞬間,整個村子的狗突然就停止了叫聲。
有些狗明明是在長吼,突然就憋了回去,拉長的聲音硬是戛然而止,像是遇到了什麽特別可怕的東西,吭都不敢吭一聲。
原本一直趴在驢圈上懶洋洋睡覺的小猴,猛然醒了過來,渾身的毛都豎了起來,眼睛死死盯著遠處。
老畢的師父叫了一聲:走。
小猴刷一下跳在了他肩膀上,他們開始往外走。
那天是個月亮地,走了沒多久,路上就起了霧了。那霧氣開始沒多大,後來越來越大,小畢也覺得有些不對了。
首先是師父那隻猴子,平時最愛騎在他頭上,上竄下跳,一會兒也不得閑。
現在倒好,它老老實實地蹲在師父肩膀上,一動也不敢動渾身都緊繃著,像是特別懼怕什麽。
原本好好的路,也漸漸看不清了,前麵開始出現了一個墳堆,接著又出現了一個,又走了一會兒,像是走到了老墳山,到處都是一個個的墳堆,合抱粗的老槐樹,地上散落著枯骨,旁邊是一個塌了頂的破廟。
破廟裏供奉著古怪的黑色雕像,更詭異的是雕像下麵是人形,頭卻是獸頭,有狐狸、有狼、有黃皮子,還有一些他不認識的動物,都是帶著嘲諷的神色,冷冷盯著他。
師父就慢慢停了下來,說:小畢呀,別走了,他已經到了。
小畢趕緊朝著四周看著,外麵全是濃霧,霧氣中一個個墳堆,哪有什麽人?
他師父又說了幾句古怪的話,回頭問老畢:小畢,你跟了師父多久了?
老畢想了想:快十年了。
師父點點頭:這幾年跟著師父走南闖北,也苦了你了。本來想著你還小,過幾年再傳你一些真本事,看來是沒機會了。
老畢聽他師父這麽一說,頓時臉色大變,趕緊上來扯著師父的衣角,說師父咱們趕緊走吧!馬上五月了,咱們還要去江南吃糟鵝,喝黃酒呢!
師父就笑了:你知道師父當時為啥相中你不?
小畢說:是不是看我聽話?
師父笑了:那是因為你傻!做咱們這行的啊,不能太聰明嘍,也不能有感情,折壽啊!
他歎息了一下,說:“唉,本來想著,等你大一些了,再把這些事情告訴你,看來是沒有機會了。
他取下那個蟹寶,讓小畢收好,又取下手裏的玉扳指,讓小畢小心收好。
他摸摸老畢的頭:小畢,師徒一場,師父也沒啥能給你的,回去後把扳指賣了,找個老實女人好好過日子。
小畢的眼淚就下來了。
這個扳指師父的心愛之物,再落魄的時候都沒有典當過,說是師父的師父留給他的唯一念想。
有一年小畢中暑了,師父拿下來過一次,讓他含在嘴裏,就像是一塊冰,沁人心脾,將他救了過來。
可是不管小畢怎麽懇求哭鬧,師父都隻是堅決地搖頭。
他最後打了一個呼哨,讓小猴跳下來,使勁摩挲了小猴渾身的毛,鄭重拜托小畢一定要照顧好它,轉身就要走。
小畢死死拽住他,死活不讓他走。
師父卻指著周圍的小墳堆問他:“你知道這是啥不?”
“墳頭……”
師父卻搖搖頭:“這裏都是師父當年的老兄弟,他們現在都坐在那兒看著咱們呢!”
師父說:“其實在當年,師父就已經死了……多活了那麽多年,已經是賺的了,現在也該回去陪他們了……”
師父說:“小畢,你要記住了,男人總有向前走不回頭的時候。有時候啊,你明知道往前走就是死,可是也要往前走。有些事情,比活著還要重要。師父這輩子,值了!”
說完,他像變了一個人,眼神似劍,背脊陡然挺直,仿佛年輕了幾十歲,朝著濃霧裏走去,且歌且行,身影逐漸消失在了濃霧中。
那小猴吱呀叫了一聲,猛然從小畢頭上跳下來,追著師父也去了。
小畢也喊了一聲“師父”,拚命去追他師父,卻在霧氣中迷失了方向,怎麽也找不到他的影子。
很多年以後,老畢才知道,師父臨走前唱的那首歌,是一首非常古老的軍歌。
他師父還曾經是個軍人?
老畢就不知道了。
第二天他醒來時,躺在幹涸的河床上,周邊全是幹裂的土地,哪還有什麽一個接一個的老墳堆,哪還有什麽濃霧?
他尋訪了好久,問了村子裏所有的老人,都沒人知道哪裏有那樣的老墳圈子,以及那樣古怪的破廟。
他沒有放棄,繼續一寸一寸尋找,他知道肯定有一個地方,哪怕是一個結界,一個地下世界,他師父也曾殺了進去。
後來,他終於在拒馬河的一條支流旁找到了那隻小猴。
是小猴的屍體。
它的身體緊緊縮成了一團,像是被燒焦了一樣,將它的身體小心舒展開來,才發現它並不是被燒焦了,而是被什麽東西吸盡了渾身的血肉,所以身體縮成了一團,已經完全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
小畢大哭,在河邊焚化了小猴的屍體。
他後悔當時的遲疑,他覺得自己還不如一隻猴。
在河邊等了三個月,天降大雨,雨水充溢了拒馬河,淹沒了幹涸的河床,小畢大聲痛哭,沒有人知道這背後經曆過什麽。
他終於離開了。
他沒有賣掉玉扳指,他將蟹和尚戴在了脖子上,開始一個人生活。
他本是個孤兒,一直在街頭流浪,是師父收留了他。
他沒有家,師父在的地方就是家。
現在師父沒了,他又成了那個孤兒。
他在全國流浪了很久,最終回到了烏蘇裏江。
老畢說:師父一定還活著。
老畢說:每年開春,師父都會來這吃開江魚,所以我要在這等著他。
老畢說:我跟師父時,才十六歲,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認出我?
老畢說不下去了。
他今年已經五十六歲了。
老畢就使勁揉眼,他就眯著眼看外麵紛紛揚揚的大雪,他就使勁抽早已經熄滅的旱煙,他就輕輕唱起那首古老的軍歌。
過了很久,老畢輕輕地說:每次想起師父,我都要哭了。
實際上,他已經哭了。
憋寶又稱南蠻子憋寶,在北京、天津一代傳得很神。
說這些人都有師承,打小兒被封在密不見光的地窖裏,每天用特殊的藥水擦洗眼睛,久而久之,那眼睛就和常人不一樣了,能看到地下的寶貝,像是古墓裏的陪葬、地下的金礦、灑落在地下深處的古玩寶貝等,非常神秘。
都說這憋寶人遇山吃山、遇水吃水,一招在手,天下我有,絕對富可敵國,手裏的銀錢像流水一般往外淌,但是我認識的這個憋寶人卻是個窮光蛋。
他非但是個窮光蛋,還是個老光棍。
他今年五十多歲,住在烏蘇裏江旁的一個小鎮上,每天就是倚在牆根上曬太陽,喝酒,叼著狗尾巴草看路過的女人,悠悠哉哉,日子快活得像神仙。
不過他幹的不是憋寶,是廚子。
每年四月,烏蘇裏江開江,他在江邊弄一個小木屋,裏麵燒了熊熊火爐,燙上一壺燒酒,做一道大菜“江水燉江魚”。
他每年隻幹半個月,半個月就夠他一年的吃喝了。
他做這個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等他師父。
他師父是個正經的憋寶人,也就是那種傳說中飛來飛去高舉高打的絕世高人。
他師父是正經有師承的。
據老畢說,他師父交代過,他們憋寶門源自明朝,也是一門傳承,而且包羅萬象,非常牛逼,真正的遇山吃山,遇水吃水。
憋寶包羅萬象,包括盜墓,尋金礦、找玉脈,辯牛黃、找驢寶,從山水之中尋找天藏地精,從古寺破廟裏挖佛骨舍利,非常神奇。
據老畢說,他師父表麵上完全看不出來是高人,他平時的打扮就是一個走街串巷的手藝人。
他師父破衣爛衫,瘋瘋癲癲,左手牽一隻小猴,右手領個紮著翹天辮的童子(老畢),走南闖北,浪跡天涯,一路憋寶盜墓,過手的銀錢無數,也都隨手花掉了,日子雖然落魄,卻也灑脫,在吃上非常講究。
有一年,他帶著老畢去烏蘇裏江吃開江魚,嫌別人做的都不好,於是指揮老畢做了一鍋貼玉米麵餅子燉江魚,這就是這道菜的由來,也是老畢混吃等死過日子的本錢。
每次講到這裏,老畢都有些迷茫,他歪著頭看著窗外,外麵的人群漸漸散去了,隻剩下空蕩蕩的河麵。
他堅信他師父還會回來,回來吃他的開江魚。
他師父已經失蹤三十年了。
我忍不住問他,他師父到底是做啥的?
他自己也弄不清楚。
開始,他覺得師父應該是個盜墓賊,經常裝成打把式賣藝的,耍著猴子,溜街串巷,更是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跟老頭聊天論古,寥寥幾句,就了解了當地有沒有出過王侯,那古墓大概在什麽地方。
後來,他發現不對,他師父不僅僅會盜墓,還會“憋”寶。
不過這憋寶手藝不好外露,通常就是他師父指了一個地方,告訴他挖多深多長的洞,他就吭哧吭哧挖洞,師父就在旁邊悠悠哉哉喝酒。
等喝得差不多了,洞正好挖好,地下就躺著一個裝滿了金銀元寶的瓦罐,或者是一個寶珠,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他就看不出來了。
在他十六歲那年,他跟著師父去保定吃驢肉火燒,終於見識了他師父親自出手憋了一回寶,讓他徹底服了氣。
這次經曆還很傳奇,他師父活捉了一隻螃蟹精(這隻螃蟹足足有水缸大小),卻意外發現這裏被頂尖高人做了一個死局,為的是截斷一處小龍脈,用陰邪的風水秘術坑死某個大人物……
保定人愛吃驢肉,什麽驢肉、驢肝、驢肉火燒,鹵好的驢肉夾在酥脆的燒餅裏,肥美脆酥,別提多好吃啦!
那一次,師父帶著他,在保定一家老店吃了幾個驢肉火燒,開始讚不絕口,後來就皺起了眉頭,開始和店家套近乎,問他這驢肉是從哪裏買來的,味道咋恁好吃?
那人得意地說,他的驢肉火燒在保定城裏可是出了名的,蠍子拉屎獨一份!這是祖輩們傳下來的老店,從河間遷過來的,乾隆皇帝都來吃過!他接手後,還是按著古方做的火燒,所以這味道才能肉爛餅酥,讓人回味無窮!
不過這個他也不貪功,驢肉火燒這玩意兒,首先要火燒好,要用死麵做,先烙熟了,然後放火上慢慢烘烤,烤得外焦裏嫩、香酥可口,不過最主要的還是驢肉好。
火燒最好用驢臉肉,細嫩多汁,嚼起來有勁道兒,鹵得稀爛,夾在酥麻爽脆的火燒裏,才好吃!
這驢肉是從定興專門訂的,這家姓李,祖祖輩輩殺驢,稱為李一刀,也有人背後叫他驢一刀!
這李一刀家世代殺驢,殺業太多,所以家畜不旺,幾代都是單傳,輪到這驢一刀,那更是要命,今年都四十好幾了,硬是沒懷上個一男二女的,讓他愁得半夜直哭。
師父聽他這麽一說,當時就問了李一刀的地址,帶著老畢去找李一刀。
李一刀家在一個破敗的小村子裏。
這個小村子有一個特點,就是旱。
村口有一個大池塘,早就幹涸了,河底都裂開了大口子。門頭的水渠也早就見底了,莊稼地都蔫不拉幾的,歪歪斜斜地站在地裏。
說是找李一刀,可是他卻不急不慢的,在村子裏遊遊蕩蕩的,見了放羊的老頭,就遞煙,還要聊幾句,問老人家收成可好,問這好大的一口池塘,怎麽就幹涸了?
那老頭一個人在地頭放羊,寂寞得很,這時候就跟我師父說,這口湖嘛,其實是拒馬河的支脈在這兒打了個灣,形成的一個大水潭,滋味了這邊幾個縣城。
以前嘛,這裏不光有水,還是活水,清涼涼的,他小時候最喜歡在這裏洗澡、摸魚,後來嘛,不知道咋回事,突然水脈就斷了,水沒了,莊稼也不行了,跟人一樣,沒了精氣神,隻能慢慢等死嘍!
老頭感慨,不光是我們這裏,咱們周邊的幾個縣城,拒馬河都幹涸了,水流吃糖都是幹的,也不知道是他奶奶的咋回事!
師父又問起驢一刀,老頭子一臉不屑,又羨慕又嫉妒,說他嘛,不就是個屠夫嘛!這屠夫能有啥大出息?不過這驢入的也是發了邪財,眼看著這水脈斷了,種莊稼的都不行了,莊稼都養不活,他卻把驢給養好啦!那驢還真是好,個頂個,一個個活蹦亂跳,賽過騾子,也不知道這驢入的是用啥喂的!
師父又跟他說了幾句,拉著老畢去了驢一刀家。
驢一刀家亂糟糟的,前院搭了一個肉棚子賣肉,掛著幾扇驢肉,後院修了個大驢槽,養了十幾頭驢子,那些驢子已經見怪不怪,還在悠閑地吃草。
師父把這些看在眼裏,上去就跟驢一刀說,他是保定一家大酒樓的采購,酒店接了一個婚宴,那邊指定要吃全驢宴,所以專程趕過來緊急訂購三頭驢子。
訂婚宴的那家人,嘴特別刁,還要求驢子必須是先殺,活吃,所以需要李一刀這邊連夜趕過去三頭驢子,然後在那邊歇一夜,第二天早晨還得麻煩他親自操刀殺驢。
見驢一刀還在猶豫,師父啪一下數出來幾張大票子,說這是定錢,讓他放心,他知道行情,一定不會讓他吃虧!
驢一刀收了錢,就從驢槽裏牽出來三頭驢子,準備跟著師父走。
師父卻說,先不急,他還要在這邊采購一些東西,讓他們先趕著驢子走,他們腿腳快,沒多久就能趕過去。
待驢一刀走遠了,天色也黑了,師父給老畢遞了個眼色,率先翻過牆頭,直奔那驢圈而去。
到了驢圈,他左右看了看,然後指著一個地方,讓老畢用鐵鍁一直往下挖,他自己在旁邊架起了一口大鐵鍋,點了一堆柴禾,燒了一大鍋開水。
那驢圈裏很潮濕,底下全是稀泥,臊氣衝天,倒是挺好挖。挖了半天,挖了差不多三米深,就覺得驢騷味漸漸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濃烈的腥臭味,像是死魚爛蝦一般,下麵也越來越潮濕,像是什麽動物的洞穴一般。
又挖了二尺多深,就聽見鐵鍁哐當一聲響,像是碰到了什麽東西,接著那地下猛然傳來一陣震動,土塊紛紛往下掉,像是底下埋著什麽大物件,就要爬出來了。
師父在旁邊看著,不慌不忙,叫起老畢,兩個人端起那口大鐵鍋,朝著那大土坑裏就倒了下去。
那土坑下猛然一震,嘶嘶作響,像是什麽東西在底下拚命掙紮,把驢圈下的泥全都攪合開了,驢子們都驚得四處逃竄,不敢靠近。
大約過了一根煙的時間,那動靜才慢慢過去,師父才走過去,跪在地上,扒開土層,就聞到一股強烈的魚腥味,伴著一股開水燙豬毛的味道。
等那稀泥扒開,就發現那底下是一個足足有水缸那麽大的螃蟹,那螃蟹鉗子就有拳頭大!
那螃蟹蓋通紅通紅的,已經被剛才那一大鍋開水給活活燙死啦!
老畢師父很謹慎,他親自將老螃蟹挖出來,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螃蟹殼,確認上麵沒有任何文字,才用一個大號扳手揭開蟹殼,掏空蟹肉,從裏麵弄出來了一個巴掌大小的佛像,撿在了手裏,說這次可算是沒白折騰!
老畢開了眼,湊過去看看,那玩意兒是灰白色的,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佛像,佛祖盤坐在地上,有鼻子有眼,有姿態有神韻,背後佛光嫋嫋,真像是西方極樂世界。
師父得意洋洋地給老畢解釋,說他當時在保定吃驢肉時,就覺得這驢肉味道不對勁,不僅沒有驢肉慣有的腥臊味,反而有一種淡淡的腥味,像是海鮮味。
這味道肯定不會是驢身上的,肯定就和驢生長的環境有關。
那個村子裏的池塘突然斷流,肯定不會是無緣無故的,那一定是水裏的東西走了,斷了水脈所致。
到了李一刀家後,他就發現,其他的東西都沒啥特別的,就是那個驢槽比較特別,又腥又臭,但是那些驢子還活得好好的,他就知道了,這底下一定藏著一隻幾百年的老螃蟹!
這螃蟹呀,有一個特點,最喜歡驢尿、馬尿,所以在沿海有些地方,要捉螃蟹,就弄一根麻繩,扔在驢圈裏,蘸滿驢尿,扔在沙灘上,第二天去撿吧,上麵準保爬滿了螃蟹。
老畢就問他,這螃蟹身上的佛像是咋回事?
師父就笑他沒文化,沒讀過魯迅的書啊,《從百草園到》裏寫過這個事情!這螃蟹啊,裏麵都有一個蟹和尚,看起來像是個人形,就是螃蟹的寶!
這隻螃蟹年頭久了,已經開始修煉了,所以蟹和尚也修成了佛像,那玩意兒可是個好東西,不僅百毒不侵,還能祛熱毒,拔毒瘡,這玩意兒戴在身上,那水裏的毒蛇、大魚都不敢靠近你!
老畢說完就樂了,說他師父行嘛,連個老螃蟹都不放過!
他師父也哈哈大笑,說他今天看著這村子比較怪異,還以為是被人做了局,現在看看是多想了。這窮鄉僻壤的地方,還能出來什麽大人物?
剛說完,地下突然轟一聲響,原本挖開的蟹窟猛然塌了,接著從裏麵猛然竄出來一堆黑黝黝的物件,卻是一隻隻嬰兒拳頭大小的蠍子,一個挨著一個,玩命一般朝外躥去,像是裏麵有什麽了不得的東西要出來了。
老畢的師父眼睛一咪,讓老畢趕緊將螃蟹殼翻過來,用一隻破碗刮幹淨了上麵的蟹肉,再用水一衝,就看見那蟹蓋上麵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看著不像漢字,七扭八扭的,看著倒像是喇嘛的經文。
在經文最後,也就是螃蟹殼底下,被人穿了一股細線,細線穿透了土地,深深紮在了土地下麵,不知道有多深。
老畢試了試,那細線不知道用什麽做的,非常堅韌,根本扯不動。
老畢的師父就歎息了一聲,說自己真是老了,忘了這陰邪東西是見不得光了,哪能露在外麵,差點兒釀成大禍。
然後他又感歎了一聲:有三十多年了吧,終於又找到你了。我就知道,我還沒死呢,你怎麽死得了?
他又冷笑:龍脈你都敢截,用幾十萬人的氣運逆國運,這天下還有什麽你不敢做的?
他師父用拐棍扒拉了幾下蟹蓋,掐算了一下,就讓老畢大火燒開了幾鍋開水,按著幾個方位澆下去。
小畢問他:師父,要挖開不?
師父搖搖頭,說:來不及了,挖二尺深就行。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小畢點點頭,將那大鍋水挨著一尺深的泥坑灌了下去,就見那地下泥土翻滾,簌簌跌落,像是下麵有什麽東西被燙傷了,拚命要往外爬。
滿院子都飄著一股怪異的肉香味,院子下像是開了鍋,整片地麵都在晃動,泥土翻動,像是地震一般。
動靜越來越大,隔壁的狗都被驚起來了,拚命吼叫,一聲接著一聲,一片連著一片,後來整個村子的狗叫聲都連在了一起,好多人家都被吵醒了,開始開燈查看。
小畢有些擔心,問他師父怎麽辦?
師父說:沒事,他也快熬不住了。
不知道弄了多少個泥坑,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哀嚎聲,聲音特別詭異悠長,但是幾乎在一瞬間,整個村子的狗突然就停止了叫聲。
有些狗明明是在長吼,突然就憋了回去,拉長的聲音硬是戛然而止,像是遇到了什麽特別可怕的東西,吭都不敢吭一聲。
原本一直趴在驢圈上懶洋洋睡覺的小猴,猛然醒了過來,渾身的毛都豎了起來,眼睛死死盯著遠處。
老畢的師父叫了一聲:走。
小猴刷一下跳在了他肩膀上,他們開始往外走。
那天是個月亮地,走了沒多久,路上就起了霧了。那霧氣開始沒多大,後來越來越大,小畢也覺得有些不對了。
首先是師父那隻猴子,平時最愛騎在他頭上,上竄下跳,一會兒也不得閑。
現在倒好,它老老實實地蹲在師父肩膀上,一動也不敢動渾身都緊繃著,像是特別懼怕什麽。
原本好好的路,也漸漸看不清了,前麵開始出現了一個墳堆,接著又出現了一個,又走了一會兒,像是走到了老墳山,到處都是一個個的墳堆,合抱粗的老槐樹,地上散落著枯骨,旁邊是一個塌了頂的破廟。
破廟裏供奉著古怪的黑色雕像,更詭異的是雕像下麵是人形,頭卻是獸頭,有狐狸、有狼、有黃皮子,還有一些他不認識的動物,都是帶著嘲諷的神色,冷冷盯著他。
師父就慢慢停了下來,說:小畢呀,別走了,他已經到了。
小畢趕緊朝著四周看著,外麵全是濃霧,霧氣中一個個墳堆,哪有什麽人?
他師父又說了幾句古怪的話,回頭問老畢:小畢,你跟了師父多久了?
老畢想了想:快十年了。
師父點點頭:這幾年跟著師父走南闖北,也苦了你了。本來想著你還小,過幾年再傳你一些真本事,看來是沒機會了。
老畢聽他師父這麽一說,頓時臉色大變,趕緊上來扯著師父的衣角,說師父咱們趕緊走吧!馬上五月了,咱們還要去江南吃糟鵝,喝黃酒呢!
師父就笑了:你知道師父當時為啥相中你不?
小畢說:是不是看我聽話?
師父笑了:那是因為你傻!做咱們這行的啊,不能太聰明嘍,也不能有感情,折壽啊!
他歎息了一下,說:“唉,本來想著,等你大一些了,再把這些事情告訴你,看來是沒有機會了。
他取下那個蟹寶,讓小畢收好,又取下手裏的玉扳指,讓小畢小心收好。
他摸摸老畢的頭:小畢,師徒一場,師父也沒啥能給你的,回去後把扳指賣了,找個老實女人好好過日子。
小畢的眼淚就下來了。
這個扳指師父的心愛之物,再落魄的時候都沒有典當過,說是師父的師父留給他的唯一念想。
有一年小畢中暑了,師父拿下來過一次,讓他含在嘴裏,就像是一塊冰,沁人心脾,將他救了過來。
可是不管小畢怎麽懇求哭鬧,師父都隻是堅決地搖頭。
他最後打了一個呼哨,讓小猴跳下來,使勁摩挲了小猴渾身的毛,鄭重拜托小畢一定要照顧好它,轉身就要走。
小畢死死拽住他,死活不讓他走。
師父卻指著周圍的小墳堆問他:“你知道這是啥不?”
“墳頭……”
師父卻搖搖頭:“這裏都是師父當年的老兄弟,他們現在都坐在那兒看著咱們呢!”
師父說:“其實在當年,師父就已經死了……多活了那麽多年,已經是賺的了,現在也該回去陪他們了……”
師父說:“小畢,你要記住了,男人總有向前走不回頭的時候。有時候啊,你明知道往前走就是死,可是也要往前走。有些事情,比活著還要重要。師父這輩子,值了!”
說完,他像變了一個人,眼神似劍,背脊陡然挺直,仿佛年輕了幾十歲,朝著濃霧裏走去,且歌且行,身影逐漸消失在了濃霧中。
那小猴吱呀叫了一聲,猛然從小畢頭上跳下來,追著師父也去了。
小畢也喊了一聲“師父”,拚命去追他師父,卻在霧氣中迷失了方向,怎麽也找不到他的影子。
很多年以後,老畢才知道,師父臨走前唱的那首歌,是一首非常古老的軍歌。
他師父還曾經是個軍人?
老畢就不知道了。
第二天他醒來時,躺在幹涸的河床上,周邊全是幹裂的土地,哪還有什麽一個接一個的老墳堆,哪還有什麽濃霧?
他尋訪了好久,問了村子裏所有的老人,都沒人知道哪裏有那樣的老墳圈子,以及那樣古怪的破廟。
他沒有放棄,繼續一寸一寸尋找,他知道肯定有一個地方,哪怕是一個結界,一個地下世界,他師父也曾殺了進去。
後來,他終於在拒馬河的一條支流旁找到了那隻小猴。
是小猴的屍體。
它的身體緊緊縮成了一團,像是被燒焦了一樣,將它的身體小心舒展開來,才發現它並不是被燒焦了,而是被什麽東西吸盡了渾身的血肉,所以身體縮成了一團,已經完全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
小畢大哭,在河邊焚化了小猴的屍體。
他後悔當時的遲疑,他覺得自己還不如一隻猴。
在河邊等了三個月,天降大雨,雨水充溢了拒馬河,淹沒了幹涸的河床,小畢大聲痛哭,沒有人知道這背後經曆過什麽。
他終於離開了。
他沒有賣掉玉扳指,他將蟹和尚戴在了脖子上,開始一個人生活。
他本是個孤兒,一直在街頭流浪,是師父收留了他。
他沒有家,師父在的地方就是家。
現在師父沒了,他又成了那個孤兒。
他在全國流浪了很久,最終回到了烏蘇裏江。
老畢說:師父一定還活著。
老畢說:每年開春,師父都會來這吃開江魚,所以我要在這等著他。
老畢說:我跟師父時,才十六歲,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認出我?
老畢說不下去了。
他今年已經五十六歲了。
老畢就使勁揉眼,他就眯著眼看外麵紛紛揚揚的大雪,他就使勁抽早已經熄滅的旱煙,他就輕輕唱起那首古老的軍歌。
過了很久,老畢輕輕地說:每次想起師父,我都要哭了。
實際上,他已經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