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義犬
魚叔講故事:天生仙胎 作者:一隻魚的傳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講幾個關於狗的故事。
我以前寫過一個“義犬”的故事,是我在哈爾濱旅行時聽到的。
當時是冬天,我住在中央大街的馬迭爾賓館。
這賓館估計好多人沒聽說過,不過它的西餐廳出的雪糕,估計好多人知道,就是著名的馬迭爾冰棍。
是的,馬迭爾冰棍就是這家賓館出的,大家知道的那些,其實都是改良版的,最正宗的還是去他們家吃,在賓館門口就有,三塊錢一根。
住在這家賓館的好處是,吃冰棍不用排隊。
東北冷啊!
大家可能不知道冷到什麽程度。
要是有人喝醉了,躺在外麵睡著了,要是過了半小時,就不用救了,因為人肯定被凍死了。
所以在這裏,冬天去吃熱鬧的館子,就那種人擠人,吵吵嚷嚷,滿頭熱氣的小館子,吃滾開熱辣的燉菜,喝熱辣辣的白酒,鐵鍋燉侉魚,鐵鍋燉大鵝,紅紅火火,濃香麻辣,才能對得起那麽冷的天。
這個故事,就是我在這種情況下聽到的。
當時沒地方了,我跟一個小老頭兒拚桌。
小老頭兒長著一張娃娃臉,看著很喜慶,他就點了一盤包子,一瓶酒,自己在那慢慢吃喝,有滋有味的。
我看他有趣,就點了一大鍋菜,請他喝酒,讓他給我講講故事就行。
老人就給我講了一個他當年經曆的打獵故事。
老人說,他現在走背字兒,寒冬臘月的也要拉車幹活,不過他年輕時日子過得還好,是個羊倌兒。
他家在中俄邊界,真正的原始森林,那山上啥都有,野雞從灌木中撲騰撲騰亂飛,白亮的溪水中到處是魚,最多的是川丁子、柳根子,還有三道鱗、七裏浮子、狗魚棒子。
不過最好吃的還是鯰魚,野生鯰魚,用茄子燉開了,那味道啊,能給你吃哭嘍!
俺們東北這邊有句話,“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這是新姑爺招待老丈人的菜,要是每天鯰魚就酒,那給個縣長也不換啊!
他說,他偶爾吧,也拎著一把獵槍上山揍幾隻野雞、野兔的。
在這大山裏頭打獵,有好多老規矩,並不光是什麽不能坐樹墩子,不能打絕戶獵,墳頭上的獵物不能打就行了。
你想啊,這大山裏的野物生長了幾百年,上千年,啥邪門事沒有?
但是有些邪門東西吧,你要是碰上了,不打它還好,你要是打了,打不死它,它就得害死你。
所以老獵人也沒辦法,隻能說盡量躲著走,別去碰一些禁忌的存在。
老話叫做,“背打狐狸斜打狼,月牙下打黑瞎子”。
這是有說法的。
狼這東西,是銅頭鐵腿豆腐腰,別看它腦袋硬得像鐵榔頭,你隻要撿根粗劈柴,朝它腰上狠狠幹一下,這狗日的就廢了。
黑瞎子皮厚肉糙,很難打死,而且一槍打不死的話,它還會拚命反撲,厚厚的熊掌一下就把人拍了個稀巴爛。
但它有死穴,黑瞎子胸口處有一撮月牙形狀的白毛,那是它的心髒所在地,瞄準這裏,就能一槍打死它。
最邪的就是狐狸。
狐狸要背著打,就是從後麵放冷槍,不能正對著它打。
老輩們說,你要是正對著打它,打不著還好,要是打著了,它臨死前會朝你突然笑一下(我其實挺好奇狐狸是不是真會笑,但是沒敢問),這狐狸笑最可怕,要是遇上了,人基本上就下不了山了。
還有黃皮子,這玩意兒沒有幾兩肉,還邪乎,大家都不碰它。
老林子裏的東西活得年頭久了,好多事情吧,不能多想,想想就害怕。
接下來,他給我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曆過的老林子的怪事,是關於一隻狗的。
他說,這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俺才十幾歲,每天去山坡上放羊。
有一天,放著放著,我發現羊少了一隻,到處找了找,發現一隻小狼趕著羊往老林子裏猛紮。
他給我比劃著,狼趕羊,是騎在羊身上,用爪子蒙著羊的眼睛,趕著羊走。
那狼沒多大,還是個半大的,幹巴巴的,羊還能馱動。
它蒙住了羊眼,羊看不見東西,就會按照狼的指揮走路。它用尾巴拍打著羊的屁股,羊就往前走,拍拍它的脖子,它就拐彎。
當時俺很奇怪,這狼吃羊見過,它趕羊幹啥?
所以就偷偷跟在後麵,想看看這狼到底想幹啥。
俺發現,那狼趕著羊往那老林子裏猛紮,最後趕到一個破山洞旁,把羊轟了進去,自己連滾帶爬跑走了。
俺雖然個子小,但是從小膽子賊大,背著獵槍,又帶著一條守山犬,有啥好怕的?
剛想進洞,沒想到那死狗卻死死拽住俺的褲腳,扒著地,死活不讓俺進去。
俺惱火了,使勁踹了幾腳,踹開那狗,自己拽開步子就往那山洞裏鑽。
這時,那狗突然發出了一聲像人嗚咽一樣的聲音,接著猛然竄過來,一下子撞開俺,自己衝進了洞裏,朝著洞裏汪汪叫著,那聲音哽哽咽咽的,仿佛害怕到了極點,還要硬撐著。
俺開始緊張,把槍拉開了槍栓,覺得山洞裏估計是一隻花豹子,或者是頭老虎?
這狗吧,不怕狼,就怕豹子,一聞到豹子尿味,自己就慫了。
這守山犬是怕俺被豹子抓傷,所以自己搶先進去,想替俺擋一下。
俺有些激動,當時摘下獵槍,一下子就跳了進去,沒想到那守山犬卻拚命朝俺撞過來,使勁推著俺往外走。
俺覺得有點不對勁,就打了個呼哨,想要狗也跟著回去,就發現這狗整個被嚇癱瘓了,四條腿在地上拚命發抖,可憐巴巴地看著俺,幾乎連聲音都發不出來了。
雖然站都站不穩,但是它還是死死守在俺前麵,護著俺。
俺著急了,想著不管這山洞裏到底是啥大畜生,這狗今個兒必須帶走。
俺就一隻手拽著狗項圈,拚命往後拖,這時候山洞中突然傳來一聲低吼,震得整個山洞都嗡嗡作響,碎石亂掉。
那狗最後朝俺看了一眼,突然朝俺撞過去,將俺一下子撞了個跟頭,撞出了山洞,自己嗷嗷吼叫著,硬是朝著山洞深處跑去……
俺也覺得不對勁,趕緊瘋跑回去,喊了一幫人殺回來,發現洞裏散落的全是豬羊骨頭,還有小孩戴的銀鐲子……
說到這裏,他低頭使勁抽了一口煙。
我著急得問:“那是啥洞?打死它了嗎?”
老人搖搖頭:“不知道……俺們在那邊埋伏了五宿,都沒有見到一個活物,最後隻好下山了……
不過聽老輩們說,那洞裏指定有一個讓所有動物都非常害怕的東西,那狼還要給它送禮……”
我有些背後發寒,也有些感動,說:“那狗……是替你死了……”
他含含糊糊答應了一聲。
我感慨著:“多好的狗!”
老人悶頭抽著煙,突然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狗和狗是一個樣,人和人就不知道嘍!”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徐州沛縣。
江蘇沛縣,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鄉,所以當地關於劉邦的各種說法很多。
當地人最津津樂道的,就是當地的一道名菜,叫做“黿汁狗肉”,他們說這是劉邦和鴻門宴上吃生豬腿的樊噲將軍創造的。
說是劉邦當年還是個小混混時,每天去樊噲那吃白食,樊噲是個賣狗肉的屠夫。
不過這樊噲也不是啥大氣的人,怕他白吃不給錢,所以大清早就趕緊渡河(渡船隻有早晨才有),去河對麵擺攤,想避開劉邦。
劉邦在河邊過不去,又氣又餓,急得跳腳,這時河裏鑽出來一頭巨龜(就是黿),主動背著他過河。
劉邦很感激這隻巨黿,然後他叫來樊噲殺死了它。
他給樊噲出了個主意,把黿肉摻到狗肉裏,不就可以多賣點兒錢嘛!
兩人一拍即合,以次充好,沒想到卻做了萬古流芳的超級名菜。
每次去沛縣,當地朋友都要先介紹這道菜,然後給我說說關於劉邦先生的英勇事跡。
說實話,我真不覺得這事情有啥好光彩的,是想說玻璃化友誼,還是想說劉邦的忘恩負義,還是想說樊噲開始就是個黑心奸商?
就這,還萬古流芳,還津津樂道,這怕是腦子有點兒貴恙吧!
當地還有句話,叫做:徐州狗肉在沛縣,沛縣狗肉在王灘。
我小的時候,王灘有個瘸子賣狗肉,姓王。
王瘸子在當地做狗肉最有名氣,街頭十幾家賣狗肉的,需要他先賣,等他賣完後,其他人才敢開張。
這人身上殺氣很足,有人托人從青海弄了一隻藏獒,那藏獒很威猛,逮著鐵鏈子都哢哢咬,誰都馴服不了,後來見了王瘸子,兩條腿一軟,趴下了。
王瘸子不到五十歲就得惡疾死掉了。
當地的規矩,人死了以後,屍體要裝在一個特別的鐵皮匣子裏,鐵皮匣子也有兩個輪子,是掛在車後麵的。
屍體是不能上車的,晦氣,要裝在鐵皮匣子裏,這個鐵皮匣子有個特別的名字,叫“活”。
我之前講老滿的故事時說過,裝死人的東西叫“活”,是在騙鬼,讓他以為自己還活著,這樣就不會詐屍,等到了火葬場,往火爐裏一推,管他娘的詐不詐的,就去火爐裏折騰吧!
所以火葬場的老工人說過,清理火化爐時,簡直不敢往四周看,那爐膛裏全是一道道的抓痕,看著就瘮人。
就說王瘸子死後,放在“活”裏,一路拉到縣城去火化。
結果等車到了火葬場,打開一看,“活”的大門是敞開的,人沒了。
大家冷汗就下來了,這丟錢丟手機都聽說過,沒聽說過丟屍體的!
大家趕緊開車回去找,發現路邊有成群的狗在啃食什麽東西。
大家也沒在意,繼續往前走。
又走了一會兒,覺得不對,怎麽到處都有狗奔過來,朝著前麵跑,簡直就像衝鋒陷陣一樣。
大家一愣,趕緊回去看看,發現那群狗啃食的,就是這個王瘸子,幾個人用鐵鍁打都打不散,直到最後啃成了渣。
這個故事很離奇,但是是真實發生的。
因為這是我一個親戚親眼目睹的,他當年在崔寨鄉政府做副鄉長(王灘是崔寨鄉下屬的村子)做事,當年這個事情鬧得很大,他負責收的尾。
做完這個事情之後,他就辭職了,後來去了深圳,倒也成了一個富翁。
他說,王瘸子手腳不幹淨,成天到處逮狗,殺狗,怕政府給他正法了,所以成天給他送狗肉。
當時那個年代,家族勢力還很大,他們那個村子,大半個村子裏的人都是親戚,根本沒法處理,所以政府也隻能裝看不見。
他說,王瘸子的狗肉是真香啊,狗肉是肥而不膩,油脂全都滲進了瘦肉裏,加上老鱉燉爛了,真是聞到狗肉香,佛祖也跳牆。
他說,而且當地的狗肉吧,都燉爛了,不用刀子切,都是用手撕,也不用紙包,用旁邊荷塘的荷葉包著,肥膩的狗肉散發著清香的荷葉氣,用剛出鍋的焦脆的燒餅一卷啊,那日子啊,可真是齊了天了!
他感慨:可是啊,我他媽的一次都沒吃過!
我震驚了,問他:為啥?
他悠悠叼起一支煙,說:你老叔我啊,也不是什麽正經人,送過禮,嫖過娼,也給領導扛過雷,說過違心的話,但是吧,我畢竟還是個人吧。
我嘛,從小就養狗,喂狗的人,還吃狗肉,那還算是個人嗎?
他說得理直氣壯。
我終於明白,他當年青年才俊,為何放棄副鄉長不當,反而要下海了。
最後一個故事,發生在南宋時期的臨安。
臨安城裏,有個殺狗的屠夫,叫做董平。
董平有一次收了兩隻狗,一隻大狗,一隻小狗。
他把刀子放在案板上,去屋裏拿個東西,回來後要殺大狗,發現找不到刀子了。
他找了又找,怎麽都找不到,後來終於發現了一點端倪,那個小狗原本緊緊挨著大狗,現在卻趴在牆角,一動也不動。
屠夫扒開小狗,果然發現小狗身下藏著那把刀子。
他一腳踢開小狗,奪過刀子,要殺大狗。
結果小狗一躍而起,趴在大狗脖子上,眼淚啪啪地往下掉。
董平看了一會兒,歎了口氣,對家人說:算了算了,把最後一鍋狗肉賣了,明天開始改行做個小買賣吧,從今往後啊,這血盆子裏的買賣,我不做了。
這個故事出自《濟公傳》,後麵的故事也比較溫暖。
董平挑著最後一擔狗肉賣,遇到了濟公,濟公看到他深陷死局(他身後的牆要塌了),救了他一命,自此他不再殺狗,改行賣鮮果子了。
說說濟公。
濟公大家都知道,瘋瘋癲癲的,喝酒,吃肉,這裏要特別說一句,他吃的是狗肉。
他的名言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也是好多人吃狗肉的理由,活佛都吃,我怕什麽呢?
好多人再引申一下,佛法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於是就繼續心安理得幹壞事,覺得無所謂啊,反正隻要我一“回頭”,就是“岸”了。
所以好多大壞人啊,都信佛,也讓我特別討厭佛教,覺得太虛偽。
後來有一年,我在終南山遇到一個老居士,這個老居士頗通佛法,於是我們聊起來,他給我解釋了一下。
他說啊,這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確實是騙人的,“苦海”既然無邊,即便有“岸”,你也遊不上去呀!
那麽佛法說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
它是想勸壞人回頭,給他們留一個念想,覺得還有機會償還罪孽,不至於一條路走到黑,少做些血盆子的買賣,輪回路上也少受點兒苦。
所以好多事情吧,還真是要經名師指點,才能領悟,就像濟公說的那句話,好多人不知道後半句。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濟公活佛是南宋時期的人,距離今天,已經將近一千年了。
一千年後,臨安城改名為杭州。
我以前寫過一個“義犬”的故事,是我在哈爾濱旅行時聽到的。
當時是冬天,我住在中央大街的馬迭爾賓館。
這賓館估計好多人沒聽說過,不過它的西餐廳出的雪糕,估計好多人知道,就是著名的馬迭爾冰棍。
是的,馬迭爾冰棍就是這家賓館出的,大家知道的那些,其實都是改良版的,最正宗的還是去他們家吃,在賓館門口就有,三塊錢一根。
住在這家賓館的好處是,吃冰棍不用排隊。
東北冷啊!
大家可能不知道冷到什麽程度。
要是有人喝醉了,躺在外麵睡著了,要是過了半小時,就不用救了,因為人肯定被凍死了。
所以在這裏,冬天去吃熱鬧的館子,就那種人擠人,吵吵嚷嚷,滿頭熱氣的小館子,吃滾開熱辣的燉菜,喝熱辣辣的白酒,鐵鍋燉侉魚,鐵鍋燉大鵝,紅紅火火,濃香麻辣,才能對得起那麽冷的天。
這個故事,就是我在這種情況下聽到的。
當時沒地方了,我跟一個小老頭兒拚桌。
小老頭兒長著一張娃娃臉,看著很喜慶,他就點了一盤包子,一瓶酒,自己在那慢慢吃喝,有滋有味的。
我看他有趣,就點了一大鍋菜,請他喝酒,讓他給我講講故事就行。
老人就給我講了一個他當年經曆的打獵故事。
老人說,他現在走背字兒,寒冬臘月的也要拉車幹活,不過他年輕時日子過得還好,是個羊倌兒。
他家在中俄邊界,真正的原始森林,那山上啥都有,野雞從灌木中撲騰撲騰亂飛,白亮的溪水中到處是魚,最多的是川丁子、柳根子,還有三道鱗、七裏浮子、狗魚棒子。
不過最好吃的還是鯰魚,野生鯰魚,用茄子燉開了,那味道啊,能給你吃哭嘍!
俺們東北這邊有句話,“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這是新姑爺招待老丈人的菜,要是每天鯰魚就酒,那給個縣長也不換啊!
他說,他偶爾吧,也拎著一把獵槍上山揍幾隻野雞、野兔的。
在這大山裏頭打獵,有好多老規矩,並不光是什麽不能坐樹墩子,不能打絕戶獵,墳頭上的獵物不能打就行了。
你想啊,這大山裏的野物生長了幾百年,上千年,啥邪門事沒有?
但是有些邪門東西吧,你要是碰上了,不打它還好,你要是打了,打不死它,它就得害死你。
所以老獵人也沒辦法,隻能說盡量躲著走,別去碰一些禁忌的存在。
老話叫做,“背打狐狸斜打狼,月牙下打黑瞎子”。
這是有說法的。
狼這東西,是銅頭鐵腿豆腐腰,別看它腦袋硬得像鐵榔頭,你隻要撿根粗劈柴,朝它腰上狠狠幹一下,這狗日的就廢了。
黑瞎子皮厚肉糙,很難打死,而且一槍打不死的話,它還會拚命反撲,厚厚的熊掌一下就把人拍了個稀巴爛。
但它有死穴,黑瞎子胸口處有一撮月牙形狀的白毛,那是它的心髒所在地,瞄準這裏,就能一槍打死它。
最邪的就是狐狸。
狐狸要背著打,就是從後麵放冷槍,不能正對著它打。
老輩們說,你要是正對著打它,打不著還好,要是打著了,它臨死前會朝你突然笑一下(我其實挺好奇狐狸是不是真會笑,但是沒敢問),這狐狸笑最可怕,要是遇上了,人基本上就下不了山了。
還有黃皮子,這玩意兒沒有幾兩肉,還邪乎,大家都不碰它。
老林子裏的東西活得年頭久了,好多事情吧,不能多想,想想就害怕。
接下來,他給我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曆過的老林子的怪事,是關於一隻狗的。
他說,這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俺才十幾歲,每天去山坡上放羊。
有一天,放著放著,我發現羊少了一隻,到處找了找,發現一隻小狼趕著羊往老林子裏猛紮。
他給我比劃著,狼趕羊,是騎在羊身上,用爪子蒙著羊的眼睛,趕著羊走。
那狼沒多大,還是個半大的,幹巴巴的,羊還能馱動。
它蒙住了羊眼,羊看不見東西,就會按照狼的指揮走路。它用尾巴拍打著羊的屁股,羊就往前走,拍拍它的脖子,它就拐彎。
當時俺很奇怪,這狼吃羊見過,它趕羊幹啥?
所以就偷偷跟在後麵,想看看這狼到底想幹啥。
俺發現,那狼趕著羊往那老林子裏猛紮,最後趕到一個破山洞旁,把羊轟了進去,自己連滾帶爬跑走了。
俺雖然個子小,但是從小膽子賊大,背著獵槍,又帶著一條守山犬,有啥好怕的?
剛想進洞,沒想到那死狗卻死死拽住俺的褲腳,扒著地,死活不讓俺進去。
俺惱火了,使勁踹了幾腳,踹開那狗,自己拽開步子就往那山洞裏鑽。
這時,那狗突然發出了一聲像人嗚咽一樣的聲音,接著猛然竄過來,一下子撞開俺,自己衝進了洞裏,朝著洞裏汪汪叫著,那聲音哽哽咽咽的,仿佛害怕到了極點,還要硬撐著。
俺開始緊張,把槍拉開了槍栓,覺得山洞裏估計是一隻花豹子,或者是頭老虎?
這狗吧,不怕狼,就怕豹子,一聞到豹子尿味,自己就慫了。
這守山犬是怕俺被豹子抓傷,所以自己搶先進去,想替俺擋一下。
俺有些激動,當時摘下獵槍,一下子就跳了進去,沒想到那守山犬卻拚命朝俺撞過來,使勁推著俺往外走。
俺覺得有點不對勁,就打了個呼哨,想要狗也跟著回去,就發現這狗整個被嚇癱瘓了,四條腿在地上拚命發抖,可憐巴巴地看著俺,幾乎連聲音都發不出來了。
雖然站都站不穩,但是它還是死死守在俺前麵,護著俺。
俺著急了,想著不管這山洞裏到底是啥大畜生,這狗今個兒必須帶走。
俺就一隻手拽著狗項圈,拚命往後拖,這時候山洞中突然傳來一聲低吼,震得整個山洞都嗡嗡作響,碎石亂掉。
那狗最後朝俺看了一眼,突然朝俺撞過去,將俺一下子撞了個跟頭,撞出了山洞,自己嗷嗷吼叫著,硬是朝著山洞深處跑去……
俺也覺得不對勁,趕緊瘋跑回去,喊了一幫人殺回來,發現洞裏散落的全是豬羊骨頭,還有小孩戴的銀鐲子……
說到這裏,他低頭使勁抽了一口煙。
我著急得問:“那是啥洞?打死它了嗎?”
老人搖搖頭:“不知道……俺們在那邊埋伏了五宿,都沒有見到一個活物,最後隻好下山了……
不過聽老輩們說,那洞裏指定有一個讓所有動物都非常害怕的東西,那狼還要給它送禮……”
我有些背後發寒,也有些感動,說:“那狗……是替你死了……”
他含含糊糊答應了一聲。
我感慨著:“多好的狗!”
老人悶頭抽著煙,突然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狗和狗是一個樣,人和人就不知道嘍!”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徐州沛縣。
江蘇沛縣,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鄉,所以當地關於劉邦的各種說法很多。
當地人最津津樂道的,就是當地的一道名菜,叫做“黿汁狗肉”,他們說這是劉邦和鴻門宴上吃生豬腿的樊噲將軍創造的。
說是劉邦當年還是個小混混時,每天去樊噲那吃白食,樊噲是個賣狗肉的屠夫。
不過這樊噲也不是啥大氣的人,怕他白吃不給錢,所以大清早就趕緊渡河(渡船隻有早晨才有),去河對麵擺攤,想避開劉邦。
劉邦在河邊過不去,又氣又餓,急得跳腳,這時河裏鑽出來一頭巨龜(就是黿),主動背著他過河。
劉邦很感激這隻巨黿,然後他叫來樊噲殺死了它。
他給樊噲出了個主意,把黿肉摻到狗肉裏,不就可以多賣點兒錢嘛!
兩人一拍即合,以次充好,沒想到卻做了萬古流芳的超級名菜。
每次去沛縣,當地朋友都要先介紹這道菜,然後給我說說關於劉邦先生的英勇事跡。
說實話,我真不覺得這事情有啥好光彩的,是想說玻璃化友誼,還是想說劉邦的忘恩負義,還是想說樊噲開始就是個黑心奸商?
就這,還萬古流芳,還津津樂道,這怕是腦子有點兒貴恙吧!
當地還有句話,叫做:徐州狗肉在沛縣,沛縣狗肉在王灘。
我小的時候,王灘有個瘸子賣狗肉,姓王。
王瘸子在當地做狗肉最有名氣,街頭十幾家賣狗肉的,需要他先賣,等他賣完後,其他人才敢開張。
這人身上殺氣很足,有人托人從青海弄了一隻藏獒,那藏獒很威猛,逮著鐵鏈子都哢哢咬,誰都馴服不了,後來見了王瘸子,兩條腿一軟,趴下了。
王瘸子不到五十歲就得惡疾死掉了。
當地的規矩,人死了以後,屍體要裝在一個特別的鐵皮匣子裏,鐵皮匣子也有兩個輪子,是掛在車後麵的。
屍體是不能上車的,晦氣,要裝在鐵皮匣子裏,這個鐵皮匣子有個特別的名字,叫“活”。
我之前講老滿的故事時說過,裝死人的東西叫“活”,是在騙鬼,讓他以為自己還活著,這樣就不會詐屍,等到了火葬場,往火爐裏一推,管他娘的詐不詐的,就去火爐裏折騰吧!
所以火葬場的老工人說過,清理火化爐時,簡直不敢往四周看,那爐膛裏全是一道道的抓痕,看著就瘮人。
就說王瘸子死後,放在“活”裏,一路拉到縣城去火化。
結果等車到了火葬場,打開一看,“活”的大門是敞開的,人沒了。
大家冷汗就下來了,這丟錢丟手機都聽說過,沒聽說過丟屍體的!
大家趕緊開車回去找,發現路邊有成群的狗在啃食什麽東西。
大家也沒在意,繼續往前走。
又走了一會兒,覺得不對,怎麽到處都有狗奔過來,朝著前麵跑,簡直就像衝鋒陷陣一樣。
大家一愣,趕緊回去看看,發現那群狗啃食的,就是這個王瘸子,幾個人用鐵鍁打都打不散,直到最後啃成了渣。
這個故事很離奇,但是是真實發生的。
因為這是我一個親戚親眼目睹的,他當年在崔寨鄉政府做副鄉長(王灘是崔寨鄉下屬的村子)做事,當年這個事情鬧得很大,他負責收的尾。
做完這個事情之後,他就辭職了,後來去了深圳,倒也成了一個富翁。
他說,王瘸子手腳不幹淨,成天到處逮狗,殺狗,怕政府給他正法了,所以成天給他送狗肉。
當時那個年代,家族勢力還很大,他們那個村子,大半個村子裏的人都是親戚,根本沒法處理,所以政府也隻能裝看不見。
他說,王瘸子的狗肉是真香啊,狗肉是肥而不膩,油脂全都滲進了瘦肉裏,加上老鱉燉爛了,真是聞到狗肉香,佛祖也跳牆。
他說,而且當地的狗肉吧,都燉爛了,不用刀子切,都是用手撕,也不用紙包,用旁邊荷塘的荷葉包著,肥膩的狗肉散發著清香的荷葉氣,用剛出鍋的焦脆的燒餅一卷啊,那日子啊,可真是齊了天了!
他感慨:可是啊,我他媽的一次都沒吃過!
我震驚了,問他:為啥?
他悠悠叼起一支煙,說:你老叔我啊,也不是什麽正經人,送過禮,嫖過娼,也給領導扛過雷,說過違心的話,但是吧,我畢竟還是個人吧。
我嘛,從小就養狗,喂狗的人,還吃狗肉,那還算是個人嗎?
他說得理直氣壯。
我終於明白,他當年青年才俊,為何放棄副鄉長不當,反而要下海了。
最後一個故事,發生在南宋時期的臨安。
臨安城裏,有個殺狗的屠夫,叫做董平。
董平有一次收了兩隻狗,一隻大狗,一隻小狗。
他把刀子放在案板上,去屋裏拿個東西,回來後要殺大狗,發現找不到刀子了。
他找了又找,怎麽都找不到,後來終於發現了一點端倪,那個小狗原本緊緊挨著大狗,現在卻趴在牆角,一動也不動。
屠夫扒開小狗,果然發現小狗身下藏著那把刀子。
他一腳踢開小狗,奪過刀子,要殺大狗。
結果小狗一躍而起,趴在大狗脖子上,眼淚啪啪地往下掉。
董平看了一會兒,歎了口氣,對家人說:算了算了,把最後一鍋狗肉賣了,明天開始改行做個小買賣吧,從今往後啊,這血盆子裏的買賣,我不做了。
這個故事出自《濟公傳》,後麵的故事也比較溫暖。
董平挑著最後一擔狗肉賣,遇到了濟公,濟公看到他深陷死局(他身後的牆要塌了),救了他一命,自此他不再殺狗,改行賣鮮果子了。
說說濟公。
濟公大家都知道,瘋瘋癲癲的,喝酒,吃肉,這裏要特別說一句,他吃的是狗肉。
他的名言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也是好多人吃狗肉的理由,活佛都吃,我怕什麽呢?
好多人再引申一下,佛法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於是就繼續心安理得幹壞事,覺得無所謂啊,反正隻要我一“回頭”,就是“岸”了。
所以好多大壞人啊,都信佛,也讓我特別討厭佛教,覺得太虛偽。
後來有一年,我在終南山遇到一個老居士,這個老居士頗通佛法,於是我們聊起來,他給我解釋了一下。
他說啊,這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確實是騙人的,“苦海”既然無邊,即便有“岸”,你也遊不上去呀!
那麽佛法說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
它是想勸壞人回頭,給他們留一個念想,覺得還有機會償還罪孽,不至於一條路走到黑,少做些血盆子的買賣,輪回路上也少受點兒苦。
所以好多事情吧,還真是要經名師指點,才能領悟,就像濟公說的那句話,好多人不知道後半句。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濟公活佛是南宋時期的人,距離今天,已經將近一千年了。
一千年後,臨安城改名為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