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個古典主義的愛情故事。


    講這個故事之前,要先說一個事情。


    一年前,我在知乎回答了一個關於關於高智商的問題,收獲了6萬點讚,真正的“吹乎”巔峰。


    知乎原文如下:


    講講我姐夫高中時做過的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可怕事情。


    高二時,他坐在班級最後一排,上課時偷偷在下麵玩彈弓,結果手一滑,泥丸飛出去了。


    這時,班主任正藏在後門,伸著頭往裏看,泥丸一下崩了班主任的禿頭上,疼得他嗷嗷叫,全班笑炸了。


    班主任麵子上過不去,把我姐夫拎到教導處,建議學校開除他。


    學校開會研究後,覺得給個通報批評吧,首先事情不夠嚴重,其次開除了他,就少了一個考上頂尖名校的學生。


    這時候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


    班主任是個特別愛慕虛榮的人,他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侮辱,告訴我姐夫,必須叫家長過來,要不然就別來上學了。


    我姐夫說:好。


    然後,從此之後,就沒來上學了。


    因為他母親是小學教導主任,父親常年在外地,母親很嚴厲,他不敢告訴母親,覺得很難堪。


    把他每天幹嗎?


    他每天照樣背著書包照樣上學,隻是別人去學校,他去公園和老頭下象棋,去河邊看人釣魚。


    班主任後來也覺得不對勁兒,找了他幾次,讓他回去上學,他也不願意回去,覺得這樣就挺好。


    就這樣過了一年。


    然後,重點來了!


    那是高三下學期了,班主任衝到河邊把他拽了回來,讓他幾個月後參加高考。


    匆忙迎戰,順利考上一所頂尖名校。


    多說幾句吧


    他爺爺,鼎鼎大名的唐山交大畢業,後來主持修建了西南地區絕大多數鐵路。


    他爺爺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比較聰明,保送了哈軍工,畢業後去了甘肅,研究x武器。


    二兒子(我姐夫的父親)比較笨,參加高考,也考上了哈軍工,研究軍工,後來在成都某所名校做博士生導師。


    本來以為他家基因好,後來才知道,我姐夫母親那一支更厲害。


    她屬於很厲害的大族,和近代各種名人都有親戚關係。


    譬如白崇禧。


    也因為和小諸葛這層關係,我姐夫的父親哈軍工畢業後,被要求和他未婚妻(娃娃親)劃清界限,要不然仕途盡毀。


    我姐夫父親選擇了自毀前途,扛著行李去西南鐵路修鐵路,做了最苦的鉗工,一幹就是16年!


    我覺得這個才是最了不起的。


    嗯,順帶說一下,他做鉗工的那幾條鐵路,總工程師就是他父親。


    這個回答很傳奇,可以說比我寫的故事還要傳奇。


    我相信,有很多讀者是因為這個故事關注我的,也有好多人問了許多問題,我都沒怎麽回複,畢竟涉及到很多很敏感的私人信息。


    這次來成都,和我姐夫家人一起吃了個飯,了解了一些細節,發現好多東西還是不能寫。


    嗯,今天就撿一些能講的說說吧,主要講一個古典的愛情故事。


    我姐夫他們是孛兒隻斤後裔。這個孛兒隻斤,並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一個姓氏。


    這個姓氏出過哪些名字呢?


    孛兒隻斤鐵木真,拖雷,忽必烈,孝莊太後……


    是的,這個姓氏,就是蒙古的皇族姓氏,蒙古族的黃金血脈家族。


    不過,所謂的黃金家族血脈後裔,其實很多,甚至隨著蒙古軍團征戰,遍布全世界,倒也不是特別稀罕。


    尤其在元末,好多人為了避難,紛紛把蒙古姓氏改成了漢姓,像類似


    包、鮑、寶、劉,雲,李,波等姓,好多都是以前的蒙古皇族,其實也是普通漢族沒啥區別了。


    我姐夫家那一支,也早就改了漢姓,融入了漢族,不過他們家族還是很龐大,每一代都有幾個驚才絕豔的人出來,很厲害。


    我覺得說基因好吧,其實皇族後裔也挺多的,主要還是看家族教育。


    我姐夫講過一個他們家族的故事,說的是清朝末年,他們家族有個人中了進士。


    在清朝時,中進士是很不容易的,你需要一關關考,一步步進階。


    最開始要考童生,這個也要分幾步,先縣考,再府考,然後省考,全部合格後,就成了“秀才”。


    但是秀才其實沒啥用,這隻是一個資格,不能當官,最多給地主家孩子當個家庭教師啥的,所以被稱為“窮酸秀才”。


    考取“秀才”,主要是拿到一個進階資格,可以有資格進行正式考試了。


    這個正式考試,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鄉試,說是“鄉”,其實是在省裏考,三年考一次,考過了,叫做“舉人”。


    “舉人”一個省也就一百人左右,很厲害,不僅可以繼續往上考,而且有機會做官,真正的鯉魚躍龍門,成為人上人,所以範進中舉後,歡喜得瘋掉了。


    鄉試第二年,就是“會試”,由禮部主持,在北京貢院舉行,考中的,叫做“貢士”。


    “會試”之後,就是“殿試”,也就是皇帝親自主持,在太和殿上現場做卷子,算是終極測試。


    “殿試”考中的,才被成為“進士”。


    “進士”前三名,被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這裏順帶說一下,“狀元”、“榜眼”主要看才學,但是“探花郎”主要看臉。


    在當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進士裏最帥的那個人為“探花”,也有人說選“探花”是皇帝在給女兒選駙馬。


    所以實際上,“探花”是看臉的。


    也因為這個原因,每次放了皇榜,除了狀元以外,“探花郎”是最讓人羨慕的。


    古龍寫李尋歡,說他是“李探花”,就隱含了這個意思,隻是好多人不知道而已。


    我姐夫這個祖上,就是一個進士。


    進士,是可以做官的,真正的精英群體,可比現在的北大清華畢業時強太多了。


    他當時,就被分到了湖北某地做官。


    但是當時是清末,湖北在鬧長毛,就是太平天國,很危險。


    但凡造反,首先要進攻縣衙,殺了知縣祭旗。殺官造反,是誅九族的大罪,罪無可赦,所以這也是先斷了自己的後路,讓大家都知道,沒有退路了,隻能拚命往前衝。


    所以在當時,大家都很清楚,湖北那地方,誰去上任,誰就得死。


    我姐夫那個祖上,自然不想去送死,況且當時兵荒馬亂的,不上任也有諸多理由,比如在路上拖個一年半載什麽的,或者報個丁憂,也不是什麽大事。


    但是他父親不同意。


    他父親讓他跪在祖宗祠堂裏,告訴他,他們這一支,有浴血沙場、馬革裹屍的,有慷慨就義、以身殉國的,就是從來沒有做逃兵的。


    然後他父親讓他選:要麽他親手在祠堂打死他,要麽他死在任上。


    他自然是選擇去湖北。


    上任後,沒幾天,縣衙就被長毛打破了,他當場被殺死,頭顱砍掉了,掛在了縣衙上。


    我姐夫說,翻開他們家家譜,幾乎每一頁都有這樣慘烈的故事。


    所謂世家大族的曆史,其實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血淚史。


    不過說實話,這些故事都離我們太遙遠了,我們還是說點兒現代的吧。


    我姐夫的爺爺,畢業於唐山交大。


    大家估計都沒聽過這學校,想著唐山那鬼地方,能有什麽好學校?


    這所學校啊,當年有多牛逼啊,我舉幾個例子吧。


    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可以免試直接讀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生,所以它也被稱為“東方康奈爾”。


    後來,這個學校後來被拆分了,然後支援了十幾所學校,都是鼎鼎大名的名校。


    他的北京分校,後來成了北京交大;蘭州分校,後來成了蘭州交大;他的冶金係,重組到北京科技大學;采礦係,重組到中國礦業大學;化學工程係,調整到天津大學;土木水利組,調整到清華大學……


    它最後剩下的一點皮囊,搬遷到四川,就是現在的西南交大。


    嗯,我姐夫的爺爺,就是畢業於這所學校最輝煌的時候。


    他是學建築的,後來主持修建了中國西南地區大部分鐵路。


    中國西南地區的鐵路啊,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難修建的鐵路了,高寒、缺氧、凍土、雪山,幾乎全是鐵路殺手,絕對是建築係的噩夢。


    這個著名的建築師,有兩個兒子。


    這兩個兒子,都喜歡讀書、思考,還喜歡寫點兒詩歌什麽的,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文學青年。


    但是建築師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現在國家需要工業,你們要研究工科,工業救國。


    於是兩個兒子就轉修了工科。


    大兒子比較聰明,保送去了哈軍工,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這所大學後來也被分解了,最有名的一部分遷到湖南,就是現在的國防科技大學)。


    大兒子後來就研究x武器,一輩子待在了甘肅,是這個領域很厲害的專家。


    那個比較笨的小兒子,也考上了哈軍工。


    但是小兒子在畢業時,卻遇到了一個問題。


    因為他學習的專業,屬於軍工專業,對人的zhengzhi要求比較高。


    他的家族,以及他父親都為新中國鞠躬盡瘁,沒啥好說的,但是沒想到,他未婚妻出了問題。


    他這個未婚妻,說來也是好笑,算是指腹為婚的。


    他未婚妻的父親,是他父親的助手,兩個人在高原修建鐵路時,凝結了深厚的友誼。當時他們在進行一場攻堅戰,苦不堪言,恰好幾乎同時收到了妻子懷孕的消息。


    兩個人也覺得是緣分,於是隨口說,要是男男就結成兄弟,男女就結為夫妻吧。


    後來孩子出生後,果然是一男一女。


    雖然是戲言,但是兩家都很相信對方的家教人品,於是幹就這麽半真半假地定下來了。


    我姐夫父親畢業時,就是這個指腹為婚的未婚妻,出了問題。


    因為,她有一個海外關係。


    而且這個關係還特別硬。


    她們家是蜀中大族,蜀中大族嘛,自然有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我以前聽她講了一下,大半個中國的名人都能扯上關係)。


    但是她當時一個比較近的關係,就是台灣的“戰神”白崇禧。


    我姐夫母親說,白崇禧其實也是名門望族子弟,但是因為他家裏一些比較私密的原因,去了桂林那邊。


    不過他確實很厲害,雖然家境很一般,也沒有什麽名師指點,但是硬著靠著努力,成為了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按說和“戰神”是親戚,也是一件挺榮耀的事情,但是在那個時代,可是非常危險的罪名。


    所以在我姐夫要畢業分配時,一個級別非常高的人找他嚴肅談話,給了他兩條路選:


    第一條路:和你未婚妻退婚,我把我女兒嫁給你,你以後就跟我吧;


    第二條路:和你未婚妻結婚,然後你父親現在在高原修鐵路吧,你就去他手下當鉗工吧;


    我姐夫父親點點頭,給他鞠了一個躬,然後回去了。


    第二天,他請了一周的假,回了一次成都,和未婚妻結了婚。


    然後他回到學校,打了報告,去了高原修鐵路,做了一名鉗工。


    鉗工是什麽?


    大家看到鐵軌下,是一個個枕木,枕木是用很粗大的釘子牢牢固定住的。這個鉗工,就是擰這個釘子的。


    在高寒缺氧的高原上,將一顆顆釘子擰進去,砸死,磨圓,簡直就是慢性自殺。


    他在高原做鉗工,做了多久呢?


    整整十六年。


    是的,十六年。


    十六年啊,我姐夫母親也經曆了結婚、分居、審查、隔離、批鬥、生育、工作……


    長達十六年的漫長等待啊,想想也挺可怕的。


    所以我在知乎那個回答裏說,我姐夫寧願不上學,也不願意告訴他母親,就是這個原因。


    他母親實在太苦了,他實在不想讓母親傷心。


    十六年後,我姐夫父親終於平反了,組織上問他有什麽要求嗎?


    他說:我還是希望能繼續學習,報效祖國。


    然後他自學了英語,去了美國留學,學成歸國後在某知名大學任教,也參與了很多大型軍工項目,成為了某一領域的權威專家。


    他是一個很和藹的老人,雖然經曆了許多磨難,但是還是有一顆赤子之心。


    好多年前,我姐姐結婚時,他去北京參加婚禮。


    參加完婚禮,他就匆忙就回去。


    我姐夫有些不高興:好容易來一次,怎麽來了就要走?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他帶的一個博士,畢業論文出了點兒問題,他怕影響別人畢業,所以要趕緊回去給他輔導輔導……


    他現在退休了,喜歡攝影,天南海北跑,拍拍雪山大湖,花草候鳥,整天笑嗬嗬的,還喜歡給別人修收音機,一個很破的收音機,他能修好幾天……


    誰也不知道這個好脾氣的小老頭兒,曾經經曆過那麽多風霜雨雪,血雨腥風,有著這麽傳奇的經曆。


    我姐夫的母親嘛,是一個特別樂觀的人,即便在那個年代,她也保持著特別好的心態,喜歡給我講當年的故事,教育小孫子和小孫女,排排坐,吃果果。


    我姐夫畢業後,先去了某部做公務員,做了幾年,有了一定職級後,突然覺得沒意思,就辭職了。


    他在北京和某著名導演搞了一段時間電影,然後回成都做了全職家庭婦男,主要工作是帶兩個孩子,無聊了,就翻譯點兒喜歡的書,簡單又瀟灑。


    前幾天,和他們一家人吃飯,聊到股票。


    我姐夫說,他炒股基本上沒賠過,除了08年那一次。


    我問他,當年怎麽看走眼了?


    他說,其實也沒有看走眼,當時的情況,所有人都知道,奧運後肯定跌破。但是國家當時很不穩,要是股票持續下跌,經濟就很危險了。


    所以他當時和父親商量了一下,說算了,還是為國接盤吧。


    接了一下盤,賠掉了一套北京四環的大房子。


    我姐夫的母親就笑,說北京的房子賠掉了也好,他終於可以回成都安心養老了嘛!


    大家都笑。


    最後,我忍不住問了我姐夫他父親:叔叔,你在高原整整浪費了16年,會不會有些遺憾呢?


    他笑了。


    他說,沒什麽遺憾的,其實在哪裏都一樣,都是給國家擰螺絲釘嘛。


    一年前,我在知乎那個回答的結尾說:


    其實挺羨慕他(我姐夫)的。


    我拚命努力,就想做到這種雲淡風輕,從容淡定。


    所謂自由,並不是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而是你不想做什麽,就可以不做什麽。


    一年後,我才知道,我錯了。


    更大的自由,其實是身在囚籠,心懷天下。


    試問嶺南應不好?


    此心安處是吾鄉。


    願大家都能找到一個心安的避風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魚叔講故事:天生仙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魚的傳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魚的傳說並收藏魚叔講故事:天生仙胎最新章節